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6天逃生记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90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落井底
  
  2010年10月28日,两天后就是万灵节了,在英国,这是个最重要的节日。19岁的我,为了给母亲一个惊喜,从伦敦的牛津大学一出来,就踏上了高铁的归家之路,我要在爱丁堡度过这个星期日与万灵节。我刚到爱丁堡的家,母亲却不在家,我想用手机与母亲联系,可手机没电了,我就接上充电器插在客厅电源的接口处。然后,我决定去看看我家祖传用来避暑的小别墅——它坐落在爱丁堡空旷的郊区。
  据说这是我祖母用光了积蓄才买下来的。在我童年时期,母亲、我和小妹芭芭拉,曾经在这里度过田园诗般的时光。父亲几年前离家后,我就担当起家里的男子汉角色。来到这所古旧的小别墅后,我环视了一遍,目光落在了花园里的一口古井上,据说这口古井开掘于中世纪,它是用砖砌成的,直径大约有1.2米。3年前的夏天,这口井突然干涸了,我感到奇怪,决定去看看。
  “如果我把它清理一下,”我想,“也许它能重新出水。”我往22.6米深的古井里看了一下,电筒的光柱划破了黑暗,我没有注意到井边结了霜的苔藓。突然,脚下一滑,我的胳膊和后背擦着粗糙的井壁,一阵轰然滑落,我竟然摔进井底湿软的泥浆里。我屏住呼吸,抬头看了看,不禁对自己还能活着感到庆幸。井口看上去只是一个遥远而恐怖、硬币大小的光圈……
  
  伤痕累累
  
  坐井观天时,我感到的是恐惧,我可能永远也不会从这出去了。我在黑暗中摸索到眼镜,戴上眼镜,周围仍旧朦朦胧胧,几乎什么也看不见。我用手和膝盖在地上搜寻我的电筒,但一无所获。“如果不是手机放在家里充电,我可以用手机与母亲联系或报警了。”我想,“好在我还有手表。”我看了看夜光表盘,已经是下午1点30分。这时我想重新站起来,可肋骨和臀部一阵剧痛,真不敢相信这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又坐了下来,但感觉左脚一阵阵抽痛,我脱下鞋子才发现,我的脚踝划了一个大口子,大脚趾也骨折了。
  我支撑着站起来,后背靠在墙上,脚抵着另一侧井壁,开始一点点向上攀,爬了一会,我就再也贴不住湿滑的井壁,扑嗵一声又落到了井底。就这样,我一次次折腾了一个小时,直到筋疲力尽。这时已是下午3点了……
  
  预感死亡
  
  我想放松一下,但在又脏又湿的泥地上怎么也找不到一个舒适的地方,于是我坐到了那根圆木上,斜靠着井壁,闭上了眼睛。猛然一阵刺痛把我惊醒,我跳起来,拍打着大腿。为了保暖,我把夹克围在了脖子上,不断往手上呵气。过了一会,我昏睡过去。醒来时,上面已经透下来一丝黎明的微光。我的肚子咕咕作响,“没有食物和水我怎么活下去呢?我必须从这里出去!”我站起来,然而脚上的剧痛使我又坐回到地上,我开始呼喊,“救命啊!救命啊……”
  这时候,一个叫大卫·普勒斯顿的邻居正骑车出来。他带着一只狗,当他经过我家的房子时,他的狗发疯似地向院子里狂吠。“它一定是嗅到什么了。”普勒斯顿想,但是他不想进别人家的院子,于是他骑了过去。当我听到狗叫声时感到一丝希望,我立即不断地呼救。可一直没人来救我。过了1个小时,我又坐到了圆木上,嗓子嘶哑了,但我忍住了泪水。
  我那折断的大脚趾伤得厉害,于是我脱下鞋子和短袜,把脚伸进冰冷的泥洼里减轻疼痛。“但愿妈妈能到这儿来。”我祈祷着。
  第二天早晨,我又喊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救命。当我没有得到任何反应时,死在古井中的预感忽然袭上心头。我的尸体将永远不会被发现,母亲将毫不怀疑地认为我仍在学校度周日与万圣节,而学校则以为我在家……想到这里,我把头埋在胳膊里哭起来。
  午后开始下雨,我仰起头想接住水滴,我的脸和夹克湿了,但是舌头仍干涩,而且肿了起来……
  
  产生幻觉
  
  我闭着眼睛斜倚在圆木上,突然,我被惊醒了,墙上打开了几个洞,几个陌生人跳了出来,这些乡下人谈论着关于收成和早霜的问题。这时,我告诉他们,我又饿又渴,这些人静下来。“告诉我,怎么才能出去?”我乞求道,而这些陌生人转身都走开了。“请让我和你们一起走!”我喊道,而这些人却不见了……这是我在死亡濒临时的幻觉吗?我无奈地想着。
  到了第4天,我想坐得再舒服点,我抓住圆木上的一个铁箍——一条30厘米左右的金属片,把圆木摆到一个更好一点的位置上,铁箍被我从腐烂的木头上拽下来。我盯着手里这条生锈的尖铁片,“我能用它来干些什么呢?”我用拳头捶着井壁,失败简直要使我发狂了。我又一次想爬上去,却又落了下来。“噢,上帝,”我喊道,“我要出去!”
  我筋疲力尽,嘴里像着了火。“我得喝点水,否则我会昏过去。”我见脚下有个脏水洼,就从口袋里掏出高铁车票的塑料封套,小心翼翼地从水洼里取了点水。我啜了一小口,一股湿臭气弥漫了口腔,我捏住鼻子,又喝了一口,感到四肢有了点力气……
  
  死里逃生
  
  我无奈地盯着井壁,突然看见墙上的一块砖似乎松动了,这一发现给了我启示:如果用铁箍把砖头撬出,我就能蹬着这些砖洞爬出去,但撬出砖洞井壁可能会塌陷下來,可这是我唯一的机会——我必须碰碰运气!但由于潮湿,砖头已膨胀,紧紧压在了一起很难移动,中间的泥灰也相当坚硬,我不得不在砖头边缘一点点地刮,直到天黑,只挖出两个小洞。“这样永远也不会起作用。”回到井底我想。我休息了一下,又从泥洼里喝了点水。接着我解开裤带撒尿时,突然被那有个大弯钩的裤带扣吸引了,我激动起来,“我要活命——我不是个半途而废的人,”我大声说,“我要生存一我不能让我的家庭破碎。”
  第五天,我将有个大弯钩的裤带扣固定地扣在铁箍上,又开始了工作。由于铁箍上裤带扣的大弯钩,我刮撬砖头边缘的缝隙便轻松多了。
  由于井深20多米,当一只脚放在小洞里,我不得不用另一只脚和一只手撑在井壁上,再用另一只手挥动沉重的铁箍。一个小时我最多可以挖出3块砖,然后就必须回到井底休息一会。我把撬下来的砖并排放在井底,做成一个原始的床,累极了,我就睡在上面。
  到了第六天,我已把砖洞打到了井的中部。这时候,当我要爬下去休息一会时,我的左脚怎么也踩不到砖洞,挂在离井底三层楼高的地方。我突然感到另一只脚也开始向下滑,我本能地用右手指死死抠住砖缝,指甲都撕裂了,直到我踩到另一个砖洞,我大口喘着气,小心翼翼地回到井底。
  第六天中午,当我工作到距井口还有4.6米的时候,感觉脚上流下一股冰凉的东西。我爬下来脱下鞋子呆住了,我的大脚趾已经冻得发黑,脓血从上面流出来。我把脚泡在泥洼里,虽然减轻了疼痛,但上面也生了疽肿。
  我知道,如果不赶紧治疗,这只脚就不得不截肢了,这时我做出了重要决定——只凿一个洞,或把两个洞分得远一些。这样,我下来时就更容易蹬住了。现在我要把它们的距离凿得大一点,只要我的脚能够到就行。这会节省时间,而且更容易回到井底,于是我重新穿上鞋,爬上去开始了工作。
  又干了一个多小时,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两脚发软。我附着井砖停下来,身子贴在井壁上。求生的强烈欲望告诉我,“我必须接着干,不然我将死去……”我用一只手抠住砖缝,另一只手撬开一块砖扔下去,步步向上。就这样,我一步步接近井口了。终于,我攀到了井沿,全力向上一攀,终于把右腿搭到了井口沿上。最后,我用尽全身力量上拉滚进了古井边的干草丛里,立刻感到温暖的阳光照在肩背上。
  11月4日2点30分,掉进井里6天零1个小时后我终于自由了。我瞧着那个生了锈的铁箍与带钩的裤带扣,爆发出了一阵大笑。一切都过去了,上帝给了我这个平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东西,只有拥有智慧和力量的人才能使用它。
  我蹒跚着来到最近的一幢房子,直到他们看到了我的脚,邻居才相信我是从古井中出来。救护车立即把我送到医院,给我治疗了骨折的大脚趾、冻伤、多处伤口以及脱水。我睡了整整3天,1个月后,我回到了学校。
其他文献
1923年的一天,孙中山命令胡汉民以大元帅的名义发出手令,到广州市政厅提款20万元,作为军饷发给滇、桂军,让他们出发攻取惠州的陈炯明。  那天早晨,胡汉民让孙中山的侍卫副官张猛亲持手令到市政厅提款。张猛8时半赶到市政厅,一直等到11时整,才见市长孙科登楼入办公室。张猛赶快将提款手令面交孙科。孙科接过手令看了一眼,非常生气:“我不会印银纸,哪有这么多钱?”说罢,随即将手令撕得粉碎,投进废纸篓,下楼坐
期刊
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食起来。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鸡吃完口袋里的小米再叫时,水镜先
期刊
1.国内转到美国大学  与国内大学有所不同,在美国大学,转学校、转专业是非常普遍的。所以选择赴美读本科转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国内生来讲,一般都是已经在国内高等院校读了两年或三年,修了一定的学分。而美国采用的是学分制,如果转学成功的话,你在国内高校所修的部分学分是可以转到美国院校的。这样不仅节省了你在国外读书的时间和费用,而且还可以帮你拿到含金量较高的“洋文凭”。  2.通过美中桥梁课程USPP转
期刊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忆起我中学时代的同桌崔春花,每当想起她,我的心里就隐隐有些伤痛,我会拿出一支钢笔,摆在她那张唯一的照片前……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70年的春天,学校的篱笆墙边,开满了淡淡的黄花,那是迎春花。那一年,我和春花也像初春的花朵,刚满15岁,正在读初中二年级。有一天去上学时,我的心情像盛开的迎春花般灿烂,我的脚步像蝴蝶般欢快,因为那一天,我有了一支新钢笔,是父亲得的—个什么奖品,他
期刊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期刊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开始移民海外,在这里提醒计划移民人士:移民是~辈子的选择,选择一个移民国家就意味着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因此,有意移民者应从自身的情况特点去考虑,在移民之前好好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我为什么要移民?  其实各人有各自的移民理由。来坐移民监或是留学镀金,来扎根或者半扎根,是为了孩子教育,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更便捷通行全球的身份,亦或是为了更多的商机?这是很关键的。
期刊
在沈阳新民市,有一颗横跨政界和企业界的明星,她就是沈阳市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新民市政协委员、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沈阳金海隆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鸿雁。  郭鸿雁是个地道的新民人,典型的知识女性。她梳着一头时尚的短发,白皙的脸庞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郭鸿雁言谈举止中透着娴淑文静、自信端庄、柔中有刚、达观大气。  郭鸿雁二十几岁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她和丈夫双双下海。经过多番考察,他们认为农村
期刊
(接上期)  旅居朝鲜的华侨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日帝统治时期,华侨身在国外,生活贫困,但仍想方设法让儿女读书识字。华侨们亲身体会到不识字的苦,总想在居住地能创办自己民族的学校。虽然日本人在朝鲜各地都设立了日本学校,但作为中国人华侨不愿把子女送到日本学校,因此当时各地华侨迫切要求创办华侨子弟学校,特别是华侨较多的城市。  所以各城市的华侨商会根据广大华侨的迫切要求,动员各行各业的华侨自愿捐款,多少不限
期刊
位于革命老区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北麓的金寨县,是中国著名的“将军县”,在那血与火的烽火岁月里,从这里先后走出59位共和国将军。  2011年3月28日下午,在金寨县长岭乡乌凤沟村大别山海拔1300多米的一个山坡上,一座占地800平方米的宏伟石墓前,来自长岭乡附近几个村落的100多名父老乡亲,来此祭祀长眠于此的红军英烈忠魂。祭拜仪式开始后,浮现在人们眼前的是70多年前发生在此地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惨烈战斗
期刊
美媒:中国电信业崛起“令人惊叹”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发表文章说,不到20年,中国电信业已从一个原始的国家垄断产业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和互联网通信市场。这个改变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有电信企业越来越成熟的一个证明。不过,随着国内市场迅速接近基础业务的饱和点,保持这一增长需要深化国内部门和使其多样化。最后事实肯定会证明这是中国最严峻的挑战。    外媒:中国推动“金砖”走上世界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