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大事记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b_lzh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除《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已载的馆藏书籍外,民国时期的针灸文献尚有大量散存于民间,其中不乏稀见善本。1933年创刊的中国最早的针灸学专业期刊《针灸杂志》,在民国期间共出版35期,其"专载"栏目曾刊载过多种针灸学专著。不同地区的针灸学家相继创立针灸社团和针灸讲习所,开展针灸教育,自行编撰了多种针灸学讲义,为针灸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民国时期的针灸文献,时代特色鲜明,形式、内容丰富,值得进一步深入
期刊
1955年12月19日,中医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市广安门内北线阁院部礼堂举行。成立大会主要内容有:报告中医研究院的筹备经过、首长讲话、宣布中医研究院领导班子、颁奖、来宾讲话等。时隔60年,回顾中医研究院成立大会,更加感到党和人民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可以说中医研究院的成立,是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里程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于1955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1985年10月8日,更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11月15日,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60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机构建设不断完善,目前下设17个科研机构,6个医疗机构,1个教育机构,6个产业机构,已经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
许叔微伤寒著述今存《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3种。这3部书成书后流传不广,虽然有元、明刊本,但一直沉寂不显,直到清代才渐有医家征引。通过比对文本发现,《伤寒百证歌》之名见于许叔微的其他医著中,而《伤寒发微论》与《伤寒九十论》有部分内容则相互重复,甚至观点相异。由史料考察可知,许叔微现存的3部医书在北宋末年已经开始撰写。南宋初年渡江之后,许叔微整理残稿,在此基础上继续写作。其中《伤寒
期刊
1951年卫生部相继发布了《中医师暂行条例》等限制中医执业和改造中医的文件,使中医学面临着不能正常传承和发展的危险。1953年,著名中医岳美中起草了一份关于中医发展问题的意见书,与华北中医实验所所长李振三共同磋商、补充修改后,提供给中共中央、政务院作为参考。意见书回顾了中医学发展的悠久历史,阐述了中医学的特点和价值,提出了设立各级中医行政管理机构、建立中医研究院、创办中医学院等宝贵的具体建议,代表
1955年12月19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正式成立的同时,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在中医研究院举行开学典礼。共有84名全国各地选送的高等西医药学校毕业生和具有临床经验的西医师来院报到。学员们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学习了16门业务课程,参加了临床实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于1958年7月毕业。10月11日,毛泽东主席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党中央的报告》作了重要批示,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