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 画中有书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竹四季常青,又拥有刚直不阿的气度和高风亮节的品格,以致古往今来都为文人所喜好。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因好竹,即将竹以贤人呼之,称之日“竹君”;唐与五代,有不少人将竹作为绘画对象;宋书画名家文同,以爱竹而画竹,曾赞美竹“虚心异众草,劲节逾凡木”,将墨竹作品,唤为“墨君”,把绘画斋室名日“墨君堂”,并创立“湖州竹法”。与苏轼画竹共同著于时,还提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观点,并确定竹与梅、兰、菊四物为文人画主要题材。
  到了元代,画竹之风在文人画中兴盛,大抵因异族的统治,文人要求保持民族气节的缘故。在画法上还分为:以工艺勾勒、青绿设色的一派,称之为“画竹”;而以水墨并以书法的笔法入画的,则谓之“写竹”。赵孟頫、高克恭、吴镇、倪瓒、李衍、柯九思、顾安等名家,皆属于“写竹”派,今天我们就说说“写竹”派顾安的两幅“写竹”名作。
  顾安(1289约1366年),字定之,号迂讷老人,祖籍淮东(今江苏扬州),居昆山(今属江苏),官泉州路(今福建泉州)行枢密院判官。擅墨竹,以风竹、新篁最具特色,运笔道劲挺秀。在赵孟頫、李衍、柯九思外,又注重师法大自然,自成一家,而闻名于世。
  顾安《新篁图》(图1),纸本,墨画,纵71厘米,横33.1厘米。所绘竹中,突出的两枝新竹,一枝斜插,仿佛在尽力插入云烟中,一枝则挺立直上,大有刺破天空之势,令人惊奇而神往,更给人以“新篁胜于旧枝”的遐想与思索。画中之竹,旧枝丛叶浓郁,新枝腾跃拔起,一派春之景象;竹根之处,荆棘丛生,正吐新牙,更是春的讯息,新篁引人凝目的神韵雄姿,耐人寻味。
  画面左上角,有画家行书题款“安之为仲叔作”六字,下钤“顾安之印”、“迂讷画印”两方印。画面左下角,钤有大小七方收藏印。
  画家以书法之笔法,融汇于画笔之中,着力展现出胸中之逸气。故画坛评顾安此画云:“画家以豪逸有气,自结撰为极则”,是“全局布于心中,异志生于指下,气势雄远”,为“大家之作”。此幅画之收藏印,亦是此画“气势雄远”高品味的佐证,崇高价值的明证。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顾安《风竹图》(图2),纸本,墨画,纵106厘米,横33.5厘米。此画也是在“写”风中竹的景象。画中之风,显得急烈,两竿竹上之叶,均被风刮得倾斜,随风而倒,然两竿竹的主干却雄劲挺直,不畏急风,不随风倾斜,足以表现出竹的高风亮节,同时抒发出画家的劲健胸怀,也正面反映出元代文人的政治品格和骨节正气。整个画面,将抒发的笔法带进画面,描绘出竹干劲拔,竹叶下垂,竹于雨后初晴之时的苍翠欲滴、潇洒清润、深韵郁浓的情趣。
  画面左下方,有画家行书款署:“迂讷老人顾定之为心善写于绿波轩”。侧钤“顾安之印”、“迂讷老人”两方印。大抵因此画精彩的“写竹”笔法和强劲风骨的绝妙,画面左、右下角及后人装裱纸上,均钤有收藏、鉴赏印。
  更奇的是,画面的上、下方,有九处诗跋,上方六处,下方三处,只是五言、六言、七句不等,所以足可称之为题画诗。现在我们从上至下,择其精妙之诗予以鉴赏。
  上方右边第一首诗,为七言四首,以行楷书。诗云:
  萧萧绿竹倚岩偎,山雨初收日未开。
  薄暮无人携鹤到,满林苍霭缫莓苔。
  诗以“萧萧绿竹”、“山雨初收”、“薄暮无人”、“满林苍霭”诸词语,勾勒、总结出顾安这幅“写竹”画的意蕴。诗后署“衍”。仅此一字,即可推断出元代墨竹大家李衍。李衍(1245-1320年),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人,官至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是位既从政又从艺的大画家。赵孟頫曾评价李衍的“写竹画”曰:“吾友仲宾为此君(即竹)写真,冥搜极讨,盖欲尽得竹之情状。二百年来,以画竹称者,皆未必能用意精深如仲宾也。”足以证明此画之高品位。
  第二首题画诗,为五言四句,同是行楷所书。诗曰:
  风林秋影乱,月浦夜光清。
  知是湘君过,云中环佩鸣。
  诗以“秋影乱”、“夜光清”、“湘君过”、“环佩鸣”,来描绘顾安此画的神韵意境。“湘君”,乃湘水之神。《楚辞·离骚》、《九歌》中都有《湘君》篇,诗人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中有“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诗句,将顾安笔下的风竹林的响声,比为“湘君”“环佩”玉的“鸣”声,更为《风竹图》韵意提高至神化的高度。落款“俞贞木”,无钤印。“俞贞木”,乃元末明初人,名桢,子贞木,后以字行。元末不仕,明洪武时几任县令,刻苦攻读,尤工古文词,名重一时,著有《立庵集》。故此题画诗底蕴深长,不同凡响也。
  一幅画上竟有九首题画诗,在画史上更属少见,并以五言、六言、七句的格式,用楷、行楷、行、隶等多种书体,每首均具有丰富的诗意。画之美、诗之美、书法之美,共同融汇出一幅清新、旷逸的画境来,美轮美奂也。此幅《风竹图》由山西博物院珍藏。
  一幅春天的“新篁”,一幅深秋的“风竹”,作为代表作,共同铸起顾安“写竹画”的崇高地位。以书法笔画绘竹,写出的竹叶充溢着书法的韵味,证明顾安书、画的深邃底蕴。由于时代久远,顾安画作存量很少,大部分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他文博收藏单位稀见也。(责编:李禹默)
其他文献
“鸡”者吉也,在我国传统文化里,鸡与吉谐音。古人认为,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在我国古代民俗中,长期以来有人专门把发式做成鸡的形象顶在头顶。在古人眼里,鸡是阳性的象征。人们认为太阳升落与鸡有关,雄鸡一鸣,太阳驱散阴霾。所以,雄鸡在我国一直被人们所赞美,“一唱雄鸡天下白”等名句,流传千古。因此,鸡,尤其是雄鸡一直是许多画家喜爱的题材。  鸡,尽管一直是绘画的题材,但由于国画强调笔墨至上
期刊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蝶去莺飞无人问……斜阳只与黄昏近。”此词句出自北宋末、南宋初著名词人赵令畤的《蝶恋花》,而词中意韵竟然与八百年后晚清彩瓷悄然呼应,真令人扼腕。  粉彩自康熙晚期脱颖而出后经久不衰,至今仍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主题纹饰除龙凤、人物、山水、瓜果、八宝外,花蝶纹已成经典纹样,尤其是宫廷用瓷。  花蝶纹样的灵感与气韵实从绘画中来,从已
期刊
在解读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与“曼荼罗”有关的一些知识。所谓“曼荼罗”,就是密教修行时布置的“道场”。比如一位密教僧人要修行了,他必须收拾一块干净、舒适、清静的场地作为道场。按修行的程序,修行前他要先把密教崇拜的各位佛、菩萨请到道场中来,按一定的方位排列成阵,然后自己坐到道场中央开始修行。修行时,他要冥想自己的身心与主佛融为一体,而周围的佛、菩萨在为自己助力。“曼荼罗”作为道场,周边需要设立少则一圈多
期刊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新中国的画家们根据山水画的特征选取角度,把山水画的改造深入到绘画主题层面,大胆尝试革命历史题材,描绘革命圣地、毛泽东诗意、祖国新貌等红色山水画,成为了当时中国画改造的主流风格和重要成果。其中有“红色山水画家”之誉的钱松(1899-1985年),其笔墨打破了传统山水的萧疏淡雅及时下画风的精细宁静,将山水画的“红色元素”赋予时代精神,重铸其革命品格与精神气质,成为当时中国
期刊
与乱象频生的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相比,香港的艺术品市场可谓别有一番景象。自2011年春拍高潮之后,这两年来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冷风频吹,各拍卖公司的成交总额和成交价显著下降。2013年秋拍大幕落下,受香港苏富比秋拍4件过亿艺术品的影响,内地艺术品秋拍行情虽有所回暖,但与前两年高潮时期相比,仍不甚理想。细数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镇,不是北京、上海这些冠以“文化之都”名片的城市,而是最先唱响今年
期刊
清代画家张赐宁(1743-1817年),字坤一,号桂岩、十三峰老人、富春山樵、北海外史,沧州(今河北沧县)人。初游幕于江南,后官通州管河州判,晚年侨寓维扬(今江苏扬州)。山水、人物、花鸟、墨竹,无所不工。笔墨爽健,苍秀浑厚,超然拔俗,不拘旧法,气魄沉雄,与罗聘齐名,雅近石涛。他的画对后世画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等都曾多次模仿其作品。传世作品有《秋山读书图》、《萱草竹石图》、《南
期刊
玉的历史是由传奇相信仰交织在一起的网,既丰富又诱人。从远古到现代,玉以其永恒的美感和谜一样的传说,深深地诱惑着世人……人们把象征和希望寄托于神奇的玉器。“和氏璧”讲述的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谁能不为之动容!我们仿佛听得到古人的谆谆告诫:“识物,识人!”《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石之美者也”。人们爱王,爱它的尊贵高洁,因而古人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象征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气节,令人景仰,令人钦
期刊
1971年生于河南南阳,199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至今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副教授。出版有大型画册《穿越时空——徐松波画集》(山东美术出版社)。作品致力于对现代语境下传统文化精神的探讨与表达,具有独特的东方气质和哲思精神。代表作品有“道问系列”、“长风系列”、“今世心语”、“大象鸿蒙”等。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天津。 
期刊
古往今来,戒指一直是男女定情的信物。戒指也叫约指、指环。明代都昂《三馀赘笔》:“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妇人指问,谓之戒指。”按《诗》注:“古者后妃群妾以礼进御于君,女史书其月日,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者,著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则世俗之名戒指者,有自来矣。”按所引《诗》注见《诗·邶风·静女》毛传“贻我彤管”,即“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
期刊
李如,著名历史题材画家,1960年8月生于昆明市,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课程班,曾作为访问学者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进行军事历史画专题创作研。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昌平姜术家学会主席,现任职中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室副研究员。  作为中国军事博物馆专业画家,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军事历史画的探索、研究。以对历史和战争主题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及深厚的艺术功力为专业界和观众所称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