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从“农超对接”式的连锁超市出发,通过对一般物流配送的系统结构与绿色物流系统中的配送子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对比,进而确定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配送问题优化方案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农产品 物流配送 网络结构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项目编号:201510240006。
一、引言
作为一种系统的、综合的、特殊的农资物流活动,农资配送是农资物流与农资商流的系统结合,实现了优质农资与农户的高效对接,极大地满足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内在需要,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但农资物流市场规范性差、农资物流主体分散、农资物流配送效率低下、农资物流配送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农资配送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农资配送及农资物流发展。得出“农超对接”式的连锁超市配送模式是果蔬农产品商品化生产成熟的标志。
二、物流配送网络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系统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为各连锁门店配备、配送商品,它处于整个物流活动的末端,更加靠近消费者,也最容易产生利润增值。作为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它具有以下几种特点:统一采购、统一输送,增加规模效益、小批量、多频次的订货需求、商品配送需要多样化的储运方式、流通加工等保值增值功能增强、需要高效的信息处理网络系统。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系统运作流程:订购货物、仓储、理货、装配、送货、接收货物。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系统结构分析:连锁门店订货系统、连锁总部信息处理系统、供应商补货系统、配送中心系统。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来说,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分销等多项环节,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价值的增加。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贯穿于生鲜农产品的一整条供应链,是将农产品的生产、采购、运输、仓储、包装以及装卸搬运等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集成式过程,其任务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物流作业总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物流节点布局主要讨论如下方面的问题:计划区域内需要设置物流节点的数目;各个网点的地理位置;各网点的规模大小;各网点进货与供货的关系;计划区域内设置中转供货与直达供货的比例。
三、网络布局
网点布局的最优方案,是在初步选定的备选地址基础上,建立起数学模型,然后优化计算得出结果。因此,备选地址的选择是否恰当,对于优化方案以及计算求解过程和运算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备选地址选得太多,容易使模型变得稍微复杂,计算工作量大,成本也高;相反,若备选地址选得过少,就可能使所得方案偏离最优解过远,无法达到合理布局的目的因此,选择备选地址,对于物流节点布局的合理与否是一个关键性的步骤。进行备选地址选择时应考虑以下五条原则:一是用户满意原则物资部门服务的对象是物资供需双方,而且主要是物资的需求用户,因此,应该使网点尽量地靠近用户,特别是应在用户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置网点。二是有利于物资运输合理化物流节点是物资运输的起点以及终点,网点的布局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运输效率的提高,因此从运输系统考虑,网点应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一般应在交通干线上。三是费用最小原则,网点的基建费用是在布局网点考虑的主要费用之一,为降低基本建设费用,应在地形环境比较有利的位置上设置网点。四是动态性原则,许多与网点布局有关的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用户的分布、需求量、物流成本、商品价格、交通运输状况等都是动态的影响因素,因此,应以发展的眼光对物流配送网点进行布局规划,特别是应该结合未来城市的发展规划,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网点规划。同时,为了能够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对网点布局的规划设计应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五是战略性原则,对备选地址的选择,应具有战略眼光,一是考虑全局,二是考虑长远。局部要服从全局,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既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日后发展的可能。
四、路径选择
—般定义为:对一系列装货点和卸货点,组织适当的行车线路,使车辆有序地通过。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如货物需求量、发送量、交发货时间、车辆容量的限制、行驶里程的限制、时间的限制等)下,达到一定问题的目标(如路程最短、费用最少、时间尽量少、使用车辆数尽量少等等)。可以描述为:给定一个或者多个中心点(中心仓库)、一个车辆集合和一个顾客集合,车辆和顾客各有自己的属性,每辆车都有容量,所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运输车辆的容量。起初车辆都在中心点处,顾客在空间任意地分布,车辆把货物从仓库运到每一个顾客处(或从每个顾客处把货物运回仓库)。要求满足任意车辆路径的总重量不能超过该车辆的负荷范围;每个需求点须满足只由一辆车送货;车辆最终返回车库。农资配送优化策略的农资配送外部环境的完善机制、农资配送监管机制、绿色物流配送思想推广机制、农资配送信息化平台完善机制和农资物流配送的人才体系完善机制等,以促进哈尔滨地区农资配送的运行合理、发展规范、流程科学等,以构建具有较高操作性、适宜性、经济性和针对性的区域农资配送网络,切实提高农资配送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等,切实推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
参考文献:
[1]任伟. 区域农产品物流配送问题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2]韩铁明. 哈尔滨地区农资配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刘学. 我国城市蔬菜配送模式及网络规划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4]理勇. 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规划研究与评价[D].河南农业大学,2009.
[5]岳欣茹. 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6] 岳公正,曾建平.中国物流联盟的契约性质及其产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 中国流通经济. 2007(04)
[7] 庞胜明,魏朗.农产品物流中心的经济规模优化模型[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7(02)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28)
关键词:农产品 物流配送 网络结构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项目编号:201510240006。
一、引言
作为一种系统的、综合的、特殊的农资物流活动,农资配送是农资物流与农资商流的系统结合,实现了优质农资与农户的高效对接,极大地满足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内在需要,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但农资物流市场规范性差、农资物流主体分散、农资物流配送效率低下、农资物流配送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农资配送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农资配送及农资物流发展。得出“农超对接”式的连锁超市配送模式是果蔬农产品商品化生产成熟的标志。
二、物流配送网络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系统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为各连锁门店配备、配送商品,它处于整个物流活动的末端,更加靠近消费者,也最容易产生利润增值。作为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它具有以下几种特点:统一采购、统一输送,增加规模效益、小批量、多频次的订货需求、商品配送需要多样化的储运方式、流通加工等保值增值功能增强、需要高效的信息处理网络系统。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系统运作流程:订购货物、仓储、理货、装配、送货、接收货物。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系统结构分析:连锁门店订货系统、连锁总部信息处理系统、供应商补货系统、配送中心系统。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来说,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分销等多项环节,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价值的增加。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贯穿于生鲜农产品的一整条供应链,是将农产品的生产、采购、运输、仓储、包装以及装卸搬运等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集成式过程,其任务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物流作业总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物流节点布局主要讨论如下方面的问题:计划区域内需要设置物流节点的数目;各个网点的地理位置;各网点的规模大小;各网点进货与供货的关系;计划区域内设置中转供货与直达供货的比例。
三、网络布局
网点布局的最优方案,是在初步选定的备选地址基础上,建立起数学模型,然后优化计算得出结果。因此,备选地址的选择是否恰当,对于优化方案以及计算求解过程和运算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备选地址选得太多,容易使模型变得稍微复杂,计算工作量大,成本也高;相反,若备选地址选得过少,就可能使所得方案偏离最优解过远,无法达到合理布局的目的因此,选择备选地址,对于物流节点布局的合理与否是一个关键性的步骤。进行备选地址选择时应考虑以下五条原则:一是用户满意原则物资部门服务的对象是物资供需双方,而且主要是物资的需求用户,因此,应该使网点尽量地靠近用户,特别是应在用户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置网点。二是有利于物资运输合理化物流节点是物资运输的起点以及终点,网点的布局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运输效率的提高,因此从运输系统考虑,网点应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一般应在交通干线上。三是费用最小原则,网点的基建费用是在布局网点考虑的主要费用之一,为降低基本建设费用,应在地形环境比较有利的位置上设置网点。四是动态性原则,许多与网点布局有关的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用户的分布、需求量、物流成本、商品价格、交通运输状况等都是动态的影响因素,因此,应以发展的眼光对物流配送网点进行布局规划,特别是应该结合未来城市的发展规划,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网点规划。同时,为了能够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对网点布局的规划设计应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五是战略性原则,对备选地址的选择,应具有战略眼光,一是考虑全局,二是考虑长远。局部要服从全局,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既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日后发展的可能。
四、路径选择
—般定义为:对一系列装货点和卸货点,组织适当的行车线路,使车辆有序地通过。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如货物需求量、发送量、交发货时间、车辆容量的限制、行驶里程的限制、时间的限制等)下,达到一定问题的目标(如路程最短、费用最少、时间尽量少、使用车辆数尽量少等等)。可以描述为:给定一个或者多个中心点(中心仓库)、一个车辆集合和一个顾客集合,车辆和顾客各有自己的属性,每辆车都有容量,所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运输车辆的容量。起初车辆都在中心点处,顾客在空间任意地分布,车辆把货物从仓库运到每一个顾客处(或从每个顾客处把货物运回仓库)。要求满足任意车辆路径的总重量不能超过该车辆的负荷范围;每个需求点须满足只由一辆车送货;车辆最终返回车库。农资配送优化策略的农资配送外部环境的完善机制、农资配送监管机制、绿色物流配送思想推广机制、农资配送信息化平台完善机制和农资物流配送的人才体系完善机制等,以促进哈尔滨地区农资配送的运行合理、发展规范、流程科学等,以构建具有较高操作性、适宜性、经济性和针对性的区域农资配送网络,切实提高农资配送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等,切实推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
参考文献:
[1]任伟. 区域农产品物流配送问题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2]韩铁明. 哈尔滨地区农资配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刘学. 我国城市蔬菜配送模式及网络规划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4]理勇. 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规划研究与评价[D].河南农业大学,2009.
[5]岳欣茹. 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6] 岳公正,曾建平.中国物流联盟的契约性质及其产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 中国流通经济. 2007(04)
[7] 庞胜明,魏朗.农产品物流中心的经济规模优化模型[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7(02)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