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前,移民国外对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就像做美梦一样令人羡慕;如今,移民身上的美丽光环在逐渐褪去,人们看到的是更为真实的移民生活画卷。以下几位加拿大移民的经济和心声,反映了如今几种典型的移民心态和移民生活。
从两岸三地移民加拿大,本身就是得与失的抉择。有人失去了高薪的工作;有人失去了稳定的生意;有人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有人失去了成功的自信;有人失去了家人的陪伴;也有人甚至失去了婚姻……
不过,有人得到了梦想的家园;有人得到了儿女的亲情;有人得到了爱人的眷恋;有人得到了自我的增值;有人得到了生活的质量;有人得到了全新的市场;也有人甚至得到了事业的高峰……
宇秀:没工夫喝下午茶了
经常在温哥华阅读当地华文报刊的人,对“宇秀”这个名字都不会感到陌生,常会在副刊专栏上看到她风格独特、夹叙夹议的文章,特别是她那本《在温哥华喝下午茶的女人》大作,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正因为如此,当近乎一年很少再看到宇秀文章的时候,不少人都时不时地跟报社打探,宇秀到何地高就去了?
其实宇秀女士并没有往上“高就”,反而是沉潜到社会的底层。不要据此以为宇秀在隐姓埋名地写一部长篇小说或电视连续剧,为了创作去体验生活,她坦言眼下还没有这样的余裕来做这样的“秀”。她是在切切实实地生活着,这段生活的结果就是一个温馨的餐馆出现在西温哥华,以它泰式风味的特色,迅速获得社区人士的认可与推崇。
坐在宇秀夫妇经营的泰餐饭馆里,真的感觉很惬意、很人文,无论是墙上布置的挂毯,还是餐桌上精巧的烛光;无论是悬窗的竹帘还是低婉轻曼的乐声,都营造出一种富有文化氛围的格调。宇秀说,此处原来是一家意大利餐厅,接手时房屋已经很破旧了,从设计、装修到装潢,几乎都是她亲手干的,自己一遍一遍地往墙壁刷漆,跪在地上上打蜡,手编窗户的挂帘,整个餐馆就如同自己的孩子。
宇秀夫妇都是中国来的,何以经营起泰餐饭馆呢?原来宇秀的先生早年留学加拿大,在本地餐馆打工学的就是泰餐,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所以就成为他们开餐馆的首选。在开餐馆之前,宇秀夫妇谁都没有单独当过老板,而过去给别人打工,除了手头上的活计外,不用为其它的事情操心。当自己独挑一摊的时候,宇秀表示,什么都需要自己出头,哪道坎儿都需要自己抬腿去迈。由于有宵小私下向市政府告“黑状”,使餐馆临街的地界发生争议,宇秀还要腾出大块时间跑政府。正是在这种事务性的交涉过程中,才使宇秀看到加拿大政府也有十分官僚的一面,也有官官相护的陋习,也有互相推委的扯皮。她说如果不是因为最近频繁与市政府打交道,还没有机会了解到这么多“内幕”。
值得欣慰的是,宇秀夫妇经营的泰餐饭馆在社区已有了很不错的口碑,即便是在风雨天,亦顾客盈门,这是对宇秀所付出的最好的回报,这个泰餐饭馆也就算是她在2007年的最大作品了。
每逢营业的时候,就会看到宇秀忙里忙外的身影。正如她先生半调侃半认真所说:“那个写温哥华下午茶的女人,现在没时间喝下午茶了!”
Daisy Guo:移民是为了孩子
来自云南的郭女士(Daisy Guo)是一位傣族姑娘,2006年11月28日,以投资移民的身份来到温哥华。移民前,她在云南有着一个温暖的家和舒适的生活,自己是当地正规医院的中医师,丈夫是工程师;父母和他们住在一起,乐也融融。她膝下两个女儿也十分优秀,今年17岁的大女儿在当地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不仅成绩好,社会活动也多,经常接待海外来的学生参访团,被认为是送往北大清华的尖子生。
五六年前,一位朋友从加拿大回到云南,大谈海外感受,这一席话彻底改变了郭女士一家的生活,她决定移民。由于郭女士大学时学的是中医,英语不是必修课,语言水平达不到技术移民的标准,于是只得办理投资移民了。郭女士花了5万多元人民币,找了一个中介帮她办理,并选择了一次性买断的12万加元投资类别。2006年,她终于获得签证,于年底登陆温哥华。
由于丈夫不愿舍弃中国的工程师职位,所以平时只有郭女士独自一人在温哥华陪伴着两个女儿。花了十几万加元办理投资移民,少了丈夫在身边朝夕相伴,自己也不能当回医生,这样的付出是否值得呢?“值!”郭女士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这一年里收获很大,也达到移民的目的了。”
“我们移民完全是为了孩子,我们是投资移民,但不是投资在什么项目和基金上,而是全部投资在两个女儿身上。”郭女士说,“虽然我的两个女儿都十分优秀,在中国上名牌大学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她们太苦了。”郭女士说,两个小孩在国内时,每天只有5小时睡觉的时间,其它时间都被学校和老师安排满了,“只有睡觉的时间是自己的,”她说,“相比起加拿大本地的学生,中国孩子的生存能力很差。”郭女士不希望女儿死读书、读死书,“再出色也就是像电脑一样。”为了孩子们的未来,郭女士下定决心移民加拿大。
2007年8月,到加拿大8个多月的孩子们回到中国,祖父母及亲戚朋友对分别了短短几个月的两姐妹刮目相看,觉得她们懂事多了,责任心也强了,都认为送她们出国是对的。郭女士的投资收到了回报。
目前,郭女士除了上午去上英文课之外,基本上是一个全职妈妈。当问到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是否感到可惜时,她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路的两边都长着绿草,一只小羚羊十分贪心,吃吃路这边的,又跑去吃吃路那边的,结果小羚羊的肚子是吃饱了,但身子却累了。郭女士觉得这个时期要集中做一件事,就是照顾女儿,“现在心里也没有想太多,有了心理准备,自己比较踏实了,生活也简单了。简单就是快乐!”
王泓:从女强人到全职太太
王泓曾经是中国昆明医院内科的主治医生,也曾经是拥有稳定客流的温哥华中国国际旅行社的老板;她是两个活泼、可爱女儿的妈妈,也是一位成功商人的好太太。这些都是她的人生角色,很难说其中哪一个就比另外的一个更精彩。但当这些角色不能兼顾、互相冲突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归家庭。可能像她所说“人生的很多时候都是在做选择,不断取舍。唯有清楚地明了什么是对你最重要的,得、失才会有据。”虽然为了能有充足的时间教育好两个女儿,陪伴她们成长,王泓已经放弃盈利的旅行社生意5年多了,很多人认为她放弃生意有所“失”,但是2007年大女儿考上名校,却为王泓交上了一个漂亮的“得”的答卷。
王泓的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所以王泓并不需要为家里的生计操心。但她却 是一个认为“工作着才是美丽的”女人。她最在意的是自己的状态,那种工作着,忙碌着,创造着价值的状态。所以她愿意从早9点一直忙碌到晚8点,她愿意跑很远的路去送一张也许连油费也赚不回的机票。虽然工作辛苦,却让王泓得到了充盈的满足感。而当她发现,两个女儿的成长迫切地需要她的陪伴和照料,如果自己继续做生意,就会失掉最好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于是她迅速改变了自己的状态。
“我的先生非常好,给了我和女儿安稳的生活和很多非常宝贵的建议。先生和我深谈,我们移民加拿大,也应该接受主流的价值观。家庭应该分工协作,要分清事情的次序。女儿的教育、素质、气质的培养,是保姆不能带给孩子的。”王泓觉得先生的说法非常有道理,先生本人是“航天员”,自己如果再从早忙到晚,那么孩子的教育也许就荒废了。
“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我们第一代移民虽然不能在英语方面帮助孩子很多,但是我们可以从心理上给孩子很大的支持,帮助她们树立明确远大的目标,用好的家庭氛围影响她们,让她们养成刻苦、坚韧的学习习惯,多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和加拿大政治生活,这些都是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王泓总结了不少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王泓成了全职妈妈,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日程表,有点枯燥却心甘如怡。
“大女儿到美国上大学,离开了家。让我有点失落。孩子们展开了自己独立的人生,不那么依赖父母了。作为妈妈需要调整心态是肯定的。而我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也进入了不同的阶段,要努力学会去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辩证看待得失。”
麦永成:异国创业成功
说起2007年的得与失,麦永成先生颇有感触。这个曾经在中国南部的房地产地产颇有建树的商人,来到温哥华后,反而觉得生活的平淡让他更加有战斗力。麦永成认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的得大于失,而得到的东西是无法用金钱可以买到的,那就是家庭的温暖和作为一个商人的成就感。
麦永成出生在香港,后来在中国广东开始了他的事业。他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在广东省开发了很多幢物业,其中包括住宅物业和商业物业。移民来到加拿大是在1997年,不过,由于放不开在中国的生意,只好让太太带着一双儿女先到加国居住,而他自己则做起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
麦永成真正在温哥华住下来是在2002年。放弃了中国如日中天的事业来到温哥华,麦永成心中还是有些失落感。不过他并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由于做了多年开发商,对房地产市有特别的敏锐度,让麦永成在2005年再次投入房地产市场,不过这次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大洋彼岸的温哥华。
万事开头难,麦永成回忆说,刚开始确实很困难。最让他为难的就是开始运作的启动资金,因为没有在加拿大的信用记录,因此想要得到银行的贷款就比较困难。不过,好在可以提供以前在大陆和香港的信用记录,也可以让这边的银行参考,再加上对于整个工程的合理策划,最终赢得了银行的贷款。
在温哥华做事情,让麦永成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切都得照章办事,永远不会发生所谓的“桌子底下交易”的事情。以申请建筑牌照为例,只要向市政府提出申请,并提供整个工程的规划以及其它市政府要求的材料,就可以等待结果了。这一切都可以自己到市政府完成,不需要像以前找关系托朋友才可以把事情办好。
现在,麦永成的生活与从前相比简单许多。他笑着说:“你绝对想象不到我现在还可以下午5点准时下班。”下班后,通常陪儿子打打球,和女儿说说话,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日子过得平淡,却很幸福。
在这样一个异国他乡,能够有今天的成就,麦永成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实干的勇气。他也建议,新移民在移民初期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过了语言这一关,先突击把语言练好,这样今后的机会则会更宽,进入主流社会也更容易。
(责任编辑/胡文婕)
从两岸三地移民加拿大,本身就是得与失的抉择。有人失去了高薪的工作;有人失去了稳定的生意;有人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有人失去了成功的自信;有人失去了家人的陪伴;也有人甚至失去了婚姻……
不过,有人得到了梦想的家园;有人得到了儿女的亲情;有人得到了爱人的眷恋;有人得到了自我的增值;有人得到了生活的质量;有人得到了全新的市场;也有人甚至得到了事业的高峰……
宇秀:没工夫喝下午茶了
经常在温哥华阅读当地华文报刊的人,对“宇秀”这个名字都不会感到陌生,常会在副刊专栏上看到她风格独特、夹叙夹议的文章,特别是她那本《在温哥华喝下午茶的女人》大作,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正因为如此,当近乎一年很少再看到宇秀文章的时候,不少人都时不时地跟报社打探,宇秀到何地高就去了?
其实宇秀女士并没有往上“高就”,反而是沉潜到社会的底层。不要据此以为宇秀在隐姓埋名地写一部长篇小说或电视连续剧,为了创作去体验生活,她坦言眼下还没有这样的余裕来做这样的“秀”。她是在切切实实地生活着,这段生活的结果就是一个温馨的餐馆出现在西温哥华,以它泰式风味的特色,迅速获得社区人士的认可与推崇。
坐在宇秀夫妇经营的泰餐饭馆里,真的感觉很惬意、很人文,无论是墙上布置的挂毯,还是餐桌上精巧的烛光;无论是悬窗的竹帘还是低婉轻曼的乐声,都营造出一种富有文化氛围的格调。宇秀说,此处原来是一家意大利餐厅,接手时房屋已经很破旧了,从设计、装修到装潢,几乎都是她亲手干的,自己一遍一遍地往墙壁刷漆,跪在地上上打蜡,手编窗户的挂帘,整个餐馆就如同自己的孩子。
宇秀夫妇都是中国来的,何以经营起泰餐饭馆呢?原来宇秀的先生早年留学加拿大,在本地餐馆打工学的就是泰餐,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所以就成为他们开餐馆的首选。在开餐馆之前,宇秀夫妇谁都没有单独当过老板,而过去给别人打工,除了手头上的活计外,不用为其它的事情操心。当自己独挑一摊的时候,宇秀表示,什么都需要自己出头,哪道坎儿都需要自己抬腿去迈。由于有宵小私下向市政府告“黑状”,使餐馆临街的地界发生争议,宇秀还要腾出大块时间跑政府。正是在这种事务性的交涉过程中,才使宇秀看到加拿大政府也有十分官僚的一面,也有官官相护的陋习,也有互相推委的扯皮。她说如果不是因为最近频繁与市政府打交道,还没有机会了解到这么多“内幕”。
值得欣慰的是,宇秀夫妇经营的泰餐饭馆在社区已有了很不错的口碑,即便是在风雨天,亦顾客盈门,这是对宇秀所付出的最好的回报,这个泰餐饭馆也就算是她在2007年的最大作品了。
每逢营业的时候,就会看到宇秀忙里忙外的身影。正如她先生半调侃半认真所说:“那个写温哥华下午茶的女人,现在没时间喝下午茶了!”
Daisy Guo:移民是为了孩子
来自云南的郭女士(Daisy Guo)是一位傣族姑娘,2006年11月28日,以投资移民的身份来到温哥华。移民前,她在云南有着一个温暖的家和舒适的生活,自己是当地正规医院的中医师,丈夫是工程师;父母和他们住在一起,乐也融融。她膝下两个女儿也十分优秀,今年17岁的大女儿在当地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不仅成绩好,社会活动也多,经常接待海外来的学生参访团,被认为是送往北大清华的尖子生。
五六年前,一位朋友从加拿大回到云南,大谈海外感受,这一席话彻底改变了郭女士一家的生活,她决定移民。由于郭女士大学时学的是中医,英语不是必修课,语言水平达不到技术移民的标准,于是只得办理投资移民了。郭女士花了5万多元人民币,找了一个中介帮她办理,并选择了一次性买断的12万加元投资类别。2006年,她终于获得签证,于年底登陆温哥华。
由于丈夫不愿舍弃中国的工程师职位,所以平时只有郭女士独自一人在温哥华陪伴着两个女儿。花了十几万加元办理投资移民,少了丈夫在身边朝夕相伴,自己也不能当回医生,这样的付出是否值得呢?“值!”郭女士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这一年里收获很大,也达到移民的目的了。”
“我们移民完全是为了孩子,我们是投资移民,但不是投资在什么项目和基金上,而是全部投资在两个女儿身上。”郭女士说,“虽然我的两个女儿都十分优秀,在中国上名牌大学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她们太苦了。”郭女士说,两个小孩在国内时,每天只有5小时睡觉的时间,其它时间都被学校和老师安排满了,“只有睡觉的时间是自己的,”她说,“相比起加拿大本地的学生,中国孩子的生存能力很差。”郭女士不希望女儿死读书、读死书,“再出色也就是像电脑一样。”为了孩子们的未来,郭女士下定决心移民加拿大。
2007年8月,到加拿大8个多月的孩子们回到中国,祖父母及亲戚朋友对分别了短短几个月的两姐妹刮目相看,觉得她们懂事多了,责任心也强了,都认为送她们出国是对的。郭女士的投资收到了回报。
目前,郭女士除了上午去上英文课之外,基本上是一个全职妈妈。当问到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是否感到可惜时,她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路的两边都长着绿草,一只小羚羊十分贪心,吃吃路这边的,又跑去吃吃路那边的,结果小羚羊的肚子是吃饱了,但身子却累了。郭女士觉得这个时期要集中做一件事,就是照顾女儿,“现在心里也没有想太多,有了心理准备,自己比较踏实了,生活也简单了。简单就是快乐!”
王泓:从女强人到全职太太
王泓曾经是中国昆明医院内科的主治医生,也曾经是拥有稳定客流的温哥华中国国际旅行社的老板;她是两个活泼、可爱女儿的妈妈,也是一位成功商人的好太太。这些都是她的人生角色,很难说其中哪一个就比另外的一个更精彩。但当这些角色不能兼顾、互相冲突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归家庭。可能像她所说“人生的很多时候都是在做选择,不断取舍。唯有清楚地明了什么是对你最重要的,得、失才会有据。”虽然为了能有充足的时间教育好两个女儿,陪伴她们成长,王泓已经放弃盈利的旅行社生意5年多了,很多人认为她放弃生意有所“失”,但是2007年大女儿考上名校,却为王泓交上了一个漂亮的“得”的答卷。
王泓的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所以王泓并不需要为家里的生计操心。但她却 是一个认为“工作着才是美丽的”女人。她最在意的是自己的状态,那种工作着,忙碌着,创造着价值的状态。所以她愿意从早9点一直忙碌到晚8点,她愿意跑很远的路去送一张也许连油费也赚不回的机票。虽然工作辛苦,却让王泓得到了充盈的满足感。而当她发现,两个女儿的成长迫切地需要她的陪伴和照料,如果自己继续做生意,就会失掉最好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于是她迅速改变了自己的状态。
“我的先生非常好,给了我和女儿安稳的生活和很多非常宝贵的建议。先生和我深谈,我们移民加拿大,也应该接受主流的价值观。家庭应该分工协作,要分清事情的次序。女儿的教育、素质、气质的培养,是保姆不能带给孩子的。”王泓觉得先生的说法非常有道理,先生本人是“航天员”,自己如果再从早忙到晚,那么孩子的教育也许就荒废了。
“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我们第一代移民虽然不能在英语方面帮助孩子很多,但是我们可以从心理上给孩子很大的支持,帮助她们树立明确远大的目标,用好的家庭氛围影响她们,让她们养成刻苦、坚韧的学习习惯,多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和加拿大政治生活,这些都是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王泓总结了不少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王泓成了全职妈妈,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日程表,有点枯燥却心甘如怡。
“大女儿到美国上大学,离开了家。让我有点失落。孩子们展开了自己独立的人生,不那么依赖父母了。作为妈妈需要调整心态是肯定的。而我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也进入了不同的阶段,要努力学会去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辩证看待得失。”
麦永成:异国创业成功
说起2007年的得与失,麦永成先生颇有感触。这个曾经在中国南部的房地产地产颇有建树的商人,来到温哥华后,反而觉得生活的平淡让他更加有战斗力。麦永成认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的得大于失,而得到的东西是无法用金钱可以买到的,那就是家庭的温暖和作为一个商人的成就感。
麦永成出生在香港,后来在中国广东开始了他的事业。他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在广东省开发了很多幢物业,其中包括住宅物业和商业物业。移民来到加拿大是在1997年,不过,由于放不开在中国的生意,只好让太太带着一双儿女先到加国居住,而他自己则做起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
麦永成真正在温哥华住下来是在2002年。放弃了中国如日中天的事业来到温哥华,麦永成心中还是有些失落感。不过他并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由于做了多年开发商,对房地产市有特别的敏锐度,让麦永成在2005年再次投入房地产市场,不过这次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大洋彼岸的温哥华。
万事开头难,麦永成回忆说,刚开始确实很困难。最让他为难的就是开始运作的启动资金,因为没有在加拿大的信用记录,因此想要得到银行的贷款就比较困难。不过,好在可以提供以前在大陆和香港的信用记录,也可以让这边的银行参考,再加上对于整个工程的合理策划,最终赢得了银行的贷款。
在温哥华做事情,让麦永成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切都得照章办事,永远不会发生所谓的“桌子底下交易”的事情。以申请建筑牌照为例,只要向市政府提出申请,并提供整个工程的规划以及其它市政府要求的材料,就可以等待结果了。这一切都可以自己到市政府完成,不需要像以前找关系托朋友才可以把事情办好。
现在,麦永成的生活与从前相比简单许多。他笑着说:“你绝对想象不到我现在还可以下午5点准时下班。”下班后,通常陪儿子打打球,和女儿说说话,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日子过得平淡,却很幸福。
在这样一个异国他乡,能够有今天的成就,麦永成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实干的勇气。他也建议,新移民在移民初期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过了语言这一关,先突击把语言练好,这样今后的机会则会更宽,进入主流社会也更容易。
(责任编辑/胡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