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着力培训安全培训师

来源 :安全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vf170073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长线工作,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永恒主题。职工的安全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工作的成效。职工的安全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企业持之以恒的培训才能逐步提升。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对安全培训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然而,从一些企业的实践来看,虽然在安全培训方面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经费,但培训的效果仍然难如人愿,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缺乏高素质的安全培训师。有的通过外请人员培训,难以保证培训的持续性;有的安排管理人员临时承担培训任务,难以保证培训的专业性;有的采取职工自学的方式进行培训,难以保证培训的系统性;有的采用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培训,难以保证培训的全面性……
  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以其昏昏,必然难以使人昭昭。要提升企业安全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必须把培训好安全培训师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不如此,抓安全培训就会舍本逐末、缘木求鱼,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要选好“苗子”。这是培养出优秀安全培训师的前提。选择安全培训师“苗子”应把握以下几个标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层实践经历,基本掌握企业安全工作的特点、重点、难点,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规章;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较好的即兴交流沟通和互动能力;具备调查研究、敏锐观察和精准分析的能力;勤于学习,触类旁通,能够较快地理解、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健谈、风趣,言行端正、仪态大方,性格外向,有形成培训风格特色的潜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安全培训工作。
  二要建好培养机制。企业安全培训师来自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对他们来说,担当培训任务既是向他人传授安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学习持续提高的过程。为此,企业要建立针对安全培训师的专门培训机制,开展定期培训活动,通过培训考核,给他们颁发安全培训师资格证书,让其持证上岗。同时,要对获得培训师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年度审核,优者续聘、劣者解聘,不断优化培训师队伍的结构,保证培训师队伍的质量。企业还要积极为安全培训师提供各类外部学习培训机会,创造条件安排他们到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参加各种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和研讨,参加兄弟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交流。借鉴新经验,吸收新观点,开拓新视野,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三要营造有利于安全培训师成长的环境。定期听取培训部门和培训师工作汇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为培训师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畅通晋升通道,使其真正与企业同成长、共进步、心连心,提高他们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的积极性:适时举办安全培训师比武竞赛等活动,鼓励安全培训师在学中比、比中学,持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开展评树优秀安全培训师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安全培训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通过各种举措,在企业中形成尊重安全培训师、关心安全培训师成长的良好氛围。
  四要强化业绩管理。科学实施业绩管理有利于调动安全培训师自我提升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安全培训师的业绩需以安全培训效果为依据,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查:①培训对象的考试成绩。培训考试结束后,企业培训部门要对培训对象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以此作为考核培训业绩的依据。②所培训学员的评价。培训结束后,考核部门要安排学员进行评议测评,并将评议测评结果进行量化,作为对安全培训师考核的重要参考。③培训对象的安全素质。要设立培训质量“保质期”,把培训对象在从业过程的安全行为和安全能力作为对培训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培训效果倒查制度,凡因安全技术技能问题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者,要进行培训师责任追究,促使培训师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培训对象进行跟踪培训,不断巩固培训效果。
  (编辑/冯立梅)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工作,保证员工及时准确获取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安全技术知识以及公司会议通知等,提高员工辨别危险程度的能力,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以采取必要的行动增
“宣传教育是推动方针政策和法规标准落实、传播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全民安全素质、预防事故发生的有力手段。作为大家了解安全生产最新举措的第一平台和主阵地的《安全与健康
11月6日晚高峰,33岁的河北籍女子潘小梅,在北京地铁5号线驶往天通苑北方向的惠新西街南口站,被夹在安全门和车门中间。随后车子开动,潘小梅被挤后跌落站台,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编者按】伴随着2013年的第一缕阳光,世界末日的谣言不攻自破。但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依然充满了忧虑。1月28日,广州市荔湾区康王南路与杉木栏路交界处突发多次地陷塌楼,再次引起人们对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的地陷事故的重视,一时甚至有“地吞人”的说法。我们的城市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何地面会频频“破洞”?这一切是天灾,还是另有他因?  当地陷由一个地理学科概念成为媒体热议的社会现象时,也是时候反思一下
七条规定 重在责任今年1月24日,国家安监总局颁布实施了《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这既是加强安全生产的铁律,更是对全国550万矿工的承诺。在全省煤矿矿长宣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