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治疗慢性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脑血管病进行治疗的128例慢性老年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4例患者,其中一组为观察组采取常规的专科治疗方法加心理评估后相关药物治疗干预法;另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专科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分析心理干预在治疗慢性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心理干预治疗针对慢性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重视及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慢性;脑血管病;应用效果
脑血管疾病是主要发生在脑部血管,因颅内血液循环障碍对脑组织造成一定损害的一组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脑血管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另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因脑动脉发生病变例如脑动脉硬化,造成脑动脉管腔变窄、发生阻塞而形成血栓;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长期血压升高,脑部硬化的小动脉形成微动脉瘤,血压的突然升高可以造成微动脉瘤破裂,发生脑出血现象[1]。据有关文献及临床统计表明,近几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急剧增高,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威胁生存的主要疾病,因此要做好预防和积极全面有效的治疗。
1材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128例慢性老年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4例患者,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其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56-7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5.4±2.8岁,另一组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58-7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8.2±1.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专科治疗干预方法,观察组采取心理评估及相关药物对症治疗干预法,具体内容包括[2]:①情绪干预:患者在情绪上容易出现易暴、悲观等不利于康复的情绪。这时,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学会倾听,了解患者的感受,掌握患者的心理,帮助患者排除不良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为患者讲解病情,使患者能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可以加快病情的好转。②行为干预:让患者保持适当的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③饮食干预:提醒患者少食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防止产生高血压等疾病。④药物治疗干预:根据焦虑量表、抑郁量表、90项症状量表等精神科量表的系统评估结果,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给予抗焦虑、抗抑郁、改善情绪的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分析心理干预在治疗慢性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评价标准[3]
临床症状的评价标准为①显效:患者全身症状消失,痊愈。②有效:患者的全身症状未完全消失,基本痊愈,③无效:患者的全身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病情甚至加重。满意度评价标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5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4 26 37 1 98.4
对照组 64 20 35 9 85.9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69%,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64 21 41 2 96.88
对照组 64 18 33 13 79.69
3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杀手”之一,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例如我们可以宣传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引起老年人的重视,在饮食方面,要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合理膳食;在运动方面,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69%,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合以上观点,重视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的干预有助于慢性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超,韦玉华,胡常理.综合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柳州医学,2011,26(03):131-134.
[2]刘泰.早期心理干预对脑血栓形成康复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5(02):52-54.
[3]郑永宏,王珏,阮生荣,狄留妹,潘荣华.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75-76.
[4]柴树宏,张川敏,呼建民,陈向,苏蕊.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武警医学,2009,18(02):626-629.
关键词:心理干预;慢性;脑血管病;应用效果
脑血管疾病是主要发生在脑部血管,因颅内血液循环障碍对脑组织造成一定损害的一组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脑血管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另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因脑动脉发生病变例如脑动脉硬化,造成脑动脉管腔变窄、发生阻塞而形成血栓;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长期血压升高,脑部硬化的小动脉形成微动脉瘤,血压的突然升高可以造成微动脉瘤破裂,发生脑出血现象[1]。据有关文献及临床统计表明,近几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急剧增高,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威胁生存的主要疾病,因此要做好预防和积极全面有效的治疗。
1材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128例慢性老年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4例患者,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其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56-7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5.4±2.8岁,另一组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58-7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8.2±1.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专科治疗干预方法,观察组采取心理评估及相关药物对症治疗干预法,具体内容包括[2]:①情绪干预:患者在情绪上容易出现易暴、悲观等不利于康复的情绪。这时,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学会倾听,了解患者的感受,掌握患者的心理,帮助患者排除不良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为患者讲解病情,使患者能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可以加快病情的好转。②行为干预:让患者保持适当的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③饮食干预:提醒患者少食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防止产生高血压等疾病。④药物治疗干预:根据焦虑量表、抑郁量表、90项症状量表等精神科量表的系统评估结果,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给予抗焦虑、抗抑郁、改善情绪的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分析心理干预在治疗慢性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评价标准[3]
临床症状的评价标准为①显效:患者全身症状消失,痊愈。②有效:患者的全身症状未完全消失,基本痊愈,③无效:患者的全身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病情甚至加重。满意度评价标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5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4 26 37 1 98.4
对照组 64 20 35 9 85.9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69%,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64 21 41 2 96.88
对照组 64 18 33 13 79.69
3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杀手”之一,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例如我们可以宣传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引起老年人的重视,在饮食方面,要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合理膳食;在运动方面,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69%,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合以上观点,重视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的干预有助于慢性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超,韦玉华,胡常理.综合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柳州医学,2011,26(03):131-134.
[2]刘泰.早期心理干预对脑血栓形成康复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5(02):52-54.
[3]郑永宏,王珏,阮生荣,狄留妹,潘荣华.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75-76.
[4]柴树宏,张川敏,呼建民,陈向,苏蕊.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武警医学,2009,18(02):62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