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桂敏入了装裱这一行。在这行能干三十多年,多半跟爱画儿的心情有关。他这一生见的画,装裱过的画太多了,不论是李可染、吴冠中等书画大家,还是贾浩义、张仁芝、李小可、马海方、周尊圣等当代名家的画儿;更甚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画儿,和大、小藏家淘来的书画名作,他都装裱过。现在问他喜欢什么样的画儿,问他看画的心情,他感叹道,现在有点“麻木”了,看得太多了!要说有什么作品能算的上是好画儿?他先谈“感觉”。用心去看,感受画家当时创作这张画儿时每一笔的用意,感受墨与墨之间的碰撞,笔与笔相互的交替。其实每幅画都有自己的生命,每一次的用笔,每一次的渲染都有深层的内涵。理解绘画,不能把画‘画死’,要笔墨与时代相结合。
他说,中国画的魅力就在于掌控水墨在宣纸上的印染。在绘画中能够找到这种感觉并能用画笔表现出来,把笔墨的偶然性变成必然性的,那一定是神来之笔。边听着他的描述,边看他聊到绘画时的神采飞扬,就可见他对绘画的热爱。
对装裱的深度认知
二零零七年,为了纪念李可染先生诞辰壹佰周年,李可染基金会举办了“东方既白”李可染艺术展。展览的前一天,李小可找到了张桂敏。“说是第二天上午要务必给裱上。”张桂敏回忆道。有六张李可染先生的画着急装裱,于是张桂敏与李可染先生的外甥来到了李可染基金会。
两人到那儿后发现,每张画的画心后面都很厚。“当初谁干这活儿,谁都不愿意揭之前的托纸,怕把画揭坏了。到谁那儿谁糊一层。”他说。
按装裱界的行话来讲,张桂敏已经准备好“料”,就是托裱好的绫子。原本打算到那儿之后直接把“料”镶到画儿上再加层“托纸”即可。可是张桂敏带过去的“料”比较薄,画心又太厚了,两者不搭界,没法裱。需要揭掉之前多次装裱时画儿背后的托纸。李可染外甥说:“你给它糊一层完了,这出事儿怎么办,你担这责任!”张桂敏说:“弄不了”,坚持要揭。
他回复李小可,必须把之前那几层“托纸”揭下去。李小可母亲邹佩珠得闻后,打电话问道,有把握没有,张桂敏说,有把握。邹佩珠回复,揭!邹佩珠对张桂敏很是信任。
两人耐心地给画心喷上水,将背面“托纸”一层层揭下,直至揭到画心第一层装裱时的“托纸”。按常规来讲,画心绷在板子上,是需要一天时间绷平的。但是时间紧,只能在画心湿的时候就上“料”。
张桂敏感叹自己当年胆儿真大!在他装裱的这六张画里,有包括“漓江山水天下无”在内的名画,个个珍贵,其中有两张六尺整张的画,也有八尺对裁的,揭下托纸并不十分容易,在画心湿的时候装裱,更是要求很高的技术与经验,要严格掌控好室内温度,风险较大,把握不好画心就会裂开。
接下来,张桂敏要将准备好的“料”镶到画心上。背面加上了层“托纸”。由于是李可染先生的名画,又因为当时室内有暖气温度高,湿度低,张桂敏在来之前准备好的“托纸”,是专为这次装裱李可染的画所准备的特殊材料,那就是布,以往的托纸是用纸和纸之间粘合,但这次采用了布和纸粘合,更加结实牢靠。
张桂敏开始娴熟地装裱这些画。之后把画放到案子上晾到半干。如今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在当时却是极为紧张,画心与绫子的接口处干得慢,同时室内有暖气温度高湿度低,又容易让画心先变干,如果画心干了,画心与绫子的接口处未干,很容易从接口裂开。张桂敏不断注视着每幅画,同时避开接口,不断往画心喷水。
等到所有的画晾到半干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张桂敏将画粘到板子上,这是倒数第二道工序,他在画上喷好水,只待第二天将画从板子上“起”下来。其实这时候,他心里已经有底了。他跟李可染外甥说:“我已经给你喷好水了,我不管了。你不走是吧。我得‘颠儿’了,再不走就没地铁了。”
第二天早上,李可染外甥打来电话,说:一点儿事儿都没有。张桂敏对他讲道,一会儿都给“起”了。先将屋里的暖气关掉再“起”。“起”的时候一定不要用常规的“起”法,容易让画裂开,一定要用刀划开裱工外侧的四周,装裱好的画儿就会顺着刀口四边展开。
对方按照张桂敏的说法小心翼翼的划了一刀,刚划一下子全“开”了,从板上“脱”了下来。看到这样的情形,张桂敏心想,幸亏用的是布!
张桂敏说,如果温湿度超过纸的极限,纸是肯定要裂开的。“作为装裱人来讲,一进门要干活,首先考虑的绝对是温度与湿度。装裱最适宜在春秋季。”
挑战装裱极限
在五年前,画家周尊圣找到张桂敏,想要他为新疆国际会展中心装裱一幅自己创作的作品《天山红》,但谈到尺幅时,张桂敏犹豫了许久,因为这张画儿可不是一般的大,长度约五十米,宽度约十米。如此巨幅作品在北京的装裱界,乃至全国,也没有人装裱过。而且时间紧,只有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是挑战。
张桂敏和周尊圣研究数日后,张桂敏想到特殊的画就要用特殊的装裱方式。用传统的技术加上现代的材料。他独特采用‘的确良’面料为画装裱。“的确良”拉力大。为了让“的确良”更加粘合,他研究了多种办法,最后找到合适的背纸与浆糊的比例进行装裱。
现在材料已确定。但怎么“裱”法还是最困难问题。就在此时新疆会展中心的主任打来电话,说道:“张老师无论如何请您务必要来一趟乌鲁木齐,有什么事情咱们都好谈,只要您来就行。”他想了想说:“我考虑考虑吧。”没有马上答应,因为谁也没有把握能够完成这巨幅画作。在画家周尊圣的劝说下,张桂敏带着两位徒弟一行三人飞往乌鲁木齐。后得知就在张桂敏来乌鲁木齐之前,新疆会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本地也找寻了不少的装裱师前来装裱,可那些装裱师一到现场看到如此巨幅画作,当时二话没说,掉头就走了,只留下了一句话,“这不是钱的事,我干不了。”
张桂敏到达乌鲁木齐后,立刻赶到了会展中心,详细地制定了装裱方案,后历时一个多月终于成功地装裱完成,里面的艰辛和困难,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到。此画作也编入《吉尼斯世界大全》,成为世界最大的山水画。新疆会展中心的领导对他也有着高度的评价。
这两年,家里人想出去旅行,张桂敏说去新疆吧,家里人知道,他还惦记着那幅画呢。到了新疆,他真就去了会展中心,画好好的,他心里妥妥的。
结识大家吴冠中
大概在二零零五年前后,张桂敏结识了吴冠中先生,并为他装裱了两年的画。当时吴冠中有两张六尺整张的画需要揭裱。他的代理找到了张桂敏。装裱完画之后给吴先生拿回去时,装裱价格为一幅画壹仟伍佰元,吴先生说,便宜,“裱”得好。之后吴冠中的作品全部都交给张桂敏来装裱。
第二回再去,送装裱完的作品,有书法也有重彩的画。吴先生低着头,弯着腰,看着自己的作品,张桂敏正好奇他在看什么时,吴先生突然说,我这书法跟画也一样价啊?
一次张桂敏看着吴冠中画画,张桂敏看到“两条线”,“中间全是黑点”,他问这是什么,吴先生说,这是稻田。在与吴先生几次接触中,张桂敏觉得吴先生不仅作品有风格人也很有个性。
他回忆道:“吴先生对自己的画不满意,就会撕掉。一开始,有些人老在他们家附近垃圾桶找他的画。后来,吴先生干脆把不满意的画全都烧掉。”
张桂敏的家,就是他的装裱工作室。那厚重的装裱台案上,经历了多少身价不菲的名画,又有多少腐旧的画作,在他的装裱下重获“生机”,向世人展示传统文化的精妙。
在他家中有一缕阳光映照在客厅悬挂的画儿上,顺着玻璃窗向外望去,竟然还有属于他的一片小菜园,在那里有他种下的许许多多辛勤汗水和美好回忆。
他说,中国画的魅力就在于掌控水墨在宣纸上的印染。在绘画中能够找到这种感觉并能用画笔表现出来,把笔墨的偶然性变成必然性的,那一定是神来之笔。边听着他的描述,边看他聊到绘画时的神采飞扬,就可见他对绘画的热爱。
对装裱的深度认知
二零零七年,为了纪念李可染先生诞辰壹佰周年,李可染基金会举办了“东方既白”李可染艺术展。展览的前一天,李小可找到了张桂敏。“说是第二天上午要务必给裱上。”张桂敏回忆道。有六张李可染先生的画着急装裱,于是张桂敏与李可染先生的外甥来到了李可染基金会。
两人到那儿后发现,每张画的画心后面都很厚。“当初谁干这活儿,谁都不愿意揭之前的托纸,怕把画揭坏了。到谁那儿谁糊一层。”他说。
按装裱界的行话来讲,张桂敏已经准备好“料”,就是托裱好的绫子。原本打算到那儿之后直接把“料”镶到画儿上再加层“托纸”即可。可是张桂敏带过去的“料”比较薄,画心又太厚了,两者不搭界,没法裱。需要揭掉之前多次装裱时画儿背后的托纸。李可染外甥说:“你给它糊一层完了,这出事儿怎么办,你担这责任!”张桂敏说:“弄不了”,坚持要揭。
他回复李小可,必须把之前那几层“托纸”揭下去。李小可母亲邹佩珠得闻后,打电话问道,有把握没有,张桂敏说,有把握。邹佩珠回复,揭!邹佩珠对张桂敏很是信任。
两人耐心地给画心喷上水,将背面“托纸”一层层揭下,直至揭到画心第一层装裱时的“托纸”。按常规来讲,画心绷在板子上,是需要一天时间绷平的。但是时间紧,只能在画心湿的时候就上“料”。
张桂敏感叹自己当年胆儿真大!在他装裱的这六张画里,有包括“漓江山水天下无”在内的名画,个个珍贵,其中有两张六尺整张的画,也有八尺对裁的,揭下托纸并不十分容易,在画心湿的时候装裱,更是要求很高的技术与经验,要严格掌控好室内温度,风险较大,把握不好画心就会裂开。
接下来,张桂敏要将准备好的“料”镶到画心上。背面加上了层“托纸”。由于是李可染先生的名画,又因为当时室内有暖气温度高,湿度低,张桂敏在来之前准备好的“托纸”,是专为这次装裱李可染的画所准备的特殊材料,那就是布,以往的托纸是用纸和纸之间粘合,但这次采用了布和纸粘合,更加结实牢靠。
张桂敏开始娴熟地装裱这些画。之后把画放到案子上晾到半干。如今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在当时却是极为紧张,画心与绫子的接口处干得慢,同时室内有暖气温度高湿度低,又容易让画心先变干,如果画心干了,画心与绫子的接口处未干,很容易从接口裂开。张桂敏不断注视着每幅画,同时避开接口,不断往画心喷水。
等到所有的画晾到半干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张桂敏将画粘到板子上,这是倒数第二道工序,他在画上喷好水,只待第二天将画从板子上“起”下来。其实这时候,他心里已经有底了。他跟李可染外甥说:“我已经给你喷好水了,我不管了。你不走是吧。我得‘颠儿’了,再不走就没地铁了。”
第二天早上,李可染外甥打来电话,说:一点儿事儿都没有。张桂敏对他讲道,一会儿都给“起”了。先将屋里的暖气关掉再“起”。“起”的时候一定不要用常规的“起”法,容易让画裂开,一定要用刀划开裱工外侧的四周,装裱好的画儿就会顺着刀口四边展开。
对方按照张桂敏的说法小心翼翼的划了一刀,刚划一下子全“开”了,从板上“脱”了下来。看到这样的情形,张桂敏心想,幸亏用的是布!
张桂敏说,如果温湿度超过纸的极限,纸是肯定要裂开的。“作为装裱人来讲,一进门要干活,首先考虑的绝对是温度与湿度。装裱最适宜在春秋季。”
挑战装裱极限
在五年前,画家周尊圣找到张桂敏,想要他为新疆国际会展中心装裱一幅自己创作的作品《天山红》,但谈到尺幅时,张桂敏犹豫了许久,因为这张画儿可不是一般的大,长度约五十米,宽度约十米。如此巨幅作品在北京的装裱界,乃至全国,也没有人装裱过。而且时间紧,只有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是挑战。
张桂敏和周尊圣研究数日后,张桂敏想到特殊的画就要用特殊的装裱方式。用传统的技术加上现代的材料。他独特采用‘的确良’面料为画装裱。“的确良”拉力大。为了让“的确良”更加粘合,他研究了多种办法,最后找到合适的背纸与浆糊的比例进行装裱。
现在材料已确定。但怎么“裱”法还是最困难问题。就在此时新疆会展中心的主任打来电话,说道:“张老师无论如何请您务必要来一趟乌鲁木齐,有什么事情咱们都好谈,只要您来就行。”他想了想说:“我考虑考虑吧。”没有马上答应,因为谁也没有把握能够完成这巨幅画作。在画家周尊圣的劝说下,张桂敏带着两位徒弟一行三人飞往乌鲁木齐。后得知就在张桂敏来乌鲁木齐之前,新疆会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本地也找寻了不少的装裱师前来装裱,可那些装裱师一到现场看到如此巨幅画作,当时二话没说,掉头就走了,只留下了一句话,“这不是钱的事,我干不了。”
张桂敏到达乌鲁木齐后,立刻赶到了会展中心,详细地制定了装裱方案,后历时一个多月终于成功地装裱完成,里面的艰辛和困难,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到。此画作也编入《吉尼斯世界大全》,成为世界最大的山水画。新疆会展中心的领导对他也有着高度的评价。
这两年,家里人想出去旅行,张桂敏说去新疆吧,家里人知道,他还惦记着那幅画呢。到了新疆,他真就去了会展中心,画好好的,他心里妥妥的。
结识大家吴冠中
大概在二零零五年前后,张桂敏结识了吴冠中先生,并为他装裱了两年的画。当时吴冠中有两张六尺整张的画需要揭裱。他的代理找到了张桂敏。装裱完画之后给吴先生拿回去时,装裱价格为一幅画壹仟伍佰元,吴先生说,便宜,“裱”得好。之后吴冠中的作品全部都交给张桂敏来装裱。
第二回再去,送装裱完的作品,有书法也有重彩的画。吴先生低着头,弯着腰,看着自己的作品,张桂敏正好奇他在看什么时,吴先生突然说,我这书法跟画也一样价啊?
一次张桂敏看着吴冠中画画,张桂敏看到“两条线”,“中间全是黑点”,他问这是什么,吴先生说,这是稻田。在与吴先生几次接触中,张桂敏觉得吴先生不仅作品有风格人也很有个性。
他回忆道:“吴先生对自己的画不满意,就会撕掉。一开始,有些人老在他们家附近垃圾桶找他的画。后来,吴先生干脆把不满意的画全都烧掉。”
张桂敏的家,就是他的装裱工作室。那厚重的装裱台案上,经历了多少身价不菲的名画,又有多少腐旧的画作,在他的装裱下重获“生机”,向世人展示传统文化的精妙。
在他家中有一缕阳光映照在客厅悬挂的画儿上,顺着玻璃窗向外望去,竟然还有属于他的一片小菜园,在那里有他种下的许许多多辛勤汗水和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