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培智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措施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hi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常存在有效性缺失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课堂教学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教师也充分利用了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但是从学生学习的效能来看,这样的教学往往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培智学校,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特殊性,学生识记慢,遗忘快,理解能力差,教师总是放不开手,不停地讲,反复地练,教得相当的辛苦,但成效却总是不佳。几年教下来,学生收获甚少,进步缓慢。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要敢于尝试和探索切实有效的培智教学方式。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
  《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改革的方向,告诉我们要必须从残疾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必须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首要目标,要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起来。在多年的培智语文教学的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培智语文教学是为了让智障碍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生活,与人交流。因此,学生的基本情况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
  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残障程度,年龄特点,深入研究学生实际,清楚学生要什么,什么才适合他们学习。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年龄从14岁到18岁不等,智残程度有轻、中、重多个层次,智障类别各异,有些还存在多重残疾。有的学生在普小读了几年后转学过来的,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能遵守基本的学习常规;有的则从未进过学校,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就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讲,有的多动,有的沉静,有的爱好文体,有的喜欢书画,有的动手能力强些,有的动作不太协调。总之,全班十多名学生之间,差别很大。他们各有所需,能力各异,如果不充分地了解学生情况,就无法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又怎能体现“生本”的理念呢?
  二、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在了解了学情的基础上,我们就要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方向。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必须是准确和明确,必须结合学生的能力符合“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语文教学的目标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上,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智语文教学更要着眼于“生活化”,遵循实用性,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根据学生的需求,注重对文本的二度开发,一篇教材,可以适当增删,改编,调整,有所侧重。培智语文课还要体现综合化,即以语文为侧重点的多学科整合。在个体差异较大的培智教学中,更要注重个别化教学。即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个个体都有所发展。
  三、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智障学生的情感比较脆弱,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助于他们放松情绪,更好地开发他们的智力,发挥他们的能力。笔者在课堂中,尽量做到“顿下身子”,平和地对待学生。例如在教《漫游月宫》一课时,我先采用聊天的方式,问学生是否在最近的新闻中了解到关于“嫦娥一号”卫星的情况,很多学生都有所耳闻,争先恐后地想展示自己的见闻,我以一种赞赏的目光肯定学生的课外知识。课堂气氛顿时显得宽松而热烈。我就抓住这个态势,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就“人类第一次登月的时间”,“登月的人物”,“所花费的时间”,“月球上的景象”等几问题展开讨论。有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做铺垫,学生都跃跃欲试,兴致勃勃,他们大胆地表达,尽情地谈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成功地解决了课文中的难点、重点,教学成效显著。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就特别提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敢说敢问。培智语文课堂,也正需要这样的教学理念,营造这样的教学氛围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投入恰当的教学情感
  在培智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能始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总是那几个智障程度较轻的学生,一些中、重度智障生有的整堂课与教师没有互动,有的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学习效果甚微。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笔者认为在培智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与学生的情绪和兴奋度密切相关。实践表明,当智障学生能以一种兴奋的情绪投入课堂中时,这堂课的成效一定是显著的。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这样的状态,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中,要带着激情去上课,以此来感染学生。
  例如,在教《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诗歌时,我先播放这首歌曲的让学生欣赏,用欢快的歌声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课堂充满激情。接着,我声情并茂地示范诵读,吟唱,使学生受到感染,情不自禁地进入到“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的意境中。字字句句总关情,正是教师先被文本感动了,才能感动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感染下,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去体验感悟文本中丰富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是笔者结合培智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些体会,也许比较表面不够深入,但我想,正是有了这些点点滴滴的思考和积累,才能使课堂教学向着良好的方向不断地发展。让我们为进一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作文指导的继续,但又不停留在作文前指导的水平,它是对学生作文情况的必要反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作文;批改;讲评;有效  中学语文一线教师一定都有同感,教学过程中最令人费神的工作就是作文批改和讲评。尤其是教两个班的语文老师,作文批改的工作量之重更可想而知。为此,不少老师也想了一些点子:全部批改,只能大致浏览一遍,简单评价
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只有着力坚持创新教育,才能卓有成效地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但无论何种教育,教师总是主力军,课堂教学总是主渠道。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寓创新教育于具体教学实践之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优化教学过程,保证创新教育的入轨到位  有了教学目标,教师还须依据大纲所规定的处理教材内容的通则,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排意图的前提下,通过研究、分析具体章、节内容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
以兰州地铁烂泥沟桥桩基托换工程为依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模拟施工过程,研究桩基托换过程中既有桩与托换桩桩身轴力变化情况及桩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托换后既有桩轴力先增大
【摘 要】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课文、老师、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因素;运用   教学工作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又是一项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生命工程。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力量,是课堂教学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现行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给我们展现了一个
【摘 要】阅读能力是当今社会人们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人未来成功从事各项工作的必备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成了一个教育的关注点。体验式阅读这一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建立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掌握适宜的阅读方法,并逐步将阅读经验迁移到自身生活中,从而体验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快乐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阅读对于提高儿童素质,促进儿
【摘 要】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缺乏吸引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尝试韵律教学,不仅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有很强的锻炼价值。  【关键词】初中体育;韵律教学;价值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结构发育较快,心智发展也在不断趋于完善中,对抽象认知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情感也变的丰富起来。此阶段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体育课堂中,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初中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