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亲患上极难救治的重病,是即便人财两空也拼命救治,还是综合考量后不得不放弃?如果你也蹚过人生中这条难以轻松上岸的河,心中肯定有万语千言。
《岳父脑梗,妻子想卖房治病,我不愿意有错吗?》这篇文章,最近在网上引发了两边倒的大讨论。毕竟,舍命拯救可能人财两空,放弃治疗又会良心难安,甚至背一世骂名,这是个难题……
拼命抢救反成“催命符”,爱有时会变成罪
迟彩云至今不知道,当年把父亲送进ICU抢救,到底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快到让她没时间去琢磨、抉择。
父亲人高马大、声音洪亮,在迟彩云的记忆中,他连感冒发烧这样的病都很少得。5年前,70岁的父亲突然出现便血症状,去医院检查,竟然是直肠癌晚期。
医生说最多还能活3个月,父亲倒是看得很开,但迟彩云接受不了,她马上给父亲办了住院。
因为病情严重,父亲一入院就进了ICU。半个月后,老人就走了。一切恍然梦中,迟彩云都快疯了。小姑无意间一句“不进ICU的话,还能多活俩月”让她崩溃大哭:“最不想失去父亲的,是我!”
静下来,迟彩云也后悔自己当初执意要让父亲住院。老人在ICU时,家人不能探视。直到父亲临终前,迟彩云才见到他。10天前还生龙活虎的父亲,居然瘦脱了形,枯槁得像陌生人。迟彩云大哭,父亲却用眼神死死盯着她问:“是谁把我送到这里来的?”那句话成了父亲的遗言。
如今3年过去了,迟彩云想起来这事依旧会哭。当时父亲住进ICU,每天花费近万元,这些钱都是她出的。父亲离世后,丈夫却抱怨她一意孤行,姑姑和妹妹也对她有成见。接受采访时,迟彩云一遍遍地问:“如果没有让我爸进ICU接受高强度的治疗,他是不是能活更久?”
沒有人能告诉她答案。记者安慰她:“事情来得太突然了,你当时一心只想着救父亲,本意不是让他更快地离开而是活得更久一点。”迟彩云还是无法原谅自己,因为当初是她坚决要送父亲去ICU,母亲第一个反对,医生也说那样做可能于事无补,但她还是坚持己见。
父亲离世后,母亲倒是从未责怪过她,但越是这样,迟彩云越难过,觉得自己既对不起父亲也对不起母亲。
当初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她说:“一是我觉得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二是作为女儿,我有义务救父亲,不然就是不孝。”她顿了顿后又说:“谁知道父亲最后还是走了。”
当然,迟彩云坚持送父亲进ICU,是因为她的经济条件允许。很多人面临父母或子女重病时,都会做出迟彩云一样的选择——全力救治。
迟彩云的母亲是医生,她当初反对让丈夫进ICU。“我不忍心看着他被切开气管、满身插着管子的样子。他自己也说不想活受罪。”
很多身患重病的人,会接受令人痛苦不堪的破坏性治疗。如果病人年纪大且有其他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破坏性治疗的破坏度就会加倍,到最后人财两空。迟彩云不后悔当初为救父亲花了十几万元,她后悔自己的选择让父亲提前离开。“但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仍然会心存侥幸地认为能救活父亲,不试怎么知道呢?”
迟彩云也承认,对父亲进行不惜一切代价的无意义抢救,更多是为了自己心安,因为如果不这样做,自己会后悔,周围人可能也会指责她。希望渺茫却不放弃治疗,是对自己甚至周围人的一个交代。
“钱”字当头,怎么选择都是错
当然对很多家属来说,治疗还是放弃的决定因素,是个“钱”字。
陈大年早年离异,靠做苦力供养两个女儿读完了高中。一直单身的他常年劳作,营养不良,小病小痛从来都生扛着不去医院。51岁那年,在家躺了3天的他被两个女儿拽着去县医院检查,结果,医生让他们马上去省里的大医院。
一检查竟然是尿毒症晚期,两个女儿抱头痛哭,她们不想失去父亲。但她们都是靠打工维生,也没多少积蓄,于是马上四处借钱,但借了一圈,不到1周就用完了。得知侄女有个同学在他就医的医院上班,陈大年就让她帮忙问问主治医生,这病到底治不治得好?治好的话要花多少钱?
主治医生说,陈大年的病情严重,唯一的救治方法是换肾,但换肾未必能保住性命。一是他的病情危重,而排队等肾源的病人很多;二是即便亲人捐赠肾脏,他也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因为陈大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基础性疾病;更重要的是,手术费用对他们来说是天价……
针对陈大年的病情和家境,医生的建议是放弃治疗。陈大年自己也不愿拖累两个女儿。当时离春节还有半个月,他要求两个女儿把自己带回家。
刚到家,陈大年的姐姐、弟弟和舅舅就齐齐指责他的女儿:为什么你们不给父亲捐肾?你们为何见死不救?其他亲戚和邻居也指责孩子不孝,把奄奄一息的陈大年带回家,说得好听点是过年,实际上是等死。“父亲最后的日子痛苦至极,每天都疼得‘想死’。但如果在医院待着,他不会这么痛苦……”看着生不如死的父亲,两个女儿心如刀割却也爱莫能助。奶奶央求她们把陈大年送回医院,但他早已错过了最后时机。
陈大年在春节前一天离世,葬礼上,两个“不孝”女儿成了众矢之的,奶奶和叔叔、姑姑从那以后还故意疏远她们,邻居对她们也颇有微词。
“我们恨自己不孝、无能,不然即便父亲下不了手术台,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救治他。因为他还很年轻,他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们。曾经放弃给父亲治病这件事,会成为我们这辈子的污点和伤痛。”陈大年的大女儿说,如果能再次选择,她会不惜一切代价救爸爸。只要他能活着,她宁愿去死……
失去父亲后,她固执地认为:真正的爱与孝顺,是不顾一切地去争取和挽留,而不是觉得前途渺茫早早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今,陈大年的两个女儿依然为当初的选择满怀愧疚和不甘。 有些家属不忍心看着亲人受罪,心里能接受不再抢救,但因为怕亲戚朋友戳脊梁骨,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治。他们中间有人等来了生命奇迹,但更多的人还是永失所爱。
陈大年自己同意放弃治疗,两个女儿又捉襟见肘,加上病情严重,仔细想想,放弃治疗是当时最理智的选择。如果他的两个女儿能认识到这点,她们的亲人能接纳并给予安慰,她们也不会如此愧疚难安。因为,有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在权衡了手术难度、治疗风险等综合因素之后也会选择不治。
反而是那些经济条件无法支付巨额费用的家庭,一旦选择放弃治疗,就会无比痛苦自责。但是,如果不惜一切代价救治还是无力回天,他们因病致贫的生活,又将如何熬过?
大多时候,医生都会权衡病情程度,如果治疗的希望不大了,就会向家属说明真实情况,建议放弃。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家属手中。
世界上最沉重尖锐的选择题
治疗或等待死亡?这道关乎生死的二选一选择题,对很多人来说都沉重又尖锐。
琼瑶丈夫平鑫涛重病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事件最初源于琼瑶的一封公开信。她在信中嘱托儿子、儿媳要平静地看待生死,到了自己哪天重病时,要让她能没有痛苦、有尊严地死去。
琼瑶之所以写这封信,是因为当时,先生平鑫涛病入膏肓,是继续治疗还是放弃,琼瑶跟继子女产生了巨大分歧。
平鑫涛的病情很严重,不能说话和行动,意识模糊,还需要插鼻胃管。琼瑶觉得这只会让病人更痛苦,她也无法接受。平鑫涛也在遗嘱中说过,当他病危后,绝不接受手术,就让他清清爽爽地走。
琼瑶主张放弃治疗。她觉得每个人来世间一遭,健康时快乐有尊严地活着,病痛加身又希望渺茫时,就应该有尊严地死去。为了活着的人而勉强生存,是没有意义和质量的。其实这没有错。
和很多遭遇父母重病,却依然坚持救治的子女一样,平鑫涛的孩子们坚持继续治疗,哪怕父亲失智,永远昏睡,但只要活着就好。这也没有错。
但两代人却意见相左,并因此互相指责。就像迟彩云和陈大年的女儿被家人抱怨一样。最终,琼瑶无奈地将平鑫涛交给他的子女照顾,自己避走他乡。而昏迷许久的平鑫涛,也在痛苦中走完了一生。
当时这件事刷爆朋友圈,网友分成正反两派,一派支持琼瑶,认为既然人已经病重,与其痛苦地依靠器械维持生命,不如平静地死去;而另一派则认为,无论亲人得了什么病,家人都应尽心尽力地治疗,因为没有什么比活着有意义。
可是你有没有问过当事人,他真实的意愿是什么?如果接受治疗的过程无比痛苦且希望渺茫,他还愿意继续治吗?如果病人有强烈的求生欲,那么救治肯定是不二選择。否则,家属的选择就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
一位癌症晚期的医生说:“我不愿意被人心肺复苏、插管、切喉、上呼吸机,因为最后还是死,这种抢救过程很凶险,病人的痛苦无法描述。我参加过无数次这种治疗,真的已经烦透了,所以我不想做任何治疗。”她老伴儿是肿瘤科医生,明白妻子的病,救治意义不大。可孩子们不同意,他们一致要求母亲接受放疗和化疗。
“放化疗的滋味我再了解不过了,恶心、呕吐、掉头发、吃不下饭,我上班时,每天都看着病人受这样的折磨,我就想哪天我自己不幸得了病,可不能受这个罪!”但静下来,她觉得自己太自私。所以为了让孩子们欣慰,她还是把所有的罪都受了一遍。
生命的尊严、病人自己的感受何其重要,如果家人抉择时将病人自己的意愿置之度外,而只考虑个人的面子、感受的话,是不是有点儿自私呢?
生命不仅仅是呼吸和心跳……
当至亲重病,救还是不救?花多少钱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身份不同,选择也不同。
对父母来说,孩子是可以拿命去换的珍宝,即便医院下了“死亡通知书”,那也要拼命看看能否创造生命奇迹。即便最后人财两空,父母也不必因为放弃救治而悔恨终身。
对孩子来说,当父母重病,难免会权衡、考量,如果经济条件不宽裕、父母年事已高而且他们自己也不愿意继续治疗,那么,放弃治疗未必就是大逆不道。
网上曾经有一个很火的调查:“如果你或家人得了重病,费用超过多少你会放弃治疗?”即使被访者是同一个人,对待不同的亲人,回答也截然不同。
假设生病的人是孩子,几乎所有父母都会说,砸锅卖铁也要治,父母愿意为子女付出生命;而当父母被问到自己得了重病怎么办,有人说:“二三十万元吧!万一到了晚期,那就不治了。”有人说:“如果是治不好的病,那又何必给孩子添负担!”
“如果是我父母的话,这个问题回答100次,我还是选择倾其所有。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命都是他们给的,没有钱怕什么,有父母陪着,人生从头再来又如何?”这位网友的回答令人动容。但现实很残酷,当父母渐老,作为家庭支柱的子女,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到底要怎么选择?没经历过,怎么会懂得两难抉择的痛苦与无助?
其实无论做何种选择,对当事人来说都绝非易事。所以作为其他亲属或旁人无权去质疑和苛责。
除非是未成年孩子,每个人的生命权都应掌握在自己手中。当不幸患上重病,医生也建议放弃治疗时,我们最应该尊重的,是病人自己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