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推广,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作为特殊教育的基础学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让智力障碍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关。为此,本文试图构建具有生活化气息的数学课堂体系,旨在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数学;生活化教学
前言
教育具有平等性,需要对每位学生进行良好教育,包括智力障碍学生。由于這类学生智力存在缺陷,需要教师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提升教学效率。将生活气息融入教学,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的距离,还能降低学习难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就如何将生活气息渗入数学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特殊教育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开展的并不顺利,除了受学生智力因素影响外,也与教学模式不科学有很大关系。即便是有些特殊教育学校采取了生活化教学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教学目标偏颇。很多学校的教学目标以传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以至于教学效果一般。究其原因,教师对新课标、教学大纲并未深入研究,同时未准确学生学情,对社会因素考虑不充分。偏移正常轨道的目标自然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其二,教学内容缺失。相比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的知识点较为抽象,逻辑性又强,给学生的学习构成了不小的影响。当前数学教学内容中生活元素融合较少,以至于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同时,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偏低。
其三,教学方法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将一些生活元素引入课堂,并未深入素材的教育价值,也并未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从而导致学生的智力发展受阻。这种形式化的教学势必不会取到好的效果,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不契合社会发展需要。
其四,教学语言不当。现阶段很多教师的教学语言较为专业,虽然凸显了教师的素质素养,却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特别是教学对象还是一群存在智力障碍的学生,这样的教学语言会给学生与数学之间竖起一面墙,将学生阻挡在数学学科之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特殊教育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构建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要想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制定目标时,教师更加清楚教学的目的,如何开展教学更为高效。要想教学目标更贴合生活,需要教师做好四方面工作:
其一,以新课标为基础确定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特殊教育数学课堂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技能、促进学生思考、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关注学生情感。
其二,结合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本内容,领会编撰者的意图,跟着意图梳理教学思路。同时将每单元的重难点找出,从而让自身游刃有余的开展教学活动。
其三,根据学生学情制定教学目标。教育的本质是服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状况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可以让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其四,以社会因素作为教学导向。数学来自生活,又在生活中运中。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可以更加适应社会。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社会因素,让教学的内容更加实用。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要想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框架,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状况对教材进行灵活调整,从而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在《年月日》一课中,以往教材内容较为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摆脱教材的束缚,尽可能将生活气息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年历,让学生从中发掘数学规律。
生活中从来不会缺乏教育素材,只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教师要仔细感悟生活,从中挖掘与数学相关的资源,比如购物小票、电话簿、纽扣。购物小票可以在认识人民币时使用,电话簿在学生学习数字、记忆数字时使用,纽扣在传授学生物品分类时使用。在使用时,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生活情景,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中可增强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踪影,从而将数学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形象。同时,生活气息会让学生感觉更为舒适,从而消除学生与数学的隔膜,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此丰富学生的数学储备,增强学生的数学技能。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年月日的记忆,教师可以给学生编造顺口溜,方便学生记忆,如“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日加。”另外,为了帮助学生记忆重大节日,教师给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创设场景是教学中必可获取的手段,对激活课堂氛围有很大帮助。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正方形知识时,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寻找正方形。学生在观察中对正方形的理解加深,也感受到数学学科就在他们身边。
(四)教学语言生活化
教学语言是师生沟通的重要载体,以往教学语言较为枯燥,学生很难发现其中蕴含的趣味东西,因此,需要教师让教学语言更具生活化,以此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生动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感官系统,让学生提起精神,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当中。比方说有一位学生在课堂犯困,教师先要肯定这位学生上课比较安静,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知识,这样学生的困意消失,会更在课堂上聚精会神。
此外,采取生活化的语言,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比如在讲解长度知识时,教师可以将长度单位换成学生易于理解的符号,比如将米比作爷爷,将分米比作爸爸,将厘米比作学生自己,以此增强学生认知,让他们更好的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总结
打造具有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拿出恒心、爱心。体系的构建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还需要优化教学语言,从而让教学过程更具生活化气息,以此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为学生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丁宏盛.刍议特殊教育中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160.
[2]任毓弢.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19(16):55-56.
[3]李卿.浅谈培智小学数学如何以“生活化”来提高课堂效率[J].才智,2019(17):103.
关键词:特殊教育;数学;生活化教学
前言
教育具有平等性,需要对每位学生进行良好教育,包括智力障碍学生。由于這类学生智力存在缺陷,需要教师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提升教学效率。将生活气息融入教学,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的距离,还能降低学习难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就如何将生活气息渗入数学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特殊教育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开展的并不顺利,除了受学生智力因素影响外,也与教学模式不科学有很大关系。即便是有些特殊教育学校采取了生活化教学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教学目标偏颇。很多学校的教学目标以传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以至于教学效果一般。究其原因,教师对新课标、教学大纲并未深入研究,同时未准确学生学情,对社会因素考虑不充分。偏移正常轨道的目标自然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其二,教学内容缺失。相比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的知识点较为抽象,逻辑性又强,给学生的学习构成了不小的影响。当前数学教学内容中生活元素融合较少,以至于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同时,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偏低。
其三,教学方法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将一些生活元素引入课堂,并未深入素材的教育价值,也并未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从而导致学生的智力发展受阻。这种形式化的教学势必不会取到好的效果,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不契合社会发展需要。
其四,教学语言不当。现阶段很多教师的教学语言较为专业,虽然凸显了教师的素质素养,却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特别是教学对象还是一群存在智力障碍的学生,这样的教学语言会给学生与数学之间竖起一面墙,将学生阻挡在数学学科之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特殊教育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构建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要想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制定目标时,教师更加清楚教学的目的,如何开展教学更为高效。要想教学目标更贴合生活,需要教师做好四方面工作:
其一,以新课标为基础确定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特殊教育数学课堂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技能、促进学生思考、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关注学生情感。
其二,结合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本内容,领会编撰者的意图,跟着意图梳理教学思路。同时将每单元的重难点找出,从而让自身游刃有余的开展教学活动。
其三,根据学生学情制定教学目标。教育的本质是服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状况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可以让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其四,以社会因素作为教学导向。数学来自生活,又在生活中运中。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可以更加适应社会。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社会因素,让教学的内容更加实用。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要想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框架,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状况对教材进行灵活调整,从而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在《年月日》一课中,以往教材内容较为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摆脱教材的束缚,尽可能将生活气息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年历,让学生从中发掘数学规律。
生活中从来不会缺乏教育素材,只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教师要仔细感悟生活,从中挖掘与数学相关的资源,比如购物小票、电话簿、纽扣。购物小票可以在认识人民币时使用,电话簿在学生学习数字、记忆数字时使用,纽扣在传授学生物品分类时使用。在使用时,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生活情景,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中可增强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踪影,从而将数学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形象。同时,生活气息会让学生感觉更为舒适,从而消除学生与数学的隔膜,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此丰富学生的数学储备,增强学生的数学技能。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年月日的记忆,教师可以给学生编造顺口溜,方便学生记忆,如“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日加。”另外,为了帮助学生记忆重大节日,教师给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创设场景是教学中必可获取的手段,对激活课堂氛围有很大帮助。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正方形知识时,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寻找正方形。学生在观察中对正方形的理解加深,也感受到数学学科就在他们身边。
(四)教学语言生活化
教学语言是师生沟通的重要载体,以往教学语言较为枯燥,学生很难发现其中蕴含的趣味东西,因此,需要教师让教学语言更具生活化,以此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生动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感官系统,让学生提起精神,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当中。比方说有一位学生在课堂犯困,教师先要肯定这位学生上课比较安静,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知识,这样学生的困意消失,会更在课堂上聚精会神。
此外,采取生活化的语言,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比如在讲解长度知识时,教师可以将长度单位换成学生易于理解的符号,比如将米比作爷爷,将分米比作爸爸,将厘米比作学生自己,以此增强学生认知,让他们更好的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总结
打造具有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拿出恒心、爱心。体系的构建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还需要优化教学语言,从而让教学过程更具生活化气息,以此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为学生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丁宏盛.刍议特殊教育中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160.
[2]任毓弢.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19(16):55-56.
[3]李卿.浅谈培智小学数学如何以“生活化”来提高课堂效率[J].才智,2019(1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