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化何以繁荣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kaijie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杂文家吴非先生说:“跑了不知多少历史名校,发现校史陈列室内‘陈列’的能够真正称得上名人,并能够为学校撑足台面的,居然大多是民国时期培养的文化教育精英!”人们不禁要问:民国时期何以能培养那么多的文化教育精英?
  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无分种族、阶级、宗教,一律平等,公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这就在法律上赋予国民以各种自由和权利,从而使言论自由、新闻出版、集会结社等有利于促进文化发展的各种活动合法化,为文化的自由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外,那时的教育管理体制先进,是真正的教授治校,某些著名高校实质上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就是政府官员出面欲干涉也都被当面骂回去,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的,是真正的搞学术,这也是为什么三四十年代的北京大学和国立武汉大学等成就学术高峰的原因。
  西方民主、科学文化思潮的侵入使民国时期的文化发展融入了新的血液。中西文化的交汇渗透与发展,融合与创新导致了文化繁荣的空前盛况。尤其是五四前后,西方近几个世纪发展起来的民主思潮传入中国,构成了学术的多元化,文化的繁荣。传统的思维方式与先进的西方文化结合,相辅相成,激发了思维方式的变革。1915年9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此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纷纷著文,大声疾呼提倡民主、科学、平等、思想自由。对于民主,不再只是政治上的民主,他们指出,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才是真正的民主。又比如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奖励实业的政策,蔡元培的实利主义教育思想以及“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等都是中西文化结合与创新的结果。尤其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为民国时期思想、文化、道德上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进步性也为这时期文化的繁荣增添了新的力量,这表现在儒学其实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隐性的力量。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等口号,但是他并没有否定一切。综观其行动的实质来看,它的矛头其实指向的是将儒学当作落后的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工具,还有“三纲五常”,女性不平等等落后的不民主的违背现代精神文明的诟病。陈独秀、胡适等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致力于民族独立等为国为民的传统儒家心志,是儒家思想在运动中所表现的隐性的力量。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进步性为民国时期的文化繁荣增添了新的力量,否定一切儒学文化其实是不明智,也不可能完全做到的。
  民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有似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但又不同于春秋战国。相同的是国内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同的是国外还有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士”族,有着非常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所想,无不是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很少关注个人的名利得失。他们有着高尚的情操,远大的抱负,只要是能强国富民的,他们都全力以赴。这样的一群人,怎能不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化教育精英?相比之下,当今的“士”族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盛世里,满眼都是歌舞声色,遍地都是黄金桂冠,“享受生活”之不暇,捞取名利之不暇,哪有时间去想怎样培育一代精英?
  民国时期是一个崇尚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时代。“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那个时代的“士”族,没有统考的压力,没有分数和评价,没有受到“智慧型”教育管理的约束,大都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个教师,只要有真才实学,即使少有学生喜欢、甚至一个学生都不喜欢,也可以成为“名师”。而今“教育管理”成为时尚,“数字化”成为管理的法宝,分数不但是学生的命根,也是教师的命根,更重要的是官吏的命根。整个教育界都成了熙熙攘攘的名利场,怎么能培育出教育文化精英?
  民国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视读书,大多文化教育精英都是自己读书读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今的图书馆、阅览室全成了摆设,除了个别教师要写“论文”,比深山古道的小桥还寂寞,热闹的只有教辅书市。教师忙于应付备课检查,学生忙于应考训练,谁有时间自由地读书?
  “士可杀而不可辱。”民国时期的“士”族,多有着方孝儒式的硬气。就说那个敢于拍桌子骂蒋介石的刘文典吧,他曾经面对蒋介石拍桌大骂:“你就是个新军阀!”并直起脑壳,撞向蒋介石。而今之“士”族中,这样的人可有?称教育局长为“某局”“局座”,称特级教师为“某特”。——听听“士”族的这些称呼就可以知道,这样的一群人,拿什么培养文化教育精英?
  21世纪之中国,是个造星的时代。科技界造人造卫星,数十年只能以个计,教育界培养名师、名校长,数年即可以万计。大师的成长需要深厚而肥沃的泥土,民国时期的“士”族大都有着甘做泥土的奉献精神。而今之“士”族,都想做明珠、明星,谁愿意做泥土呀!失却了泥土,营养钵里怎么能培养出文化教育精英?
  教育是根的事业,根的成长在地下,短时间内是看不见的。而今的教育却是孵豆芽一般,一味地追求短期效益。无论什么种子,都被学校孵成了菜芽,拿到市场上兜售。这样的时代,还能够培养出文化教育精英吗?
  中国历史上有个奇怪的现象:大批涌现文化教育精英的多是动乱时代,越是盛世,越少精英,唯有汉、唐、宋数代例外。——而汉、唐、宋时代的教育环境都是相当宽松的。难道我们不能像汉代、唐代、宋代一样给教育创造相当宽松的环境,而非等到下一个动乱的时代再大批地培养文化教育精英吗?
  民国时期何以能培养那么多的文化教育精英,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其他文献
中华文化繁荣昌盛,从历史的积淀角度,主要经历三大繁荣期。其标志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简单一点,从最终结果上看,无非两种:人物、学说。  中华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期:春秋战国。书生们(诸子)就凭一张嘴两条腿,走遍天下宣扬自己的理想信念,最为难得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得到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另外,这些人到处游说、争鸣、骂人,也没有被哪个诸侯王拿来一刀切了的,这在中国历史
期刊
全世界最有底蕴的文明古国,只有华夏族群。今天的希腊已经不是古希腊的直接延续,今天的埃及和古代的埃及很多都不一样,印度也是这样,印度的历史有一千年的错简。只有中华的人种和文化,一以贯之延续到今天。它所强调的孝道、仁爱,恰好是这个文化的核心方面。其实先儒孔子讲的孝其实是让人做体验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只是让我们平静地体会对我们最关爱、最无私的是我们的父母,我们要将心比心
期刊
◎五光十色说民国  人人都特立独行,有时特立得崇高,有时特立得猥琐。牛人被埋没不了,没人因为你牛而压制你,压也压不住。但凡有非常异议可怪之论的人物,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一份尊重。  民史北洋时期,给人的印象,就是乱,眼花缭乱。十几场仗同时开打,几十个人物上上下下,说东道西。北洋统治不足16年,光元首就换了好几位,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张作霖。至于内阁,就像走马灯一样,平均一年换好几届。
期刊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这天,来了一个达官贵人,为小庙捐了很多财物。他在庙里住了一段时间,得到了老和尚和小徒弟的热情接待。他告辞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书生。  这书生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饿得晕倒在庙门外。老和尚见了,叫小徒弟将他扶进庙里,同样吩咐端上最好的茶,准备最好的斋饭。  小徒弟心里嘀咕起来——上次那位达官贵人,为庙里捐了那么多的财物,自然有资格喝最好的茶,吃最好
期刊
这是历史的回声,这是巨人的呼唤,这是对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起过重大推动作用至今仍震聋发聩并放射耀眼光芒的一群人,他们用热血与赤诚,用无畏与勇敢书写了一段救亡图存的抗争史。  秋瑾:敬告二万万女同胞  ——1904年10月担任“演说练习会”会长时的演讲  诸位,你要知道天下事靠人是不行的,总要求己为是。当初那些腐儒说什么“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这些胡说,我们女子要是有志气的,
期刊
编者按:董平教授现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哲学系主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佛教哲学方面的研究。继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名相管仲》之后,他又被选为《传奇王阳明》的主讲人,此后又在教育部首批网络视频公开课上主讲《王阳明心学》,对心学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他说:“我愿意传播王阳明的心学,不仅是因为我本人从事中国古代哲学
期刊
下篇:民国人物往事
期刊
不知何时,民国风悄然吹遍华夏大地。无论讲坛媒体,抑或街头巷尾,章太炎之“疯”、刘文典之“狂”、辜鸿铭之“怪”、傅斯年之“猛”、梁实秋之“雅”、陈布雷之“悲”……皆成为学者与民众共同津津乐道之话题。其人其事被后世争相追慕玩味,自然说明民国这一批知识分子有其特立独行、异于别代之处。倘换个角度,此种“民国风”恰又映照出当下社会所缺失的精神气韵。该气韵究系何物?笔者于此不揣浅薄,愿拉杂言之。  文章可传千
期刊
“先生”不唯指教人知识者,更指言传身教以处世立身之道的人。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康宁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  民国先生们具有可敬的共同特质。他们都有丰厚的学养和远见卓识,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民主科学感同身受;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勇于为国传
期刊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都以自己的方式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这也标志着古老的中国将迎来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春天。这就是民国。随着循环王朝的陨落,史官逐渐被记者所代替。这一时期凡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无一能与报刊脱开关系的,有的甚至终身成为新闻人。报刊成了引导大众的舆论高地,近现代思想文化都与之息息相关。属于那个时代的声音和身影在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被记录下来之后,才能让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