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层累中的“九十年代文学”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a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迄今不过70年。70年的历史生命,放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仅仅是潮涌潮歇的一个瞬间;但就它的历史复杂性而言,这一个70年,却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70年,世代的更迭、文学与时势的关系、文学与市场的关系、变动不居的古今中西文学关系、文学观念的易变、网络科技主导的文学变局等,都在不断制造出新的叠加的文学层累。
  在这些文学层累中,“九十年代文学”似乎是最尴尬的。与“十七年”“八十年代”“新世纪”这些年代学相比,九十年代文学好像是一个盲区,没人注意到它的存在。人们热衷讨论的是“十七年”“八十年代”“新世纪”等那些带有特殊意涵的时段的文学。特别是八十年代文学,因为它的启蒙、理性、人道主义,它的变革、开放与包容,浪漫、激情与诗意等,与知识分子的情投意合,更成为许多人不可磨灭的记忆,持续在人们的思想、情感、意识领域发酵,散发出它的迷人的魅力。相反,九十年代文学作为八十年代的承接者,则几乎无人问津,无论是一般的学术研究还是文学史研究,人们都不大喜欢谈论九十年代文学。
  那么,九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文学,何以成为人们情感记忆中的失踪者?我想,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八十年代的时代语言是知识分子的语言,且八十年代的时代命题,非常适合作为天下士的知识分子的情怀和价值;但反过来看九十年代,显然人们很难像八十年代那样,在九十年代的文学生活当中,找到和现在相感通的东西。另外一方面,就是九十年代整体上的碎片化、多元化、祛魅和非精神化,使得人们很难以一个清晰的概念去对它加以总体性的命名。用陈思和的术语来概括,就是九十年代是一个“无名”的时代,而不是“共名”的时代。
  虽则九十年代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受待见,但从文学史的层面看,它无疑是极为重要的。这个重要性,我们不妨从两方面看:一者,九十年代,是长篇小说起飞的年代。无论中国还是欧美诸国,近代以来,长篇小说都是文学最璀璨的华章。中国在明清之际迎来长篇小说的繁荣,而欧美诸国,则是在十八世纪迎来长篇小说的高峰。中西长篇小说的崛起,原因或许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代以来,如果一个时代没有长篇小说的鼎盛,就自然算不得是文学的繁荣之世。而反观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长篇小说的两个高峰,就是三四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虽然说八十年代小说和诗歌一样,因为承担着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急先锋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其实八十年代的长篇小说并没有几部。有学者统计,整个八十年代,中国的长篇小说总共不过在800—1000部,而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的数量则呈几何级的增长,从初期的年均几百部,到九十年代末期,达到年产量1000部。由此可见,九十年代是长篇小说真正繁荣的时代。二者,至少从新中国建立到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最好的小说和当代作家最好的小说,基本上都产生在九十年代。迄今为止的当代文学史,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依然是最华彩的乐章。像“归来一代”的王蒙、张贤亮、从维熙、邓友梅,他们的《季节系列》《菩提树》《青春期》《裸雪》《凉山月》等,都是当时有重要影响的作品。而“知青一代”,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高老庄》《怀念狼》,莫言的《酒国》《丰乳肥臀》,王安忆的《长恨歌》《纪实与虚构》,张承志的《心灵史》,张炜的《九月寓言》《柏慧》《家族》,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史铁生的《务虚笔記》,阿来的《尘埃落定》,李锐的《旧址》,铁凝的《大浴女》,李佩甫的《羊的门》,阎连科的《日光流年》,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方方的《乌泥湖年谱》,刘震云的《故乡面和花朵》等,都是当代第一等的好小说。再则,如“先锋一代”作家,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苏童的《米》,叶兆言的《走进夜晚》《花影》,格非的《欲望的旗帜》,洪峰的《东八时区》《和平时代》,孙甘露的《呼吸》,北村的《施礼的河》和潘军的《风》等,也都达到了他们创作的相对高度。此外,像九十年代的历史小说,则有唐浩明的《曾国藩》,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刘斯奋的《白门柳》,凌力的《暮鼓晨钟》《倾城倾国》等。官场小说方面,则有《抉择》《天网》《人间正道》《中国制造》《大雪无痕》《国画》《欲望之路》等一大批富有影响力的作品。而就短篇小说来说,许春樵的《找人》,关仁山的《大雪无乡》,季宇的《县长朱四和高田事件》等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此外,九十年代还有一大批冠以“女性文学”“都市文学”“生态文学”“文化关怀小说”等的长篇小说;还有冠以各种“新”的口号的长篇小说,比如说“新状态”“新体验”“新都市”“新乡土”“新移民”“新宗教”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以上的简单罗列不难看出,九十年代确是一个富有创造性、饱含文学生命力的年代。九十年代何以会成为长篇小说的“福地”?当代中国的长篇小说,何以会在九十年代有巨大的飞跃?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文学的思想、情感、价值空间的幅度拓宽了许多。相比八十年代的局促,九十年代的作家,显然拥有更开阔的思想、言论、审美的空间,这种自由的空间,给文学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诸多新探索,给九十年代留下丰厚的遗产。特别是经历先锋文学的洗礼,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中国作家在小说艺术层面,比八十年代更丰富、更成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经历与中国本土的艺术经验融通后,中国的作家们在小说观念、文体认知、叙事技巧、修辞技巧、结构艺术、语言运用、时间空间处理等方面,显得更为合理。
  但更主要的,我以为则是九十年代的世俗化对长篇小说的影响。所谓“世俗化”,西方社会的原始语境当中,是与宗教的削弱相关联的一个论断,主要是用来描述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宗教逐渐由现实生活的主导地位,退缩到一个相对独立的宗教领域里,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领域逐渐去除宗教色彩的一场运动。但很显然,我们这里所讲的九十年代的世俗化,与宗教并无关系。它有两个相对的参照系,一个是五四启蒙运动形构出的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另一个是革命所塑造的超越性价值与意识形态想象空间。世俗化,就是指人们从这两个系统中抽身出来,返回到日常生活、生命基本经验的一个过程和历史阶段。现在回过头去看,九十年代之初,世俗化社会刚刚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大部分知识分子,其实是把世俗化视作精神生活的消解剂,甚至是洪水猛兽来看的。世俗化,普遍被人们视作是深刻的精神危机的表征。世俗化社会,人们如何获得生命的意义?如何在世俗化社会表达或者说是重建我们的人文关怀?这是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知识界普遍的焦虑。像“二王”(王蒙、王朔)“二张”(张承志、张炜)之争,“人文精神大讨论”等,都是当时知识界精神焦虑与痛苦的最集中的表达。王蒙的“躲避崇高”,王朔所谓“痞子式”写作,与张承志、张炜、史铁生等的理想主义、人文精神、精神家园,构成彼时最具时代张力的思想与美学裂差。可以说,九十年代之初,王蒙和王朔是孤独的,在一个习惯于以礼乐文化、伦理道德压迫人的日常生活,以心学和理学思考侵削人的身体自由的巨大传统中,理想、精神、价值等,显然比人的七情六欲、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占据着更高的道德制高点。   然而时过境迁,现在再回过头去看九十年代的文学,应该可以得出结论:世俗化,恰恰是世俗化,才是中国文学的大解放!大自由!八十年代的文学,是精神的、观念的。几乎每个作家的每一部作品,背后都站着一个观念形态的东西,从“伤痕”到“反思”,从“朦胧诗”到“寻根”,哪个作家哪个作品,我们不可以从观念的或精神世界里面找到一个词语来解释呢?这种发乎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文学,它可能会产生出很有影响、很轰动的作品,但很难产生出伟大的作品,因为,观念和精神世界的说辞,毕竟是人们已然认知的“有”,而博大、深邃、开阔的文学,必须要抵达人类生命和文明世界中的那个“无”。只有“有”而没有“无”,没有“无”的世界的空蒙、混沌、大荒,没有“无”的世界的不确定性,是很难产生浩大壮阔的文学的。正是如此,像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等,它们可以作为“著名的”作品存活于文学史中,却不可能作为“伟大的”作品,进入我们的阅读记忆。而与此相反,九十年代的世俗化,却是文学向人的生命活动、日常生活经验、身体感性经验的一次返回。作家们普遍从观念世界和精神世界中自我解放出来,开始以日常生活的眼光和生命的眼光,以人性的证词和身体的感性经验逻辑,去确证生活、身体、生命的审美意义。这种生活化、生命化,转换为对历史和历史过程中人的政治、文化与道德选择的审美诠释,就是《白鹿原》,就是《故乡面和花朵》,它们与启蒙和革命讲述的历史决然不同。转化为个人在大时代当中的生活史、生命史和情志史,就是《丰乳肥臀》,就是《长恨歌》,就是《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这些作品,与戴厚英的《人啊,人!》,古华的《芙蓉镇》,王蒙的《活动变人形》等作品中,将抽象的“人”,放在大历史中的拷问式叙写是不一样的。《丰乳肥臀》《长恨歌》《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是在生命的而不是观念的、世俗的而不是精神的、具象的而非抽象的层次,写出生命、生活本原层次的人的含混和驳杂。我们常常说,文学不是哲学,作家绝不可以哲学来指导自己的写作,但好的文学,写出来,写到最后就是好的哲学,无论是写历史写社会,还是写个人写生活,因为,文学就是将人的生命、生活中最复杂、最深沉、最难解的东西呈现出来。余华的《活着》不是哲学,但是,还有哪一种哲学,比“活着”更朴素、更坚硬、更博大呢?
  某种程度上来说,世俗化是文学的一次祛蔽,是一次“人”的伟大的自我发现。我们祛除了覆盖在人身上的诸般观念,把人从符号的缠绕中剥离出来,进而突入到人的基本存在事实之中,去发现人的基于生活、活着的情感和欲望。当我们把实在的人的情感和欲望投射到人身上,投射到人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乃至是政治生活当中的时候,我们无疑会发现诸多观念主导的文学发现不了的东西。这种发现,不止于像《丰乳肥臀》《长恨歌》《活着》这样一些虚构性的小说,它同样呈现在那些仿写革命历史、叙说革命传奇的作品之中,像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张炜的《家族》,李锐的《旧址》,陈忠实的《白鹿原》等长篇著作,以及尤凤伟的《生命通道》,乔良的《灵旗》,叶兆言的《追月楼》,池莉的《预谋杀人》等中篇小说中,作家們普遍为现代中国的革命、革命史、战争史建立了一个新的美学阐释系统,就是基于“性”(天命之谓性)的而非“理”的生命和人性解释学。小说中的革命和战争,不再是过往理论所提供的清晰的叙事学扩展,而是暗昧的、潜隐的、混沌的生命旷野中的冲突与不安,所创造出的莽莽苍苍的文学世界。按照牟宗三的说法,“个人的尽性和民族的尽性,都是‘生命’上的事。如果‘生命’糊涂了,‘生命’的途径消失了,则未有不陷于颠倒错乱者”。世俗化时代的长篇小说,其至要,就是尽性,就是尽生命上的事。
  返归到小说史的历史构造来看,九十年代中国长篇小说的繁荣,最应该感谢的,其实就是社会的世俗化。因为,所谓小说,就应该写人们、思考人们“活”出来的真问题,必须对人们的真实生活负责。小说唯有潜入人的事实生活中,方有源源不断的审美的活力,有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气象。就小说史的普遍性看,虽然说小说的起源不好确定,但是中国和欧美世界的长篇小说,却无一例外都是世俗化社会的产物。中国的长篇小说,起步于明清之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虽不是写人的世俗生活,而是以历史和神话为材料,但是它们之所以成为“小说”呈现于文学史中,正是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化发展、市民社会渐趋成熟的结果。至于《金瓶梅》《红楼梦》这类的虚构小说,则完全是世俗人情高度发达的产物。一个时代,世俗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出长篇小说,就像晚清民初之际的上海一样,发达的市民社会,成熟的世俗生活,催生出社会、侦探、武侠、爱国、滑稽、家庭、警世、言情、科学、伦理等晚清民初的各类型小说。西方的长篇小说,起步于文艺复兴时期,而它的大发展,则几乎与《金瓶梅》《红楼梦》同步,就是十八世纪,直到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欧洲小说的繁荣,同样是得益于它的启蒙运动,得益于启蒙运动对人的世俗生活的肯定,得益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发展。
  当然,九十年代的世俗化,的确给文学带来不少问题,如有的小说家以写人性之名,大写特写人性的恶、写人的欲望和暴力;有的作家为了满足读者和市场的需要,写出屡为批评家们所诟病的其他粗鄙媚俗之作,这些都是文学世俗化的副产品。但不管怎么说,世俗化是文学最温润的土壤,“九十年代文学”是当代中国最具蕴藉的一个文学时代,这恐怕也是不争之事实。那么,从文学史的立场观察,如何认识“九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文学”?我以为,我们可以借助史学研究中的“历史气运”一说,对“九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文学”加以宏观的总体的把握。如前所述,一般情况下,人们更愿把“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作为相对的范畴来看,过度强调八十年代的精神性和九十年代的世俗性,然而在我看来,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却有其一脉相承之处。从历史气运上看,八十年代文学,毫无疑问,凿空的是文学史上的“革命文学”的阶段,接通的是五四新文学的启蒙主义传统;而九十年代,其历史气运则同样来自五四。区别在于:八十年代,接通的是五四启蒙文学“人道主义”“人的文学”的精神性、观念性的一面,是五四启蒙文学的“上半身”;而九十年代,接通的则是五四启蒙文学“人道主义”和“人的文学”的世俗性的一面,突出的是人的世俗感受与世俗幸福,是五四启蒙文学的“下半身”。只有“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五四新文学传统,才是现代,才是现代文学。——正是如此,九十年代文学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我们在“重返八十年代”的时候,切不可忘却,一个更应该重返的九十年代。
  责任编辑   夏   群
其他文献
⒈水 边  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春,长安曲江池边,杜甫看着杨氏兄妹豪华出游的场面,喷薄而出《丽人行》。他深邃而尖锐的眼光,似乎早就看到了杨氏们盛极而衰的结果。而中年杜这一叹息,使得“三月三”这一天也成为中国人看美女的著名日子: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长安乃十三朝都城,地处渭河平原核心,颇似江南,到处是水,那方圆四十里的昆明池,刘彻的大型水军训练基地,虽吼音嘹亮,也有桨声灯影,还
期刊
雷先进是单位里的老先进,工作二十多年了,一直兢兢业业,每年都是单位里的先进个人,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英雄事迹,他只是一头老黄牛,默默无闻,领导布置的工作一桩桩,一件件,都能够按时完成,从不推诿,毫无怨言。  市里要推选一批先进人物,弘扬正能量的先进事迹,单位把雷先进推选为市里的先进个人,材料如先进人物表格、先进事迹、照片等,都发到市里的先进办了,推荐理由是“鞠躬尽瘁的老黄牛式好干部”。  先进办的胡
期刊
去的时候,我就将水杯端在手中,一双手把住水杯,仿佛搂着毛茸茸的月光,心中有一缕皎洁的暖流在涌动。我居住的小区,距离古都学院有二十多公里吧,况且,小车要穿过古城的喧嚣,越过古城的热闹,在不甘寂寞的平安大道上行走一大段,古都学院才会露脸(我是去过一次的)。  果然,小车一进城墙北门,耐下心缓慢而行。我无奈地朝车窗外扫了几眼,行人比田野上的麦穗还多,他们仿佛在镰刀的刈割中晃荡、摇摆,失去了重心似的。我不
期刊
语文老师仲可怀走进高二文科(1)班教室。教室里乱哄哄的声音让他不快。他今天本来就心烦意乱,因为昨晚女儿仲夏又犯病了。他本想请假带女儿去医院,但想到今天他要上新学期新班级的第一节课,所以在妻子的劝说下还是到学校了。  仲老师站在讲台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吵闹的学生。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衣服、发型、表情都会被教室里几十双眼睛一览无余。学生们看到仲老师表情不对,似乎隐含着一触即发的怒气,都乖巧地闭了口,看
期刊
老王那两片肥厚的嘴唇以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速度上下开合、嗫嚅、抽搐,邱小蝶涣散的目光紧随着这张血盆大口,大脑却无法集中注意力分析口中吐出的句子,仿佛从口中蹦出的字都融化在黏腻的空气里了。  忽远忽近的声调使邱小蝶觉得眼前的一切都蒙着一层强烈的不真实感。一定是天太热了,记不清这个夏天已经持续多久了,会议室的空调柜机呼啸着,把贴在出风口的纸条吹得上下飞舞。但邱小蝶却感受不到一丝凉气,思维都被这无处不在的
期刊
照片一  厚厚一摞请愿书  红手印,生死狀  灾难来临  所谓岁月静好  不过是有人替你挡在了前面  照片二  这个冬天最亮的,不是雪  是双面敞亮的  玻璃门  门上贴着  几位护士的新春心愿:  我爱你们  请放心,我们一切都好  我会安全回家……  照片三  “求求你,一定要保重啊”  八十岁的老母亲  给当医生的儿子  送年夜饭、打恭作揖  没有一滴泪,她已踏实:  无论大家小家  有柱子
期刊
我们终将归尘,因为我们从那里而来。  一  许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土地,水泥覆盖的地方,几乎成为我们与大地的屏藩。我所站立的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水泥,砖头或者石板,被精心打磨过,切割成各种形状,在城市里,我的脚几乎沾不到泥土。而城市里却不乏污秽和烟尘,冬天的早些时候,天空渐渐失去了水分,那种蓝色仿佛被尘霾吸走了魂魄,变成死亡般的灰色。我在鸽子的羽毛上看到了日子的身影,灰尘已经将它的黑色瞳仁浸润成白内
期刊
1  方明成醒来的时候,李于已经走了。  方明成醒了约莫五分钟之后,才从之前的梦境里挣脱出来——他做了个冗长的梦,梦见自己身处老港片里的单元楼,被一帮似鬼非人的白面怪物追击——他欠身起床看了看一边,李于睡觉时压下的轮廓还在,气味还在,甚至昨晚换下的胸罩和内裤还堆放在床头柜上,明显是刚走没多久。方明成在枕头底下摸了摸,一把抓住手机,看了看时间——七点二十了。  方明成翻看着李于在微信上给他的留言,此
期刊
1  许贵祥出院门的时候,太阳刚好从一块灰云后头滑出来,把村庄的屋顶、巷子照得白花花的,目光不管碰到哪儿,都像打滑似的不自主地溜,只能蜷缩起来,过了半分钟眼睛才适应。巷子空得像饿透了的肠道,看不到一点移动的身影。两只一身墨绿的鸟雀在前面屋顶上轻跳着,叽叽叫两声,飞走了。哪家的公鸡喔喔地扯了一嗓子,随后,寂静又悄悄铺展开,他哒哒的脚步声才水泡似的从寂静里冒出来。  他沿着围墙下的沟渠走,离开村庄,走
期刊
也许这是一个最寂寞的节日  得以让我沉思冥想  也许这是一个最辉煌的节日  任我穿越纯洁世界  黑夜的叹息这般沉重  出征驰援武汉的人  谁不知生命的全部  80多岁的老人是土地上的河流  白衣天使,年輕战士是天边烧起的篝火  多少日子过去了  历史已经证明  人类的苦难悲伤  注定会成为永恒的记忆  此刻,我站在高原  遥望群山  是何等的重负啊  艰难的渴望  只有在曾明亮无比  而今充血疲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