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学生的管理方面应该继续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与此同时,高校的教育者们应该对激励理论应该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正确的将激励理论用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自律、自觉作用,更有效的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进行和实施。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激励理论
我国逐渐加强教育教学的建设,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高校学生管理中要融入激励理论。这是因为激励理论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学生更好的进行高校生活。但是目前来看,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较为明显,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就会导致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出现一定的问题。本文就从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来探究如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
一、激励理论定义
在激励理论的提出和应用过程中,部分学者对激励理论进行相应的定义概述;即“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和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激励举动的行为进程是以人自身个体的内心深处的渴求为出发点,从相关的活动中的个体欲望和需求出发,在满足对应的欲望、需求的过程中,促使个体为达到对应目标进行思想和行为上的努力,且达到目标。在管理学理论中,我们也将相关的激励原理进行分类;即内容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以及过程型激励理论三大类。分别研究的使激励理论中满足其需求及激励原因与作用;行为实际的结果和对被管理者的反作用及实现目的;激励过程的内容反馈;而相关研究的内容也适用于高校进行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
二、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过于宽松
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二就是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过于宽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当前来看有两个:第一个是学校的教职工数量不足。在很多的高校中,因为其本身的人员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做到對学生的全面监控和管理,这样就导致许多的学生做一些违反校规校级的事情都得不到惩罚,因此造成了学生无视校规校级的局面。第二个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大部分的学校中都存在这个问题,其许多的内容规定都较为宽泛,不能够较好的管理学生,因此导致高校的很多学生都认为大学是极为自由的,没有各种约束。这是学校本身出现的问题,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学校的校风出现严重的问题,学生不能够良好的发展。
(二)部分学校激励措施缺乏时效性
部分学校一般情况下是将对优秀教职工的表彰活动安排在学期末、教师节前后或下一学期开学初,激励时间相对滞后,通常无法对教职工优秀的工作成绩进行及时有效的肯定及积极广泛的宣传,因此激励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也无法在特定时期起到榜样作用。
(三)部分学校激励措施缺乏公平性
一般情况下,部分学校将教职工的科研工作考核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存在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缺乏多样性、全面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将精力倾斜到科研工作的教职工往往职称较高,而偏重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或者学校其他工作上的教职工在职称评审中会处于劣势,有时无法真正实现公平公正。与此同时,教职工的评优评先有时候会采取平均主义方式,没有适当调整比例,难以公平地做到奖优惩劣,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激励应有的作用。
三、构建新时期高校激励机制的发展思路
(一)建立科学公平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发挥激励机制作用的有效方式是以点带面,以激励群体整体提高为实现目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公平、透明的激励环境来为大众认可其榜样的先进性。随着时代信息化的发展,人们要求公平、公开的理念在增强,高校管理层必须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抛弃旧的人情观点、各专业条块观念,真正达到高校激励机制的最大效应。
(二)以激励理论带动学校管理制度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方法之二就是以激励理论带动学校管理制度的发展。其主要的做法在当前来看有如下两个:首先是可以进行校规校纪的评比,激励机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竞争来帮助学生进行成长,因此在学校中进行校规校纪的评比,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更好的遵守校规校纪,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同时,施行班级评比,也能够让导员更加关注学生的情况,从而更好的进行教育。其次是进行校规校纪改进。在当前的校规校纪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以惩罚为主,而且其惩罚都是警告或者是开出记过等处理方式,这种方式不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思想教育激励法
思想教育激励法指的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方法激励学自我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思维意识的悟性提高,同时加强学生的自律性。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消除内心的不良因素,提高自身行动力和思想素质。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必须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高校大学生管理激励机制上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当今大学生人性化成长为重点,搞好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不要走过场,要发挥学生会的作用,时刻掌握学生动态,倾听学生心声,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就业难的形势,要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疏导,多方面对大学生施以精神和物质的激励,促其成才。
四、结语
在当前时代中,人们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不断的增加,因此,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教学的相关建设,希望能够更好的保证教育教学的完成,其中较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因为高校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没有了繁重的作业,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规划,所以其本身就会较为懈怠,这就需要高校能够推行激励理论,让学生的斗志燃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学生对遵守校规积极性不高、学校对学生管理过于宽松等问题入手,通过探究得出,在高校学生管理激励理论的应用中,应该以在学生学习生涯中灌输激励理论、以激励理论带动学校管理制度发展两个方面入手,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杰.浅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2(12):120+128.
[2]李向农.浅谈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前沿,2006(6).
[3]田金环,龚华芳,周长忍,焦延鹏,罗丙红.浅议激励理论在高校实验室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6,19(05):222-223.
[4]殷志伟.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以苏州大学学生科技协会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8):76-77.
[5]肖叶枝.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管理研究与应用——基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分析[J].企业导报,2010,(07):203-204.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激励理论
我国逐渐加强教育教学的建设,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高校学生管理中要融入激励理论。这是因为激励理论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学生更好的进行高校生活。但是目前来看,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较为明显,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就会导致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出现一定的问题。本文就从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来探究如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
一、激励理论定义
在激励理论的提出和应用过程中,部分学者对激励理论进行相应的定义概述;即“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和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激励举动的行为进程是以人自身个体的内心深处的渴求为出发点,从相关的活动中的个体欲望和需求出发,在满足对应的欲望、需求的过程中,促使个体为达到对应目标进行思想和行为上的努力,且达到目标。在管理学理论中,我们也将相关的激励原理进行分类;即内容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以及过程型激励理论三大类。分别研究的使激励理论中满足其需求及激励原因与作用;行为实际的结果和对被管理者的反作用及实现目的;激励过程的内容反馈;而相关研究的内容也适用于高校进行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
二、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过于宽松
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二就是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过于宽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当前来看有两个:第一个是学校的教职工数量不足。在很多的高校中,因为其本身的人员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做到對学生的全面监控和管理,这样就导致许多的学生做一些违反校规校级的事情都得不到惩罚,因此造成了学生无视校规校级的局面。第二个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大部分的学校中都存在这个问题,其许多的内容规定都较为宽泛,不能够较好的管理学生,因此导致高校的很多学生都认为大学是极为自由的,没有各种约束。这是学校本身出现的问题,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学校的校风出现严重的问题,学生不能够良好的发展。
(二)部分学校激励措施缺乏时效性
部分学校一般情况下是将对优秀教职工的表彰活动安排在学期末、教师节前后或下一学期开学初,激励时间相对滞后,通常无法对教职工优秀的工作成绩进行及时有效的肯定及积极广泛的宣传,因此激励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也无法在特定时期起到榜样作用。
(三)部分学校激励措施缺乏公平性
一般情况下,部分学校将教职工的科研工作考核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存在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缺乏多样性、全面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将精力倾斜到科研工作的教职工往往职称较高,而偏重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或者学校其他工作上的教职工在职称评审中会处于劣势,有时无法真正实现公平公正。与此同时,教职工的评优评先有时候会采取平均主义方式,没有适当调整比例,难以公平地做到奖优惩劣,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激励应有的作用。
三、构建新时期高校激励机制的发展思路
(一)建立科学公平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发挥激励机制作用的有效方式是以点带面,以激励群体整体提高为实现目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公平、透明的激励环境来为大众认可其榜样的先进性。随着时代信息化的发展,人们要求公平、公开的理念在增强,高校管理层必须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抛弃旧的人情观点、各专业条块观念,真正达到高校激励机制的最大效应。
(二)以激励理论带动学校管理制度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方法之二就是以激励理论带动学校管理制度的发展。其主要的做法在当前来看有如下两个:首先是可以进行校规校纪的评比,激励机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竞争来帮助学生进行成长,因此在学校中进行校规校纪的评比,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更好的遵守校规校纪,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同时,施行班级评比,也能够让导员更加关注学生的情况,从而更好的进行教育。其次是进行校规校纪改进。在当前的校规校纪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以惩罚为主,而且其惩罚都是警告或者是开出记过等处理方式,这种方式不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思想教育激励法
思想教育激励法指的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方法激励学自我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思维意识的悟性提高,同时加强学生的自律性。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消除内心的不良因素,提高自身行动力和思想素质。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必须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高校大学生管理激励机制上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当今大学生人性化成长为重点,搞好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不要走过场,要发挥学生会的作用,时刻掌握学生动态,倾听学生心声,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就业难的形势,要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疏导,多方面对大学生施以精神和物质的激励,促其成才。
四、结语
在当前时代中,人们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不断的增加,因此,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教学的相关建设,希望能够更好的保证教育教学的完成,其中较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因为高校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没有了繁重的作业,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规划,所以其本身就会较为懈怠,这就需要高校能够推行激励理论,让学生的斗志燃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学生对遵守校规积极性不高、学校对学生管理过于宽松等问题入手,通过探究得出,在高校学生管理激励理论的应用中,应该以在学生学习生涯中灌输激励理论、以激励理论带动学校管理制度发展两个方面入手,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杰.浅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2(12):120+128.
[2]李向农.浅谈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前沿,2006(6).
[3]田金环,龚华芳,周长忍,焦延鹏,罗丙红.浅议激励理论在高校实验室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6,19(05):222-223.
[4]殷志伟.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以苏州大学学生科技协会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8):76-77.
[5]肖叶枝.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管理研究与应用——基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分析[J].企业导报,2010,(07):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