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褶皱是一种特殊的制作包袋的工艺方法,褶皱包袋的出格也具有特殊性。文章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梳理出格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褶皱包袋出格的关键点,所涉及的要素,以及四种重要的出格方法。
关键词:褶皱包袋;出格方法
褶皱是改变材料原有面貌和形态的重要手段之一。褶,是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律被折叠产生的纹痕。皱,是材料被紧缩和揉捏而形成的自然随意纹路。褶皱因折叠和缝制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双向工字褶、单向顺褶、辑线褶、橡筋碎褶等。在包袋制作中也运用到褶皱工艺,通常用在前后幅上,一方面它使包袋的造型看起来更加的饱满;另一方面可增大包袋容量;此外还可增加包袋款式的丰富性。
在包袋出格过程中,需要涉及的要素有褶深、褶长、褶向、褶走向、开褶位。褶深,是褶皱的深度。褶长,是一个褶皱的总放量,褶深的2倍。褶向,是打褶时褶皱倒向。褶走向,是褶皱的延伸方向。开褶位,是指开褶皱的位置点。褶皱包袋出格的关键点是解决放量的问题。放量,是指褶长量。出格时,要解决打好褶的辅助格尺寸必须與它的正格尺寸相符合。
褶皱包袋的出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折褶预留、平面旋转、切展放量、橡筋褶皱。下面以底结构包型,在前后幅底部打单向顺褶的褶皱包袋为例,讲解这四种出格方法。(如图1)
图1——单向顺褶底结构的褶皱包袋
一、折褶预留
折褶预留,是将褶皱的放量折叠后,再用复格法继续复出余下部分的出格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在褶皱包袋出格时,除了先出底部料格外,再出大身(前后幅)正格,也是不加底部止口的净格,此外还需要用复格法出一个大身辅助格,最后用大身辅助格复出大身料格。
大身辅助格是用来解决放量问题的,因此大身辅助格的制作也成为折褶预留出格法的关键步骤。大身辅助格制作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在大身正格上定出开褶位、画出褶走向,再在另一张准备做辅助格的基础纸格上用图2——褶皱预留的辅助格制作
大身正格复出褶深、褶长,然后再将复出褶深、褶长折回去,最后继续比对大身正格复出其余部分。(如图2)
二、平面旋转
平面旋转,是通过扎锥定位大身正格褶走向上的旋转点,旋转移动大身正格,移动距离为褶长的出格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不需要像折褶预留的方法做大身辅助格,可直接做出大身料格,但依然需要出底部料格和大身正格。
平面旋转出格时,首先在大身正格上定出开褶位、画出褶走向,标注扎锥旋转点,再在另一张准备做大身料格的基础纸格上用大身正格复出大身正格部分至开褶位,并标注扎锥旋转点和移动起点;接着以扎锥旋转点为圆心,以褶走向线为半径,依据褶向确定移动的方向,从移动起点开始旋转移动一个褶长的距离停止,并标注记号;然后继续用复格法复出大身正格其余部分。平面旋转移动的距离是褶长,也是褶皱的放量。接下来需要分别以移动起点和移动终点为圆心,以褶长为半径的方式,寻找褶皱中心线,定出褶深,画出褶向。最后,在褶皱放量完成的纸格基础上加止口成为大身料格。如图3
图3——平面旋转的移动方法
三、切展放量
切展放量,是从开褶位开始,按照褶走向将大身正格裁切开,展开褶长的距离,完成褶皱放量的出格方法。这种方法先出底部料格,再出大身(前后幅)正格,但大身正格因切展放量变成大身辅助格,再用复格法复出大身料格。(如图4)
图4——切展放量的方法
切展放量时,首先在大身正格上定出开褶位、画出褶走向,沿着褶走向切开;接着在准备做大身料格的基础纸样上,以褶走向的顶点为固定点,从褶位展开褶长的距离,也是褶皱放量;然后将大身正格展开部位与其余部分复在大身料格的基础纸样上;最后,平分褶皱放量,画出褶深、褶向。
(1)橡筋褶皱
橡筋褶皱,是运用橡筋缩碎褶,用大身正格打褶皱的部位的长度定出所用橡筋的长度,完成褶皱放量的出格方法。橡筋褶皱的出格时,依然先出底部料格,无需再出大身正格、大身辅助格,直接出大身料格,因为褶皱的放量是通过橡筋完成,只需要将橡筋的长度做出大身净格打褶皱部位长度的一半即可。
比较这四种完成褶皱放量的出格方法。相同点都是先出底部料格;不同点是折褶预留,需要出大身正格、大身辅助格,然后通过大身辅助格才能出大身料格;平面旋转,需要出大身正格,但不需要出大身辅助格,直接用大身正格通过平面旋转做出大身料格;切展放量,需要出大身正格,但大身正格变成辅助格,然后通过变成辅助格的大身正格复出大身料格;橡筋褶皱,无需出大身正格,也无需向其他三种出格方法标注开褶位、褶走向等信息,只需用大身净格定出橡筋长度即可。
在手袋出格实践中,出格师傅多以试错的方式在出格实践中积累经验,但较少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研究出格原理与解读出格过程,因此,褶皱包袋出格方法旨在梳理褶皱包袋的出格要素、关键点、分析这种特殊工艺的出格原理,总结其出格的方法。
关键词:褶皱包袋;出格方法
褶皱是改变材料原有面貌和形态的重要手段之一。褶,是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律被折叠产生的纹痕。皱,是材料被紧缩和揉捏而形成的自然随意纹路。褶皱因折叠和缝制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双向工字褶、单向顺褶、辑线褶、橡筋碎褶等。在包袋制作中也运用到褶皱工艺,通常用在前后幅上,一方面它使包袋的造型看起来更加的饱满;另一方面可增大包袋容量;此外还可增加包袋款式的丰富性。
在包袋出格过程中,需要涉及的要素有褶深、褶长、褶向、褶走向、开褶位。褶深,是褶皱的深度。褶长,是一个褶皱的总放量,褶深的2倍。褶向,是打褶时褶皱倒向。褶走向,是褶皱的延伸方向。开褶位,是指开褶皱的位置点。褶皱包袋出格的关键点是解决放量的问题。放量,是指褶长量。出格时,要解决打好褶的辅助格尺寸必须與它的正格尺寸相符合。
褶皱包袋的出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折褶预留、平面旋转、切展放量、橡筋褶皱。下面以底结构包型,在前后幅底部打单向顺褶的褶皱包袋为例,讲解这四种出格方法。(如图1)
图1——单向顺褶底结构的褶皱包袋
一、折褶预留
折褶预留,是将褶皱的放量折叠后,再用复格法继续复出余下部分的出格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在褶皱包袋出格时,除了先出底部料格外,再出大身(前后幅)正格,也是不加底部止口的净格,此外还需要用复格法出一个大身辅助格,最后用大身辅助格复出大身料格。
大身辅助格是用来解决放量问题的,因此大身辅助格的制作也成为折褶预留出格法的关键步骤。大身辅助格制作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在大身正格上定出开褶位、画出褶走向,再在另一张准备做辅助格的基础纸格上用图2——褶皱预留的辅助格制作
大身正格复出褶深、褶长,然后再将复出褶深、褶长折回去,最后继续比对大身正格复出其余部分。(如图2)
二、平面旋转
平面旋转,是通过扎锥定位大身正格褶走向上的旋转点,旋转移动大身正格,移动距离为褶长的出格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不需要像折褶预留的方法做大身辅助格,可直接做出大身料格,但依然需要出底部料格和大身正格。
平面旋转出格时,首先在大身正格上定出开褶位、画出褶走向,标注扎锥旋转点,再在另一张准备做大身料格的基础纸格上用大身正格复出大身正格部分至开褶位,并标注扎锥旋转点和移动起点;接着以扎锥旋转点为圆心,以褶走向线为半径,依据褶向确定移动的方向,从移动起点开始旋转移动一个褶长的距离停止,并标注记号;然后继续用复格法复出大身正格其余部分。平面旋转移动的距离是褶长,也是褶皱的放量。接下来需要分别以移动起点和移动终点为圆心,以褶长为半径的方式,寻找褶皱中心线,定出褶深,画出褶向。最后,在褶皱放量完成的纸格基础上加止口成为大身料格。如图3
图3——平面旋转的移动方法
三、切展放量
切展放量,是从开褶位开始,按照褶走向将大身正格裁切开,展开褶长的距离,完成褶皱放量的出格方法。这种方法先出底部料格,再出大身(前后幅)正格,但大身正格因切展放量变成大身辅助格,再用复格法复出大身料格。(如图4)
图4——切展放量的方法
切展放量时,首先在大身正格上定出开褶位、画出褶走向,沿着褶走向切开;接着在准备做大身料格的基础纸样上,以褶走向的顶点为固定点,从褶位展开褶长的距离,也是褶皱放量;然后将大身正格展开部位与其余部分复在大身料格的基础纸样上;最后,平分褶皱放量,画出褶深、褶向。
(1)橡筋褶皱
橡筋褶皱,是运用橡筋缩碎褶,用大身正格打褶皱的部位的长度定出所用橡筋的长度,完成褶皱放量的出格方法。橡筋褶皱的出格时,依然先出底部料格,无需再出大身正格、大身辅助格,直接出大身料格,因为褶皱的放量是通过橡筋完成,只需要将橡筋的长度做出大身净格打褶皱部位长度的一半即可。
比较这四种完成褶皱放量的出格方法。相同点都是先出底部料格;不同点是折褶预留,需要出大身正格、大身辅助格,然后通过大身辅助格才能出大身料格;平面旋转,需要出大身正格,但不需要出大身辅助格,直接用大身正格通过平面旋转做出大身料格;切展放量,需要出大身正格,但大身正格变成辅助格,然后通过变成辅助格的大身正格复出大身料格;橡筋褶皱,无需出大身正格,也无需向其他三种出格方法标注开褶位、褶走向等信息,只需用大身净格定出橡筋长度即可。
在手袋出格实践中,出格师傅多以试错的方式在出格实践中积累经验,但较少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研究出格原理与解读出格过程,因此,褶皱包袋出格方法旨在梳理褶皱包袋的出格要素、关键点、分析这种特殊工艺的出格原理,总结其出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