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成都地方文献的历史地理学价值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51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蜀梼杌》、《锦里耆旧传》和《岁华纪丽谱》三本书为例,分析了宋元时期成都文献的历史地理学价值。《蜀梼杌》和《锦里耆旧传》记载了前、后蜀成都历史城市地理,四川历史游乐地理、历史灾害地理(地震,水、旱灾等灾害)、历史军事地理(王建取西川,后唐灭前蜀、宋灭后蜀的进军路线)和历史政区地理。《蜀梼杌》还记载了“芙蓉城”的得名由来。《岁华纪丽谱》记载了成都市历史游乐地理。三本书有一定的历史地理学价值。
  关键词:宋元;成都;地方文献;历史地理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K8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3—0049—06
  
  宋朝成都经济、文化领先全国,成都知府六修《成都府志》,当时地方文献非常多。然而宋末,蒙古兵攻入成都,成都城全毁,地方文献大部散失,剩下的很少。《蜀梼杌》,又叫《外史梼杌》、《蜀春秋》,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前、后蜀两朝80年的历史。作者为北宋阆中监征张唐英。这部书保存得不好,现在见到的只是残篇。①近年来还有四川师大的王文才先生和王炎点校的本子(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四川大学的缪元朗先生也有点校本。这本书版本比较多,目前我们看到的主要是分为上、下两卷的②。虽然四川师大、四川大学有较多的学者对《蜀梼杌》进行了研究,可都是从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化史、成都地方史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没有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来进行研究的。《锦里耆旧传》的作者是北宋成都知府勾延庆,也是记载前、后蜀的历史。《岁华纪丽谱》题名元朝费著所著,内容是宋朝成都的游乐风俗,所以研究的人非常多,不过也没有历史地理角度的研究。
  因此,我很想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对这三本书发表一些浅见。
  
  一、对成都历史城市地理的记载
  
  作者张唐英在《自序》中说:“王、孟父子四世凡八十年,比之公孙述辈最为久远,其间善恶之迹为世之鉴戒。然编录者如《耆旧传》、《鉴戒录》、《野人闲话》之类,皆本末颠倒、鄙俗无取。真宗时,制诰路公振修《九国书》(按即《九国志》)、有前蜀、后蜀,《世家》、《列传》。然而烦简失当,尚多疏略。……予家旧藏《前蜀开国记》、《后蜀实录》凡一百三十卷,尝欲焚弃而不忍。今因检阅始终、削去烦冗,编年叙事,分为十卷。凡《五代史》及《皇朝日历》所载者,皆略而不书。名曰《蜀梼杌》,盖取楚室之名,以为记恶之戒。”[1]该书《后序》之中,陆召迥说:“治平四年(1064年)夏六月,……殿中侍御史里行张唐英次功(张唐英字次功,号黄松子)在阆中监征时所编《蜀春秋》十卷。予尝得而观之,其编年叙事之体,若旬悦《汉纪》之例。……予因为刊行,以广其传。”[2]
  作者《自序》和陆召迥《后序》中都讲清楚了该书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和主要内容。该书是写前、后蜀八十年间帝王的实录,记载了前、后蜀两朝皇宫的华丽,记载清楚了前、后蜀宫城的宫殿名称、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还有前、后蜀皇帝的行宫的名称、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前蜀先主王建称帝时对成都城诸城门和堂宇厅馆的改名,书中作了详细的记载,罗列了一大串旧名与新名:
  十月,(王建)下伪诏改堂宇厅馆为宫殿,其略曰:帝王之居,上应辰象,朝贡臻集,华夷会同。宫阙殿阁之深严,台省府事之宏状,颁分名号,以正观瞻。况我肇启丕图,数有嘉瑞,允协上玄之 ,式光万世之基。至于厨厩之标题,仓库之曹列,并宜从革,用永维新。大衙门为宣德门,狮子门神兽门,大厅为会同殿, 场门为神武门, 场厅为神武殿,蜀王殿为承乾殿,清风楼为寿光阁。西亭子厅为咸宜殿,九顶堂为承乾殿,会仙楼为龙飞阁,西亭门为东上阁门,亭子西门为西上阁门。节堂南门为日华门,行库角门为月华门。万里桥门为光夏门,笮桥门为坤德门,大东门为万春门,小东门为瑞鼎门,大西门为乾正门,小西门为延秋门,北门依旧大玄门。子城南门为崇礼门,中隔为神雀门,东门为神政门,西门为兴义门,鼓角楼为大定门,北门为大安门,中隔为玄武门。昌桥为应圣桥。旧宅为昭圣宫,唐为金华殿。摩诃池为龙跃池,赏设厅为韶光殿。军资库为国计库,衙库为内藏库,衙内杂库为广润军,赏设库为常监库,赏设行库为殿前库,南仓为天富仓,瞻军东库为左金藏库,北仓为大仓,甲仗库为天武库。旧三使院为彰信门,尚书省于旧使院置,御史台于府司置。府城为皇城使,防城使司依旧,两马步使为左右街使,厢虞候为街巡使。后槽为飞龙厩,客司为客省使,乐营为教坊,使厨为御使厨。戟门添置三十六戟,神策营为 料司,六军为支计院。成都府移至子城外,遂稳便处制立府所司。新西宅为天启宫,堂为玉华殿。[3]书中讲前蜀后主王衍修筑新的宫殿宣华苑,说:(乾德元年十二月)以龙跃池为宣华池。[4]
  五月,宣华苑成,延袤十里。有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先之宫,降真、蓬莱、丹霞之亭。土木之功,穷极奢巧。[5]
  《方舆 览•成都府》也说:跃龙池在成都县东南二十里,隋开皇中欲伐陈,凿大池以教水战。伪蜀王衍乾德元年,以跃龙池为宣华院即此。隋蜀王秀取土筑子城,因为池。有胡僧见之曰:“摩诃宫毗罗”。盖胡僧谓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谓此池有龙耳。又云摩诃池。或云萧摩诃所开。杜甫陪严武泛舟,有诗云:“湍驶风醒酒,向舡回雾起堤。”[6]
  据此,我们可以绘制出五代十国时期成都城的简图,标出五代十国时期成都各城门。我们可以绘制出标有各宫殿名称和宫门名称的前、后蜀成都宫城详图。唐、宋时期(包括五代十国时期)是成都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那时成都的经济领先全中国。由于宋代六修《成都志》都完全散失了,现在没有人系统地研究唐、宋成都城,所以这个课题意义重大。因此,《蜀梼杌》中的记载为复原唐、宋成都城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是重要的成都历史城市地理资料。
  万里桥今名老南门大桥,自三国至今桥址不变,光夏门(万里桥门)也就是今天的老南门。宣华苑(龙跃池、摩诃池),“故池在大城西接近新城方位(即明蜀王府所在地,今为成都中心之展览馆及其四周一带)”[7]。杨伟立先生进一步考证说:“东起今成都市人民南路四川省展览馆,西到青羊宫一线,大致就是前蜀宣华苑的范围”。[8]
  另据《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古代城市》对隋唐成都城的考古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都市博物馆等先后在市区指挥街一带发现唐宋时期居住遗址,在明清城墙基下发现唐宋罗城门址及部分城垣遗迹。其门址位于四川成都市区西南部外南人民路135号。结合文献记载可推知,其当为罗城南垣西部笮桥门。[9]也就是说,坤德门(笮桥门)在今市区西南部外南人民路135号的位置。据此,可以逐步推得五代十国时期成都罗城东、西、南、北的大致范围。
  据成都市考古队雷玉华先生的《唐宋明清时期的成都城垣考》一文,成都市主城区发现的唐、宋、明、清时期的城墙都是叠压和交错的,该文中还绘制了《成都城墙遗址发掘点示意图》。依据该图和上述文献记载和考证,可以判断前、后蜀成都罗城主要城门的大致位置:大西门在今同仁路附近,北门在今西马道街附近,大东门约在今东较场和东安南街的交界处,小东门约在今南安街和天仙桥南街的交界处。
  成都城墙遗址发掘点示意图:[10]
  1999年,成都发现了江南馆街唐宋遗址③,并入选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而其位置就在大慈寺附近,它和《蜀梼杌》中的记载结合起来,也是一条复原唐宋成都城街坊的线索。
  《锦里耆旧传》中记载前蜀后主王衍乾德三年春三月“筑子城西北夹寨堤,引大水入大内,御沟水出,东流仁政楼”[11],后蜀先主孟知祥于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冬“筑羊马城”[12]。这些记载均不见于其他书。
  
  二、对四川历史游乐地理的记载
  
  众所周知,五代十国时期四川的战乱很少,经济、社会相对稳定,当时在四川出了一部诗歌总集《花间集》,整个社会奢侈、游乐的风气异常浓,前、后蜀的帝王及贵族们都经常外出游乐,《蜀梼杌》作为实录,自然对这些有很多的记载。前蜀后主王衍及其母后徐太后、后蜀后主孟昶及其宠妃花蕊夫人都经常外出到处游乐,徐太后的《天回驿》一诗很有名[13],便是外出游青城山回城时路过天回驿而作。对帝王外出游乐路线的记载,表面上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容,实质上这些地理空间的差异也是历史地理的资料。这些记载不见于其他书。
  (一)游青城山和峨眉山
  前蜀后主王衍与其母徐太后游青城山:(咸康元年)九月,衍与母同祷青城山,宫人毕从,皆衣云霞之衣。衍自制《甘州》词,令宫人歌之,其词哀怨,闻者棋 怆。衍志青城,住旬日,设醮祈福。太后太妃谒建铸像,及丈人观、玄都观、金华宫、丹景山至德寺,各有所唱和,诗刻于石。次至彭州,幸阳平化,汉州三学山,夜看圣灯,亦各赋诗。回志天回驿,各又赋诗。[14]”提到成都城区到青城山之间的各风景区。彭州丹景山的牡丹,即“天彭牡丹”,在宋朝时候与洛阳牡丹齐名。陆游写了著名的《天彭牡丹谱》,说“天彭号小西京(即洛阳)”。今天修了一条从成都城区到青城山的“成青快速路”,从成都市中心到青城山只要40分钟车程,游客到上述各风景区更加方便。
  《锦里耆旧传》中还提到,前蜀先主王建光天元年春三月,“西域胡僧满多三藏来游峨眉山,却归西国”。[15]不仅记载了在五代十国时期,四川的峨眉山就已经是佛教圣地,而且还记载了前蜀与西域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
  (二)“浣花遨头”等成都城区的游乐活动
  在讲前蜀后主王衍的时候,讲到其游浣花溪的情景:“四月,游浣花溪,龙舟 舫,十里绵亘。自百花潭至万里桥,游人士女,珠翠夹岸。”这就是对唐代以来成都浣花溪游乐的记载。王文才先生在注释中说:浣花草堂游乐之盛,隋唐已然,及宋,任正一《游浣花记》云:“成都之俗,以游乐相尚,而浣花为特甚。每岁孟夏十有九日,都人士女,丽服靓妆,南出锦官门,稍折而东(当作西)行。十里入梵安寺,罗拜冀国夫人(大历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妾任氏)祠,退游杜子美故宅,遂泛舟浣花溪之百花潭,因以名其游与其日。”《老学庵笔记》八:“四月十九日,成都为之浣花遨头,宴于杜子美草堂沧浪亭,顷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最盛于他时。此记两宋之俗,犹存唐、五代之遗风。宋时大游江,游浣花观水嬉,为四月十九,见《岁华纪丽谱》。[16]
  由此可知,唐、宋时期(包括五代十国时期)在成都,每年四月十九日是全城人到浣花溪游乐的日子,这一天和该游乐活动都被称为“浣花遨头”。游乐的路线是从锦官门西行十里到梵安寺,再到浣花夫人祠(今祠在杜甫草堂博物馆里),再到杜甫草堂,再到百花潭,再到万里桥(今老南门大桥)。
  后蜀后主孟昶也游浣花溪:(广政十二年)八月,昶游浣花溪。[17]孟昶游大慈寺:(广政)元年上已,游大慈寺,宴从官于玉溪院赋诗。[18]
  孟昶宴芳林园:(广政十二年)十月,召百官宴芳林园,赏红栀花。此花青城山中进三粒子,种之而成,其花六出而红。清香如梅,当时最重之。[19]还讲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四川的花卉。
  孟昶游宣华苑:(广政十六年)五月端午,昶侍其母游凌波殿 渡。(原注:前蜀宣华苑也。)[20]提到后蜀时,宣华苑改名为凌波殿。
  《岁华纪丽谱》专门记载宋朝成都府的游乐风俗,也记载了四月十九日浣花夫人生日那天的游乐情况: 太守出笮桥门,至梵安寺谒夫人祠,就宴于寺之设厅。既宴,登舟观诸军骑射,倡乐导前, 流至百花潭,观水嬉竞渡。官舫民船,乘流上下。或幕弈水滨,以事游赏,最为出郊之胜。[21]
  《岁华纪丽谱》还记载了:正月元日游安福寺塔,二日出东郊,五日五门蚕市,上元节街坊放灯,二十三日圣寿寺前蚕市,二十八日保寿侯诞日(出笮桥门,即侯祠奠拜,次诣净众寺 国杜丞相祠。二月二日,出万里桥(今老南门大桥),号“小游江”(“指浣花为大游江”)。三月三日,出北门,宴学射山(今成都城北凤凰山),晚宴万岁池(今城北白莲池)。二十一日出大东门,宴海云山鸿庆寺,登众春阁观摸石,既又晚宴大慈寺之设厅。二十七日,大西门睿圣夫人庙前蚕市,宴于众净寺,晚宴大智院。寒食,出大东门,早宴移忠院,晚宴大慈寺,俾士庶游观西楼亭榭。五月五日,宴大慈寺。七月七日,晚宴大慈寺,暮登寺门楼,观锦江夜市。十八日,大慈寺散盂兰盆,宴于寺之设厅,宴已,就华严阁下散。八月十五,中秋玩月,旧宴于西楼,望月于锦亭,今宴大慈寺。九月九日,玉局观药市。冬至节,宴于大慈寺,后一日,早宴金绳寺,晚宴大慈寺。[22]该书的风格接近南宋扈仲荣编的《成都文类》,但这样详细地对成都城区及近郊游乐路线的记载,只有该书才有。
  根据这三本书中对游乐路线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四川当时的风景名胜,可以研究四川当时历史游乐地理,对今天四川省的旅游规划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对四川历史灾害地理的记载
  
  《蜀梼杌》和《锦里耆旧传》还记载有四川在五代十国时期的灾害情况。现存其他的书对四川当时的灾害却没有记载。
  (一)地震
  五代十国时期,尤其是后蜀时期,四川境内地震灾害比较频繁。《蜀梼杌》(卷下)记载有后蜀后主孟昶广政元年(938年)十一月;二年(939年)六月;四年(941年)十月;五年(942年)正月、十月;十五年(952年)十一月;十六年(953年)三月四川地震的情况,《十国春秋》中所载是转录此书的。书中说(广政元年)二月,民讹言后宫产蛇,取人心肝食,百姓惊恐, 月方止。十一月,地震,屋柱皆摇,三日而后止。[23]二年六月,地震 有声。[24](四年)十月,地震从西北来,声如暴风急雨之状。[25]五年正月,地震。……十月,地震,摧民居者百数。[26](十五年)十一月,地震。[27]十六年三月,地震。[28]
  《锦里耆旧传》卷一记载了唐僖宗中和五年正月地震,光启元年夏四月维州山崩。[29]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破坏力之强、人民损失之大都是世所罕见,全世界的友人都来帮助四川人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现在人们才知道搜集对地震史、历史地震地理资料和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性。《蜀梼杌》中对于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地域内地震灾害的记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对学术研究有一定价值。
  (二)水、旱等其它灾害
  不止是地震灾害,四川当时的水、旱灾害,《蜀梼杌》中也有记载。如对前蜀乾德四年(922年)“自五月不雨至九月,林木皆枯,赤地千里”[30]的记载和后蜀广政十五年(952年)成都“大水漂城”,“深丈余,溺数千家”[31]的记载。《锦里耆旧传》中记载唐昭宗光化元年“江渎池鱼无数皆死,浮出水面”[32],天复二年“大水,嘉州漂荡尤甚”[33];后蜀先主明德三年春三月地震,后蜀后主广政元年秋八月大水,广政四年夏四月蝗灾[34],广政十五年夏六月“大水入京城,漂荡五门,以其城内溺死者众”。[35]
  这些都是研究四川古代灾害地理的第一手资料。
  
  四、历史地名学价值、对四川历史军事地理和历史政区地理的记载
  
  后蜀后主孟昶在成都城上遍植芙蓉树,“九月间盛开,望之皆如锦 ”。孟昶对左右说:“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36]。《方舆胜览》卷五十一《成都府》中《芙蓉城》一条也记载说:“孟昶在蜀,僭 宫苑。城上尽种芙蓉,谓左右曰:“真锦城也。”[37]说明这一事件就是成都城别名“芙蓉城”(“蓉城”)的来历。而《蜀梼杌》对该事件的记载是最早的。
  《蜀梼杌》和《锦里耆旧传》中还详细记载了前蜀先主王建在称帝前夺取西川,后唐灭前蜀和宋朝灭后蜀的行军路线,这是四川历史军事地理方面珍贵的资料。
  王建取西川:(唐僖宗光启三年)十月,驾还,杨守亮镇兴元,屡召(王)建。建疑其图己,遂召豪猾八千,攻陷阆州,杀杨行迁,入据其城,自称刺史,……。十一月,昭宗即位。陈敬 叛于成都。……。建大喜,领兵趋成都,……。建至东川,敬宣遣人止之,建怒,进攻破鹿头,入据汉州,进攻成都,……。顾彦朗亦惧建反戈相袭,上表雪其罪,建亦奏请择大臣帅蜀。乃召丞相韦昭度为成都尹,辖邛、蜀、黎、雅、置永平军于邛州,以建为节度使,……。建发兵迎昭度于剑门,……。诏复敬宣官,令建罢兵归邛州,建不从,急攻成都。……(田)令孜惧。……。翌日以成都让建,自称留后,表陈其事,……。龙纪元年春,制授成都尹。……。敬宣废处雅州。[38]
  后唐灭前蜀:(咸康元年)十月,(王)衍还成都。是月,(后唐)庄宗遣兴庆宫使魏王(李)继岌、枢密使郭崇韬来伐,……。衍所私,秦州节度使……,自是统精兵入秦州,……。衍行离成都。……。次梓潼,……。次绵谷,(后)唐将李绍深等围凤州,刺史王承捷以城降。以王宗 、(王)宗昱、(王)宗俨等三招以御之,唐师至三泉,诸将皆弃城寨遁还。衍令断桔柏津梁,自绵谷还,……。留王宗弼以兵固守。……。宗弼亦弃绵谷奔白 ,……。既而,宗弼 兵还成都,遂劫衍及母妻诸子,迁于天启宫,……。后,魏王至德阳,……。翌日,魏王至七里亭,衍备亡国礼以降。魏王入居东内,崇韬止天策府。[39]
  后周世宗伐蜀:周世宗伐蜀,攻自秦州。……。彦俦大败走清泥,于是秦、成、阶、凤复入周。[40]记载了秦、成、阶、凤四州。
  宋朝灭后蜀时记载说:(宋)太祖怒,命王全斌、崔彦进等六将,由凤州路,刘光 等二将,由夔州路,领兵来讨。遣王昭远、赵崇韬、韩保正、李进率兵拒战,昶谓昭远曰:今日之师,皆卿所召,勉力为朕立功。命宰相李昊等饯于城外,……。十二月,王师至兴州,所在不战而下。(佚文:蜀人虽烧栈道,而江水浅涸,岸路平阔,王师皆徒步而进,)遂拔利州。……昶大惧,出金帛募兵,令玄 统之守剑门。成都震恐……。二十八年正月,王师陷夔州,节度使高彦俦自焚死……。(王)全斌至升仙桥,昶备亡国之礼,见于军门,全斌承制释罪。[41]
  《锦里耆旧传》中的记载与《蜀梼杌》大致相同。而《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僭伪列传第三》中的记载过略[42]。
  王建夺取西川,后唐和宋朝两次灭蜀进军路线中提到的蜀国的州、县,便是对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历史政区地理的记载,对研究四川的历史政区地理也有重要作用。
  另外,两书中也不时提到蜀国各州、县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例如:(前蜀后主乾德四年)四月,流军使王承纲于茂州。[43]眉州刺史申贵责授维州司户。[44]等等,……。对这些州、县名称的记载,就是对前、后蜀两个王朝的历史政区地理的记载。《旧五代史•郡县志》对剑南道的记载仅仅四句话而已[45]。
  
  五、总结
  
  综上所述,《蜀梼杌》和《锦里耆旧传》记载了前、后蜀成都历史城市地理、四川历史游乐地理、四川历史灾害地理(地震、水灾、旱灾等灾害)、历史军事地理(后唐灭前蜀、宋朝灭后蜀的进军路线)、历史政区地理。《蜀梼杌》还记载了成都别名“芙蓉城”的由来。《岁华纪丽谱》记载了成都市的历史游乐地理。《蜀梼杌》中对王建改成都诸城门和堂宇厅馆名字的记载以及《锦里耆旧传》中对“筑城夹寨堤”和“筑羊马城”的记载,是复原唐宋成都城的重要线索。《蜀梼杌》、《锦里耆旧传》、《岁华纪丽谱》对成都城及周边风景名胜的记载,对今天成都市、四川省开发旅游有一定参考意义。《蜀梼杌》、《锦里耆旧传》对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地震、水、旱等灾害的记载,是研究四川历史灾害地理的珍贵的资料。《蜀梼杌》中对孟昶在成都遍植芙蓉花的记载是最早的,而这一事件是成都别名“蓉城”的由来。《蜀梼杌》、《锦里耆旧传》对王建取西川、后唐灭前蜀、宋朝灭后蜀的记载和四川各州县发生大事的记载,由于《旧五代史》记载非常简略,这两书在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历史军事地理和四川历史政区地理方面的史料价值就很大。
  
  注释:
  ①关于《蜀梼杌》的版本,樊一、方法林的《张唐英与蜀梼杌》一文考证说:“今存《蜀梼杌》的版本大致有《说乳》(宛委山堂本、商务本)、《历代小史》、《续百川学海》、《四库全书》、《函海》(乾隆、道光、光绪本)、《学海类编》、《艺海珠尘》、《丛书集成初编》;以上为丛书本。民国四川存古书局有单刻本。”见樊一、方法林:《张唐英与蜀梼杌》,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1期,第67—71页,该文最后的注释。
  ②《四库全书》本《蜀梼杌》就是分上、下卷的。上卷讲前蜀时期,下卷讲后蜀时期。王文才、王炎先生点校的《蜀梼杌》分的是四卷:第一卷《前蜀先主》,第二卷《前蜀后主》,第三卷《后蜀先主》和第四卷《后蜀后主》。这是把两卷再细分而形成的。见王文才、王炎:《蜀梼杌校笺》,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1月第一版,该书的目录第1页。
  ③成都江南馆街唐宋遗址的发掘简报登载于《1999年成都考古发现》一书中。见:黄晓枫:《成都市江南馆街唐宋遗址发掘简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999年成都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60—277页。
  
  参考文献:
  [1][2][3][4][5][11][12][13][14][15][16][17][18][19][20][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3][44]王文才,王炎.蜀梼杌校笺[M].成都:巴蜀书社,1,482,83-85,161,168,350,511,516,209,208,510,181-182,375,340,376,391,340,344,347,388,391,495,177,388,498,499,523,524,381,19,22,24,28,31,39,40,43,214,218,221,227,229,233,396,422-425,426,429,433,439,176,334.
  [6]祝穆.成都府[J].方舆胜览,卷五十一.
  [7]四川省文史馆.成都城坊古迹考[M].成都:巴蜀书社,1987:350.
  [8]杨伟立.宣华苑和王衍[J].成都文物,1988,(1):,37—40.
  [9]曲英杰.古代城市[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183.
  [10]雷玉华.唐宋明清成都城垣考[J].四川文物,1998(1):67—71.
  [21][22]费著.岁华纪丽谱[M].文津阁四库全书,1,1-3.
  [42][45]薛居正.僭伪列传第三[M].郡县志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6.
  
  Song Yuan Chengdu place literature's historical geography value -- take "Shu Tao Wu", "Jin Li Qi Jiu Zhuan", "Sui Hua Ji Li Pu" as example
  
  Zhan Zilin
  (Jinan University literary academy history department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history Research center,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632)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u Tao Wu”,“Jin Li Qi Jiu Zhuan”and “Sui Hua Ji li Pu” three books as an example, has analyzed the Song Yuan time Chengdu literature historical geography value. “Shu Tao Wu” and “Jin Li Qi Jiu Zhuan” recorded, the later Shu dynasty Chengdu history city geography, the Sichuan history amusement geography, the Sichuan history disaster geography (disasters and so on earthquake, flood, drought), the history military geography (west Wang Jianqu Sichuan, Later Tang Dynasty to extinguish former Shu dynasty, the Song Dynasty to extinguish the later Shu dynasty to march route), the historical politics area geography. “Shu Tao Wu” has also recorded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 name study (“Furong City” acquires fame origin). “Sui Hua Ji Li Pu” has recorded Chengdu's historical amusement geography. These three book's historical geography value is very big.
  Key words: Song Yuan; Chengdu local literature; history city geography;history amusement geography;history disaster geography;history geographic name study;history military geography;history politics area geography.
  
  (责任编辑/石银)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是面向社会大众,社会大众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因此,教育与社会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两者呈现的关系是相互依托、相互依存。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就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和谐共进,达到公平性与合理性在社会学意义上的结合,做到普及性与和谐性在教育学意义上的统一。  关键词:教育;社会;教育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
期刊
摘要:介绍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玄奘大学讲座教授高明士先生著《中国教育史》一书主要内容,分析此书与大陆同类著作的异同。认为:高明士先生的教育史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向历史学的靠拢。同时,《中国教育史》一书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中国传统教育“庙学化”的新观点。这些都是高明士先生对教育史研究的重要贡献。另外也对《中国教育史》一书的印刷错误、史料观点提出了若干商榷的意见。  关键词:高明士;《中国教育史》;
期刊
摘 要: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大学生是知识和活力的象征。由于学生自身的特点、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影响以及学校的教育等方面因素,在部分学生中存在一些不成熟、片面或错误的入党动机,影响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质量。要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切实抓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党建工作。  关键词:高职学生;入党动机;党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2008年,云南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大力开展“三生教育”活动,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同时也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推进云南省“三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三生教育”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入手,寻求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与云南省“三生教育”活动的统一性,着力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云南省“三生教育”工作。  关键词:“三生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依托江夏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通过对学院现有资源和管理构架的分析,结合学院的特点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实际需要,构架出一套适用于多校区管理的网络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3—0189—0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诸多实际问题也浮出水面:高校数量显著增长,学校规模不断扩
期刊
摘要:积极探索与实践双语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和亮点。本文结合旅游管理专业《中国文化》双语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双语教法,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相关内容的英语表达技能,进而传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教法;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3—0194—02 
期刊
摘要:了解学生是学校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首要前提,但师生双方对同一社会现象的认知却常常出现较大分歧,表明在教学领域,从教师对学生的主观想象到学生的真实状态之间尚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教师;学生;差异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084—02    一、研究背景    教学从来都是一项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了解学生从来都是学校教育得以
期刊
摘要: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建设中形成了“六点”式新模式:突破点—→连接点—→着力点—→关键点—→闪光点—→核心点,即以完善教材体系为突破点,以美化制度环境为连接点,以注重教学研究为着力点,以精化师资队伍为关键点,以弘扬校本特色为闪光点,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点,对全省乃至全国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期刊
摘要: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对易卜生《玩偶之家》进行再阐释,其理论依据依然是前辈学者们所建构的“易卜生化”的美学体系,本着回归易卜生戏剧的原则,对《玩偶之家》的人物形象和其所包含的意义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250—02    每个人在社会中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是社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从该案涉及的基本法律冲突入手。首先分析该案可能反映的问题:以继承法“遗嘱自由”为代表的个人财产权与婚姻法所保护的合法婚姻关系的冲突,其次是西方近代以来两大民法基本原则——“意思自治”与“公序良俗”的矛盾。  关键词:权利话语;背后;较量  中图分类号:D9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6-0096-02    一、婚姻法与继承法问题    本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