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有利于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创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 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感。这种兴奋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欣赏一年级下册《彼得与狼》时,我想这是一首比较长的乐曲,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何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呢?于是我在课的开始设置了一个悬念:“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音乐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彼得的小朋友和狼的故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音乐故事中会怎么来表现小朋友和大灰狼呢?结果又会怎样?想知道吗?竖起你的小耳朵,和老师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悬念一下子进入到学生心里去了,他们急于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的。在欣赏的过程中,不见了说话,不见了打闹,在音乐旋律的引领下,老师配以简单的介绍,很顺利地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
开放课堂,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街接。更重要的是要用音乐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例如,在欣赏四年级管弦乐合奏《雷鸣电闪波尔卡》一课中,我让学生大概了解了乐曲表现的情境内容后,设置了“活动——体验”的开放性教学模式,把学生分成几个组,给每组发了一套打击乐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说、做、奏、议等多种方法,尝试用打击乐器表现电闪雷鸣的情境。我及时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教学中我淡化教的痕迹,让学生自由主动地参与实践和探索,学生的探求欲望、创作欲望、表现欲望都被充分激发,通过听、说、敲、打等实践体验活动,学生极富创意地创编了“雷声隆隆”、“倾盆大雨”等很有特色的打击乐合奏片段,通过表演,学生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更为直观清晰了解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更在实践中摸索、体验和探索,逐步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和胆识。
三、?启迪思维,留足探究的空间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听赏、律动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如在欣赏四年级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时候,我并没有先告诉学生乐曲的题目,而是让学生听音乐展开想象:你觉得乐曲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本以为他们的回答会很枯燥无味,可是学生给了我一些意想不到的回答:“我觉得好像是一叶小舟在海面上平静地漂流,可是在后来遇到了一些小小的风浪,最后又回归平静。”“我好像看见了宁静的夜空许多萤火虫在飞舞,表现得非常平静。”……越来越多的争论声音在课堂上出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而随着争论,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可见,给学生学习留足探究的空间,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活动真正自主开放,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完善评价,促进探究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各不相同。老师不能以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而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建立多元交互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把引导全员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达个人情感,享受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个性的不断发展。如欣赏管弦乐曲《天鹅湖组曲》时,让学生选择出自己喜爱的段落。“天鹅主题”和“四小天鹅”两部分表现的情绪和场面截然不同,有的学生选择了舒缓、忧郁的天鹅主题,有的学生选择了活泼愉快的四小天鹅,并说出了相应理由。评价时,对于两种选择都应肯定,因为学生的选择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的外化,都说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差异,老师要给其充分的探究发展的机会。
(作者单位:宜兴市新庄小学?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
一、?创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 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感。这种兴奋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欣赏一年级下册《彼得与狼》时,我想这是一首比较长的乐曲,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何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呢?于是我在课的开始设置了一个悬念:“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音乐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彼得的小朋友和狼的故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音乐故事中会怎么来表现小朋友和大灰狼呢?结果又会怎样?想知道吗?竖起你的小耳朵,和老师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悬念一下子进入到学生心里去了,他们急于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的。在欣赏的过程中,不见了说话,不见了打闹,在音乐旋律的引领下,老师配以简单的介绍,很顺利地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
开放课堂,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街接。更重要的是要用音乐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例如,在欣赏四年级管弦乐合奏《雷鸣电闪波尔卡》一课中,我让学生大概了解了乐曲表现的情境内容后,设置了“活动——体验”的开放性教学模式,把学生分成几个组,给每组发了一套打击乐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说、做、奏、议等多种方法,尝试用打击乐器表现电闪雷鸣的情境。我及时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教学中我淡化教的痕迹,让学生自由主动地参与实践和探索,学生的探求欲望、创作欲望、表现欲望都被充分激发,通过听、说、敲、打等实践体验活动,学生极富创意地创编了“雷声隆隆”、“倾盆大雨”等很有特色的打击乐合奏片段,通过表演,学生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更为直观清晰了解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更在实践中摸索、体验和探索,逐步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和胆识。
三、?启迪思维,留足探究的空间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听赏、律动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如在欣赏四年级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时候,我并没有先告诉学生乐曲的题目,而是让学生听音乐展开想象:你觉得乐曲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本以为他们的回答会很枯燥无味,可是学生给了我一些意想不到的回答:“我觉得好像是一叶小舟在海面上平静地漂流,可是在后来遇到了一些小小的风浪,最后又回归平静。”“我好像看见了宁静的夜空许多萤火虫在飞舞,表现得非常平静。”……越来越多的争论声音在课堂上出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而随着争论,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可见,给学生学习留足探究的空间,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活动真正自主开放,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完善评价,促进探究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各不相同。老师不能以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而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建立多元交互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把引导全员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达个人情感,享受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个性的不断发展。如欣赏管弦乐曲《天鹅湖组曲》时,让学生选择出自己喜爱的段落。“天鹅主题”和“四小天鹅”两部分表现的情绪和场面截然不同,有的学生选择了舒缓、忧郁的天鹅主题,有的学生选择了活泼愉快的四小天鹅,并说出了相应理由。评价时,对于两种选择都应肯定,因为学生的选择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的外化,都说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差异,老师要给其充分的探究发展的机会。
(作者单位:宜兴市新庄小学?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