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搬照抄,老路子不管用了,特别是在新常态下,一切都要通过创新的方法来应对。”
“省长三问”在最近的四个月里,引起了安徽各市县的深刻思考。
5月6日,安徽省招商引资工作现场会在萧县召开,省长李国英向在场105个县(市、区)长提出:“第一问,萧县在PPP模式推进和重点政策落实上怎么就受到国务院表彰?第二问,全省乃至全国社会资本投入增长率这两年都不算很高,萧县怎么能在20%以上?第三问,萧县作为一个县怎么就能与上海张江合作?”
对于省长的“三问”,萧县用“三个创新”做了回答。“萧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县,各方面条件都不优越。为此,我们突出‘招商方式创新’、突出‘平台建设创新’、突出‘政策服务创新’,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萧县县长武戈在汇报中表示。
在两个月之后的全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第二次调度会上,省委书记李锦斌通过视频向61个县(市)“喊话”:“要把握大势提高站位,切实把创新驱动摆在县域振兴发展的核心位置。”“县域创新是可能的”、“县域创新怎么干”是此次调度会的两个核心问题。
采访中,县域干部均表示,当前安徽县域经济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尚在摸索中”,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通过创新破除路径依赖、闯出新路,是安徽县域振兴的根本出路。
“县域必须创新,
也能够创新”
“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县域也不例外。”安徽省发改委综合处副处长陶宗华分析说,“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要振兴,必须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更多依靠创新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在县里挂过职的张延明说起县域创新,颇有感触。“为什么要创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搬照抄,老路子不管用了,特别是在新常态下。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还有制度创新,工作方法的创新。讲到底,就是一切要通过创新的方法来应对新常态,”张延明告诉《决策》。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县域干部对创新有三种片面的认知:有的认为创新是“高大上”的,是发达地区的事情,不想抓;有的习惯于依赖老经验老办法,不会抓;有的认为创新风险大、见效慢,不敢抓。由此可见,与发达地区相比,创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
那么,作为后发地区,安徽县域怎样抓创新?
首先,從创新条件看,移动互联网时代里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广大县域,技术和信息的获取都更加公平便捷,产品和市场创新的时空界限日益模糊。在部分领域,县域抓创新已经与大中城市处于同一起跑线,完全具备条件实现跟跑、并跑甚至弯道超车。
其次,从创新政策看,近年来中央和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举措。2017年5月,国务院专门出台《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县域创新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宏观政策支持更加精准有力。
第三,从创新基础看,2016年,安徽县域高新技术企业1151家、占全省30%,县域发明专利授权量4894件、占全省32%,这些是县域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所在。同时,安徽还拥有“全创改”“合芜蚌”“科学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这些都有利于县域更好融入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网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集聚创新要素资源。
陶宗华告诉《决策》:“实事求是地说,一些高端创新平台设在县域的可能性不大,但为县域所用是完全可能的。只要县域解放思想,善于借智借力借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县域创新这篇大文章一定能作好。”
南北“双子星”的样本价值
3月27日,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等7位院士齐聚界首,参加“院士专家界首行”活动。时隔不到半年,8月13日,中国工程院的一场高端论坛在界首举行,刘旭等8位国内外院士莅临界首。
半年时间内,院士们先后两次来到皖北小城界首,纵论发展之道。院士们为何如此“青睐”界首?近年来,界首的循环经济、新材料等产业,涌现出一大批发展亮点。与高端人才和科研院所全面加强合作,着力“借脑引智”,是界首经济转型升级之道。
目前已有11位院士成为界首市科技发展顾问,一个县级市,聘请如此高规格的发展顾问,这在安徽县域尚属首次,全国亦不多见。
界首之所以能形成“院士经济”,其战略眼光和工作推进机制的创新无疑更为重要。界首市成立了专门机构——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企业与院士专家协作的长效服务机制,力争研究成果在界首转化为经济成果和产业优势,缩短县域企业技术水平与技术前沿的距离。
当皖西北的界首摘得“院士经济”红利的同时,皖东南的宁国也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县域科技创新之路,抓住了“人才”这一根本,为安徽县域创新发展趟出了路子。
2014年以来,宁国把招引高层次创新团队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已有11个创新团队注册落户,8个已经完成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广泛分布于石墨烯材料、精密机械等领域,集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宁国市科技局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基本形成了‘引进一个团队,突破一项技术,创建一家企业,催生一个产业’的良性发展态势。”
同时,宁国在杭州、上海、合肥、北京等地建立4个人才工作站,建立专家柔性引进机制,支持鼓励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形成招才引智的“虹吸”效应。
“两个轮子”一起转
县市干部、企业家和专家尽管对县域创新发展的观察角度不同,但一致认同环境是第一位的,“抓环境就是抓创新,抓创新必先抓环境”,而优良环境的形成则需要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
对此,安徽省决策层鲜明地指出,“县域创新要坚持以体制创新为根本,实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
事实证明,凡是发展滞后的县域,一定是创新发展环境不优的;凡是发展比较好的县域,一定是在优化环境上下苦功夫。实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两个典型例子。
某位专家今年上半年在皖北某县调研时,与一位企业主做了深入交流,企业负责人大倒苦水,“招商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来了后很多都没兑现,互相踢皮球。”最后他说了句,“我现在都不愿意到县政府去,我看到的都是‘老爷’。”相对应的,该县各项经济指标在皖北乃至全省靠后。
同样是皖北,萧县通过“招商方式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政策服务创新”,社会资本投入增长率均在20%以上,特别是与上海张江高新区开展股权投资合作,引入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落户,一个传统农业县正在实现“逆袭”。
2017年6月,安徽省政协考察组专程赴江苏高邮、沭阳和邳州学习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苏北县域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放管服”改革创新,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印象。江苏各县都有省级项目审批权,不违背国家产业政策、不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县里就可审批,极大释放了市场活力。
考察组调研报告对比分析认为,“安徽的‘放管服’尽管走在全国前列,但仍存在‘一长四多’问题,即时间长、收费多、盖章多、中介多、提供材料多。江苏的经验做法,为安徽提供了有益参考。”
采访中,有县(市)干部和企业反映,项目落实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政府合力不强,部门协调配合不够顺畅,政策兑现不及时等。县域是服务创新创业的最前沿,欲创新发展,必先优化环境。在营造创新环境、优化创新生态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省长三问”在最近的四个月里,引起了安徽各市县的深刻思考。
5月6日,安徽省招商引资工作现场会在萧县召开,省长李国英向在场105个县(市、区)长提出:“第一问,萧县在PPP模式推进和重点政策落实上怎么就受到国务院表彰?第二问,全省乃至全国社会资本投入增长率这两年都不算很高,萧县怎么能在20%以上?第三问,萧县作为一个县怎么就能与上海张江合作?”
对于省长的“三问”,萧县用“三个创新”做了回答。“萧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县,各方面条件都不优越。为此,我们突出‘招商方式创新’、突出‘平台建设创新’、突出‘政策服务创新’,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萧县县长武戈在汇报中表示。
在两个月之后的全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第二次调度会上,省委书记李锦斌通过视频向61个县(市)“喊话”:“要把握大势提高站位,切实把创新驱动摆在县域振兴发展的核心位置。”“县域创新是可能的”、“县域创新怎么干”是此次调度会的两个核心问题。
采访中,县域干部均表示,当前安徽县域经济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尚在摸索中”,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通过创新破除路径依赖、闯出新路,是安徽县域振兴的根本出路。
“县域必须创新,
也能够创新”
“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县域也不例外。”安徽省发改委综合处副处长陶宗华分析说,“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要振兴,必须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更多依靠创新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在县里挂过职的张延明说起县域创新,颇有感触。“为什么要创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搬照抄,老路子不管用了,特别是在新常态下。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还有制度创新,工作方法的创新。讲到底,就是一切要通过创新的方法来应对新常态,”张延明告诉《决策》。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县域干部对创新有三种片面的认知:有的认为创新是“高大上”的,是发达地区的事情,不想抓;有的习惯于依赖老经验老办法,不会抓;有的认为创新风险大、见效慢,不敢抓。由此可见,与发达地区相比,创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
那么,作为后发地区,安徽县域怎样抓创新?
首先,從创新条件看,移动互联网时代里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广大县域,技术和信息的获取都更加公平便捷,产品和市场创新的时空界限日益模糊。在部分领域,县域抓创新已经与大中城市处于同一起跑线,完全具备条件实现跟跑、并跑甚至弯道超车。
其次,从创新政策看,近年来中央和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举措。2017年5月,国务院专门出台《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县域创新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宏观政策支持更加精准有力。
第三,从创新基础看,2016年,安徽县域高新技术企业1151家、占全省30%,县域发明专利授权量4894件、占全省32%,这些是县域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所在。同时,安徽还拥有“全创改”“合芜蚌”“科学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这些都有利于县域更好融入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网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集聚创新要素资源。
陶宗华告诉《决策》:“实事求是地说,一些高端创新平台设在县域的可能性不大,但为县域所用是完全可能的。只要县域解放思想,善于借智借力借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县域创新这篇大文章一定能作好。”
南北“双子星”的样本价值
3月27日,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等7位院士齐聚界首,参加“院士专家界首行”活动。时隔不到半年,8月13日,中国工程院的一场高端论坛在界首举行,刘旭等8位国内外院士莅临界首。
半年时间内,院士们先后两次来到皖北小城界首,纵论发展之道。院士们为何如此“青睐”界首?近年来,界首的循环经济、新材料等产业,涌现出一大批发展亮点。与高端人才和科研院所全面加强合作,着力“借脑引智”,是界首经济转型升级之道。
目前已有11位院士成为界首市科技发展顾问,一个县级市,聘请如此高规格的发展顾问,这在安徽县域尚属首次,全国亦不多见。
界首之所以能形成“院士经济”,其战略眼光和工作推进机制的创新无疑更为重要。界首市成立了专门机构——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企业与院士专家协作的长效服务机制,力争研究成果在界首转化为经济成果和产业优势,缩短县域企业技术水平与技术前沿的距离。
当皖西北的界首摘得“院士经济”红利的同时,皖东南的宁国也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县域科技创新之路,抓住了“人才”这一根本,为安徽县域创新发展趟出了路子。
2014年以来,宁国把招引高层次创新团队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已有11个创新团队注册落户,8个已经完成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广泛分布于石墨烯材料、精密机械等领域,集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宁国市科技局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基本形成了‘引进一个团队,突破一项技术,创建一家企业,催生一个产业’的良性发展态势。”
同时,宁国在杭州、上海、合肥、北京等地建立4个人才工作站,建立专家柔性引进机制,支持鼓励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形成招才引智的“虹吸”效应。
“两个轮子”一起转
县市干部、企业家和专家尽管对县域创新发展的观察角度不同,但一致认同环境是第一位的,“抓环境就是抓创新,抓创新必先抓环境”,而优良环境的形成则需要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
对此,安徽省决策层鲜明地指出,“县域创新要坚持以体制创新为根本,实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
事实证明,凡是发展滞后的县域,一定是创新发展环境不优的;凡是发展比较好的县域,一定是在优化环境上下苦功夫。实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两个典型例子。
某位专家今年上半年在皖北某县调研时,与一位企业主做了深入交流,企业负责人大倒苦水,“招商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来了后很多都没兑现,互相踢皮球。”最后他说了句,“我现在都不愿意到县政府去,我看到的都是‘老爷’。”相对应的,该县各项经济指标在皖北乃至全省靠后。
同样是皖北,萧县通过“招商方式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政策服务创新”,社会资本投入增长率均在20%以上,特别是与上海张江高新区开展股权投资合作,引入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落户,一个传统农业县正在实现“逆袭”。
2017年6月,安徽省政协考察组专程赴江苏高邮、沭阳和邳州学习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苏北县域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放管服”改革创新,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印象。江苏各县都有省级项目审批权,不违背国家产业政策、不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县里就可审批,极大释放了市场活力。
考察组调研报告对比分析认为,“安徽的‘放管服’尽管走在全国前列,但仍存在‘一长四多’问题,即时间长、收费多、盖章多、中介多、提供材料多。江苏的经验做法,为安徽提供了有益参考。”
采访中,有县(市)干部和企业反映,项目落实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政府合力不强,部门协调配合不够顺畅,政策兑现不及时等。县域是服务创新创业的最前沿,欲创新发展,必先优化环境。在营造创新环境、优化创新生态方面,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