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非冲破程式不可,而突破口就在于运用好“问题教学法”。
一、“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问题教学法的创始人是杜威。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经验相脱离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杜威的问题教学法是充分地体现了他所主张的“做中学”的活动原则。他认为,儿童并不是先了解了事物以后才利用事物的,而是在利用事物达到某一目的的过程中了解这一事物的。问题教学法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他的两部著作《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和《问题教学基本理论问题》中,对“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作过详细的论述。什么是“问题教学”,马赫穆托夫写道:“问题教学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这些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
马赫穆托夫还为“问题教学”规定了两条原则,第一是“教师要使学生了解在科学历史中概念发展的逻辑,再现形成关于现实的现象、过程和事物的概念中科学思维的进程”。第二是“通过教学问题,即通过解决矛盾提示作为统一体的对立面的新概念的实质”。这些科学的理论不仅符合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而且也反映了认识论的辩证法原则。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须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问题水平高也必须有一个限度,不能让学生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这样会适得其反。问题水平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就足够了。否则,学生的思维难以实现跳跃发民,到头来是徒劳无益。
2.把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适时转到以学生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但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能独立地听、说、读、写,就必须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首先,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师生互动贯穿课堂本身。课堂上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点拨学生理解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
其次,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包办,而应把时间、把任务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自学思考,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常常能想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如在《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个极为笼统地问题,即“依据文章,总结出王海桐的性格特点”。在这个问题的讨论、探究过程中,学生找出了文中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语句,从文字内涵中一步步挖掘出作者的性格特征。
第三,认真对待对学生所提处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一般用鼓励的话语引导,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学生,因为与上课内容关联不紧,建议在课外帮助学生解决。
第二类,与课文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关键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解答。
第三类,是那些跟课文关系密切的、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教师要着重对提问的学生加以鼓励,甚至可以把问题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作为学习的重点。
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灌输给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学需先疑”的理念。在课堂上创设情景,鼓励提问,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学生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是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最有力的驱动力。
实践证明,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能在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能力,养成学生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从而为学好语文乃至各门学科学习都奠定了良好的智力基础。“问题教学法”使现代中学生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更好地适应将来更高层次的教育及科研,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全方位人才。
一、“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问题教学法的创始人是杜威。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经验相脱离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杜威的问题教学法是充分地体现了他所主张的“做中学”的活动原则。他认为,儿童并不是先了解了事物以后才利用事物的,而是在利用事物达到某一目的的过程中了解这一事物的。问题教学法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他的两部著作《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和《问题教学基本理论问题》中,对“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作过详细的论述。什么是“问题教学”,马赫穆托夫写道:“问题教学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这些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
马赫穆托夫还为“问题教学”规定了两条原则,第一是“教师要使学生了解在科学历史中概念发展的逻辑,再现形成关于现实的现象、过程和事物的概念中科学思维的进程”。第二是“通过教学问题,即通过解决矛盾提示作为统一体的对立面的新概念的实质”。这些科学的理论不仅符合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而且也反映了认识论的辩证法原则。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须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问题水平高也必须有一个限度,不能让学生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这样会适得其反。问题水平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就足够了。否则,学生的思维难以实现跳跃发民,到头来是徒劳无益。
2.把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适时转到以学生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但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能独立地听、说、读、写,就必须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首先,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师生互动贯穿课堂本身。课堂上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点拨学生理解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
其次,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包办,而应把时间、把任务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自学思考,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常常能想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如在《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个极为笼统地问题,即“依据文章,总结出王海桐的性格特点”。在这个问题的讨论、探究过程中,学生找出了文中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语句,从文字内涵中一步步挖掘出作者的性格特征。
第三,认真对待对学生所提处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一般用鼓励的话语引导,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学生,因为与上课内容关联不紧,建议在课外帮助学生解决。
第二类,与课文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关键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解答。
第三类,是那些跟课文关系密切的、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教师要着重对提问的学生加以鼓励,甚至可以把问题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作为学习的重点。
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灌输给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学需先疑”的理念。在课堂上创设情景,鼓励提问,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学生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是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最有力的驱动力。
实践证明,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能在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能力,养成学生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从而为学好语文乃至各门学科学习都奠定了良好的智力基础。“问题教学法”使现代中学生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更好地适应将来更高层次的教育及科研,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全方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