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 滋润京城四月天
“寒食已随云影杳,祭祖无妨踏青情。”清明前后,通常会阴雨连绵,都说“春雨贵如油”,经过春雨的滋润,万物复苏,到处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所谓“春意漫漫绕花枝”,踏青自然要去鸟语花香的地方。
北京的故宫、颐和园,还有北海公园,都植有西府海棠,每到春夏之交,迎风峭立,花姿明媚动人。西府海棠,因晋朝时生长于西府而得名。据明代《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这里所说的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一般的海棠花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
西府海棠还有一树千花的美誉,盛花时节,重葩叠萼,映掩碧叶之中,蔚为壮观。自古,西府海棠常与玉兰、牡丹、桂花配植,取“玉棠富贵”之意,颇受皇家的喜爱,尤其是明清两朝,西府海棠则彻底被皇家垄断,大量种植在皇家园林中。北海琼华岛旁的悦心殿,正是当年乾隆皇帝的小行宫,这里的西府海棠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颐和园的乐寿堂作为慈禧太后的寝宫,院里的西府海棠据说是慈禧太后当年亲手栽种的。故宫的西府海棠则被种在了御花园的绛雪轩前。相传,皇家园林里的西府海棠每年结果后,都会被宫女们采摘下来储存,待冬天泡入蜜中,作为宫廷里一道绝佳点心。
如今的植树节是3月12日,而早在1915年之前,清明节就是植树节,也叫柳节,因为当时只种一种树, 就是柳树。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拿在手中把玩,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插柳、戴柳也是为了祈福辟邪。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伤害,不宜提倡。
路上行人欲断魂最牛奶妈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槛,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在大兴区榆垡镇黄各庄村东面有一座鲜为人知的清代“恭勤夫人谢氏墓”。墓地主人是雍正皇帝的奶妈谢氏。据记载,谢氏墓前曾有石砌神路,中有石桥,两旁有颂德碑、石人、石马和大理石华表,四柱七楼石牌坊和一座石庙。现在坟丘、石桥、石马等均无存,仅遗留石华表、墓碑、石牌坊等。
黄各庄是位于永定河左岸的古老村落,明清属宛平县,1949年区划调整划归大兴县。清入关后,大兴县和宛平县仍为顺天府辖县。清廷惯例,每有皇子、皇女出生,均在大兴、宛平两县选送旗人作为奶母。皇子降生即交奶母抚育,故皇子与奶母的关系极为密切。
雍正不仅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皇帝,而且是一位孝子,对生母乌雅氏、奶母谢氏都极为孝顺。关于雍正奶母还有一段传说。
康熙十七年(1678年),四皇子胤祺(即雍正皇帝)出生于紫禁城永和宫。或许是因为先天体质迥异,胤祺出生后不仅连着哭了三天三夜,还滴水未进,无论怎么喂奶都不吃。眼见爱子奄奄一息,康熙皇帝心急如焚,不断命太医前来救治,但太医们均束手无策。其中一位太医奏道:“此子哭声震天本无病,乃是龙胎之体,非寻常奶母所能哺育,要找一位手托玉印,脚骑青龙的奶妈方可镇住四阿哥的长哭不止。”康熙皇帝听后虽不信,但也不妨一试。
这天,宛平县令奉命在管辖内寻找奶妈,一抬头,猛然看见一个手托豆腐的少妇在田埂上行走,县令灵机一动:豆腐不就是玉印,弯沿的田埂不就是青龙吗?县令急忙上前寻问少妇姓氏住所。少妇说叫谢氏,住在黄各庄村,家有丈夫,还有一个刚满月的孩子。县令一听, 就是她,于是把这位谢氏送进了宫。谢氏在皇帝面前说话大方得体,康熙很是满意。也许是四阿哥哭累了,谢氏刚一抱四阿哥就不哭了,还安静地吃起了奶。从此之后,这名从宫外找来的汉族妇女特例成为了胤祺的奶妈。
在正史中,对这位农妇的事迹有过一些记载,其姓名不详,人们只知她叫谢氏。谢氏成为雍正奶妈后,哺育、抚养他长达十余年。胤祺当上雍正皇帝不久,便下令封谢氏为一品诰命夫人,对其丈夫也进行了封赏。谢氏晚年生病期间,雍正像对待生母一样关怀备至。谢氏病逝后,雍正追封她为“恭勤夫人”,亲自提笔为其撰写碑文,还下旨在其故乡敕建坟墓予以厚葬。每逢清明,雍正皇帝都要亲自去扫墓。“恭勤夫人谢氏墓”也成为皇帝为其奶母所建墓葬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 历代皇帝对奶母如此厚葬又如此尊敬的,雍正可谓是第一人。
借问酒家何处有“流杯亭”里谁喝酒
据晋代陆翔《邺中记》中记载:“寒食三日作醴酪。”说明当时有寒食节制作饮用甜酒浆的习俗。清明与寒食本是两个节日,由于时间相近,又加上扫墓与寒食禁火习俗的融合,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与清明便合而为一了。寒食节时,家家要禁烟火三日,而一连三天仅吃冷食是很不舒服的,于是喝酒暖身之举便流传开来。
京西潭柘寺是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 寺院。寺院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和清代皇帝的行宫院。行宫院中碧瓦朱栏、流泉淙淙、修竹丛生,颇有些江南园林的意境,在行宫院的中间就是著名的流杯亭。
流杯亭建在原无逸殿的遗址上,为方形四角攒尖顶的木结构,上覆绿色琉璃瓦。亭内用汉白玉石铺地,石面上刻有一条弯曲盘旋的石槽,宽、深各10厘米,其所构成的图案十分奇特,从南向北看像龙头,而从北向南看却又像虎头。水从亭外东侧,汉白玉雕的龙头口中流出,沿引水石槽从东侧入亭,几经旋转后,从西侧流出。途中九轉十八弯,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南龙北虎的图案。
这座流杯亭名叫“猗玎亭”。“玎”意为像珠子一样的美石;“猗”指带水的美妙玉石。其实说的是亭子地面上的那块汉白玉石面。流杯亭展现的是古代人饮酒娱乐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曲水流觞”是古代清明节常用来娱乐消遣的活动。乾隆皇帝在游寺期间,经常与王公大臣们围坐在亭边,将一只带有双耳的竹制酒杯盛上酒,放在流水的入口处,让酒杯随水漂流,如果酒杯在谁的面前倾倒或者停住,就要对谁罚酒一杯或赋诗一首。乾隆皇帝曾特意为这座流杯亭题诗:“ 扫径猗猗有绿筠,频伽鸟语说经频。引流何必浮觞效,岂是兰亭修契人。”
三国时期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睿,在洛阳的天渊池南侧石头上雕凿出盘曲的水道,引水流觞,欢宴作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流杯亭,此后“曲水流觞”逐渐演化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的专利。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要算王羲之与其友在会稽山举行兰亭之会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41位文人雅士,在这里“曲水流觞”,被喝酒的人各作诗文,并结成集,由旺羲之作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帖。
流杯亭在清代,是皇家特有的建筑。北京过去共有六处七座,现只剩下四座,即故宫御花园的“契赏亭”、中南海的“流水音亭”、恭王府花园的“沁秋亭”,再有就是潭柘寺的“猗玎亭”。在北京众多的寺庙中,潭柘寺独享此荣,可见其地位之高。
牧童遥指杏花村赏完晴雪品春茗
北京虽然没有杏花村,但清明赏杏花,可以去香山公园。西山晴雪碑就在香山公园里,从三月底开始,西山万顷杏花陆续开放,洁白的杏花仿佛皑皑白雪覆盖于山岭之上。 于是西山晴雪一年有了两次赏景的好时机。
西山自明代起就有万顷杏树。明代王衡曾写下“上下皆漫漫遥白,花如春后薄雪”的句子,由此可见西山杏花盛开之时是多么美丽。
在《古今香山》中有过一段记载:乾隆十五年(1750年) ,一冬无雪,入春无雨,这是大旱之兆,乾隆皇帝和诸大臣都忧心忡忡。初春一天,乾隆皇帝到香山静宜园打猎。出西直经青龙桥时,远远望见西山山凹处一片洁白,酷似积雪覆盖。乾隆皇帝大为惊喜,赶来细看,原来是漫山遍野的杏花绽放,轻风吹来,花瓣纷纷扬扬,如雨雪飘落。触景生情之际,欣然题写了“西山晴雪”四个大字。
游人们悠闲欣赏着美丽的杏花,但对于西山八大处来说,每年三月下旬就进入了忙碌状态,而这要源于“明前茶”。明前茶就是清明节前采的茶。明前茶是一年当中最早熟的茶,也叫头茶,从3月5日的惊蛰到3月21日的春分开始发芽,长个10多天,等快到清明节的前几日采摘下来进炒制。因为此时经过一个冬季的沉淀,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了充分的积累,再加上初春气温比较低,茶树生长速度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这时虫害也还没产生,很少会受到农药污染,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明前茶营养丰富,口感香而味醇,所以很受人们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