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谈作文学生色变的现象,作文课堂沉闷压抑,所做文章无病呻吟。我曾经为此苦闷很久:学生们到底怎么了?学生的情感何时被扼杀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努力尝试与实践: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拙见。
  一、引导学生快乐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真正融入文本,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为此,我班成立了“静雅”读书角,学生把自己所拥有的课外读物都捐献出来,成了班内所有同学的公共读物,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创造了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一周拿出两节课专门让学生静心读书,建立了诵读课程、名著课程、浏览课程三级阅读课程体系: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师进行对话,浏览时事新闻、报刊杂志、网络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逐步丰富了写作素材。
  二、创设畅所欲言的平台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思想驰骋的舞台,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坚持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为本”,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尽可能说自己想要说的话。为此,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了QQ群聊天室、师生情邮箱等,通过这样的平台,大家相互提意见、发表看法、欣赏作品、评改作品等,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有什么想说的话在此尽情倾吐,因而也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积极性,为他们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三、鼓励学生调动生活情感
  学生目前作文最大的问题是空话、套话,缺少生活体验,没有丰富的情感。即使写作文也是无感而作,无情而发。所写之处,不见血肉,缺少灵性,随之个性就无从说起。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推而广之,同一物象,一也应有一千个心中之象。况且,世间万物林林总总,所创作品应该五彩纷呈。要达到这一目的,生活体验,情感储备特别重要,创作情感的激发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带着学生们置身于生活这个大课堂中,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丰富表象,获得“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写作材料。学校、家庭、社会都是他们写作的广阔天地,那里发生的一切,都给人以启发、教益,那是他们写作的大课堂。于是,我利用星期日领着他们走出课堂,组织他们大热天去做小买卖,面对炎炎的烈日,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劳累,从而体会父母的艰辛。继而写出了《假如我当超市的售货员》、《我帮妈妈做家务》等文章。由于学生体验生活,构思新颖,感情真挚,生活他们不但懂得了什么是生活,而且能真实地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信
  教育心理学表明,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力求成功的人,旨在获取成就,并选择能有所成就的任务。所谓“跳一跳,摘桃子”,如果使劲跳了,“桃子”还是遥不可及,那再次跳起的动力就丧失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标准。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在评价机制上,我们教师不应该搞“一言堂”,而是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評、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些比较差的作文,教师要宽容,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让多数同学都能体会到“摘桃子”的成就感,为下次的作文打好自信的基础。
  快乐地作文,又因作文而快乐,这是我们广大师生的永远追求。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我想,教师的快乐也莫过于此吧。
其他文献
摘要: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般习惯于顺向思维,因此逆向思维能力很薄弱,导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逆向思维的建立,进而直接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要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往往可以使问题简化,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逆向思维 数学教学 创新精神  思维就是人的理性认识的过程,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思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原因及板块构造的相关内容,是承接第一节"海陆分布"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观点及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学生刚学完第一章"地球",第二章“地图”,第三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格局,为本节“海陆
期刊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较普遍、功效较显著的教学手段。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但有些课堂提问却不令人满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有以下这些。  1.逐词逐句串讲  这种提问就是按课文顺序一问一答。学生回答一般只需说“对”或“不对”,“是”或“不是”。这种提问既缺乏内涵,又没有思维强度。  2.难易不够恰当 
期刊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造就品格。而我们的“大阅读”倡导的就是小学生养成终生阅读习惯。阅读习惯应该从一年级开始抓起,充分利用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想读书、想识字的愿望,激发读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怎样在一年级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呢?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阅读氛围  汉语拼音是语文阅读的的工具。当教学完所有的汉语拼音后,我就做了
期刊
焦虑是指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它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或未来的威胁事件中一种含糊的、有时是非理性的不适当的情感,与未能满足需要、预料到失败或意识到某种失败的可能性相联系。产生焦虑时,一般伴有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出汗增多等现象。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
期刊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  (2)函数奇偶性是研究函数的一个重要策略,因此 成为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它的研究也为今后幂函数、三角函数的性质等后续内容的深入起着铺垫的作用;  (3)奇偶性的教学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能力方面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充满着数学方法论的渗透教育,同时又是数学美的集中体现。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中年级要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在中年级主要进行纪实性的观察作文,但也不能忽视想象作文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如果自主创新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一切创新都依赖于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与深远影响。  作文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操作实验与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鸡卵有哪些结构以及有何功能?鸡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2)通过讨论日常所见的现象,使学生了解鸟的生殖发育的基本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实验并想办法解决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的能力。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3)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
期刊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亮点在于笔者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分析其真正内涵;走进作者,感受其内心的真实情感;最后体验新认知结合现实生活带来的新感受。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教育目的。  2.设计理念  首先,要提炼篇章的宏观结构,实现文体的整体重构。其次,要分析段际的语篇连贯,显性英文语段的特点。最后,要挖掘语篇蕴含的情感,走进作者的真实内心。  3.教材分析  此
期刊
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写话是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基础,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写话往往会成了学生的一大难题。每一位学生都感觉非常的头疼,经常产生畏惧心理,有的孩子,在写话中迟迟不动笔。  一、在写话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通过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存有以下的问题:  1.读题目要求不准确,弄不清题目的要求,把握不准写话的内容;  2.写话的内容篇幅比较短,有点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