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花兒都赶趟似的纷纷绽放。它们五颜六色、娇艳欲滴,还散发着醉人的芬芳。在游客眼中,这些花儿是温暖春天的使者,是辽淘大地上最美丽、祥和的景色。然而,谁又知道,每年此刻,花儿都异常焦急。它们在望眼欲穿地等待着自己的“客人”,以完成生命的传承。
当成熟的花粉落上柱头,花儿便能松一口气,期待着新的种子形成、新的生命诞生,这个过程叫作“传粉”。有些花儿是双性花,它的雌蕊和雄蕊距离很近,花粉很容易沾到柱头上,这种传粉方式被称为自花传粉;而有些花儿的花粉要传递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这便是异花传粉。
知道更多
大麦、小麦、大豆、豆角、稻子、豌豆都是自花传粉植物。它们的传粉过程便捷简单,而且可以避免昆虫对自己花粉的吞食,看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事实上,自花传粉有时候对植物是有害的。长期的自花传粉会导致物种的退化.使植物逐渐失去栽培价值。
对于异花传粉的植物而言,要跨越花朵,将一朵花的花粉涂抹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它们为什么对自己的“客人”那么翘首以待。这些“客人”可以帮助花朵们携带着花粉抵达目的地。它们可能是蝙蝠、鸟儿,甚至是虫子和微风。
昆虫的到访
在上述的各种传粉者中,要数昆虫传粉的数量最为巨大。为了达到高效传粉的目的,植物纷纷进化出和自己的“客人”相匹配的一套特征。
首先,花儿那斑斓色彩对于“招蜂引蝶”大有用处。比如,蜂类喜欢蓝色和黄色,蝶类喜欢红色和橙色,蝇类喜欢绿色、褐色和灰色。有时候,同一朵花,在你的眼中和在昆虫的眼中颜色还不一样呢。黄雏菊在人眼看起来只是普通的黄色,可是在昆虫的眼里,花瓣的边反射紫外线发亮,花瓣的内侧吸收紫外线发暗,这样“外亮的独特轮廓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可还有动物是色盲,怎么办?没关系,花儿还有气味魅力!花的气味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香味,另一种是难闻的腐臭味。虽然我们不喜欢腐臭味,可那些蝇类昆虫特别钟爱!
知道更多
我们来看一些植物和昆虫之间有趣的小例子吧。
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有一种“臭气熏天”的花朵——大花草。当花儿盛开的时候,那阵阵腐肉臭味,吸引着各种蝇类和甲虫……
雌蜂兰也是种聪明的植物,它的花朵外形特别像一种野生蜂的雌性个体。不仅如此,它还能分泌一种类似于雌蜂信息素的化合物,每每开花,就吸引着大批前来寻找伴侣的雄蜂……
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花和往往会给传粉者一些自己的花蜜作力报酬。一般来说,这些花儿会在花瓣上长出深色斑点。这种斑点被称为“蜜导”,告诉传粉者“快帮我传粉吧,回报丰厚哦”。然而,蕙兰花中空空如也,却也在唇瓣上点上了深色斑点。那些饥肠辘辘前来找蜜吃的蜜蜂一头钻进了花朵里,当它们浑身沾满了花粉后,才发现自己上当啦!
蝙蝠的偏爱
植物学家将靠蝙蝠传粉的植物称为蝙爱植物。和普通的植物相比,蝙爱植物无论在外形还是生长方式上都有显著的区别特征。
首先,作为哺乳动物的蝙蝠,即使在低温下也能维持一定的活跃度,因此在比较寒冷以及高海拔地区,就具有优于昆虫的传粉地位啦。
其次,为了方便飞行中的蝙蝠寻找,花儿需要特别突出,比如龙舌兰巨大的圆锥花序从叶子丛中醒目地伸出,非常显眼。
最后,花儿的形状也有讲究。对于花药突出的花儿,蝙蝠把脑袋伸进花冠中取蜜的时候,头上就会沾满花粉;对于丝状球形的花儿,花蜜在花冠底部的沟槽里,蝙蝠往往想抓住丝状球,前胸就会贴在花序上,沾满花粉。
知道更多
蝙爱植物大多在晚上开花,香气中含有丁酸,这和蝙蝠身上的麝香气味相似,所以能吸引蝙蝠。蝙蝠对于“报酬”要求更高,适应蝙蝠传粉的植物能够提供给蝙蝠更加丰富的食品。
蜂鸟的传递
蜂鸟传粉的现象最早是在1881年被发现的。我们先看看蜂鸟,它以取食花蜜为生,高强度的飞行让它能量消耗迅速,因此蜂鸟传粉的花儿一定需要产蜜量很大!蜂鸟的喙又长又窄,因此花冠管状且管部较长的花儿和它更为匹配。另外,蜂鸟的嗅觉很差,视觉却很灵敏,这就需要花儿多在颜色上下功夫了。蜂鸟喜爱的花儿犬多为红色,较少为黄色或其他颜色。
风儿的裹挟
毫无疑问,风儿能够裹挟起来的花粉,往往体积小、重量轻,肉眼难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风媒传粉就不重要。在一些特殊的自然环境中,风媒传粉的效率甚至高于虫媒传粉。在温带地区,落叶森林、开阔草原、干旱荒漠及高山地区都易进化出风媒传粉物种。这里的很多树种都在早春开花,以增加生长时间。而这个时候,许多虫子还没有开始活动,因此很多植物就只能依靠风媒传粉啦。
更神奇的是,有些植物本来是动物介导传粉的,现在逐渐趋向借助风儿传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植物只需要进化出很简单的结构就可以适应风儿传粉啦,而要适应昆虫传粉就要动很多脑筋去吸引昆虫,以及怎么去给予它们报酬。这么一比较,风媒传粉真是“经济又实用”。
知道更多
聪明的植物有时候还会变色,去吸引两种不同的传粉者。大红吉莉草在七月中旬的时候靠着红色去吸引蜂鸟。而到了八月末,天气转凉,蜂鸟就会离开这里去更加温暖的地方啦。这时候,吉莉草的花儿就脱下红装,换上素裙,吸引另一位传粉者——天蛾。
当成熟的花粉落上柱头,花儿便能松一口气,期待着新的种子形成、新的生命诞生,这个过程叫作“传粉”。有些花儿是双性花,它的雌蕊和雄蕊距离很近,花粉很容易沾到柱头上,这种传粉方式被称为自花传粉;而有些花儿的花粉要传递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这便是异花传粉。
知道更多
大麦、小麦、大豆、豆角、稻子、豌豆都是自花传粉植物。它们的传粉过程便捷简单,而且可以避免昆虫对自己花粉的吞食,看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事实上,自花传粉有时候对植物是有害的。长期的自花传粉会导致物种的退化.使植物逐渐失去栽培价值。
对于异花传粉的植物而言,要跨越花朵,将一朵花的花粉涂抹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它们为什么对自己的“客人”那么翘首以待。这些“客人”可以帮助花朵们携带着花粉抵达目的地。它们可能是蝙蝠、鸟儿,甚至是虫子和微风。
昆虫的到访
在上述的各种传粉者中,要数昆虫传粉的数量最为巨大。为了达到高效传粉的目的,植物纷纷进化出和自己的“客人”相匹配的一套特征。
首先,花儿那斑斓色彩对于“招蜂引蝶”大有用处。比如,蜂类喜欢蓝色和黄色,蝶类喜欢红色和橙色,蝇类喜欢绿色、褐色和灰色。有时候,同一朵花,在你的眼中和在昆虫的眼中颜色还不一样呢。黄雏菊在人眼看起来只是普通的黄色,可是在昆虫的眼里,花瓣的边反射紫外线发亮,花瓣的内侧吸收紫外线发暗,这样“外亮的独特轮廓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可还有动物是色盲,怎么办?没关系,花儿还有气味魅力!花的气味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香味,另一种是难闻的腐臭味。虽然我们不喜欢腐臭味,可那些蝇类昆虫特别钟爱!
知道更多
我们来看一些植物和昆虫之间有趣的小例子吧。
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有一种“臭气熏天”的花朵——大花草。当花儿盛开的时候,那阵阵腐肉臭味,吸引着各种蝇类和甲虫……
雌蜂兰也是种聪明的植物,它的花朵外形特别像一种野生蜂的雌性个体。不仅如此,它还能分泌一种类似于雌蜂信息素的化合物,每每开花,就吸引着大批前来寻找伴侣的雄蜂……
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花和往往会给传粉者一些自己的花蜜作力报酬。一般来说,这些花儿会在花瓣上长出深色斑点。这种斑点被称为“蜜导”,告诉传粉者“快帮我传粉吧,回报丰厚哦”。然而,蕙兰花中空空如也,却也在唇瓣上点上了深色斑点。那些饥肠辘辘前来找蜜吃的蜜蜂一头钻进了花朵里,当它们浑身沾满了花粉后,才发现自己上当啦!
蝙蝠的偏爱
植物学家将靠蝙蝠传粉的植物称为蝙爱植物。和普通的植物相比,蝙爱植物无论在外形还是生长方式上都有显著的区别特征。
首先,作为哺乳动物的蝙蝠,即使在低温下也能维持一定的活跃度,因此在比较寒冷以及高海拔地区,就具有优于昆虫的传粉地位啦。
其次,为了方便飞行中的蝙蝠寻找,花儿需要特别突出,比如龙舌兰巨大的圆锥花序从叶子丛中醒目地伸出,非常显眼。
最后,花儿的形状也有讲究。对于花药突出的花儿,蝙蝠把脑袋伸进花冠中取蜜的时候,头上就会沾满花粉;对于丝状球形的花儿,花蜜在花冠底部的沟槽里,蝙蝠往往想抓住丝状球,前胸就会贴在花序上,沾满花粉。
知道更多
蝙爱植物大多在晚上开花,香气中含有丁酸,这和蝙蝠身上的麝香气味相似,所以能吸引蝙蝠。蝙蝠对于“报酬”要求更高,适应蝙蝠传粉的植物能够提供给蝙蝠更加丰富的食品。
蜂鸟的传递
蜂鸟传粉的现象最早是在1881年被发现的。我们先看看蜂鸟,它以取食花蜜为生,高强度的飞行让它能量消耗迅速,因此蜂鸟传粉的花儿一定需要产蜜量很大!蜂鸟的喙又长又窄,因此花冠管状且管部较长的花儿和它更为匹配。另外,蜂鸟的嗅觉很差,视觉却很灵敏,这就需要花儿多在颜色上下功夫了。蜂鸟喜爱的花儿犬多为红色,较少为黄色或其他颜色。
风儿的裹挟
毫无疑问,风儿能够裹挟起来的花粉,往往体积小、重量轻,肉眼难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风媒传粉就不重要。在一些特殊的自然环境中,风媒传粉的效率甚至高于虫媒传粉。在温带地区,落叶森林、开阔草原、干旱荒漠及高山地区都易进化出风媒传粉物种。这里的很多树种都在早春开花,以增加生长时间。而这个时候,许多虫子还没有开始活动,因此很多植物就只能依靠风媒传粉啦。
更神奇的是,有些植物本来是动物介导传粉的,现在逐渐趋向借助风儿传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植物只需要进化出很简单的结构就可以适应风儿传粉啦,而要适应昆虫传粉就要动很多脑筋去吸引昆虫,以及怎么去给予它们报酬。这么一比较,风媒传粉真是“经济又实用”。
知道更多
聪明的植物有时候还会变色,去吸引两种不同的传粉者。大红吉莉草在七月中旬的时候靠着红色去吸引蜂鸟。而到了八月末,天气转凉,蜂鸟就会离开这里去更加温暖的地方啦。这时候,吉莉草的花儿就脱下红装,换上素裙,吸引另一位传粉者——天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