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与提升路径探析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ua87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务艰巨,网络思政教育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抓手,高校必须认清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并努力探索提升效果的有效途径,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关键词】:思政教育 网络思政教育 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报告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普及率为55.8%,相比2016年新增网民4074万人。其中,青少年网民成为网络时代的主力军,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的10—29周岁网民占整体网民的39.6%,如何借助网络强化思政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阵地作用,形成网上网下思政教育合力,牢牢掌握网络思政教育主动权”,网络思政教育第一次被正式提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做好网络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应该认清现状,理清思路,积极探索强化网络思政教育的新思路、新路径。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网络思政教育起步晚课题新
  由于受学校层次、教育投入、办学定位、重视程度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发达地区、重点高校已经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网络平台完善、利用率高、覆盖面广,网络思政教育起步早,工作效果明显。但是,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由于重视度不够、缺乏建设资金、发展思维守旧等原因,信息化建设滞后,正处于起步阶段,导致缺乏有效的网络平台和资源,网络思政教育仍然属于新课题,发展水平还十分有限,教育效果尚未显现。
  (二)办学定位普遍重智育轻德育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普遍重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授和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教育理念传统,形式单一。绝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成才评价指标基本上以学习成绩好坏为参考,缺乏德育评价考核体系。因此,也就导致出现素质教育效果不理想、信仰缺失、思想品德状况堪忧等教育问题的出现。
  (三)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队伍薄弱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这支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却无法完全适应网络思政教育的需要。首先,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本身都有教学、行政、管理等专项工作任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很多属于兼职,教育效果有限;其次,原本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无法适应网络思政教育需要,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多需要和学生面对面,教育场所局限于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具体地点,面对网络空间的时效性强、资源共享速度快、传播面广等特点,网络思政教育需要从业者既要有专业的思政教育知识和工作技巧,还需要具备熟练的网络技术和信息采集加工能力。
  (四)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形式单调
  网络思政教育作为传统思政教育在领域和方式上的延伸,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1]其具备资源丰富、开放性强;传播范围广、时效性强;反馈及时,互动性强;个性化教育,自主性强等特点,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大有助益。但传统的思政教育更多是使用灌输式、填鸭式、课堂式教育模式,偏重课堂教学引导和课下教育引导,疏于全程化、连续性、个性化的教育引导,教育内容单一,形式单调,这些已经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五)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监管乏术
  网络环境中,官方对于网络信息的限制能力有限,网民言论和观点不易监管,这既是深化网络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也是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正是由于监管手段的缺乏,导致很多网络中的言论和观点被歪曲转发、无限放大,导致严重后果,极大的影响了思政教育效果。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路径
  (一)提升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视度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向深入发展,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必须融入网络化技术,切实做好网络思政教育。高校必须主动顺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认识到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代大学生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思政教育在培养人才工程中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切实行动,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摆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位置。学校还应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全员参與网络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引导教育工作者以实际行动做好网络思政教育工作。
  (二)强化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应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组建一支素质过硬、技能扎实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的工作者既要有过硬的政治理论水平、坚定的理想信念、称职的职业道德,还应当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具备网络信息搜集能力、网络语言表达能力等。学校可以通过科学系统的培训,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工作能力,切实提升其网络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努力培养复合型的网络思政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结合完善的考核评价晋升机制,切实增强队伍工作积极性,形成良性工作环境,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朝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最后,还应强化对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日常管理,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优化校园网络思政教育环境。
  (三)完善网络思政教育模式   大学生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人才储备,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对象,因此,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模式应该坚持“以生为本”原则。高校应充分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提升教育效果。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已经超越了面对面的局限,各类社交工具成为大学生热衷使用的社交工具。高校应该合理利用包括QQ、微信、微博等在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主动学习最新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不断探索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模式,主动走进学生,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力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结合学校工作优势和特点,自主开发功能多样、涵盖丰富的网络思政教育软件,打造参与度高、资源量大、共享度强、服务性好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推进思政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例如,当前在全国多所高校运营的“易班”平台,作为为大学生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深的各高校学生喜爱,思政教育在该网络平台运用效果良好,为高校完善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提供了有效借鉴。
  (四)加大网络思政教育监管力度
  实践证明,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极大了丰富了人类生活,深刻的影响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发展丰富了校园文化,拓宽了学习内容,强化了人际交流,对于提升高校教書育人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正如前文所提,信息化也给教育事业和学生成才成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信息量大、内容复杂、传播不可控等特点,互联网上出现了意识形态混乱、信仰缺失、谣言盛行等不良现象,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状态。高校应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着力强化网络空间监管,通过制定网络空间信息发布管理规章制度、强化网络舆情监控、开展网络文明教育讲座等,为网络思政教育顺利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三、结语
  2017年1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任务,启动实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对高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作为高校,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主动顺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努力强化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水平,因为这既是思政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更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华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步探究[J].科教文汇,2013(6):8-9
  【2】 吴建,丁德志.对大数据条件下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71-73
其他文献
现在的体校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于社会大文化这个背景下的。体校也不是存在于真空中,而是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的影响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在体院校园文化受到社会影响的同时,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必将受到了校园文化的影响,这是一种影响上的双向性。例如教师的价值观念和工作态度会因为社会群体的关注和评价而发生改变。院校应根据文化的时代特征,与社会有关部门一起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共同组织、共同
期刊
【摘要】:华德福教育已经遍及世界各地,目前国内不少特殊教育机构也在使用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通过对华德福的幼儿教育课程进行探索分析,能为我国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华德福教育 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 特殊教育  一、引言  华德福教育和特殊教育有着深刻的渊源,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是鲁道夫·史代纳,其18岁时为一位十岁残障男孩当教师,成功的将这位残障男孩带入正常的学校学习。1919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成本逐年提高。教育成本是国家分配教育经费的重要依据。普通高中教育成本的增加推动了学校支出的增长,这给学校带来了经济压力;成本增加也增加了学生及其家庭经济的负担。  【关键词】:学校管理 教育经费 个人直接教育成本  高中教育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改革和创新高中教育,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
期刊
【摘要】语言的表达能力体现一个人内心的思想及沟通信息传达的准确性,是当前人与人交际中不可忽视的能力。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非常强,教师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和成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 初中语文 表达能力
期刊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深地改变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并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必然要顺应互联网发展的常态,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教学活动。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带来的挑战,从树立互联网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课程设计方面分析了使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新媒
期刊
【摘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是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党员毕业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优秀分子,具备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在就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借鉴管理学的SWOT理论,探究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会、威胁,探索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与就业管理工作互助共赢模式。  【关键词】:毕业生党员 就业 SWOT理论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促
期刊
【摘要】:英汉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社会交际活动,而文化语境是这一交际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文化语境的含义,分析了宗教差异、价值观差异、文化差异、历史传统、自然地理差异、风俗习惯差异和地域差异等文化语境因素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由文中事例得出结论:英汉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语境,脱离文化语境谈翻译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因此,在着手翻译时,译者务必重视文化语境,必须拥有文化意识,加强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期刊
【摘要】:在当代的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缺失现象严重,如抄袭、剽窃等道德失范现象。本文从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关系出发,解释什么是科学与人文精神,新时代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涵义,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当代研究生教育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缺失,并尝试提出问题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科学与人文精神 价值观 理性  当代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一种“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高职院校作为向各大企业输送高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圣地,肩负着历史使命。培养工匠精神,这是时代赋予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本文分析了工匠精神培养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教育 英语教学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
期刊
【摘要】:《民法总则》第十条确定了习惯在处理民事纠纷时可作为裁判依据,商事交易习惯作为习惯的一种,在司法实践中已屡屡出现较成文法优先适用交易习惯的现象,基于我国的民商合一实际上是民商分离观念下民法典制定的民商合一,民法典仅规定商法一般性问题。因此,在司法中,对具有浓厚商事色彩的交易行为应当以更加注重以商法思维来思考。故,在有成文法规定前提下,交易习惯是否能优先于成文法而适用?本文以民间文物买卖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