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人文学科之一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本文具体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如何注重人文精神渗透。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人文精神
一、引言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强调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该报告充分指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教育的基点。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之一,在很长时间内是“人文精神无涉”的。(刘润清,戴曼纯2003)大学英语课被看成是基础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培训课程;一些院校甚至外语教师自身也错误地把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过四六级上。时代的变迁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该渗透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综合发展的人文精神。
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人文精神渗透
1.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大学英语建立课程群
根据学生的专业差异和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大学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今后的发展需要选修大学英语课程。(韩戈玲 2009)必修课和选修课平行设置,这样既能保证有足够的英语语言基础课程供学生学习,又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选择性学习。必修课主要设置以语言基础为主的通用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而人文艺术类英语及特殊用途英语可以设立在选修课平台下。本着人性关怀的原则,学校应该增设特殊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这里ESP包括学术英语EGAP(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专业英语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和行业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如新闻英语、法律英语、经贸英语、医学英语、生物英语、化学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学术论文英语。(蔡基刚 2010)人文艺术类英语课可以包括英语高级视听、报刊选读、英语高级口语、口译、写作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欧美文化、西方文化、电影赏析、演讲与辩论、英美文学等。
2.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相辅相成
课程按其形态载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formal curriculum)和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史光孝 2000)隐性课程主要是一个针对显性课程而提出的概念。(于博瀛 史光孝2012)隐性课程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家和教育家Jackson于1968年在其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提出的。在他看来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容忍谦让”、“与人合作”、“遵守规则”等价值观,而这些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并不是通过正规课程学习而得来的。Jackson把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习得与经验称为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统一体。在注重显性课程的人文渗透时,也不能忽视隐性课堂的人文渗透。本文上述提到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通用英语课,特殊用途英语及人文艺术类英语在概念上均属于显性课程。目前我国学界对外语隐性课程的理解大体如下:史光孝(2000)指出隐性课程的含义是指在学校情景中人、事、物之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具体分为物质层面隐性课程、制度层面隐性课程和精神层面隐性课程。物质层面包括校内建筑、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例如:为了更好地渗透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精神,理想的英语课堂座位安排应该更加灵活,取消秧田式座位编排和前置高抬的讲台;设计诸如圆形座位排列教室或U形座位排列教室;班级规模不宜过大;这些有利于增加师生互动和学生平等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制度层面上例如:新生入学后的英语分级教学制度。期间允许学生按照不同学期学习效果进行流动,避免学生群体的阶层化。精神层面指一些思想观点、校内人际关系以及校风等。于博瀛(2012)指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通过间接、内隐、潜移默化的方式所获得的态度、经验、价值观和知识等”。陈坚林(2000)认为,外语第二课堂即为与显性课程相对的隐性课程,其具有“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外语学习创造出多维的环境。笔者认为在高校组织和开展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英语第二课堂。形式有:英语角、英语演讲社团、英语辩论赛、英语短剧大赛、英语歌唱比赛、英文诗歌朗诵比赛,读书沙龙等。
3.注重微课课堂渗透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方式被教育工作者研究和讨论。微课以其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景化、半结构化等特点出现在学生生活中。以中国首届外语微课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发现,高校组的8个作品中4个与人文素养相关。分别为:节日与中国文化,过程类说明文写作技巧--微英课堂之蔚县剪纸,“君子”的英译,西方商务用餐礼仪。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11).
[2]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韩戈玲,祁小雯,戴炜华.立体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实践和研究[J].外语界,2009(2).
[4]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00(5).
[5]于博瀛,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再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2(1).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人文精神
一、引言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强调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该报告充分指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教育的基点。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之一,在很长时间内是“人文精神无涉”的。(刘润清,戴曼纯2003)大学英语课被看成是基础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培训课程;一些院校甚至外语教师自身也错误地把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过四六级上。时代的变迁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该渗透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综合发展的人文精神。
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人文精神渗透
1.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大学英语建立课程群
根据学生的专业差异和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大学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今后的发展需要选修大学英语课程。(韩戈玲 2009)必修课和选修课平行设置,这样既能保证有足够的英语语言基础课程供学生学习,又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选择性学习。必修课主要设置以语言基础为主的通用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而人文艺术类英语及特殊用途英语可以设立在选修课平台下。本着人性关怀的原则,学校应该增设特殊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这里ESP包括学术英语EGAP(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专业英语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和行业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如新闻英语、法律英语、经贸英语、医学英语、生物英语、化学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学术论文英语。(蔡基刚 2010)人文艺术类英语课可以包括英语高级视听、报刊选读、英语高级口语、口译、写作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欧美文化、西方文化、电影赏析、演讲与辩论、英美文学等。
2.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相辅相成
课程按其形态载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formal curriculum)和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史光孝 2000)隐性课程主要是一个针对显性课程而提出的概念。(于博瀛 史光孝2012)隐性课程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家和教育家Jackson于1968年在其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提出的。在他看来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容忍谦让”、“与人合作”、“遵守规则”等价值观,而这些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并不是通过正规课程学习而得来的。Jackson把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习得与经验称为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统一体。在注重显性课程的人文渗透时,也不能忽视隐性课堂的人文渗透。本文上述提到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通用英语课,特殊用途英语及人文艺术类英语在概念上均属于显性课程。目前我国学界对外语隐性课程的理解大体如下:史光孝(2000)指出隐性课程的含义是指在学校情景中人、事、物之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具体分为物质层面隐性课程、制度层面隐性课程和精神层面隐性课程。物质层面包括校内建筑、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例如:为了更好地渗透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精神,理想的英语课堂座位安排应该更加灵活,取消秧田式座位编排和前置高抬的讲台;设计诸如圆形座位排列教室或U形座位排列教室;班级规模不宜过大;这些有利于增加师生互动和学生平等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制度层面上例如:新生入学后的英语分级教学制度。期间允许学生按照不同学期学习效果进行流动,避免学生群体的阶层化。精神层面指一些思想观点、校内人际关系以及校风等。于博瀛(2012)指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通过间接、内隐、潜移默化的方式所获得的态度、经验、价值观和知识等”。陈坚林(2000)认为,外语第二课堂即为与显性课程相对的隐性课程,其具有“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外语学习创造出多维的环境。笔者认为在高校组织和开展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英语第二课堂。形式有:英语角、英语演讲社团、英语辩论赛、英语短剧大赛、英语歌唱比赛、英文诗歌朗诵比赛,读书沙龙等。
3.注重微课课堂渗透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方式被教育工作者研究和讨论。微课以其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景化、半结构化等特点出现在学生生活中。以中国首届外语微课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发现,高校组的8个作品中4个与人文素养相关。分别为:节日与中国文化,过程类说明文写作技巧--微英课堂之蔚县剪纸,“君子”的英译,西方商务用餐礼仪。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11).
[2]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韩戈玲,祁小雯,戴炜华.立体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实践和研究[J].外语界,2009(2).
[4]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00(5).
[5]于博瀛,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再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2(1).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