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有男儿很优秀
家住辽宁省大连市远郊的刘娥是一个贫困的单亲母亲。1989年,儿子方涛6岁那年夏天,丈夫患肺癌去世,门前的半亩薄田和屋后的20多棵苹果树,成了母子俩全部的生活来源。
令刘娥没有想到的是,儿子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表现出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小学六年间,他的成绩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名。上了初中、高中,方涛的成绩仍然是年级第一名。刘娥很欣慰,儿子优秀是这个苦难母亲生活里最大的亮色。
但渐渐地,刘娥为儿子的好学烦恼起来。雨季,家里的房子漏了,她一个人冒着大雨爬上房顶修补,儿子却自顾自坐在灯下读书,窗外发生什么事他根本不知道;农忙时节,刘娥独自在地里劳作,回到家连做饭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假如她不做饭,方涛也想不起吃,好像看书真的能看饱一样;逢年过节,刘娥想带着儿子去爷爷奶奶、姥姥家拜年,方涛总是奇怪地问她:“妈,他们生病了吗,为什么要去看?我还有书要看呢!”
最让刘娥伤心的一次,是1997年3月的一天晚上,刘娥突然腹痛难忍,她几次喊方涛,同在一个屋里看书的方涛居然没听见。等到好不容易听到妈妈喊他时,他头也不抬地问:“什么事?”“帮妈拿一片止痛药来。”刘娥强忍着疼痛说。方涛应声去拿了止痛片,但递给妈妈后,却连水都没倒就转身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了。刘娥吃了止痛药依然疼得几近昏厥,不得不再次向儿子求助:“涛涛,你去卫生所找个大夫来,妈妈疼得受不了了。”方涛依然头也不抬,说了一句:“妈,你刚才不是吃药了吗?再等一会儿就不疼了。”“方涛,是不是妈妈死了,你也不能把眼睛从书本上移开?”忍无可忍的刘娥生平第一次向儿子发火了。方涛这才站起身来,也才注意到妈妈已经痛得满头大汗。那天,若不是送医院还算及时,刘娥的急性阑尾炎可能就会危及生命。
刘娥把委屈与无助深深地埋在心底,她觉得儿子还小,希望有一天他长大了,会体味到做母亲的不易,会自觉地担起更多的责任。毕竟,生在这样的家庭,不读书,儿子还有别的出路吗?
除了读书,他一无是处
2001年8月,方涛考入南开大学。消息传来,整个乡都为之沸腾。要知道,这可是乡里有史以来唯一考入名牌大学的孩子啊!拿着乡亲们凑来的两千多元钱,刘娥又瞒着儿子把自家屋后那二十多棵苹果树租给人家,签订了5年协议,换来4000元。
谁知临行前,方涛又一次狠狠地伤了母亲的心。
8月19日是方涛奶奶的七十大寿,刘娥带着方涛去给奶奶祝寿。回家的路上,刘娥提出去方涛父亲的坟上看一眼,方涛却说:“看不看我爸都活不过来了,干吗要去做这些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意义的事情?”“涛涛,你就从来不想爸爸?”刘娥问儿子。“妈,我6岁他就不在了,我想他,他能帮我交学费吗?他能代替我学习吗?他能活过来吗?”
方涛话音刚落,刘娥便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这是自丈夫去世后,她第一次打儿子。她没有想到自己吃尽苦头养大的儿子居然如此冷血。
8月26日,是方涛离家上大学的日子。一路上,刘娥的眼泪就没有断过。到了火车站,离火车开动还有四十多分钟,方涛却非要上车,说想坐在火车上看书。然后,他不顾还在流泪的妈妈,也没留下一句让妈妈好好照顾自己的话,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天,回到空荡荡的家,刘娥放声痛哭,除了想念儿子,更多的是一种从心底里生出的失望。
方涛上了大学就像失踪了一样,既没给妈妈打电话,更没有来信。刘娥放心不下,托邻居帮忙写了一封信寄去学校,这才收到方涛的回信,信的内容很短:“妈,我一切都好,只是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时间实在不够用,今年寒假我就不回家了。”
尽管儿子说寒假不回家了,但刘娥还是心存希望。一直等到大年三十,刘娥彻底失望了。那个春节,刘娥连饺子都没包,一个人躺在冰冷的炕上泪流成河,内心五味杂陈。
2005年7月,一心盼望儿子毕业的刘娥,等来的是儿子被保送本院本系研究生的消息。刘娥有一种隐隐的担心:这样学下去,儿子会不会变成书呆子?
2008年初,方涛研究生即将毕业,又报考了本校的博士生。听到消息,刘娥再也坐不住了,她决定去学校劝劝儿子。
当她摸索到方涛的寝室时,方涛正在上课,同寝室的葛俊同学接待了她。当听说刘娥是来阻止方涛读博时,葛俊十分坦诚地对刘娥说:“阿姨,他真的是学愚了,就连他的导师都说,学习几乎成了他逃避社会的工具。”葛俊越说越激动,“至于平时跟同学的相处,那就更不用说了。我跟他同寝两年半,从没见他打扫过一次卫生。阿姨,您看看他的床,像不像狗窝?您说,如果连生存、自立的能力都没有,再高的学历有什么用?”
听了葛俊的一番话,刘娥惊出了一身冷汗——儿子方涛有严重的逃避心理!每个人都会有畏难情绪,感到一件事无从下手或受到挫折时,往往会避重就轻,去做自己熟悉的或容易做的事。方涛正是如此,读书成了他逃避现实的法宝,以至于最后除了读书他什么都不会做,社交、生活自理都成问题。
刘娥,这个坚强智慧的母亲,毅然决定拯救“书呆子”儿子,斩断他依赖与逃避的心理脐带,将他拉回现实生活。
母亲执著地拯救
晚上,终于把方涛等回来了。刘娥努力平息内心的种种不满,柔声说:“方涛,妈一天没吃东西了,带你出去吃顿饭吧!”
那顿饭,是母子俩多年来最为奢侈的一顿,也是一个母亲与儿子最艰难的一场谈话。刘娥讲述了母子共处中让她感到难过的那些细节,讲到同学乃至教授对方涛的评价,她问方涛:“儿子,妈虽然是个农村妇女,没你读的书多,可是妈知道读书是为了长本事,你跟妈说说,你的本事在哪儿?就是会考试、拿高分吗?但你能考一辈子试吗?博士读完了,你还考什么?一个男人这辈子不能自力更生,不能养家糊口,你不觉得白活了吗?妈这些年为了供你读书,累得就剩下一把老骨头了,你难道真的不心疼吗?”
方涛哭了,哭了很久。他对刘娥说:“妈,我试过去找工作,可是没有地方要我。我很受伤。我发现除了当学生,这辈子我什么都做不好……”
看着无助的儿子,刘娥的心碎了。她把儿子扶起来,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对他说:“你有文化、有知识,一定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妈妈可以帮你,大不了咱回家种地、养鹅、栽樱桃也能致富。但妈妈更希望,你的书别白念。博士咱不读了,咱从今天开始好好做人,把做人这一课好好补上来,行吗?”方涛用力地点了点头。
2008年4月,方涛研究生毕业回到老家,进母校当了一名不要工资的中学历史老师。但刘娥没有让儿子直接上讲台,而是让他从见习老师做起。方涛去上班时,刘娥会送他去,一路叮嘱他:在办公室主动打扫卫生,见到同事要主动打招呼,只要有时间就去听各科老师的课……晚上,刘娥会在校门口接方涛,母子俩一路聊回家。吃过晚饭,刘娥让方涛先备课,备他最熟悉的历史,然后再讲给她听。就这样,母亲给儿子当“学生”,夜夜如此。
到了第191天,听完儿子的“课”,刘娥说:“儿子,明天敢不敢跟你们教导主任申请去上课?”方涛犹豫了很久才小声地说:“敢。”“干吗那么小声,你觉得说‘敢’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吗?”“妈,我敢!”方涛大声地说。
第二天,方涛真的上了讲台。刘娥很紧张地躲在教室门外偷听……下课铃响起,刘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全身都被汗打湿了。待儿子走出教室看到她时,刘娥眼含热泪对儿子说:“妈想给你鼓掌,可是妈一点劲儿都没了。”
那天,方涛把妈妈背回了家,还说:“妈,打今天起,我一点儿苦也不能让您受了。儿子背妈,天经地义。”
更让刘娥骄傲的是,儿子肚子里的满腹经纶终于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不久,他不仅顶起了历史教研组的半壁江山,还成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干将,并被评为学校“2009年度优秀教师”。
家住辽宁省大连市远郊的刘娥是一个贫困的单亲母亲。1989年,儿子方涛6岁那年夏天,丈夫患肺癌去世,门前的半亩薄田和屋后的20多棵苹果树,成了母子俩全部的生活来源。
令刘娥没有想到的是,儿子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表现出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小学六年间,他的成绩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名。上了初中、高中,方涛的成绩仍然是年级第一名。刘娥很欣慰,儿子优秀是这个苦难母亲生活里最大的亮色。
但渐渐地,刘娥为儿子的好学烦恼起来。雨季,家里的房子漏了,她一个人冒着大雨爬上房顶修补,儿子却自顾自坐在灯下读书,窗外发生什么事他根本不知道;农忙时节,刘娥独自在地里劳作,回到家连做饭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假如她不做饭,方涛也想不起吃,好像看书真的能看饱一样;逢年过节,刘娥想带着儿子去爷爷奶奶、姥姥家拜年,方涛总是奇怪地问她:“妈,他们生病了吗,为什么要去看?我还有书要看呢!”
最让刘娥伤心的一次,是1997年3月的一天晚上,刘娥突然腹痛难忍,她几次喊方涛,同在一个屋里看书的方涛居然没听见。等到好不容易听到妈妈喊他时,他头也不抬地问:“什么事?”“帮妈拿一片止痛药来。”刘娥强忍着疼痛说。方涛应声去拿了止痛片,但递给妈妈后,却连水都没倒就转身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了。刘娥吃了止痛药依然疼得几近昏厥,不得不再次向儿子求助:“涛涛,你去卫生所找个大夫来,妈妈疼得受不了了。”方涛依然头也不抬,说了一句:“妈,你刚才不是吃药了吗?再等一会儿就不疼了。”“方涛,是不是妈妈死了,你也不能把眼睛从书本上移开?”忍无可忍的刘娥生平第一次向儿子发火了。方涛这才站起身来,也才注意到妈妈已经痛得满头大汗。那天,若不是送医院还算及时,刘娥的急性阑尾炎可能就会危及生命。
刘娥把委屈与无助深深地埋在心底,她觉得儿子还小,希望有一天他长大了,会体味到做母亲的不易,会自觉地担起更多的责任。毕竟,生在这样的家庭,不读书,儿子还有别的出路吗?
除了读书,他一无是处
2001年8月,方涛考入南开大学。消息传来,整个乡都为之沸腾。要知道,这可是乡里有史以来唯一考入名牌大学的孩子啊!拿着乡亲们凑来的两千多元钱,刘娥又瞒着儿子把自家屋后那二十多棵苹果树租给人家,签订了5年协议,换来4000元。
谁知临行前,方涛又一次狠狠地伤了母亲的心。
8月19日是方涛奶奶的七十大寿,刘娥带着方涛去给奶奶祝寿。回家的路上,刘娥提出去方涛父亲的坟上看一眼,方涛却说:“看不看我爸都活不过来了,干吗要去做这些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意义的事情?”“涛涛,你就从来不想爸爸?”刘娥问儿子。“妈,我6岁他就不在了,我想他,他能帮我交学费吗?他能代替我学习吗?他能活过来吗?”
方涛话音刚落,刘娥便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这是自丈夫去世后,她第一次打儿子。她没有想到自己吃尽苦头养大的儿子居然如此冷血。
8月26日,是方涛离家上大学的日子。一路上,刘娥的眼泪就没有断过。到了火车站,离火车开动还有四十多分钟,方涛却非要上车,说想坐在火车上看书。然后,他不顾还在流泪的妈妈,也没留下一句让妈妈好好照顾自己的话,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天,回到空荡荡的家,刘娥放声痛哭,除了想念儿子,更多的是一种从心底里生出的失望。
方涛上了大学就像失踪了一样,既没给妈妈打电话,更没有来信。刘娥放心不下,托邻居帮忙写了一封信寄去学校,这才收到方涛的回信,信的内容很短:“妈,我一切都好,只是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时间实在不够用,今年寒假我就不回家了。”
尽管儿子说寒假不回家了,但刘娥还是心存希望。一直等到大年三十,刘娥彻底失望了。那个春节,刘娥连饺子都没包,一个人躺在冰冷的炕上泪流成河,内心五味杂陈。
2005年7月,一心盼望儿子毕业的刘娥,等来的是儿子被保送本院本系研究生的消息。刘娥有一种隐隐的担心:这样学下去,儿子会不会变成书呆子?
2008年初,方涛研究生即将毕业,又报考了本校的博士生。听到消息,刘娥再也坐不住了,她决定去学校劝劝儿子。
当她摸索到方涛的寝室时,方涛正在上课,同寝室的葛俊同学接待了她。当听说刘娥是来阻止方涛读博时,葛俊十分坦诚地对刘娥说:“阿姨,他真的是学愚了,就连他的导师都说,学习几乎成了他逃避社会的工具。”葛俊越说越激动,“至于平时跟同学的相处,那就更不用说了。我跟他同寝两年半,从没见他打扫过一次卫生。阿姨,您看看他的床,像不像狗窝?您说,如果连生存、自立的能力都没有,再高的学历有什么用?”
听了葛俊的一番话,刘娥惊出了一身冷汗——儿子方涛有严重的逃避心理!每个人都会有畏难情绪,感到一件事无从下手或受到挫折时,往往会避重就轻,去做自己熟悉的或容易做的事。方涛正是如此,读书成了他逃避现实的法宝,以至于最后除了读书他什么都不会做,社交、生活自理都成问题。
刘娥,这个坚强智慧的母亲,毅然决定拯救“书呆子”儿子,斩断他依赖与逃避的心理脐带,将他拉回现实生活。
母亲执著地拯救
晚上,终于把方涛等回来了。刘娥努力平息内心的种种不满,柔声说:“方涛,妈一天没吃东西了,带你出去吃顿饭吧!”
那顿饭,是母子俩多年来最为奢侈的一顿,也是一个母亲与儿子最艰难的一场谈话。刘娥讲述了母子共处中让她感到难过的那些细节,讲到同学乃至教授对方涛的评价,她问方涛:“儿子,妈虽然是个农村妇女,没你读的书多,可是妈知道读书是为了长本事,你跟妈说说,你的本事在哪儿?就是会考试、拿高分吗?但你能考一辈子试吗?博士读完了,你还考什么?一个男人这辈子不能自力更生,不能养家糊口,你不觉得白活了吗?妈这些年为了供你读书,累得就剩下一把老骨头了,你难道真的不心疼吗?”
方涛哭了,哭了很久。他对刘娥说:“妈,我试过去找工作,可是没有地方要我。我很受伤。我发现除了当学生,这辈子我什么都做不好……”
看着无助的儿子,刘娥的心碎了。她把儿子扶起来,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对他说:“你有文化、有知识,一定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妈妈可以帮你,大不了咱回家种地、养鹅、栽樱桃也能致富。但妈妈更希望,你的书别白念。博士咱不读了,咱从今天开始好好做人,把做人这一课好好补上来,行吗?”方涛用力地点了点头。
2008年4月,方涛研究生毕业回到老家,进母校当了一名不要工资的中学历史老师。但刘娥没有让儿子直接上讲台,而是让他从见习老师做起。方涛去上班时,刘娥会送他去,一路叮嘱他:在办公室主动打扫卫生,见到同事要主动打招呼,只要有时间就去听各科老师的课……晚上,刘娥会在校门口接方涛,母子俩一路聊回家。吃过晚饭,刘娥让方涛先备课,备他最熟悉的历史,然后再讲给她听。就这样,母亲给儿子当“学生”,夜夜如此。
到了第191天,听完儿子的“课”,刘娥说:“儿子,明天敢不敢跟你们教导主任申请去上课?”方涛犹豫了很久才小声地说:“敢。”“干吗那么小声,你觉得说‘敢’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吗?”“妈,我敢!”方涛大声地说。
第二天,方涛真的上了讲台。刘娥很紧张地躲在教室门外偷听……下课铃响起,刘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全身都被汗打湿了。待儿子走出教室看到她时,刘娥眼含热泪对儿子说:“妈想给你鼓掌,可是妈一点劲儿都没了。”
那天,方涛把妈妈背回了家,还说:“妈,打今天起,我一点儿苦也不能让您受了。儿子背妈,天经地义。”
更让刘娥骄傲的是,儿子肚子里的满腹经纶终于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不久,他不仅顶起了历史教研组的半壁江山,还成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干将,并被评为学校“2009年度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