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一新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由于数学知识难度的突然增大以及学生对高中教学方法的不适应性,在高中阶段的第一次半期考的成绩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高一学生的数学成绩差异性较大。许多在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便在数学上栽了大跟斗。本文介绍造成高一学生数学成绩差异的原因以及在教学中需要的一些对策 。
关键词:高中数学;影响成绩;原因;对策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特别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数学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对高中生而言,大多数同学对数学是十分重视的,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初中数学学科成绩还可以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逐渐沦为学困生。
一、导致数学成绩普遍下降的原因
1. 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梯度较大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高中数学一开始学习,就会碰到集合,幂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及值域,单调性,奇偶性。这些知识点概念多,逻辑推理高,灵活性强,难度大,学生一接触就会出现分层。而且高中的数学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能力层次上增加了难度。高中数学课堂容量大于初中数学,难度和内容的突然增加使高一学生比较难适应。这些都是导致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其次,由于近几年的课改,对教材的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对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一学生三年后将直接面临着高考,受到高考的制约,教师都往往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课改后初高中的教材内容难度差距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加大。
2. 教法上的不适应
很多高一学生普遍反映数学课上老师所讲的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而一到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经多方论证考查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一些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的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实行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 学法上的不适应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缺乏自学的能力,学习习惯及解题方法仍停留在初中阶段,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他们的思维习惯上跟随老师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而高中数学要求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高一学生往往只知道听课,不记老师上课讲课的要点,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弄清,更谈不上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导致他们做作业往往雾里看花,一知半解,逐渐形成学习障碍。
二、对症下药,提高高一数学“ 有效教学”的对策
1.注重衔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笔者认为对于高一新生数学教师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 以生为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如何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学习方法,使成绩尽快提升?我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成绩的关键。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把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等数学素质的内容有机地溶于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数学素质,其内容包括数学知识,主要是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技能,数学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应用数学的意识等。
作为教师 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课在高一授课时,应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立足于学生能听懂会做的练习题,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入门内容,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讲清每一个概念,性质,定理的来龙去脉. 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包括分类讨论、整体化、构造思想及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切忌过早地与高考题型对口径进行教学,切实做到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水平出发进行教学,提高质量,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3. 鼓励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高一阶段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做好学习习惯上的指导,把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要求,学习方法与初中阶段的区别讲清楚,使学生有思想准备。具体做法是: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圈出疑点,课堂上积极思考,紧跟思路,敢于"向老师挑战", 使其思维与老师同步,课后先复习总结,分析知识点的联系,区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做好解题方法上的指导,初中阶段题型中理论要求低,重直观理解及运算, 已知条件,结论要求明确。而高中阶段题型理论要求高,重逻辑推理,限制条件往往隐含在概念,已知条件之中。所以,在解题过程中,就不能象初中阶段学习时,套老师例题,而要求学生弄清题意,挖掘题目中的概念,性质之间的联系及限制条件,然后动笔解题,再分析,验证自己的解题过程的正确性。
4.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思维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上只要努力用功,自然就会进步了。在数学教学中要求作为教师应多准备些素材,对一道题加以变形,让学生亲自去猜测,探索结论的变化,尽量使学生成为应得结论或规律的发现者。 或引导学生对所学的问题加以拓广,深化,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果这种情况坚持下去,就会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及对数学老师的好感。与此相反,遇到问题,成绩不佳,又受到教师的批评,不但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还会疏远数学老师。因此,在教学中, 要充分挖掘学生在学习上的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加强挫折教育,能使他们有勇气,有信心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成绩。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正视教材及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务实的态度治教治学,让学生积极进入思维状态,师生互启互发,使师生的思维融为一体,以最大热情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一定能解决高一学生成绩下降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影响成绩;原因;对策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特别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数学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对高中生而言,大多数同学对数学是十分重视的,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初中数学学科成绩还可以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逐渐沦为学困生。
一、导致数学成绩普遍下降的原因
1. 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梯度较大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高中数学一开始学习,就会碰到集合,幂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及值域,单调性,奇偶性。这些知识点概念多,逻辑推理高,灵活性强,难度大,学生一接触就会出现分层。而且高中的数学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能力层次上增加了难度。高中数学课堂容量大于初中数学,难度和内容的突然增加使高一学生比较难适应。这些都是导致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其次,由于近几年的课改,对教材的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对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一学生三年后将直接面临着高考,受到高考的制约,教师都往往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课改后初高中的教材内容难度差距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加大。
2. 教法上的不适应
很多高一学生普遍反映数学课上老师所讲的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而一到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经多方论证考查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一些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的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实行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 学法上的不适应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缺乏自学的能力,学习习惯及解题方法仍停留在初中阶段,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他们的思维习惯上跟随老师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而高中数学要求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高一学生往往只知道听课,不记老师上课讲课的要点,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弄清,更谈不上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导致他们做作业往往雾里看花,一知半解,逐渐形成学习障碍。
二、对症下药,提高高一数学“ 有效教学”的对策
1.注重衔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笔者认为对于高一新生数学教师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 以生为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如何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学习方法,使成绩尽快提升?我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成绩的关键。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把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等数学素质的内容有机地溶于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数学素质,其内容包括数学知识,主要是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技能,数学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应用数学的意识等。
作为教师 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课在高一授课时,应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立足于学生能听懂会做的练习题,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入门内容,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讲清每一个概念,性质,定理的来龙去脉. 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包括分类讨论、整体化、构造思想及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切忌过早地与高考题型对口径进行教学,切实做到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水平出发进行教学,提高质量,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3. 鼓励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高一阶段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做好学习习惯上的指导,把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要求,学习方法与初中阶段的区别讲清楚,使学生有思想准备。具体做法是: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圈出疑点,课堂上积极思考,紧跟思路,敢于"向老师挑战", 使其思维与老师同步,课后先复习总结,分析知识点的联系,区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做好解题方法上的指导,初中阶段题型中理论要求低,重直观理解及运算, 已知条件,结论要求明确。而高中阶段题型理论要求高,重逻辑推理,限制条件往往隐含在概念,已知条件之中。所以,在解题过程中,就不能象初中阶段学习时,套老师例题,而要求学生弄清题意,挖掘题目中的概念,性质之间的联系及限制条件,然后动笔解题,再分析,验证自己的解题过程的正确性。
4.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思维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上只要努力用功,自然就会进步了。在数学教学中要求作为教师应多准备些素材,对一道题加以变形,让学生亲自去猜测,探索结论的变化,尽量使学生成为应得结论或规律的发现者。 或引导学生对所学的问题加以拓广,深化,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果这种情况坚持下去,就会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及对数学老师的好感。与此相反,遇到问题,成绩不佳,又受到教师的批评,不但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还会疏远数学老师。因此,在教学中, 要充分挖掘学生在学习上的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加强挫折教育,能使他们有勇气,有信心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成绩。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正视教材及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务实的态度治教治学,让学生积极进入思维状态,师生互启互发,使师生的思维融为一体,以最大热情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一定能解决高一学生成绩下降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