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课型剖析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u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探究式习题课”是一种以习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实验探究为解决问题主要手段的实践式课型。其核心是在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习题引导下,主动完成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实现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收获物理学习中的成功喜悦。
  《凸透镜成像规律》案例学习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著名的“做中学”教育理论,他把学的过程看作是“做”的过程,认为学习是行动的副产品。德国心理学家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过程之后提出了顿悟学习理论,他认为动物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刺激情境的突然顿悟的行为,而不应简单归结为刺激——反应联结。由此可见,两者都反对把学习过程看做是被动、盲目的过程,反对在学习中进行大量的重复“试误”,强调在“做”的过程中顿悟,在情境中获得进步。因此,“实验探究式习题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较高的实践价值与借鉴意义。笔者就以《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为例,剖析如何实施该课型。
  【教学案例】《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 教学设计
  ①回忆实验现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②在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现象?遇到哪些问题?发现哪些规律?(评析:通过回忆实验现象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夯实解题基础,同时促使学生在回顾中提出新的问题)
  情境创设:若用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若取出的底片如图甲所示,现要使底片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在按快门之前应进行哪些重要操作呢?
  讨论交流,激发灵感。师生互动:①底片上成像有什么特点?②照相机使用时,物距(物体到镜头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头距离)应满足什么样的条件?③从甲图到乙图,实像的大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④应该如何调整才能改变像的大小呢?
  通过生生、师生互动,抽丝剥茧将该题抽象出物理模型:成实像时如何调整物距、像距可以使像变大?这样就通过讨论分析将非良构问题转化成良构问题,也是可以探究,值得探究的物理问题,课内强化,挖掘深度。强化①: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强化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果将蜡烛从远处经过二倍焦距向凸透镜一倍焦距处靠近,在这个过程中像距 ,物距与像距之和 。练中求变,变中探究。变化①:若用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若取出的底片如图甲所示,现要使底片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在按快门之前应进行哪些重要操作呢?
  变化②:在对远处同学拍照的过程中,有一只苍蝇飞到了镜头上,此时拍摄出照片上应该大致如何呢?( )
  A、像变暗一些 B、像没有变化 C、出现苍蝇的像 D、出现黑影
  在同样照相的情境中,进行习题变化,变化①中此时不仅仅是像的大小发生变化,同时需要考虑像上下左右位置的变化;变化②虽为同一场景,但涉及的是像的明暗变化。因此,通过习题的变化,进入了新问题的探究环节,周而复始。
  物理实验探究方式方法
  科学探究,动手实践 习题引发的科学探究,通常是探究课本以外的规律和知识,这样的探究更加自由开放,更加接近于学生自发的愿景,更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因此,本环节可谓是本课型的关键环节,学生在本环节,就目标而言是用实验来做习题;就过程而言是操练实验技能;就方法来说是提供实验法解题思路;就能力而言是提高抽象物理模型的能力。因此,通常情况下应按照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交流讨论、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等步骤逐步完成探究过程,从而完成对新概念规律的深刻理解。
  课内强化,挖掘深度 由于在习题课中通过实验探究获得通常是新的规律概念,因此需要通过同类型的习题进行强化,一方面是对学生探究实验结果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活化。通过层次梯度渐进的习题设置,不仅能够将学生的能力引领到一定的高度,也能将学生思维挖掘到一定的深度;同时梯度渐进的习题设置也可以为能力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成功喜悦。
  练中求变,变中探究 在同一个情境创设下,通常不只蕴含一个知识点,因此“变”是习题课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本环节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习题“生长点”,将学生带入新的探究活动中,从而实现习题课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插图在教材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价值与作用就好比连环画册中的图画,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代入感和认知。但是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注意到插图的作用,在教学的时候很少提及。笔者认为,教材的任何一部分都有着它的价值,哪怕是教材的前言和目录,都是存在固定功能的,何况是与文字紧密相连的插图呢?如何让插图的作用真正彰显出来呢?  增强课堂趣味,激发学生热情  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可以全面激发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的重要工具。学好汉语拼音是形成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但是,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注音符号,学生刚进入小学,上课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制能力较弱,而且字母的识记、音节的拼读过程单调乏味,学生机械地记忆、枯燥地拼读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再加上部分教师在拼音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字母的发音与识记字母形状的指导,不注意结合语言,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