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做好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必然途径。具体到初中阶段,主要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代表。但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发现学生缺少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动力,不能与教师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教学效果比较有限,经常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比如对知识点的机械记忆上。本文即从学习动力概述、初中生缺少学习动力的表现和原因、激发初中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措施三个主要方面,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框架下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358
學习动力源于学生的内心,是一种内生性的动力,能够推动学生持续努力学习下去,只能培养和激发。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严格的教学手段,对学生造成某种“压制”,那种情况下的努力学习并不能代表学生具备了足够的学习动力。一旦要求有所放松,学生状态就会出现较大的反弹,无法持续。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就要想办法将学习本课程的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一种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能够通过学习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一、学习动力概述
学习动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将所有影响学习的要素分为智力与非智力两大类别,学习动力显然属于非智力因素,与兴趣、意志、性格等归属于同一类别,能够对学生最后的学习效果发挥作用。一些学者将学习动力视为学习过程的电源,没有学习动力就等于没有接上电源,不可能顺利完成学习过程。反过来说,如果学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那包括学习动力在内的非智力因素一定在其中被较好地利用了起来。学习动力与最终学习效果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有的时候还会互为因果,即好的学习成果会成为学生新的学习动力源泉。
二、初中生缺少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动力的表现及原因
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缺少学习动力主要会导致如下一些表现:学习时没有明确的目的,对取得良好学习成果缺少追求,学习策略方法僵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长期徘徊在较低的水平,等等。这些表现的根源则可以分为心理和能力两个层面。在心理层面,部分学生缺少对自身能力的了解,没有明确的学习成长目标,抗挫折能力差,有“破罐破摔”的倾向,不相信自己可以学得好,或不明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之后有什么用。而在能力层面,则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学习技能和认知能力不足以支撑其学习,最后灰心丧气。
三、激发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动力的有效措施
明白了学习动力的意义和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面临的学习动力问题后,下一步就要采取相应的手段以解决问题。根据上文的论述,主要可以从心理和能力两方面入手,最后发挥出整合作用。
1、帮助学生调适心理
如果说学习动力是学习的电源,那心理状态就是学习动力的“变压器”。心理状态不稳定或处于比较低的位点,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不稳定或达不到完成学习过程所需的程度。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针对部分学生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的特点,教师不能为其添加更大的心理压力,而是要想办法从一点一滴的细微调整做起,逐渐增强其适应能力,同时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向学生渗透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意义,帮助其找到明确的学习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制作一份学习时间表。在初始阶段,时间限制不妨设置的宽泛一些,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比如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多进行交流讨论。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他们的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以分析现实案例的方式为他们分析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后对他们处理人际关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时间的安排可以越来越紧凑,让学生慢慢去适应学习压力。
2、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与学习心理之间互相影响。较好的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得越来越积极,而良好的学习心理又能推动学生自我提升,实现学习能力的进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不过与学习心理的调适一样,不能揠苗助长,应该循序渐进。而且在展现的形式上要追求新颖、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掌握新型学习策略方法的效率,以尽快发挥实际效果。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我们的情感世界”一课为例。本课的内容是围绕情感与情绪的关系及情感的作用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起学生将关注点放在重点核心内容上的思维习惯;同时将本课的所有内容画出思维导图,让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并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画,根据是什么,鼓励学生今后学习的时候自己尝试去画思维导图。
3、心理能力良性循环
学习动力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问题。通过上述手段,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激发出来,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不断调整,教师不可能一直“手把手”的带领学生前进。否则只会导致学生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惰性,习惯于等待教师的教导。因此,教师要逐渐放开手,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确、牢固,同时完成教师自身从指导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例如,在学生的学习动力被普遍激发出来后,教师可以更多地在课堂上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和讨论,寻找道德与法治知识背后的深刻意义。对学生课后的预习和复习,教师可以适当减少传统有明确题目的作业的比例,转而给出一些开放性较强的主观题,而且允许学生对具体完成哪些作业有所选择,随后提醒学生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充足的自主学习素材,对他们进行鼓励,让学习逐渐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
综上所述,学习动力对教学效果有着全面且深刻的影响,其问题表现和原因都比较复杂,激发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内容显然不能代表全部的有效措施。只要大家能够勇于探索,善于总结,一定能够找到更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途径,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熊书玲.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分析[J].农家参谋,2018(24):184.
[2]刘年勇.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10.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358
學习动力源于学生的内心,是一种内生性的动力,能够推动学生持续努力学习下去,只能培养和激发。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严格的教学手段,对学生造成某种“压制”,那种情况下的努力学习并不能代表学生具备了足够的学习动力。一旦要求有所放松,学生状态就会出现较大的反弹,无法持续。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就要想办法将学习本课程的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一种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能够通过学习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一、学习动力概述
学习动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将所有影响学习的要素分为智力与非智力两大类别,学习动力显然属于非智力因素,与兴趣、意志、性格等归属于同一类别,能够对学生最后的学习效果发挥作用。一些学者将学习动力视为学习过程的电源,没有学习动力就等于没有接上电源,不可能顺利完成学习过程。反过来说,如果学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那包括学习动力在内的非智力因素一定在其中被较好地利用了起来。学习动力与最终学习效果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有的时候还会互为因果,即好的学习成果会成为学生新的学习动力源泉。
二、初中生缺少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动力的表现及原因
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缺少学习动力主要会导致如下一些表现:学习时没有明确的目的,对取得良好学习成果缺少追求,学习策略方法僵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长期徘徊在较低的水平,等等。这些表现的根源则可以分为心理和能力两个层面。在心理层面,部分学生缺少对自身能力的了解,没有明确的学习成长目标,抗挫折能力差,有“破罐破摔”的倾向,不相信自己可以学得好,或不明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之后有什么用。而在能力层面,则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学习技能和认知能力不足以支撑其学习,最后灰心丧气。
三、激发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动力的有效措施
明白了学习动力的意义和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面临的学习动力问题后,下一步就要采取相应的手段以解决问题。根据上文的论述,主要可以从心理和能力两方面入手,最后发挥出整合作用。
1、帮助学生调适心理
如果说学习动力是学习的电源,那心理状态就是学习动力的“变压器”。心理状态不稳定或处于比较低的位点,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不稳定或达不到完成学习过程所需的程度。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针对部分学生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的特点,教师不能为其添加更大的心理压力,而是要想办法从一点一滴的细微调整做起,逐渐增强其适应能力,同时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向学生渗透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意义,帮助其找到明确的学习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制作一份学习时间表。在初始阶段,时间限制不妨设置的宽泛一些,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比如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多进行交流讨论。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他们的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以分析现实案例的方式为他们分析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后对他们处理人际关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时间的安排可以越来越紧凑,让学生慢慢去适应学习压力。
2、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与学习心理之间互相影响。较好的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得越来越积极,而良好的学习心理又能推动学生自我提升,实现学习能力的进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不过与学习心理的调适一样,不能揠苗助长,应该循序渐进。而且在展现的形式上要追求新颖、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掌握新型学习策略方法的效率,以尽快发挥实际效果。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我们的情感世界”一课为例。本课的内容是围绕情感与情绪的关系及情感的作用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起学生将关注点放在重点核心内容上的思维习惯;同时将本课的所有内容画出思维导图,让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并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画,根据是什么,鼓励学生今后学习的时候自己尝试去画思维导图。
3、心理能力良性循环
学习动力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问题。通过上述手段,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激发出来,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不断调整,教师不可能一直“手把手”的带领学生前进。否则只会导致学生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惰性,习惯于等待教师的教导。因此,教师要逐渐放开手,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确、牢固,同时完成教师自身从指导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例如,在学生的学习动力被普遍激发出来后,教师可以更多地在课堂上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和讨论,寻找道德与法治知识背后的深刻意义。对学生课后的预习和复习,教师可以适当减少传统有明确题目的作业的比例,转而给出一些开放性较强的主观题,而且允许学生对具体完成哪些作业有所选择,随后提醒学生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充足的自主学习素材,对他们进行鼓励,让学习逐渐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
综上所述,学习动力对教学效果有着全面且深刻的影响,其问题表现和原因都比较复杂,激发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内容显然不能代表全部的有效措施。只要大家能够勇于探索,善于总结,一定能够找到更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途径,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熊书玲.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分析[J].农家参谋,2018(24):184.
[2]刘年勇.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