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具有人文性、丰富性、地方性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网络文化、影视文化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文化,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使不少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怀疑和抵制,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寻找教育的新支点,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经过思索和研讨,我校决定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文化——涛雒历史文化资源,以涛雒精神教育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近年来,我校的校本教育已初显成效,已经开发了以校本教材《历史文化名镇——涛雒》《世界物理学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布置了“涛雒历史文化陈列室”,将教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接下来,笔者就我校开展的校本教育课程做一些介绍。
一、校本课程整合做人教育活动的背景
1.社会因素促成教育新问题
涛雒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人才辈出,特别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以其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和赤诚的赤子之心深深地感染着故土的莘莘学子。同时,涛雒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商埠重地,特别是近几年涛雒工业园和商业街的兴建,使这个千年古镇再次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良文化冲击着本地文化,对学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这种社会背景促使学校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要不断寻找更有效的途径来教育学生,努力抓好做人教育。
2.学校德育呼唤教育新载体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陷入了一些困境,如脱离学生心灵、内容空洞、脱离社会实际、缺乏实效等。学校的德育教育呼吁教育新的载体。我们认为,重新认识、构建德育体系,寻找有效的德育载体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3.课程改革提出教育新要求
从国家课程改革要求来看,国家也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加强学生的做人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践性的重要举措。
二、校本课程整合做人教育活动的条件
结合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校本课程的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我校认为有必要开展校本课程与学校做人教育的整合实施活动,以此来提高德育水平。
1.校本课程开发受到专家引领
为了提高校本课程与做人教育整合实施的科学性,学校先后邀请了市区教研室领导来校进行专题研究和指导,通过专家的指导,教师的课程观念得到了提升,为有效开展校本课程整合活动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我校还组织骨干教师到市兄弟学校考察学习,借鉴他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做人教育等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为整合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2.课程资源本身具有人文价值
学校校本课程《历史文化名镇——涛雒》中所涉及的资源全部来自于涛雒本地,颇具地方色彩和人文价值,凝练成为涛雒人所特有的精神文化——“涛雒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与做人教育的整合,既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土资源,也有利于学生把握涛雒历史文化的精神实质,对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校本课程整合做人教育活动的途径
1.利用丰富资源开展做人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来开展校本课程与做人教育,用“走出去”的方式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并通过亲身所见、所闻、所感加深对涛雒历史文化的理解与感受,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同时,学校还采用了“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做人教育,邀请捐资助学的实业家丁永详来校,为学生讲述他的奋斗史及他对学生的期望,学生们了解了丁永详先生的发展史,并被他坚持理想的精神所感动。物理大师丁肇中每次回乡,学校都组织学生参加欢迎仪式,亲聆先生的教诲,目睹大师的风采,回味这位治学严谨的物理大师那意味深长的话语——“中国人要对自己的民族、国家充满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利用校本资源深化做人教育
在校本课程的整合活动中,我校还利用学校常开展的一些比赛、演讲、写作、手抄报、墙报、黑板报、讲故事、主题班会等活动进行做人教育,在这些活动中,将德育的精髓灌注其中,让学生在开展日常活动的同时就能深化对做人道理的理解。
四、校本课程整合做人教育活动的成效
1.构建了学校做人教育的新模式
从开展校本课程与学校做人教育整合活动以来,我校把校本课程作为做人教育的载体,把丰富的地域资源当作做人教育的内容,把有声有色的校本活动当作做人教育活动的形式,构建起了校本化、活动化和人本化三位一体的做人教育的新模式,我校将在这个模式下继续推动德育教育。
2.实现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新突破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将校本课程《历史文化名镇——涛雒》与学校的做人教育有机整合起来,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生成性、服务性、价值性,实现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新突破。
3.促进了师生实践素养的新进步
在课程整合实施中,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课堂实效,而且也提高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另外,《历史文化名镇——涛雒》被评为“十一五”教育部全国重点科研课题优秀成果奖,这极大地增强了我校全体师生参与和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我们相信,学校具有地域特色的“感受涛雒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一定会成为学校做人教育的重要载体,促进学校育人教育取得更大进步。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中心初中)
(责任编辑:徐晓卿)
一、校本课程整合做人教育活动的背景
1.社会因素促成教育新问题
涛雒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人才辈出,特别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以其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和赤诚的赤子之心深深地感染着故土的莘莘学子。同时,涛雒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商埠重地,特别是近几年涛雒工业园和商业街的兴建,使这个千年古镇再次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良文化冲击着本地文化,对学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这种社会背景促使学校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要不断寻找更有效的途径来教育学生,努力抓好做人教育。
2.学校德育呼唤教育新载体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陷入了一些困境,如脱离学生心灵、内容空洞、脱离社会实际、缺乏实效等。学校的德育教育呼吁教育新的载体。我们认为,重新认识、构建德育体系,寻找有效的德育载体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3.课程改革提出教育新要求
从国家课程改革要求来看,国家也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加强学生的做人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践性的重要举措。
二、校本课程整合做人教育活动的条件
结合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校本课程的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我校认为有必要开展校本课程与学校做人教育的整合实施活动,以此来提高德育水平。
1.校本课程开发受到专家引领
为了提高校本课程与做人教育整合实施的科学性,学校先后邀请了市区教研室领导来校进行专题研究和指导,通过专家的指导,教师的课程观念得到了提升,为有效开展校本课程整合活动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我校还组织骨干教师到市兄弟学校考察学习,借鉴他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做人教育等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为整合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2.课程资源本身具有人文价值
学校校本课程《历史文化名镇——涛雒》中所涉及的资源全部来自于涛雒本地,颇具地方色彩和人文价值,凝练成为涛雒人所特有的精神文化——“涛雒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与做人教育的整合,既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土资源,也有利于学生把握涛雒历史文化的精神实质,对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校本课程整合做人教育活动的途径
1.利用丰富资源开展做人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来开展校本课程与做人教育,用“走出去”的方式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并通过亲身所见、所闻、所感加深对涛雒历史文化的理解与感受,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同时,学校还采用了“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做人教育,邀请捐资助学的实业家丁永详来校,为学生讲述他的奋斗史及他对学生的期望,学生们了解了丁永详先生的发展史,并被他坚持理想的精神所感动。物理大师丁肇中每次回乡,学校都组织学生参加欢迎仪式,亲聆先生的教诲,目睹大师的风采,回味这位治学严谨的物理大师那意味深长的话语——“中国人要对自己的民族、国家充满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利用校本资源深化做人教育
在校本课程的整合活动中,我校还利用学校常开展的一些比赛、演讲、写作、手抄报、墙报、黑板报、讲故事、主题班会等活动进行做人教育,在这些活动中,将德育的精髓灌注其中,让学生在开展日常活动的同时就能深化对做人道理的理解。
四、校本课程整合做人教育活动的成效
1.构建了学校做人教育的新模式
从开展校本课程与学校做人教育整合活动以来,我校把校本课程作为做人教育的载体,把丰富的地域资源当作做人教育的内容,把有声有色的校本活动当作做人教育活动的形式,构建起了校本化、活动化和人本化三位一体的做人教育的新模式,我校将在这个模式下继续推动德育教育。
2.实现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新突破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将校本课程《历史文化名镇——涛雒》与学校的做人教育有机整合起来,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生成性、服务性、价值性,实现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新突破。
3.促进了师生实践素养的新进步
在课程整合实施中,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课堂实效,而且也提高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另外,《历史文化名镇——涛雒》被评为“十一五”教育部全国重点科研课题优秀成果奖,这极大地增强了我校全体师生参与和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我们相信,学校具有地域特色的“感受涛雒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一定会成为学校做人教育的重要载体,促进学校育人教育取得更大进步。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中心初中)
(责任编辑:徐晓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