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欠发达地区村级债务化解对策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ch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农村财务管理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财务管理及债务化解工作已成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对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村级债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探索东西部村级债务形成原因的差异及西部村级债务化解对策,为减轻西部农民负担,遏制农村债务的增加,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村级债务;化解对策;西部欠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045-02
  
   中国村级债务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宽、解决难度大,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债务沉重,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村级债务问题的不断积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阻碍,如何化解村级债务已成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准确了解村级债务的具体情况以及形成原因,本文选取了村级债务工作开展成果显著的江苏省雎宁县和具有西部地区村级债务现状特色的云南省雎宁县进行实地调研,以期掌握不同地区村级债务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东西部两县村级债务情况及形成原因进行比较分析,构建具有西部欠发达地区村级债务特色的化解对策。
   一、实地调查情况
   2011年2月,本文选取东部村级债务化解模式和农村财务管理开展得比较好的地区江苏省雎宁县进行村级债务成因及化解模式的调查。在此基础上,5—6月我们又在云南省晋宁县三镇六乡的22个行政村进行问卷调查。试图通过查村情、听民声,深入了解村级债务构成及各构成原因。
   本次调查问卷依据被调查者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和掌握信息的不同,分为村干部问卷和村民问卷两种。这次问卷调查,共发放村干部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32份;发放村民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0份。经我们汇总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村级债务形成原因初步调查
   这次问卷调查的22个行政村,村村都有负债,绝大多数都是农村税费改革前形成的。对村干部的问卷显示,各村村级债务主要由公益性事业支出、生产性支出、垫交税费、解决干部报酬等原因构成。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后,堵住了面向农民的各种收费口子,使得村级债务失去了原先预想的还款途径,债务偿还来源消失,加之多数地方债务底子不清,债权、债务主体不明,化解措施不力等,村级组织在运转过程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村级组织的必要功能难以发挥。村干部虽然从催粮要款中解脱出来,但还债压力大,疲于应付债权人的讨债,很难专心于本职工作。
   (二)问卷数据统计归纳及分析
   1.东部村级债务现状——以江苏省雎宁县为例。雎宁县共有16个镇,401个村,农户28万户,农业人口110万。截至2010年底,村级债务总额25267.73万元,债务按来源划分:有息债务9 342.36万元;无息贷款15 925.37万元。债务按用途分:兴办企业1 799.38万元;产业结构调整2 210.52万元;兴办公益事业7 420.12万元;垫交税费款6 099.88万元;欠干部报酬3 680.27万元;债务利息1 294.92万元;重点工程建设1 003.21万元;抗击自然灾害219.43万元;其他1 540万元。
   2.西部村级债务现状——以云南省晋宁县为例。截至2010年底,晋宁县村级债务总额为2 744.64万元。教育投入负债591.47万元,占债务总额的21.55%;公益性事业投资欠债505.84万元,占债务总额的18.43%;兴办企业产生债务527.52万元,占债务总额的19.22%;生产经营管理欠债201.46万元,占债务总额的7.34%。各乡镇偿还债务的能力很低,逾期八年以上的债务有1 543.57万元,占总债务的 56.23%,逾期 五年以下的债务有1 201.07万元,人均负债约 100.54万元 。村级负债100 万元以上的有5 个乡镇,占乡镇总数的 55.56% ;50万元~100 万元的有3个,占乡镇总数的 33.33%;50 万元以下的有1个,占乡镇总数的11.11%。
   通过对问卷调差统计分析发现,雎宁县和晋宁县村级债务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东西两县村级债务形成原因差异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首先,东西两县村级债务主要来自教育投入、公益事业、兴办企业、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尽管少数比例不一样,但多数项目比例相近。其次,两县村级债务都具有债务面涉及广泛、债务沉重、负债名目繁多等特点。村级债务普遍存在且金额都较大,负债项目均涉及教育投入、公益事业、兴办企业、重点工程等多方面。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村级债务成因也存在明显差异:(1)村级债务总量差异巨大。调查发现,东部地区村级债务总量远大于西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及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规模较西部更大引起的。(2)债务结构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债务主要来自公益事业建设和税费收缴不力,两者共占村级债务总额的42.27%,此外基础设施建设、兴办工业、生产经营管理也是形成村级债务的重要原因。而西部地区村级债务主要来自教育投入和兴办企业,两者共占村级债务总额的40.77%,此外公益事业建设和税费收缴不力也是形成村级债务的重要原因。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村级债务成因分析
   通过与东部发达地区(以江苏雎宁县为例)村级债务相比较,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村级债务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投入欠下负债。从债务来源比例看,东西部对教育投入的差异较大。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影响了教育事业的跟进,导致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从而引起更多的超过承受能力的教育投入欠下负债。为迎接“普六”、“普九”验收,采取上级补助一点、集体筹集一点、农民投入一点的“三点式”教育投入,镇村两级在积极筹集资金的基础上,举债用于兴建校舍、购置教学设备,解决学生就读问题,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一切面向农民的集资收费,教育欠款就成了压在村级组织头上的沉重负担。
   2.盲目兴办企业。农业税费改革后,不少农村兴办企业,但是由于市场调研不充分、把握市场的能力有限、经营管理不善、财务管理较乱等,多数企业产品销路不好,企业亏损严重甚至关门倒闭,造成大量的资产闲置和亏损,加重了村级债务。
   3.公益事业投资欠债。多年来,农村的公益事业投资是“分级配套投入民办公助”的投资机制,而原村公所既是地方政权组织,又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双重身份,使得村级组织要保证辖区内公共产品的基本需要,农村公益事业的自筹部分就必然落到了村级机构的肩上,公益事业建设成为村级债务的又一重要来源。
   4.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由于基层政权组织没有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和财务机构,或因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职业素质过低,导致财务管理制度混乱,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收支把关不严,费用审批拨款监管不到位,致使维持自身正常运转费用严重超标,导致债台高筑。
   四、化解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债务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针对西部村级债务的具体情况及其产生原因,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化解对策:
   1.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整、规范、科学的村级债务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杜绝财务管理混乱和村级债务增加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村级债务的问题。具体应从规范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规范村级债务化解顺序、加强领导制度三个方面完善。
   2.坚持量入为出的办好公益事业。镇、村举办公益事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量入为出的原则,做好前期的经费预算,盘点现有经费,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彻底堵住村级乱开支的源头,并且保证村级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切实保证村级正常支出的需要,做好每一年的经费预算和年末的经费结算,确保村级当年的收支平衡,最终在化解前期留存债务的同时防止新债务的产生。
   3.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农村资源性资产可以进行发包的,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并报镇农经部门批准备案后,可采取公开竞价发包,所得收入原则上用于偿还村级债务;对村组集团闲置资产,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镇备案后,可进行公开拍卖、租赁。对过去已经签订合同发包但是未到期的项目,凡承包基数明显低于群众评估价格的,经双方协商可提高承包金标准,签订补充合同,也可以在承包人资源的情况下收回使用权,对外公开招标承包。
   4.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后服务创收,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提高村集体化解债务能力。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资金扶持力度,增加信贷投入,提供税收优惠。要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依法经营集体土地资产,鼓励兴办农产品生产、营销和加工企业。要兴办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村经营的专业化程度,增强适应市场能力。
   5.因地制宜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的道路、桥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初年增大。当地政府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自身资金条件和发展潜力,正确的推进教育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应超越自身实际能力借债兴办,坚决禁止各种不必要的升级达标活动。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通江县委政研室.化解村级债务的新经验[N].农民日报,2007.
  [2] 徐金松.对化解村级债务的思考[J].浙江现代农业,2008,(3).
  [3] 张永安,郝敬东.关于化解村级债务的思考[J].学习与研究,2005,(1).
  [4] 王一平.化解乡村债务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09,(3).[责任编辑 吴高君]
其他文献
褶皱缺陷是复合材料常见的缺陷之一,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显著影响,甚至威胁结构服役期间的安全性。L型构件是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的一种典型构件,其拐角部位是褶皱缺陷的易发区域。研究褶皱缺陷对L型层合板承载能力和失效行为的影响,对制定构件的褶皱缺陷验收判据、开展L型层合板构件的完整性评估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褶皱缺陷对L型层合板承载能力和失效过程的影响。首先在实验研究方面,
形状记忆合金增强橡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智能材料,可通过其独特热力学特性实现传统复合材料无法实现的许多特殊功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温度作用下形状记忆合金纤维与橡胶之间的界面力学性能对其复合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实验和有限元模拟两方面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对温度作用下形状记忆合金和橡胶两种材料之间的界面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形状记忆合金丝和橡胶试样进行了一系列材料参数的
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易受到低速冲击作用,且其冲击后损伤多表现为目视勉强不可见损伤。复合材料在低速冲击作用下损伤机理复杂,力学性能下降明显,特别是冲击后压缩(Compression After Impact,CAI)性能。冲击后压缩性能是复合材料结构安全性能评估与损伤容限定义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如何恢复含冲击损伤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是复合材料研究者不可回避的问题。螺栓修理是恢复含冲击损伤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突破,城市化进程脚步越来越快,大量人口汇聚至各大中型城市中。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的住房需要,大量城中村被改造成现代化高层住宅建筑。在我国现行的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一般只考虑建成使用状态下的恒载、活载、风载及地震荷载等,而对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荷载考虑甚少,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主体结构强度还达不到设计值,此时施工荷载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其中最显著且不可避免的就是塔吊动荷
面外褶皱是复合材料结构制造过程中最常见的缺陷之一,会严重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复合材料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大量浪费。本文研究了含面外褶皱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强度变化规律。为复合材料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对提高复合材料的利用率,提高复合材料结构的质量,促进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理论解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含面外褶皱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研究。首先将面外褶皱引入
应用于工程实际的橡胶制品通常会承受周期性载荷,且往往遭遇不同的环境温度,但目前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尚不充分。鉴于此,本文拟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表征相结合的方法,对炭黑增强橡胶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循环拉伸力学行为展开研究。为考察温度变化与炭黑增强对橡胶循环拉伸力学行为的影响,利用含温度箱的非接触式自动网格法测试系统,分别采用等应变幅值和逐级增加应变幅值两种加载方式,对无变形历史和有变形历史的一系列炭黑
自然界中的波浪都具有一定的能量,一方面可能对水域内的工程结构和海床、河堤、沿岸的植被和水生生物等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波浪能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对其合理地开发利用有利于应对全球能源需求与传统燃料有限的情况。波浪强度直接决定其破坏性和可利用率,因此针对波浪传播路径控导机理和波浪强度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水面波的研究主要针对缓坡和海脊的影响机制来开展工作,对其它水底障碍物对表面波的
摘 要:通过对蒙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从模仿者、公益行动者、领导者到恶性竞争者的角色转变,运用制度主义分析组织运行结构。从案例的剖析中,理清制度主义学派的基本思想,同时解答三个基本的组织现象:组织的模仿趋同性、组织进行与本身目标无关的活动以及制度规则与组织实际运行结构的分离。而合法性机制、制度建构的理性神话将在组织运行背后起到不可估摸的强制性隐性作用。   关键词:制度主义;趋同性;合法性机制;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