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一生只能看一部音乐剧,《猫》是你不容错过的首选。”自1981年音乐剧《猫》在伦敦首演以来,风靡32年,在26个国家300多个城市出演,仅仅在伦敦的演出场次就达到8949场,在纽约演出达7485场,无疑是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2003年,《猫》在中国创下了巡演场次最多的音乐剧纪录。时隔9年,《猫》中文版面世,掀开了中国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剧狂欢热潮。
今年8月,《猫》的第15个语言版本中文版在上海正式上演,此后相继在西安、重庆、武汉、广州和北京共6个城市进行巡演。12月14日,音乐剧《猫》中文版在广州大剧院连演24场后谢幕,异常火爆。12月21日,《猫》中文版将在北京世纪剧院开始为期两个月的演出,连续出演52场。此次《猫》中文版的首轮演出共计162场,观众们这回可以听到“喵星人”说着中国话,完完整整地欣赏国外经典音乐剧的曼妙之处。
中国“猫”艰难起舞
《猫》是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根据T·S·艾略特的儿童诗《擅长打扮的老猫经》及其他诗歌创作的一部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在伦敦西区的新伦敦剧院首次公演。韦伯是《猫》的灵魂人物,他用4年时间着手改编艾略特的“猫经”,并邀请特雷沃尔·努恩担任导演,把一部没有对话、几乎没有情节的儿童诗搬上了舞台。
今年3月,因去年制作《妈妈咪呀》中文版大获成功的亚洲联创公司,与英国真正好戏剧公司达成协议,联手推出经典音乐剧《猫》中文版。除了起用中国演员、说中文台词,《猫》的制作和演出基本参照原版,包括剧本、舞台、服装、道具、化妆、音响,乃至猫群服装上的毛发纤维等等,力求展现不输原版的品质。据说韦伯对《猫》中文版非常重视,英国真正好戏剧公司也派出了资深团队全程参与监制,其中包括参与制作了《猫》的全部14个语言版本的乔安·罗宾逊,她是此次中文版音乐剧的导演兼舞蹈总监。
《猫》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剧中34只体态各异、性格迥然不同的猫,不仅要会唱,还要会跳舞,会表演,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喵星人”的特征。尤其是舞蹈方面,《猫》剧集合了芭蕾舞、踢踏舞、爵士舞、现代舞等多种类型的舞蹈。这在本土音乐剧发展较为滞后的中国,挑选素质全面的演员无疑成为一大难题。此次《猫》中文版挑选演员,吸引了来自新加坡、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地的上千名音乐剧人才,许多在国外寻找音乐剧土壤的演员们也大量回流,回国参加遴选。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选角工作,制作团队采取折中办法,将优秀的声乐演员和舞蹈演员集中起来,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紧密培训,对一些没有什么舞蹈基础的声乐演员来说,高强度的练习“基本上让他们醒了下不了地”。
对于中方导演刘春来说,《猫》中文版最大的难处在于剧本的翻译。艾略特的诗歌本就比较晦涩,而中文语法、声调变化等都给翻译造成不小难度。待翻译成中文后,必须将中文再反译成英文,然后交予三方版权拥有者把关。先是英方导演看主题是否偏颇,而后是出版艾略特诗集的出版社要看译文是否有所变动,再就是让艾略特的遗孀同意认可并签署版权授予书,三方都要统一。就连英方音乐总监菲兹·沙普尔也说:“最大挑战是把中文的词和韦伯的音乐配合。在译配中主要是‘配’字。中文是有声调的语言,这是在以前的语言版本中没遇到过的。我们把一定数量的音节放在乐句中,让音符和语言的音节配在一起,但演员告诉我意思又不对了,所以对我来讲是个很有挑战的工作。”在后来的表演中,在解决一些特别困难生硬的唱词短句上,演员们采取了唱白夹杂的方式,唱不顺的地方就用咏叹式的台词过渡一下,以保证歌曲的韵律和完整度。
本土化的渗透
《猫》中文版的制作虽然要求从音乐、舞蹈、表演以及舞台等都按照原版标准,但是中方主创团队还是争取让“中国制造深入到各个制作环节里”。最明显的是服装制作本土化。《猫》中文版的服装样式沿袭了纽约版,剧中34只猫,每只猫有两套服装,还有鞋子、假发等不同的配饰。在过去的演出中,服装配饰几乎都是直接从英国带过去的。这一次中方团队根据英国寄来的样品,自己找到制作样衣的公司,请来中央美院的画师们为服装手绘花纹,从青海找来的牦牛毛经过处理后成为仿真的猫毛,在经过多次试验后,终于达到了英方的要求。服装总监罗恩在看到服装成品后说:“中国将成为全球《猫》剧造假发和服装的基地。”
在舞台布景方面,作为“猫窝”的巨大垃圾场中堆满了1500多件各式垃圾,其中就添加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废品”,如月饼盒、军用水壶、兔爷、“粤A”车牌等。在歌词方面,为了更贴近中国观众的认知,有些地方进行了意译,如“罪犯猫”麦卡维蒂一段中的“Napoleon of crime”译成了“鬼爪七”,“Heavenside Layer”被译作了“九重天”。还有许多西方化的生活方式在中文版中做了适度“本土化”处理,如“贵族猫”炫耀自己吃得起高级的披萨、牛排等西餐,换成了小笼包、烤鸭和茅台酒;演出结束猫儿们与观众说的“再见”,在上海的演出中改成了“再会”。即使只是小小的改动,中方团队也需要与英方团队进行多次沟通博弈之后才能得到认可。正是通过这些努力,可以看出亚洲联创的创作团队对本土音乐剧发展所寄予的急切之情。
不妨先实行“拿来主义”
音乐剧在西方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中国却还是个新鲜的舶来品。外国音乐剧在中国第一次“试水”是1987年的《推销员之死》和《魔棍》,上世纪90年代《巴黎的火炬》《秧歌浪漫曲》《夜半歌魂》等音乐剧在国内上演时连连受挫,直到21世纪初世界名剧《猫》《狮子王》等剧引进后才获得巨大的反响。如何引导中国观众接受并关注音乐剧,打开中国音乐剧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近些年也推出了一些中低成本的原创音乐剧,如三宝的《蝶》《三毛流浪记》等,但严格来说离经典之作还有很大距离,在缺乏创意和商业运作理念的前提下,借鉴学习西方成熟的音乐剧制作模式,进行本土化尝试,也不失为摸着石头过河。亚洲联创是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韩国CJ集团联手成立,其目标即以现场娱乐为核心理念,以音乐剧和大型演唱会等为主营业务。他们借助“原版引进”,成为国内第一个从产业思维去打造音乐剧的公司,树立了行业标准,为音乐剧产业找到一种长期良性的市场可能性。从《妈妈咪呀》开始,亚洲联创逐渐形成了一套制作理念及剧目长期经营的模式。只是这种“拿来主义”毕竟不是长久之策,最后还是要有自己的经典原创作品。
《妈妈咪呀》和《猫》中文版的大获成功,对国内音乐剧从业人员无疑是莫大的鼓舞,中国音乐剧市场正在慢慢起步,音乐剧演员们在国内也能得到发展和历练。《猫》剧就吸引了日本四季剧团中的多名中国演员,其中有7人获得了参演《猫》中文版的角色。
中方制作团队和演员们在《猫》剧上确实下足工夫,非常用心和努力,但是差距依然不小。在导演乔安·罗宾逊看来,不同版本的《猫》中最大的特色其实取决于演员,“演员必须具备这个角色的条件才可以,主要是需要演员自己来塑造角色。”中国“猫”们的表演仍显生涩,对角色的驾驭能力和即兴创作的能力也难以达到欧美演员的水平,但这也是一个需要逐步推进的过程。观众们对《猫》剧最高潮部分的《Memory》(回忆)的期待值最高,因为这首歌伦敦版出了个伊莲·佩姬,纽约版出了个芭芭拉·史翠珊,而中文版的“魅力猫”在演唱该经典之作时,功力显然难以企及那种震撼人心的高度。
今年8月,《猫》的第15个语言版本中文版在上海正式上演,此后相继在西安、重庆、武汉、广州和北京共6个城市进行巡演。12月14日,音乐剧《猫》中文版在广州大剧院连演24场后谢幕,异常火爆。12月21日,《猫》中文版将在北京世纪剧院开始为期两个月的演出,连续出演52场。此次《猫》中文版的首轮演出共计162场,观众们这回可以听到“喵星人”说着中国话,完完整整地欣赏国外经典音乐剧的曼妙之处。
中国“猫”艰难起舞
《猫》是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根据T·S·艾略特的儿童诗《擅长打扮的老猫经》及其他诗歌创作的一部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在伦敦西区的新伦敦剧院首次公演。韦伯是《猫》的灵魂人物,他用4年时间着手改编艾略特的“猫经”,并邀请特雷沃尔·努恩担任导演,把一部没有对话、几乎没有情节的儿童诗搬上了舞台。
今年3月,因去年制作《妈妈咪呀》中文版大获成功的亚洲联创公司,与英国真正好戏剧公司达成协议,联手推出经典音乐剧《猫》中文版。除了起用中国演员、说中文台词,《猫》的制作和演出基本参照原版,包括剧本、舞台、服装、道具、化妆、音响,乃至猫群服装上的毛发纤维等等,力求展现不输原版的品质。据说韦伯对《猫》中文版非常重视,英国真正好戏剧公司也派出了资深团队全程参与监制,其中包括参与制作了《猫》的全部14个语言版本的乔安·罗宾逊,她是此次中文版音乐剧的导演兼舞蹈总监。
《猫》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剧中34只体态各异、性格迥然不同的猫,不仅要会唱,还要会跳舞,会表演,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喵星人”的特征。尤其是舞蹈方面,《猫》剧集合了芭蕾舞、踢踏舞、爵士舞、现代舞等多种类型的舞蹈。这在本土音乐剧发展较为滞后的中国,挑选素质全面的演员无疑成为一大难题。此次《猫》中文版挑选演员,吸引了来自新加坡、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地的上千名音乐剧人才,许多在国外寻找音乐剧土壤的演员们也大量回流,回国参加遴选。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选角工作,制作团队采取折中办法,将优秀的声乐演员和舞蹈演员集中起来,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紧密培训,对一些没有什么舞蹈基础的声乐演员来说,高强度的练习“基本上让他们醒了下不了地”。
对于中方导演刘春来说,《猫》中文版最大的难处在于剧本的翻译。艾略特的诗歌本就比较晦涩,而中文语法、声调变化等都给翻译造成不小难度。待翻译成中文后,必须将中文再反译成英文,然后交予三方版权拥有者把关。先是英方导演看主题是否偏颇,而后是出版艾略特诗集的出版社要看译文是否有所变动,再就是让艾略特的遗孀同意认可并签署版权授予书,三方都要统一。就连英方音乐总监菲兹·沙普尔也说:“最大挑战是把中文的词和韦伯的音乐配合。在译配中主要是‘配’字。中文是有声调的语言,这是在以前的语言版本中没遇到过的。我们把一定数量的音节放在乐句中,让音符和语言的音节配在一起,但演员告诉我意思又不对了,所以对我来讲是个很有挑战的工作。”在后来的表演中,在解决一些特别困难生硬的唱词短句上,演员们采取了唱白夹杂的方式,唱不顺的地方就用咏叹式的台词过渡一下,以保证歌曲的韵律和完整度。
本土化的渗透
《猫》中文版的制作虽然要求从音乐、舞蹈、表演以及舞台等都按照原版标准,但是中方主创团队还是争取让“中国制造深入到各个制作环节里”。最明显的是服装制作本土化。《猫》中文版的服装样式沿袭了纽约版,剧中34只猫,每只猫有两套服装,还有鞋子、假发等不同的配饰。在过去的演出中,服装配饰几乎都是直接从英国带过去的。这一次中方团队根据英国寄来的样品,自己找到制作样衣的公司,请来中央美院的画师们为服装手绘花纹,从青海找来的牦牛毛经过处理后成为仿真的猫毛,在经过多次试验后,终于达到了英方的要求。服装总监罗恩在看到服装成品后说:“中国将成为全球《猫》剧造假发和服装的基地。”
在舞台布景方面,作为“猫窝”的巨大垃圾场中堆满了1500多件各式垃圾,其中就添加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废品”,如月饼盒、军用水壶、兔爷、“粤A”车牌等。在歌词方面,为了更贴近中国观众的认知,有些地方进行了意译,如“罪犯猫”麦卡维蒂一段中的“Napoleon of crime”译成了“鬼爪七”,“Heavenside Layer”被译作了“九重天”。还有许多西方化的生活方式在中文版中做了适度“本土化”处理,如“贵族猫”炫耀自己吃得起高级的披萨、牛排等西餐,换成了小笼包、烤鸭和茅台酒;演出结束猫儿们与观众说的“再见”,在上海的演出中改成了“再会”。即使只是小小的改动,中方团队也需要与英方团队进行多次沟通博弈之后才能得到认可。正是通过这些努力,可以看出亚洲联创的创作团队对本土音乐剧发展所寄予的急切之情。
不妨先实行“拿来主义”
音乐剧在西方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中国却还是个新鲜的舶来品。外国音乐剧在中国第一次“试水”是1987年的《推销员之死》和《魔棍》,上世纪90年代《巴黎的火炬》《秧歌浪漫曲》《夜半歌魂》等音乐剧在国内上演时连连受挫,直到21世纪初世界名剧《猫》《狮子王》等剧引进后才获得巨大的反响。如何引导中国观众接受并关注音乐剧,打开中国音乐剧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近些年也推出了一些中低成本的原创音乐剧,如三宝的《蝶》《三毛流浪记》等,但严格来说离经典之作还有很大距离,在缺乏创意和商业运作理念的前提下,借鉴学习西方成熟的音乐剧制作模式,进行本土化尝试,也不失为摸着石头过河。亚洲联创是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韩国CJ集团联手成立,其目标即以现场娱乐为核心理念,以音乐剧和大型演唱会等为主营业务。他们借助“原版引进”,成为国内第一个从产业思维去打造音乐剧的公司,树立了行业标准,为音乐剧产业找到一种长期良性的市场可能性。从《妈妈咪呀》开始,亚洲联创逐渐形成了一套制作理念及剧目长期经营的模式。只是这种“拿来主义”毕竟不是长久之策,最后还是要有自己的经典原创作品。
《妈妈咪呀》和《猫》中文版的大获成功,对国内音乐剧从业人员无疑是莫大的鼓舞,中国音乐剧市场正在慢慢起步,音乐剧演员们在国内也能得到发展和历练。《猫》剧就吸引了日本四季剧团中的多名中国演员,其中有7人获得了参演《猫》中文版的角色。
中方制作团队和演员们在《猫》剧上确实下足工夫,非常用心和努力,但是差距依然不小。在导演乔安·罗宾逊看来,不同版本的《猫》中最大的特色其实取决于演员,“演员必须具备这个角色的条件才可以,主要是需要演员自己来塑造角色。”中国“猫”们的表演仍显生涩,对角色的驾驭能力和即兴创作的能力也难以达到欧美演员的水平,但这也是一个需要逐步推进的过程。观众们对《猫》剧最高潮部分的《Memory》(回忆)的期待值最高,因为这首歌伦敦版出了个伊莲·佩姬,纽约版出了个芭芭拉·史翠珊,而中文版的“魅力猫”在演唱该经典之作时,功力显然难以企及那种震撼人心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