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多年,由一个新手慢慢变成教学骨干再到学校的顶梁柱,这么多年来自己感悟颇多,收获颇多.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门技术,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的生命线.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谈一点自己的领悟.
一、深入研究教材是基础
首先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学不是让教材知识点的再现. 教师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教师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体系.
其次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的. 不能想象一节课,老师运用了有趣的教学方法而热热闹闹,但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积极性高涨了,应该学习的知识却没有掌握. 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订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不“跑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二、充分了解学生是保证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老师如果“剃头挑子一头热”,那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编写导学案及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学习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 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 2006年接手一个全校闻名的“捣蛋班”,很多同事不理解,好心劝我不要冒险,我自己压力也非常大. 但是既然决定了就认真去做. 我和前面的班主任交流,了解学生学情;课外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多次去家访,了解他们在家的表现. 根据收集的信息,我采取相应的措施,很快班级风气有了根本改变. 了解学生,我认为在课外活动的状态下谈话效果较好. 因为学生认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 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完整、全面地了解学生,建立起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友好关系. 但是家访不能变成告状,变成家长打孩子的导火线. 一个班级的老师一起交流,对于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意义重大,所以班主任应该经常组织任课老师研究班级学情.
三、提高教学效率是关键
“效率是生命”,数学教学应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提高效率,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绝招,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其实,“提高效率”就是一个大命题,能说的何止万言,我这里就简单说说我的做法. 首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情境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之上,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联系,激活学生探索欲望. 第一,活用生活中的素材. 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设计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联系以前的知识.联系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创设简单、学生可接受的教学情境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三,巧设问题. 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为素材,将数学知识点设置成为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希望和乐意去解决的,自然而然地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的思考.
其次,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小组中有话说,能发挥,好表现;注意教师激励性评价的合理运用,使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 但是也不能让表扬因为滥用而贬值. 所以偶尔的批评错误、及时纠正也是应该的. 除了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外,重要的是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
四、精心设计练习巧巩固
作业练习是学生知识巩固的基本手段,是运用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理念要求小学数学作业必须形式多样、具有童心童趣、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 通过作业练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 我认为作业设应计注意这些问题:第一,体现趣味性,学生要爱做.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生活实际以及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生活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爱做”.第二,体现开放性,让学生探索发现,在“多种解法”“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开放性作业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第三,体现层次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第四, 结合生活设计作业,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以致用,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进行作业设计时,创设一些生活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们坚持不懈,不断探索,利用好各种可用资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习无止境,业务提高无止境. 让我们都以巨大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终身.
一、深入研究教材是基础
首先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学不是让教材知识点的再现. 教师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教师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体系.
其次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的. 不能想象一节课,老师运用了有趣的教学方法而热热闹闹,但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积极性高涨了,应该学习的知识却没有掌握. 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订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不“跑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二、充分了解学生是保证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老师如果“剃头挑子一头热”,那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编写导学案及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学习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 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 2006年接手一个全校闻名的“捣蛋班”,很多同事不理解,好心劝我不要冒险,我自己压力也非常大. 但是既然决定了就认真去做. 我和前面的班主任交流,了解学生学情;课外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多次去家访,了解他们在家的表现. 根据收集的信息,我采取相应的措施,很快班级风气有了根本改变. 了解学生,我认为在课外活动的状态下谈话效果较好. 因为学生认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 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完整、全面地了解学生,建立起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友好关系. 但是家访不能变成告状,变成家长打孩子的导火线. 一个班级的老师一起交流,对于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意义重大,所以班主任应该经常组织任课老师研究班级学情.
三、提高教学效率是关键
“效率是生命”,数学教学应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提高效率,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绝招,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其实,“提高效率”就是一个大命题,能说的何止万言,我这里就简单说说我的做法. 首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情境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之上,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联系,激活学生探索欲望. 第一,活用生活中的素材. 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设计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联系以前的知识.联系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创设简单、学生可接受的教学情境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三,巧设问题. 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为素材,将数学知识点设置成为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希望和乐意去解决的,自然而然地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的思考.
其次,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小组中有话说,能发挥,好表现;注意教师激励性评价的合理运用,使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 但是也不能让表扬因为滥用而贬值. 所以偶尔的批评错误、及时纠正也是应该的. 除了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外,重要的是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
四、精心设计练习巧巩固
作业练习是学生知识巩固的基本手段,是运用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理念要求小学数学作业必须形式多样、具有童心童趣、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 通过作业练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 我认为作业设应计注意这些问题:第一,体现趣味性,学生要爱做.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生活实际以及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生活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爱做”.第二,体现开放性,让学生探索发现,在“多种解法”“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开放性作业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第三,体现层次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第四, 结合生活设计作业,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以致用,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进行作业设计时,创设一些生活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们坚持不懈,不断探索,利用好各种可用资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习无止境,业务提高无止境. 让我们都以巨大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