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一个纯粹大写的人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宓,字雨僧,泾阳人,童年时期聪敏好学、才思过人。稍长,入北京清华大学深造。1917年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学位,1921年学成回国。
  吴宓先生不仅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学习比较文学的学者,而且是在高等学校开设比较文学课程,并且运用其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文学的第一人。早在1920年,吴宓先生就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记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新旧说》两篇文章,首次向国内知识界介绍了比较文学这个概念。吴宓先生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开设了“中西诗之比较研究”,从此,比较文学进入中国高等学府的课堂。吴宓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红楼梦》,为我国“比较文学”学科之首创;同时,他还用这种方法向学生讲授西欧文学,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比较文学的研究人才。
  值得指出的是,吴宓先生主持《学衡》,他撰写发表了《论新文化运动》长文,反对激进派将“洗澡水和孩子一气泼掉”,主张存旧立新。鲁迅先生则撰《估“学衡”》予以反击。后来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就将吴宓定位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对今天的人来说,吴宓似乎是个老厌物一般的怪人。现在回过头来看,吴宓先生在强大的新文化运动潮流面前,不人云亦云、不明哲保身、不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冷静、理性、缜密的学术精神和高屋建瓴的洞察力,难能可贵,也正是秦人耿介、正直风范的体现。正如吴宓先生自己所说的:“热肠濒洒伤时泪,妙手难施救国方。”六十年后,现代著名学者、吴宓先生的及门弟子季羡林,在肯定五四运动功绩的同时,也指出其偏颇,他深情地说:“雨僧先生当时挺身而出,反对这种偏颇,有什么不对?他热爱祖国文化,但并不拒绝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只因为他从来不会见风使舵,因而被不明真相者视为顽固,视为逆历史潮流而动,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有一位很著名的教授在形容吴宓的外貌时,说他的脑袋像一颗炸弹,感觉随时随地都会爆炸,这其实是吴宓先生耿直性格的写照。而吴宓先生的许多逸事更是其为“一个纯粹大写的人”的真实写照。他如痴如醉地喜欢《红楼梦》,认为此书是古今中外的第一本好书,并且称自己为紫鹃,理由是紫鹃对林黛玉的爱护最纯粹。战时,昆明有家牛肉馆,老板取名为“潇湘馆”。潇湘馆乃是林妹妹住的地方,岂能这番亵渎?吴宓先生竟然提着手杖跑去一顿乱砸。吴宓也是最早将《红楼梦》推介到国外的权威学者之一。在红学研究方面,吴宓先生著述颇丰,曾用中、英文发表过《红楼梦新谈》《石头记评赞》《红楼梦之文学价值》《红楼梦与世界文学》《红楼梦之人物典型》等极有见地的文学论著,对推动我国和国际红学的发展研究起到巨大的作用。
  吴宓先生的作派很像堂吉·诃德。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他口袋里的钱虽然比学生多几文,但仍然清苦。吴宓常常带着心爱的研究生去打牙祭,在小馆子里坐下来,他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了,估量口袋里的钱真的够用,他这才交给跑堂的。既然是请客,还要如此锱铢必较,不了解他的人,真会觉得他小气。可这就是真实的吴宓。
  吴宓曾说过,他的一言一行,都以圣人为榜样,活得很纯粹。他心目中的圣人是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和耶稣基督。钱穆先生有一段记录吴宓认真的文字:“当时四人一室,室中只有一长桌。入夜雨僧则为预备明日上课抄笔记,写提要,逐条书之,有合并,有增加,写成则于逐条下,加以红笔勾勒……翌晨,雨僧先起,一人独自出门,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出其昨夜撰写各条,反复循诵,俟诸人尽起,始重返室中。”
  “文革”中,吴宓受到批判,但他依然不改耿介性格。对当时的批林批孔运动,他宣称“宁可杀头,也不批孔”,表现了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坚持真理的硬骨头精神。1978年,极左思潮尚未肃清,吴宓被遣返回老家,住在妹妹家里,那时,他眼睛已经看不见,加上腿伤,步履维艰,不胜痛楚。可是,当他听说县上外语师资缺乏,有些中学未能开设外语课时,竟然主动提出要去学校带外语课。1978年1月17日病逝老家,终年84岁。
  翁维谦在《哭吴宓教授》中写道:“少壮峥嵘老倔强,辞章典雅语铿锵。中西博学真才子,今古娴通自大方。”正是吴宓一生的写照。
  编辑/王洪丽
其他文献
“先生”不唯指教人知识者,更指言传身教以处世立身之道的人。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康宁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  民国先生们具有可敬的共同特质。他们都有丰厚的学养和远见卓识,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民主科学感同身受;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勇于为国传
期刊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都以自己的方式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这也标志着古老的中国将迎来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春天。这就是民国。随着循环王朝的陨落,史官逐渐被记者所代替。这一时期凡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无一能与报刊脱开关系的,有的甚至终身成为新闻人。报刊成了引导大众的舆论高地,近现代思想文化都与之息息相关。属于那个时代的声音和身影在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被记录下来之后,才能让我们
期刊
著名杂文家吴非先生说:“跑了不知多少历史名校,发现校史陈列室内‘陈列’的能够真正称得上名人,并能够为学校撑足台面的,居然大多是民国时期培养的文化教育精英!”人们不禁要问:民国时期何以能培养那么多的文化教育精英?  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无分种族、阶级、宗教,一律平等,公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这就在法律上赋予国民以各种自由和权利
期刊
敬爱的闻一多先生:  最早接触到您的名字,是在中学课本上。从《最后一次演讲》一文中,我知道您不仅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诗人,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英勇无畏的民主战士,而且是我们湖北浠水的老乡,这让我倍感亲切与自豪。  我读着您的诗《一句话》,感到一种难以抑制、喷薄而出的爱国激情:“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
期刊
上篇:民国文化:精气神
期刊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罄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王国维  有人说,她是一朵艳丽的罂粟花,蛊惑着寂寞的可怕的文坛,蛊惑着凡俗的世人的爱情。然而,她也被蛊惑其中,只是与众不同的是:一身孤傲的她可以华丽转身,只留给世人一个苍凉、永恒的背影。  如果我们能够想象,一个女子在银色的月光下起舞、飞扬,又悲恸低回,最后缓缓旋起,慢慢化入一片平静澄明的月
期刊
民国是个非常特殊的年代,一方面战火纷飞、列强侵略、国破家亡、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另一方面那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思想巨匠、各界学人、政治精英在时代的夹缝中尽显其个性和性情,梁启超的善变、王国维的决绝、胡适的宽容、章太炎的狂妄、辜鸿铭的迂阔、鲁迅的呐喊、傅斯年的认真、叶企孙的高尚、陈寅恪的耿介……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醒狮国学》透过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接近一百年的文化事件,真切地感受到这
期刊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更何况这是一段与新中国交接的历史时空。百年过去,我们回望上个世纪上半叶,看民国风景,有历史,有人物,有景观,有文争武斗,有救亡呐喊,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和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时代的话,那么答案一定是民国。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创造力均出现了让世界惊羡的“井喷”现象,也由此奠定了中国的品格。遗憾的是,虽然民国那些人那些事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
期刊
《战国策》是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说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它记叙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的言论及其纵横捭阖的活动。《战国策》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在《战国策》中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游士说辞,往往引类譬喻,借习见的事物为喻,循序渐近地达到辩说的目的。《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典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故弄玄虚,突破难点  战国时期,范睢逃
期刊
《菜根谭》有句“浓夭淡久”,意思是浓艳的美色易早逝,淡雅的芬芳才长久。纷繁的世界,这滚滚红尘中,淡,是淡泊处世,是淡定为人,是心灵深处淡然而执著的归依。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从25岁开始就弃绝社交,足不出户,劳动之余埋头写下1700多首诗。她对世俗繁华、名利、宗教甚至爱情都是超脱的,她生前只公开发表了10首诗,退出基督教会,独身到终老。她写自然如家园,常有细致入微、准确生动的描绘,即使平凡的景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