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远期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ngfh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年龄>70岁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5-02-2002-02诊治的252例老年(年龄>70岁)移位股骨颈骨折,137例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半髋组),11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全髋组).以术后12年为随访截点,观察并比较2组的远期疗效,疗效评定标准:①假体生存率;②假体脱位发生率;③髋关节翻修率;④改良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术后12年随访时,半髋组32例(23.3%)存活,全髋组18例(15.4%)存活,2组假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髋组与全髋组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假体脱位及髋关节翻修情况,假体脱位发生率与髋关节翻修率均为0.术后12年随访时半髋组改良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70.3±16.3)分,全髋组为(69.3±2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建议对年龄>70岁、不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c-fos基因对急性期脑出血周边组织HSP70、ERCC1表达的影响及抑制脑出血周边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方法:1.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出血组、正义核苷酸组、反
目的 利用有限元壁厚分析法对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愈合不同阶段的CT数据进行三维模拟仿真计算,并通过不同时间段的抗压强度值变化趋势判断骨愈合情况,辅助诊断骨不愈合与骨延迟
笔者于2019-01诊治1例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螺旋形骨折后缺血坏死,报道如下.rn1 病例报道rn患儿,女,11岁.因练习跳远时扭伤左踝关节,导致左踝关节肿痛畸形活动受限,受伤后不能
期刊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股骨反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为股骨反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1名健康男性志愿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膝关节囊后间隙联合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8-02-2018-08完成的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A组39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膝关节囊后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型布氏杆菌病规范化治疗的必要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符合布氏杆菌病诊断并出现周围神经系统损害表现的患者60例进行观察研究,将伴有周围神经损害
目的 观察软骨脱细胞基质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取兔膝关节软骨片进行脱细胞处理,并通过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价软骨脱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