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孤独;人际交往;人本主义疗法;心理分析法;认知调整法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一天下午,一位女生风风火火走进心理咨询室,看上去很着急。等情绪平缓些后,她苦恼地诉说:这段时间过得很压抑,如果再不找人倾诉一下,很担心自己会精神崩溃。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从小并不缺乏关爱、关心。人际关系也不差,只要自己想处理好,还是很容易的,但是自己就是不想和她们在一起,在学校住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觉得周围人都不可信任,许多同学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的不是,很虚假,因此自己很少将内心话告诉别人。懂得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回报以微笑,但就是不想这么做。感觉很孤独。
二、问题分析
该个案的主要问题是人际交往不良带来的孤独感。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是在“我”与“他人”之间,“我”与环境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时出现的一种自己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通过和她的沟通,我发现造成她困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和自我意识发展带来的心理偏差。处于从半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青少年与人交往、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非常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空虚,产生孤独感。同时,青少年还面临同一性的问题,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心里有许多不愿轻易告人的秘密,有一种闭锁心理;另一方面又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能心灵相通,在找不到这种“知音”的情况下,便会陷入强烈的孤独感中,觉得自己与世界存在隔膜,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
(二)高傲的心理。因为觉得自己思维灵活,表达能力强,对事情的思考深入,有一种优越感,所以自命不凡、清高,看不上旁人,感觉这个人“庸俗”,那个人“幼稚”,于是索性不愿与别人交往,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自己搞自己的学习。然而,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一个人默默承受的时候,就会体会到找不到信任的人倾诉的痛苦,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
(三)交往中遭受过挫折经历,让她对人产生不信任感。上小学时因为某些原因与好朋友发生矛盾,初中时就干脆不理他人只顾埋头苦读,升上高中后想着交一些朋友但又因为学习和交友不能兼顾而选择了与同学日渐疏远;同学、室友喜欢在背后讨论别人的不是……这些经历使她感到世间的冷漠和虚伪,变得不再信任他人。
(四)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她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梦想将来自己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这本身并没有错,在许多时候是人前进的动力。但是她把一些观念绝对化,经过自己过分自信的思考,她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我的想法是不平凡的,我不想跟那种幼稚的人打交道!”“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都不会去做!”这样下来,她选择忽视自己内心的交往需要,忽视自己情绪的表达。她太执着于心中的“不平凡”的信念,而忽视甚至瞧不起面前的所有平凡。
三、辅导策略和过程
(一)无条件积极关注,取得学生信任
在咨询过程中,我首先采用了人本主义的“来访者中心” 的方法,主要用关注、倾听、同感来与来访者交流。因为只有当她在我这里找到了信任,才能真正将心打开,才有利于我搜集资料,提供有效帮助;只有通过积极关注,才能让学生明白自己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以改善;同时也能舒缓了她心里的孤独感。该个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觉得他人不可信任,从不轻易向人倾诉内心的烦恼,喜怒哀乐也不轻易表露在脸上,但她却把这些都告诉了我,从对生活事件的逐步深入描述来看,表明了她把我当成可信任的人,这对咨询的进展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探寻问题根源,引导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1.解释、分析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学校这个群体中生活,总是在不断地交往中从事其他学习和活动,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于他(她)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学生,如果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达不到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也就不能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以后走上社会,可能也无法与别人合作得好。因此我一方面让她尽情倾诉;另一方面,对她目前的处境表示深深理解的同时,将她出现的困扰进行了心理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反馈给她本人。从她的反映看来,她对我的分析是很认可的。
2.鼓励她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并适当提出一些建议
在取得她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我和她一起讨论了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的关系问题,反复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社会智慧的重要体现。并鼓励她勇敢敞开自己的心扉,开放自我,让别人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获得他们的理解,帮助自己消除孤独感。例如在“如何对待他人的不理解”的问题上,我给她的建议是:先要理解别人的不理解!这是从我做起的第一步。具体而言,可以遵循如下次序来解决问题:(1)承认别人不理解的现实,因为它有一定合理性;(2)尽可能了解别人为什么不理解;(3)采取让别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让其理解。
3. 转变视角看待孤独
孤独并不是十七八岁特有的感觉,而是与生俱来并且会陪伴我们终生的一种存在状态。一个人如果完全没有孤独,也是很难有心理深度的。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说的就是圣贤之人能够利用孤独进行深刻的思索。因为个案是个思维活跃、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人,引导其转变思维角度来看待孤独,对她正确理解“孤独”、体验孤独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我鼓励她训练自己积极运用独处的时间,发展其他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多读一些好书,多懂得一些能使自己真正走向成熟的经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让孤独得到升华,生活会更加充实;情感有寄托,孤独感也会慢慢为自我的快乐所取代。
(三) 对其进行认知调整,帮助其重建合理的认知模式
首先我们找出了一些非理性想法,通过启发她对自己问题症结中的非理性观念的领悟,以此帮助其重新认识自我,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摆脱非理性观念对自我的困扰。下面是咨询片段:
S:老师,我最近心情很不好,日子过得很压抑!
T:发生了什么事吗?
S:我觉得这世上没有人能理解我。
T:别人是怎么不理解你的?能举个例子吗?
S:就比如别的同学很喜欢讨论八卦明星之类的话题,而我对那些一点兴趣也没有,我觉得他们很幼稚,这么大个人了还整天谈论这个,多肤浅呐!我喜欢的是一些时事新闻,因此常常和他们谈不到一块去。有时候我也能和他们嘻嘻哈哈的,但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感觉自己其实是人在内、心在外。
T:你和同学之间由于兴趣、爱好有所不同,而常常找不到相同的话题,无法进行深入交流。时间一久,你习惯了自己一个人承受一切,因为你觉得跟他们说他们也未必可以理解你,能明白你内心的真正想法。可以这样理解吗?
S:大致是这样的。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也清楚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我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从小也不缺乏关爱。为什么我常常会觉得孤独呢?
T:你以前有没有发生过与同学相处不愉快的经历呢?
S:小时候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但因为某些原因两个人发生了矛盾,这件事给我的伤害还是蛮大的。初中时我一心用在读书上,没交什么朋友。升上高中后想着交一些朋友但又因为影响了学习而选择与他们日渐疏远。还有,有些同学很喜欢在背后说别的同学的不是,口是心非,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很虚伪。所以现在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都不想去做。
T:我能理解你目前的感受。以前发生过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确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果换作是我,我的内心肯定也不好受。但是,什么是虚伪?“口是心非”就都是虚伪吗?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而让某些人不能心口如一?
S:也有这种情况的。
T: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虚伪?你刚才也谈到,你交过的朋友并不多,因为某些人的错误或者误会而让你对所有人持一样的看法,这是否对他们不公平?会不会因为偏见而丧失了与志趣相同的人交往的机会?
S(思考了很久):是的,也许我错过了许多可以成为朋友的人。
T:有没有哪个人能够做到绝对的真诚?就你来说吧,你觉得你可以做到吗?
S:我也做不到。是的,我自己也没办法做到,所以不能那样去要求别人。
T:你说你不想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学习是什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难道不也是一种学习?
S:老师,你说的很多我都懂。但是我就是不想改,我觉得自己很难改变。
T:你不去改,怎么知道你改不了?知道自己的不足而不想改变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你害怕艰难的改变?
S(沉默了一会儿):老师,我有些明白了。我会用今天获得的新认识去逐渐改变原有的一些观点,争取使自己能逐渐成熟起来。
四、效果与思考
经过疏导,该生表示自己回去后将会对自己以前与同学相处的方法、方式进行认真反思,并把在咨询中领悟到的一些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尽快使自己从孤独中走出来。
通过这一个案的辅导,我对心理辅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和感受:
(一)良好的咨询关系是打开来访者心灵的钥匙
该个案辅导能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与来访者之间良好的咨询关系。像她这样对人缺乏信任感的来访者心理其实是很脆弱的,如果在辅导开始的时候没有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就会很容易引起来访者的防御心理,所以在辅导之初应给予她理解和支持以赢得她的信任,让她愿意敞开心扉诉说内心的喜怒哀乐。
(二)做好长期辅导的准备
来访者的问题通常是长期累积下来的,并不是一两次的辅导就能见效,如本个案。她的心理问题往往有反复性,可能经过一两次辅导后,问题暂时解决了,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它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彻底解决了,所以这就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做足功夫让这样的来访者继续来访。
(三)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心理带来的心理和行为偏差问题值得关注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心理容易导致他们带着“双重标准”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他们看不惯别人“虚伪”,可自己也并不是每每总讲真心话;他们希望别人都能理解自己,却不能容忍别人身上一些不合自己口味的东西……带着这种自我中心心理进行交往,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心理和行为。因此作为老师要引导他们不要把自己认为别人应该做的标准定得过高过严,我们惟一能做的只是对自己多提些要求,对他人多一些宽容。另外,我发现他们的问题不只是来自于他们自身,还来自于他们周围系统的人,当事人最终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假如他们下定决心去改变自己,但是可能会由于缺乏周围环境系统的配合而变得十分艰难,这时应该怎么去做?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稿件编号:091018001)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苏北中学,515829,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一天下午,一位女生风风火火走进心理咨询室,看上去很着急。等情绪平缓些后,她苦恼地诉说:这段时间过得很压抑,如果再不找人倾诉一下,很担心自己会精神崩溃。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从小并不缺乏关爱、关心。人际关系也不差,只要自己想处理好,还是很容易的,但是自己就是不想和她们在一起,在学校住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觉得周围人都不可信任,许多同学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的不是,很虚假,因此自己很少将内心话告诉别人。懂得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回报以微笑,但就是不想这么做。感觉很孤独。
二、问题分析
该个案的主要问题是人际交往不良带来的孤独感。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是在“我”与“他人”之间,“我”与环境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时出现的一种自己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通过和她的沟通,我发现造成她困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和自我意识发展带来的心理偏差。处于从半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青少年与人交往、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非常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空虚,产生孤独感。同时,青少年还面临同一性的问题,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心里有许多不愿轻易告人的秘密,有一种闭锁心理;另一方面又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能心灵相通,在找不到这种“知音”的情况下,便会陷入强烈的孤独感中,觉得自己与世界存在隔膜,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
(二)高傲的心理。因为觉得自己思维灵活,表达能力强,对事情的思考深入,有一种优越感,所以自命不凡、清高,看不上旁人,感觉这个人“庸俗”,那个人“幼稚”,于是索性不愿与别人交往,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自己搞自己的学习。然而,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一个人默默承受的时候,就会体会到找不到信任的人倾诉的痛苦,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
(三)交往中遭受过挫折经历,让她对人产生不信任感。上小学时因为某些原因与好朋友发生矛盾,初中时就干脆不理他人只顾埋头苦读,升上高中后想着交一些朋友但又因为学习和交友不能兼顾而选择了与同学日渐疏远;同学、室友喜欢在背后讨论别人的不是……这些经历使她感到世间的冷漠和虚伪,变得不再信任他人。
(四)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她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梦想将来自己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这本身并没有错,在许多时候是人前进的动力。但是她把一些观念绝对化,经过自己过分自信的思考,她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我的想法是不平凡的,我不想跟那种幼稚的人打交道!”“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都不会去做!”这样下来,她选择忽视自己内心的交往需要,忽视自己情绪的表达。她太执着于心中的“不平凡”的信念,而忽视甚至瞧不起面前的所有平凡。
三、辅导策略和过程
(一)无条件积极关注,取得学生信任
在咨询过程中,我首先采用了人本主义的“来访者中心” 的方法,主要用关注、倾听、同感来与来访者交流。因为只有当她在我这里找到了信任,才能真正将心打开,才有利于我搜集资料,提供有效帮助;只有通过积极关注,才能让学生明白自己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以改善;同时也能舒缓了她心里的孤独感。该个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觉得他人不可信任,从不轻易向人倾诉内心的烦恼,喜怒哀乐也不轻易表露在脸上,但她却把这些都告诉了我,从对生活事件的逐步深入描述来看,表明了她把我当成可信任的人,这对咨询的进展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探寻问题根源,引导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1.解释、分析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学校这个群体中生活,总是在不断地交往中从事其他学习和活动,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于他(她)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学生,如果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达不到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也就不能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以后走上社会,可能也无法与别人合作得好。因此我一方面让她尽情倾诉;另一方面,对她目前的处境表示深深理解的同时,将她出现的困扰进行了心理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反馈给她本人。从她的反映看来,她对我的分析是很认可的。
2.鼓励她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并适当提出一些建议
在取得她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我和她一起讨论了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的关系问题,反复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社会智慧的重要体现。并鼓励她勇敢敞开自己的心扉,开放自我,让别人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获得他们的理解,帮助自己消除孤独感。例如在“如何对待他人的不理解”的问题上,我给她的建议是:先要理解别人的不理解!这是从我做起的第一步。具体而言,可以遵循如下次序来解决问题:(1)承认别人不理解的现实,因为它有一定合理性;(2)尽可能了解别人为什么不理解;(3)采取让别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让其理解。
3. 转变视角看待孤独
孤独并不是十七八岁特有的感觉,而是与生俱来并且会陪伴我们终生的一种存在状态。一个人如果完全没有孤独,也是很难有心理深度的。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说的就是圣贤之人能够利用孤独进行深刻的思索。因为个案是个思维活跃、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人,引导其转变思维角度来看待孤独,对她正确理解“孤独”、体验孤独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我鼓励她训练自己积极运用独处的时间,发展其他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多读一些好书,多懂得一些能使自己真正走向成熟的经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让孤独得到升华,生活会更加充实;情感有寄托,孤独感也会慢慢为自我的快乐所取代。
(三) 对其进行认知调整,帮助其重建合理的认知模式
首先我们找出了一些非理性想法,通过启发她对自己问题症结中的非理性观念的领悟,以此帮助其重新认识自我,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摆脱非理性观念对自我的困扰。下面是咨询片段:
S:老师,我最近心情很不好,日子过得很压抑!
T:发生了什么事吗?
S:我觉得这世上没有人能理解我。
T:别人是怎么不理解你的?能举个例子吗?
S:就比如别的同学很喜欢讨论八卦明星之类的话题,而我对那些一点兴趣也没有,我觉得他们很幼稚,这么大个人了还整天谈论这个,多肤浅呐!我喜欢的是一些时事新闻,因此常常和他们谈不到一块去。有时候我也能和他们嘻嘻哈哈的,但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感觉自己其实是人在内、心在外。
T:你和同学之间由于兴趣、爱好有所不同,而常常找不到相同的话题,无法进行深入交流。时间一久,你习惯了自己一个人承受一切,因为你觉得跟他们说他们也未必可以理解你,能明白你内心的真正想法。可以这样理解吗?
S:大致是这样的。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也清楚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我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从小也不缺乏关爱。为什么我常常会觉得孤独呢?
T:你以前有没有发生过与同学相处不愉快的经历呢?
S:小时候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但因为某些原因两个人发生了矛盾,这件事给我的伤害还是蛮大的。初中时我一心用在读书上,没交什么朋友。升上高中后想着交一些朋友但又因为影响了学习而选择与他们日渐疏远。还有,有些同学很喜欢在背后说别的同学的不是,口是心非,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很虚伪。所以现在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都不想去做。
T:我能理解你目前的感受。以前发生过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确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果换作是我,我的内心肯定也不好受。但是,什么是虚伪?“口是心非”就都是虚伪吗?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而让某些人不能心口如一?
S:也有这种情况的。
T: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虚伪?你刚才也谈到,你交过的朋友并不多,因为某些人的错误或者误会而让你对所有人持一样的看法,这是否对他们不公平?会不会因为偏见而丧失了与志趣相同的人交往的机会?
S(思考了很久):是的,也许我错过了许多可以成为朋友的人。
T:有没有哪个人能够做到绝对的真诚?就你来说吧,你觉得你可以做到吗?
S:我也做不到。是的,我自己也没办法做到,所以不能那样去要求别人。
T:你说你不想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学习是什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难道不也是一种学习?
S:老师,你说的很多我都懂。但是我就是不想改,我觉得自己很难改变。
T:你不去改,怎么知道你改不了?知道自己的不足而不想改变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你害怕艰难的改变?
S(沉默了一会儿):老师,我有些明白了。我会用今天获得的新认识去逐渐改变原有的一些观点,争取使自己能逐渐成熟起来。
四、效果与思考
经过疏导,该生表示自己回去后将会对自己以前与同学相处的方法、方式进行认真反思,并把在咨询中领悟到的一些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尽快使自己从孤独中走出来。
通过这一个案的辅导,我对心理辅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和感受:
(一)良好的咨询关系是打开来访者心灵的钥匙
该个案辅导能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与来访者之间良好的咨询关系。像她这样对人缺乏信任感的来访者心理其实是很脆弱的,如果在辅导开始的时候没有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就会很容易引起来访者的防御心理,所以在辅导之初应给予她理解和支持以赢得她的信任,让她愿意敞开心扉诉说内心的喜怒哀乐。
(二)做好长期辅导的准备
来访者的问题通常是长期累积下来的,并不是一两次的辅导就能见效,如本个案。她的心理问题往往有反复性,可能经过一两次辅导后,问题暂时解决了,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它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彻底解决了,所以这就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做足功夫让这样的来访者继续来访。
(三)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心理带来的心理和行为偏差问题值得关注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心理容易导致他们带着“双重标准”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他们看不惯别人“虚伪”,可自己也并不是每每总讲真心话;他们希望别人都能理解自己,却不能容忍别人身上一些不合自己口味的东西……带着这种自我中心心理进行交往,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心理和行为。因此作为老师要引导他们不要把自己认为别人应该做的标准定得过高过严,我们惟一能做的只是对自己多提些要求,对他人多一些宽容。另外,我发现他们的问题不只是来自于他们自身,还来自于他们周围系统的人,当事人最终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假如他们下定决心去改变自己,但是可能会由于缺乏周围环境系统的配合而变得十分艰难,这时应该怎么去做?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稿件编号:091018001)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苏北中学,515829,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