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一些地区未能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的教学,导致对外汉语教学存在不遵循科学规律的教学现象。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参与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对教学总体设计和教学安排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规律 设计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的地位越来越高,“学汉语”成为世界范围内一股不小的热潮。这种热潮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也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不同于普通汉语教学的工作,属于第二语言的教学。但遗憾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对此缺乏科学认识,存在不遵循科学规律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组织者进行教学总体设计时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缺乏研究,从而导致总体设计没有遵循科学规律。笔者在一次为韩国某大学冬令营的营员安排的汉语学习中,当判定这批学生的学习动机显然主要是外部动机,他们只是为了方便在中国旅游而学习汉语的,学习动机不够强,是他们身处的汉语环境促使他们去学习汉语的。但环境的强迫性却由于组织者过于热心的安排而失效了。组织者为这批学生找到了会韩语的朝鲜族学生做全程陪同,无论什么时候陪同的学生都能做到“雪中送炭”。结果是大大弱化了环境对这些学生的要求,使他们放松了语言学习。当然学习动机是可以培养和激发的,遗憾的是,这次教学中学习目标设置过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造成的原因首先是对学生本身的汉语水平缺乏明确掌握,制定目标时所有的了解仅来自对方的简单介绍,开课前也没有相关测试。在得知这批学生中有系统学习过汉语的,有完全没学过的,水平差异很大后,有教师建议分班分层教学,但组织者却坚持合班教学,让20多个汉语水平差距颇大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上课。这也违背了语言教学的科学规律,因为“语言课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不宜太多,10人左右比较理想,超过20人上课就有困难。”
其次,课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忽视语言教学规律,缺乏精心设计。以那次韩国学生冬令营汉语教学活动为例,组织者设置了会话、读写、听力三门课程,每天共6个课时。这样的设置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课时的总安排过于饱满,导致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产生厌烦心理;二是会话课和听力课的安排和设置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组织者设置听力课程时由于没有选择听力教材,遂要求会话课教师只讲授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用听力课来练习。其实“人脑中有意识的思维在一个平面,语言习得的机制在另一个平面,两个平面互不相通,不能用传授知识的分析性讲解代替语言环境。”同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教新任务时,进行及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这样的安排让会话课教学失去了意义。而听力课上组织了志愿者为学生做一对一的辅导。这样的方式当然很好,但仅仅依靠志愿者来帮助学生学习,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因为语言是不能简单模仿的。如果教师把这样的任务交给同样是学生的辅导者,辅导者对于问题仅能说出“不合习惯”,那么他的学生是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输入,但不能真正理解和消化吸收语言知识,也就不能达到知识的内化,自然很难把他们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交际技能。
再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关注不够。有的教师主观认为学生既然来学习,就应该克服种种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心理没有给予必要和必须的关注、分析和帮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顾及和满足学生各个方面的需要……安全需要不仅要注意教学的物理环境方面的安全,还要帮助克服学习中产生的恐惧、焦虑……急躁不安的心理。”显然在发现学生不能胜任每天六个小时的学习、学习任务过重时,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调整教学计划。
遵循规律开展教学
通过反思,笔者认为要想组织好、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必须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必须要改变观念。从授课教师到组织者都要认识到它是一门第二语言的教学,必须遵守相关的科学规律。个别组织者、领导者错误地认为,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而且可以教好汉语。吕必松先生在提到华语教师素质时候说,“华语教学的这种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华语教师要有一套专门学问和特殊的本领。”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汉语言知识和语言教学的技能,同时也应该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和相关心理学知识。
其次,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任何语言教学的全过程都应当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四大环节。“第二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只有遵循相关规律,才能精心准备。设置教学目标首先要了解学生,教材选择也要遵循规律。语言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位教师都去编写教材,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如何选择教材更为重要。“教师需要适当选择教学材料。教学内容力求少而精,”教学过程中也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掌握必需的心理学知识和教学理论。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都应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一堂好课,必须看他是否真正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语言能力上下功夫,课堂上要达到这种目的,教师必须具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创造出和谐、活跃、热烈、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的能力。”
联系起笔者所参与的那次韩国学生冬令营汉语教学活动,如果能遵循语言教学的科学规律,精心设计教学,其中的不足大都可以避免。(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规律 设计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的地位越来越高,“学汉语”成为世界范围内一股不小的热潮。这种热潮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也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不同于普通汉语教学的工作,属于第二语言的教学。但遗憾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对此缺乏科学认识,存在不遵循科学规律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组织者进行教学总体设计时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缺乏研究,从而导致总体设计没有遵循科学规律。笔者在一次为韩国某大学冬令营的营员安排的汉语学习中,当判定这批学生的学习动机显然主要是外部动机,他们只是为了方便在中国旅游而学习汉语的,学习动机不够强,是他们身处的汉语环境促使他们去学习汉语的。但环境的强迫性却由于组织者过于热心的安排而失效了。组织者为这批学生找到了会韩语的朝鲜族学生做全程陪同,无论什么时候陪同的学生都能做到“雪中送炭”。结果是大大弱化了环境对这些学生的要求,使他们放松了语言学习。当然学习动机是可以培养和激发的,遗憾的是,这次教学中学习目标设置过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造成的原因首先是对学生本身的汉语水平缺乏明确掌握,制定目标时所有的了解仅来自对方的简单介绍,开课前也没有相关测试。在得知这批学生中有系统学习过汉语的,有完全没学过的,水平差异很大后,有教师建议分班分层教学,但组织者却坚持合班教学,让20多个汉语水平差距颇大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上课。这也违背了语言教学的科学规律,因为“语言课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不宜太多,10人左右比较理想,超过20人上课就有困难。”
其次,课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忽视语言教学规律,缺乏精心设计。以那次韩国学生冬令营汉语教学活动为例,组织者设置了会话、读写、听力三门课程,每天共6个课时。这样的设置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课时的总安排过于饱满,导致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产生厌烦心理;二是会话课和听力课的安排和设置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组织者设置听力课程时由于没有选择听力教材,遂要求会话课教师只讲授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用听力课来练习。其实“人脑中有意识的思维在一个平面,语言习得的机制在另一个平面,两个平面互不相通,不能用传授知识的分析性讲解代替语言环境。”同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教新任务时,进行及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这样的安排让会话课教学失去了意义。而听力课上组织了志愿者为学生做一对一的辅导。这样的方式当然很好,但仅仅依靠志愿者来帮助学生学习,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因为语言是不能简单模仿的。如果教师把这样的任务交给同样是学生的辅导者,辅导者对于问题仅能说出“不合习惯”,那么他的学生是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输入,但不能真正理解和消化吸收语言知识,也就不能达到知识的内化,自然很难把他们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交际技能。
再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关注不够。有的教师主观认为学生既然来学习,就应该克服种种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心理没有给予必要和必须的关注、分析和帮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顾及和满足学生各个方面的需要……安全需要不仅要注意教学的物理环境方面的安全,还要帮助克服学习中产生的恐惧、焦虑……急躁不安的心理。”显然在发现学生不能胜任每天六个小时的学习、学习任务过重时,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调整教学计划。
遵循规律开展教学
通过反思,笔者认为要想组织好、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必须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必须要改变观念。从授课教师到组织者都要认识到它是一门第二语言的教学,必须遵守相关的科学规律。个别组织者、领导者错误地认为,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而且可以教好汉语。吕必松先生在提到华语教师素质时候说,“华语教学的这种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华语教师要有一套专门学问和特殊的本领。”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汉语言知识和语言教学的技能,同时也应该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和相关心理学知识。
其次,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任何语言教学的全过程都应当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四大环节。“第二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只有遵循相关规律,才能精心准备。设置教学目标首先要了解学生,教材选择也要遵循规律。语言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位教师都去编写教材,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如何选择教材更为重要。“教师需要适当选择教学材料。教学内容力求少而精,”教学过程中也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掌握必需的心理学知识和教学理论。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都应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一堂好课,必须看他是否真正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语言能力上下功夫,课堂上要达到这种目的,教师必须具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创造出和谐、活跃、热烈、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的能力。”
联系起笔者所参与的那次韩国学生冬令营汉语教学活动,如果能遵循语言教学的科学规律,精心设计教学,其中的不足大都可以避免。(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