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生活是人的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具有奠基的作用,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态度、道德品质和科学素质是品德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为人一生的良好品德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道德品质 交流 尊重 自主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完善的最佳时期。因此,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落实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小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性积极地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真生活情景,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方法
小学生心理特点是感性认识,对身边的人、事、情、景最容易接受,也最愿意模仿。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和熟知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源,要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进行引导、教育,最后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场景,再现学生生活场景,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受到启发和感染。再现生活场景中最重要的是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打动学生,只有真实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内心善恶美丑的自我。
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期《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这一课时,我先找出了一些以前家里用的生活用品,并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直切地感受到了身边的物,引出他们对自已曾经生活过的事和物的回忆。对这些生活用品,孩子们有的见过,有的听大人讲过,贴近他们的生活,孩子们就非常感兴趣,在对展示的物品和图片中,他们分享了所见、所思,也感受了每一代人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使用的器具不同,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的美好变化,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热爱的情感。
二、讨论交流,是学生道德自我评价和思想品德自我培养有效途径
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对“真善美和假丑恶”不断甄别、不断批判的过程,是学生内心不断斗争的过程,也是学生道德品质自我形成的过程。“一千句的说教,不如孩子间的一次评价。”同伴间的认可或否定、赞同或批评,对学生内心会产生冲击,这个过程也是学生道德品质进行塑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制造冲突、展示矛盾,敢于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敢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放手让学生在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中得到“真知”,最终形成道德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学生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于真实的事例中“辩”明事理。如在教学《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一课时,我播放了家乡的电视宣传片,感受家乡的富裕、美丽和人们的幸福。然后我又播放了几幅不文明的行为(农村封建迷信、街头打麻将、损坏景观花草等)。于生活的图片中让学生交流讨论: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不文明现象?如何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学生于身边的事例进行讨论,事例鲜明,道理充分,讨论激烈。在交流中学生产生共鸣,在交流中明白事理,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三、实践活动,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培养的阵地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主义性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进行体验,将学习与生活和谐发展,知行统一,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在教学《扎根家乡的传统》一课时,当我刚讲到“广东”时,一个学生就说了句“广东话很难听,我不喜欢广东。”于是其他的孩子也跟着议论了起来。我灵机一动:“是啊!每个人的家乡不同,在习惯、语言、文化上也不同。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我们的家乡传统吧?”于是孩子们的积极性高涨,话匣子也打开了。什么“扭秧歌”、“赛龙舟”、“龙灯”等等。同时,我引导孩子们不但了解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也通过外出旅游、电视节目、网络或书籍等渠道了解到的其他民族的传统习俗,进行介绍,相互了解。最后孩子们分小组进行表演不同民族的传统民俗。孩子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孩子在实践活动整个过程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于自我学习、交流和表演中不但了解了自已家乡的人情风俗,还欣赏其他民族的人情风俗。
四、广阔的生活空间,是学生品德道德品质培养的舞台
“教学”无定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因势利导”。教师应灵活处理,不能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如我在教學《文化瑰宝》时,我将学生带到我区的博物馆,了解本地的“文化”,孩子们学习更有兴趣。教师再延伸到祖国的文化瑰宝,于是学生的兴趣也浓厚了,知识面也扩大了。因此,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培养良好品质的关键。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发展和培养的。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构建道德品质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孟雅男.浅谈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教育视界2010.01
[2]王国强.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关键[J]浙江教育科学2008.10
[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4]《品德与生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主编:李季湄 2011年,作者:马学梅
关键词:道德品质 交流 尊重 自主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完善的最佳时期。因此,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落实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小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性积极地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真生活情景,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方法
小学生心理特点是感性认识,对身边的人、事、情、景最容易接受,也最愿意模仿。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和熟知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源,要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进行引导、教育,最后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场景,再现学生生活场景,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受到启发和感染。再现生活场景中最重要的是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打动学生,只有真实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内心善恶美丑的自我。
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期《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这一课时,我先找出了一些以前家里用的生活用品,并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直切地感受到了身边的物,引出他们对自已曾经生活过的事和物的回忆。对这些生活用品,孩子们有的见过,有的听大人讲过,贴近他们的生活,孩子们就非常感兴趣,在对展示的物品和图片中,他们分享了所见、所思,也感受了每一代人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使用的器具不同,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的美好变化,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热爱的情感。
二、讨论交流,是学生道德自我评价和思想品德自我培养有效途径
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对“真善美和假丑恶”不断甄别、不断批判的过程,是学生内心不断斗争的过程,也是学生道德品质自我形成的过程。“一千句的说教,不如孩子间的一次评价。”同伴间的认可或否定、赞同或批评,对学生内心会产生冲击,这个过程也是学生道德品质进行塑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制造冲突、展示矛盾,敢于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敢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放手让学生在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中得到“真知”,最终形成道德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学生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于真实的事例中“辩”明事理。如在教学《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一课时,我播放了家乡的电视宣传片,感受家乡的富裕、美丽和人们的幸福。然后我又播放了几幅不文明的行为(农村封建迷信、街头打麻将、损坏景观花草等)。于生活的图片中让学生交流讨论: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不文明现象?如何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学生于身边的事例进行讨论,事例鲜明,道理充分,讨论激烈。在交流中学生产生共鸣,在交流中明白事理,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三、实践活动,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培养的阵地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主义性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进行体验,将学习与生活和谐发展,知行统一,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在教学《扎根家乡的传统》一课时,当我刚讲到“广东”时,一个学生就说了句“广东话很难听,我不喜欢广东。”于是其他的孩子也跟着议论了起来。我灵机一动:“是啊!每个人的家乡不同,在习惯、语言、文化上也不同。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我们的家乡传统吧?”于是孩子们的积极性高涨,话匣子也打开了。什么“扭秧歌”、“赛龙舟”、“龙灯”等等。同时,我引导孩子们不但了解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也通过外出旅游、电视节目、网络或书籍等渠道了解到的其他民族的传统习俗,进行介绍,相互了解。最后孩子们分小组进行表演不同民族的传统民俗。孩子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孩子在实践活动整个过程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于自我学习、交流和表演中不但了解了自已家乡的人情风俗,还欣赏其他民族的人情风俗。
四、广阔的生活空间,是学生品德道德品质培养的舞台
“教学”无定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因势利导”。教师应灵活处理,不能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如我在教學《文化瑰宝》时,我将学生带到我区的博物馆,了解本地的“文化”,孩子们学习更有兴趣。教师再延伸到祖国的文化瑰宝,于是学生的兴趣也浓厚了,知识面也扩大了。因此,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培养良好品质的关键。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发展和培养的。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构建道德品质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孟雅男.浅谈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教育视界2010.01
[2]王国强.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关键[J]浙江教育科学2008.10
[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4]《品德与生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主编:李季湄 2011年,作者:马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