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区域多微电网选择合理的运营方式是微电网系统良性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微电网运营商最大化收益为目标,构建了分时电价下,多个微电网以多微电网模式运营时的收益模型和以微电网群模式运营时的收益模型.然后以3个微电网为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在一个典型日内微电网群运营收益比多微电网运营收益增加12%,并且以微电网群模式运营时,整个系统向外部电网购电功率减少35%,售电功率减少49%,储能系统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结果表明:多个微电网采取群模式运营可有效减少对电网的依赖性;降低单个微电网因频繁上下网对电网造成的冲击;提高可再生
【机 构】
: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市 昌平区 102206;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市 昌平区 102206;北京市新能源与低碳发展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 昌平区 1022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多微电网选择合理的运营方式是微电网系统良性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微电网运营商最大化收益为目标,构建了分时电价下,多个微电网以多微电网模式运营时的收益模型和以微电网群模式运营时的收益模型.然后以3个微电网为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在一个典型日内微电网群运营收益比多微电网运营收益增加12%,并且以微电网群模式运营时,整个系统向外部电网购电功率减少35%,售电功率减少49%,储能系统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结果表明:多个微电网采取群模式运营可有效减少对电网的依赖性;降低单个微电网因频繁上下网对电网造成的冲击;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研究成果为区域多微电网运营决策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湿法工艺设备中经常使用到具有强腐蚀性的强酸类高温化学液,例如160℃的SPM、270℃的H2 SO4+H3 PO4混合液等.普通的排放方式无法实现高温化学液直接排放.先自然降温再排放的方式换液时间长,各种辅助降温方式,都存在着不足和安全隐患,降温效果不甚理想.以虹吸原理和射流泵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计算、场强模拟,提出两种适用于高温、强腐蚀性化学液直接排放的技术:一种是设计气虹吸吸液器,验证关键尺寸喉嘴距,最终实现了湿法工艺设备中的高温化学液直排到副槽,在副槽内降温后,排放至专用回收管路.另一种是设计水虹吸
氢储能作为长期储能技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我国“十四五”规划将氢能发展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其中重点要提高电解水制氢转化效率,改善电解槽电堆、电极等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加强可再生能源与氢能耦合以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从“十四五”规划及“碳达峰”、“碳中和”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弃风、弃水、弃光现象的产生,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可行性,针对电解槽分类、电解水制氢技术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进行简单介绍.在上述基础上分别对风电制氢技术、光伏发电制氢技术及风光互补多能耦合制氢技术进行了综述,总结了
由于风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当海上风电机组并网时,电力系统将会受到冲击,导致电网频率波动和运行控制的失调,因此需要安排其他发电机组来进行调节.在考虑海上风电机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建立风火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以风电为主体,对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策略进行研究.首先,用不同Copula函数对海上风电场功率进行拟合分析,选定t-Copula函数进行风电功率预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的风火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将乌鸦搜索优化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收敛速度对比,选取乌鸦搜索优化算法对分析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制定全局优化调度
轴承部位的温度和轴承的噪声是影响电机可靠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现通过试验对这两个常见的共性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短圆柱滚子轴承部位结构改进的可能和对轴承施加预紧的注意事项,防备过度润滑、无预紧或过度预紧带来的危害,提高电机设计和装配工艺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