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阅读素养,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jlu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应该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新型课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须先明确“语用能力”和“阅读素养”概念的涵义。
  语用能力,是学习者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揣摩、感悟语言文字,并且能在语文实践中恰当、规范、个性地进行表达的言语技能和素养。而阅读素养,是一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的能力素养,是基于与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的不同阅读阶段, 掌握阅读知识和策略, 形成阅读能力, 发展阅读情感与兴趣, 实现个人目标与社会参与。笔者将以具体的教学为例,谈谈聚焦阅读素养,提升语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关注文体,发展素养
  崔峦老师强调,要使所上的课很明确是那个年级的,符合那一类课型,符合那一种文体特点。所以,教师必须关注文体特征,加强文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部编版新教材中,《桥》承载着学习“小说”文体的教学任务,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了本单元语文要素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教学时,教师须强调文体意识,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小说”体裁特征与学习“小说”体裁文学作品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聚焦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感知其对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在感悟老汉形象时,引导学生将初读整体感知的形象与品读深入感悟到的形象作对比,从而帮助学生搭建起完整的文本阅读支架,逐步深入感悟老汉“如山”的人物形象。
  散文特征是 “形散而神不散”。阅读散文要从“形”入手,寻找线索、理清思路,逐步理解、领悟“神”韵所在。《触摸春天》这篇散文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地进行了文体意识渗透。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文章,你觉得安静是个怎样的孩子呢?鼓励学生们积极表达、交流自己初读后的感知。在细读课文之后,再回到整体,进一步结合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最后聚焦文眼“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来谈理解和感悟。学生在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人物形象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会产生深刻的感悟。这样,帮助学生搭建起了完整的文本阅读支架。
  二、置身语境,品读内化
  小学第二学段对学生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这样的思考,在《触摸春天》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奇迹”来寻找课文中的一个个“奇迹”。 品读与“奇迹”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感悟奇迹所在,并联系个人的生活体验来体会安静是用心灵去触摸春天、聆听生命飞翔的轻响。通过反复的品读、感悟、联想,学生感受“奇迹”,感动于“奇迹”,通过语言表达“奇迹”,从而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道理。
  品读描写盲姑娘安静流连花丛中,自如地穿梭行走的语句时,指导学生抓住“穿梭”“流畅”“磕磕绊绊”等关键词语的理解来品析。设计置身语境的游戏环节,老师邀请一位同学蒙上眼睛在组廊间进行盲人行走的体验性活动并谈感受,全班学生通过观察其行走,理解“流畅”“磕磕绊绊”词语的含义,切身感受盲人行走的不便。进而质疑:为什么安静能行走得如此流畅呢?学生带着问题继续阅读文本,走进文本从字里行距间寻找答案,感受安靜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感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明确文本的价值取向。阅读文本不能仅从字面意思上去机械地理解和体悟,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抓取关键词句,结合具体语境和时代背景进行品读理解,这样才能全面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写结合,迁移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将储存的语文知识内化为语文能力,并在实践运用中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触摸春天》中,不少句段的写法值得揣摩学习,可作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例如,“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在这一处语句中,作者生动描写了所见到的情景:蝴蝶扑腾,安静惊讶。接着笔锋一转,自然由所见写出所想:她的心灵来到了全新的地方体验……引发读者的无尽遐想。又如“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了。”这里 “我” 由静静地看着安静,到产生“仿佛看见……”的美好联想,最后自然由所见所想引出所感。可以看出作者文笔细腻,情感丰富,表达方法灵活自如。这时可结合学生的观演经历,出示一些精彩的舞蹈表演图片,如《千手观音》图等,设计一个课内小练笔训练,进行写法的迁移运用。引导学生运用从文中学到的这种方法来描写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通过实践活动积极渗透语言文字运用的理念。这样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提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借助文本,学生经历了从理解感悟到迁移运用的过程,在阅读中习得表达方法,在语文实践中又运用习得的方法来表达,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而发展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联系生活,延展实践
  学习即生活,学习和生活实践密不可分,语文学习更是如此。
  《触摸春天》旨在点明: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作者在文末写出了盲童安静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安静的敬佩之情,也因此有感而发:哪怕你是一只蝴蝶或是一株小草,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生命,何况我们每一个人呢?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迎来春天,创造出一个专属自己、多姿多彩的精彩生活。课堂上,执教者可拓展补充相关事例,如海伦·凯勒、张海迪等有关人物和材料,也可让学生补充交流自己身边或查找到的相关事例,引导学生谈谈看法。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语言表达训练的落实才能扎实、到位。
  联系本单元导语和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老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前课后积极搜集查阅“热爱生命”主题的感人故事,布置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一份主题手抄报的语文实践任务,同步开展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课外读书活动。延展性学习,主要是延续积累、拓展实践,引领学生在延续学习中积累,在拓展学习中体验,在生活中实践学习。
  总之,语文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且要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当聚焦阅读素养的发展,巧用慧心慧眼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不断历练,不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深度学习是美国学者马顿(Marton,F·)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他认为深度学习是一个知识的迁移过程。1978年,比格斯在马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深度学习是高水平、主动的认知加工过程,运用的是深层次的学习方法。2005年,我国的黎加厚教授指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将所学知识融入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思想间进行联系、迁移,并且可以对新的
一、挖掘兴趣点,激活课堂   导入是思维的起点,是一节课的开始。在讲授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二框题《文化塑造人生》时,我利用近段时间关注度热度最高的,而且也是老百姓同样也是高中生谈论最多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即第13届女排世界杯进行导入。导入如下:(课件展示)9月14日—9月29日,第13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一路走来势如破竹,不可抵挡,以11连胜拿下了女排世界杯卫冕冠军,为新中
说到好教师要有生活智慧,就回避不了日常生活里最基本的要素“柴米油盐酱醋茶”问题。  生活现状  莉莉和教务处李主任说,饶了我吧,身体不舒服,吃什么都没有胃口,已经好些日子了。学校要参加区里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数学科非莉莉不可,她是前年区里比赛的第二名哈。莉莉的婆婆埋怨:“不就是怀孕了吗,这么娇气!现在的年轻人哪,和我们年轻时没得比,嗨,不说了,说也没用。”莉莉的婆婆是我表姐,表姐和我们夫妇俩说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学习某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而习得的重要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灵魂,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观念、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建立学科思维模型,通过大单元、任务群和问题链来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性、可迁移性和情境性。  一、电化学单元知识的整合与思维模型的构建  例如,在复习原电池时,可以典型的铜锌原电池为原型
1.问题的提出   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人教版教材只是介绍了pH突变的事实,在实践活动栏目中提出用pH计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绘制滴定曲线,让学生感受pH突变。至于为何出现突变,以及指示剂为什么可以指示反应终点的原因都没有介绍。如果教学只是停留在这个水平,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认识深度应该是比较浅表的,理解是不够深刻的。   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强酸强碱中和过程中的
一、微视频研究现状   微视频是指10分钟以内压制成适合互联网在线播放的视频。由于微视频短小精悍,易于在互联网传播,因此,以微视频为载体的各种应用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如教育方面的可汗学院、微课等等。   微课是基于微视频的教学应用,也是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微课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微课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每个学科或多或少组织教师微课大赛,成果不少,但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自然也无法在更大的
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预习是能够学好新课程的基础,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对新的知识有提前的了解,在上课的时候,就能根據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改变自身被动的学生状态。但是目前,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方法还是比较薄弱的,同时自身的自觉性比较低,对语文的课前预习效果不够明显,而且一些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对预习习惯的养成比
在教育向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艺术生几乎在每个普通高中都普遍存在着,艺术生这个群体,无论从学习基础还是学习时间,从学习兴趣还是学习主动性,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文化班的特点。笔者根据十多年艺术生数学教学经验,分析了艺术生数学学习特点,对比研究了一些数学教学方法,对艺术生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一、充分备课  1.了解艺术生的学习需求  在备课时首先要了解艺术班学生基础,在上课学习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是否
一、走心才是教育的开始   国庆放假前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跟往常一样过来布置假期作业,安排班级事务以及组织放学。当我安排到大扫除的时候,按要求要清洗电风扇,而这一项就包含了所有男生,二个人一组刚好,但当名字点到张同学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一句“我不做,扣十分都不做的”,语气非常坚决,我马上懵了,心想我之前有批评过这个同学吗?有针对过他吗?他是不是特别不喜欢我,对我有什么误会吗?我当场并没有理他,下来之
民歌是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民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传承祖國优秀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对这一理念进行的教学实践如火如荼的开展,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民歌教学,应如何体现和落实核心素养的新课程理念?   一、感受民歌风格,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素养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有感而发,口头即兴传唱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