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是具有难度的一门课程教学,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对课程教材内容的枯燥产生乏味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使学生对自身所学教学知识点得以更加深层地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和思维开拓能力。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初中数学学科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良好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在优质的教学环境中开展数学学习。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模式;初中数学学科;课程教学
  一、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颁布,对于教育事业作出了新的调整。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个性化发挥,以学生为教学的核心主体,发挥学生自主个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学习到课程教材内容里面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发挥出自主创新能力,对题型充满想法,采用不同的算法得到最终答案。在教学过程当中将课程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运用数学学科的教学知识点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
  二、 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传统的教学当中可以发现,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将自身设置为教学的中心,在课程教学当中坐拥主导位置,很少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感受,只重视课程教材内容知识点的讲解,不管学生是否接受了知识点,对重点难点是否可以听懂。而且对教学知识点讲解的方式过于单调,到时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使课程教学效率大幅度降低。遇到这样的教学情况,授课教师应及时改变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青春的年纪,对所有新鲜事物较为感兴趣,授课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了解到學生在生活当中的喜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着手,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教师,想要学生学好一门学科,首先应引导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使学习变成自主的一件事,改善传统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知识点的模式,充分利用课程教学时间,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遇到相关的教学问题要及时进行标注,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向教师寻求帮助。另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教学手段活跃课程氛围。比如,教师在讲解初中数学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当中的“平行线”这一教学知识点时,可以让两个学生进行演示,首先让两个学生根据一定路线并排行走,这时可以看出,两个学生即时路程有所增加,但却一直保持并排行走,没有在任何时间点重逢,因此可以判断出,无论这两个学生走多远,都永远不会有交集。通过游戏演示将平行线的含义进行导入,并主观地向学生呈现两者之间的不同联系,让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本质更好理解,而学生在参与课程教学游戏时,也会表现出对知识点的兴趣,改善传统枯燥单一的课程教学气氛,让学生可以在具有趣味性的课程教学当中发挥出自身才能,并实际运用到教学知识点中,从而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总体质量。
  三、 注重教学问题,适当引入探究性教学模式
  在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授课教师应当注意一些相关问题。第一,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是不同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关注这些差异性,让学生可以在自己对知识基础的认知范围内定制短期教学目标,根据自身不足之处做出具有提升性的强化。授课教师应对学生的差异性充分认知,做到因材施教,在遇到不同学生时采取不用教学模式。另外,探究式教学模式是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授课教师在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时,应以此为关键点。比如,教师在讲解初中数学学科课程教材内容当中的“圆”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不向学生讲述圆的含义,而是让学生根据自身感官和认知讲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的圆。这时学生就会举出许多例子,有的学生说足球,有的学生说太阳,还有的学生说硬币。在学生开展踊跃发言后,教师再适当地引入圆的含义,教导学生其实他们所说的圆都是立体图形的表现,而课程教材内容当中的圆是平面图形,其某一面就是今天我们要展开讲解的圆。通过相关的导入,使学生可以对圆的含义更好理解,并可以在重要部分做出批注,对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有着良好的帮助作用。
  四、 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强化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在遇到相应的教学问题时,能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就教学问题展开相应的探讨,对于具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应与教师相互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想法,再与教师想法相互结合,做出对比,得出更具创造力的教学答案,对题型本身进行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开拓自身思维逻辑。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教育工作者的本职工作,提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导作用。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学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提升自身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当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文婷,康峥玲,刘卓慧.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概论”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134-135.
  [2]陈艳艳.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苏教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6):37-38.
  [3]赵艳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开放题的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魏玉平,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积石山县安集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现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引入了探究性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模式虽然受到师生的欢迎,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一些瓶颈,问题较多。为使探究性学习能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顺利开展,本文就探究性学习的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现表述如下。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可以运用这一方法来
摘 要:时代在发展,不论科学技术还是教育改革都需不断前行,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教育,其中高中教育最为关键,俗话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高中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障碍,这些障碍的因素有多种,例如:家庭、老师等。如今,教育局高度重视这些导致学生出现学习障碍的因素,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本文介绍了高中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心理障碍
摘 要:古话曾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讲的是,只要坚持的去做一件事情,总有一天会得到成功,这样的坚持不懈就叫做毅力。对于每个成功人士而言,都与其良好品质密不可分,其是人们经过奋斗,从而实现自身预期的目标。是一种人们在完成自身预期目标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时不服输的态度,这也是对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考量。因此可以得知,自身毅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以高中数学学科为视角,探
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在体会和理解数学学习与外部世界联系中建立模型思想。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建立和求解中能够用符号来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笔者能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本文对于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建构模型思想作很好的探讨。  关键词:模型思想;理解;建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模型思想的建
摘 要:数学作为初中学习阶段的一门主修科目,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以及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为目标的科目,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当重视数形结合的方法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作用;应用  一、 引言  数学学科理论知识复杂多样、题型灵活多变,既有众多的理解记忆的概念、公式等书本既有内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