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应用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素养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掌握课堂话语权,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不高,整个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低、质量差。因此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势在必行。本文从精心设计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创设生活情景三个方面出发,探究新形势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应用研究;有效策略
  高效课堂指的是在有效课堂教学基础上,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完成速度快、效率高,教学效果好的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发展,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教育的发展,也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构建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成为当前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核心教学任务。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深入分析和探究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以期对一线初中数学教师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 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思考动机
  提问通常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因为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推动教学进程。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问题的重要作用,要根据数学教材的基本内容,精心设计出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意义的问题,并以艺术性的方式向学生提出。让学生能够在听到问题后迅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推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进程,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为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上课后笔者为学生们提出了几个问题,问题及对话如下:
  师:同学们,大家应该都知道四则运算的顺序吧?
  生1:知道,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生2:先算括号里面的内容,然后再算乘除,再然后算加减。
  师:没错,那么老师给大家出一个问题,看一看大家都否算对呢,假设小明今年12岁,他的妈妈年龄是小明的3倍还多3岁,那么大家计算一下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多少?
  生:39岁。
  师:非常正确,那么请你说一下你的计算方法吧。
  生:很简单,首先计算12的3倍,然后再加3,就是最终结果了。
  师:非常好,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两个数相加,和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吗?
  生1:一定。
  生2:不一定。
  师:那到底是一定还是不一定呢?下面跟着老师一起翻开课本,看看结果究竟是如何呢?
  这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感官认识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难度,因为其中涉及了诸多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函数图像等等,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无法建立起与这些抽象逻辑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无法真正低理解,从而使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进度变得缓慢。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根据数学教材的基本内容,将这些抽象性很强的知识与图形制作成电子课件,并适当插入一些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将知识以更加直观、立体、动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感官双重刺激之下更好地理解知识与图形。对于学生不同之处还可以进行图片放大、视频反复播放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知认识,加快学生知识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授《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将立体图形以动态图的形式呈现给了学生,随后再将立体图形进行旋转,让学生从每一个角度观察到了图形的形状。这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了直观经验,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创设生活情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数学知识更是如此,是由生活中所出现和涉及的数学问题而来,最终数学知识也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明确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注意搜集与数学相关的生活素材,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并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来理解和看待数学知识,用生活化的视角思考数学问题,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明白数学的实用性,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障课堂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时,因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灵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笔者便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列举了几种生活中的问题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生活中,炎热的夏日往往会使人烦躁,而解决这样的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一根冰激凌来降低酷暑,在一家超市,某种冰激凌为三色冰激凌,这种冰激凌净重45g,三种颜色分别为黄色、绿色和白色,三种配料比为1∶2∶6,那么大家试求出这三种颜色的配料比分别占多少比例?学生们在听到这种问题后,立即结合了生活中的经验与常识,并且懂得了常见的数学问题大多都是源于生活。这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将生活元素融入了课堂教学中,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了学生更快速地解决数学难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總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明确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创设生活情景等方式来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率,进而推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参考文献:
  [1]丰静林.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
  [2]李青.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浅析[J].亚太教育,2015.
  作者简介:
  王永,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是初中教学体系内较为重要的组成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及科学思维具有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化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该学科对学生未来较好发展的特殊意义,不断提升对化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以新教学理念为指引,让化学课堂变得高质高效,为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就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
提出了一种基于Walsh 四子带分解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通过实验表明,该算法生成的数字水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且易于实现.
提出一种利用原子和腔场的控制非门实现相干态腔场远程控制非门和无Bell基测量的纠缠交换的新方案,该方案是基于巨型三能级原子与相干态腔场的非共振相互作用。在作用过程中,腔
采用权分担值的思想讨论了整函数关于微分多项式分担一个小函数的唯一性问题.主要证明了:设f,g是两个非常数整函数,n,m为正整数.fn(fm-1)f′,gn(gm-1)g′分担(1,2)且n>m+5,则f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desmus quadricauda)4种鳗池常见优势藻为实验对象,研究不
摘 要:学校归属感指的是某一学校学生对自己所就读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学生作为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让其在一个自我认同,有深刻归属感的学校生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子女迁入沿海发达城市学校学习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调查外来生学校归属感问题,以便在后期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教学困境。在实际工作中,信息技术成为外来生学校归属感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有效途径
松轻油经碱液预处理后,用SM-250型工业孔板波纹填料塔(D=300mm、h=10.1m)以真空间歇精馏方式进行分离试验。分别得到富含蒎烯、莰烯、苧烯(双戊烯)度对-伞花烃、萜烯醇等组分的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