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餐饮食对IGT的治疗研究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heng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六餐饮食对IGT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160例IGT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与对照组60例,实验组采用六餐饮食,对照组三餐饮食,并服用阿卡波糖。结果:六餐饮食可以有效地控制IGT病人的血糖。结论:六餐饮食可完全达到服用阿卡波糖同样的效果。
  【关键词】六餐饮食; IGT;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82.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389-02
  
  
  糖尿病治疗方案是国际公认的五套马车方案,其中饮食和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所有治疗的基础[1],合理饮食治疗可维持正常体重,减轻胰岛细胞负荷,有效地控制和稳定血糖[2],可以阻止或延缓糖耐量受损(IGT )的病人向糖尿病转化的进程,我们对部分IGT患者进行了六餐饮食,并对其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龙口市中医医院糖尿病科门诊就诊的160例IGT病人,年龄30~60岁,病史短者10日,长者5年,研究对象的年龄、疾病史、职业、月经与生育史等个人信息均通过首诊医师、护士询问获得。
  1.2分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病人进行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00例,年龄30-60岁,平均45.6±11岁,病程2.5±1.2年;对照组60例,年龄30-59岁,平均47.2±10岁,平均病程2.8±0.9年。两组年龄及病程统计学无差异(P>0.05)。
  2 诊断标准
  2.1 诊断标准;参考1999年WHO的IGT诊断标准[3]。
  空腹血糖≥6.1 mmol/L,且<7.0 mmoL/L;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7.8 mmol/L,且<11.1 mmol/L。
  2.2 纳入标准
  2.2.1符合前述诊断标准;
  2.2.2既往未接受降糖治疗;
  2.2.3签署同意书。
  2.3排除标准
  2.3.2.1有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有明显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
  2.3.2.2有精神类相关病史者;
  2.3.2.3妊娠或哺乳期者;
  2.3.2.4阿卡波糖过敏者;
  2.3.2.5依从性差,不能配合饮食、运动、接受健康教育、不能按时服药及配合检查,各项化检及影像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3主要仪器及材料
  仪器:生化仪:日本东芝ACCUTE40全自动生化仪。
  材料: 阿卡波糖:德国拜耳公司生产,批号为20081017。
  4疗效标准与观察指标
  4.1疗效标准
  达标标准:空腹血糖<6.1 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7.0 mmol/l。
  4.2观察指标
  主要为实验室检查:第一周与第二周末的的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均值。
  5治疗方案
  两组均采取常规运动疗法,同时进行饮食治疗。
  第1周进行常规饮食治疗,治疗期间,饮食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运动强度计算出每日所需热量,均在医院食堂订糖尿病餐。所有入选患者第1周饮食进行3餐制(7AM、12N、7PM三餐各33%的分配法[4]),以固定饮食规律,排除干扰因素。
  第2周实验组改为六餐饮食(7AM 1/8、9AM 1/8、12N 2/8、2PM 1/8、7PM 2/8、9PM 1/8),总热量恒定;对照组饮食方案同前,并于三餐中加服阿卡波糖50mg。
  治疗期间,如出现感染或急性并发症,均按常规对症处理,如中途出现不可预料情况:猝死、过敏或因呕吐不能服药等,则退出观察。
  6统计学处理
  用Foxbase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5软件完成,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Cochran t-检验及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设立正常指标的参考值上限即(x±2s),高于此值视异常,以计算两指标的一致性系数。检验标准定为α=0.05,P<0.05有显著差异。
  7治疗结果
  7.1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值比较,见表1。
  7.2两组治疗后达标率比较
  7.2.1空腹血糖比较:见表2。
  7.2.2餐后2h血糖均值比较:见表3。
  表1 三组治疗前后平均值比较
  
  
   第一周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值比较,P值>0.05,两组之间无差异;第二周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值比较,P值>0.05,亦无差异。
  表2 空腹血糖比较
  
  总例数
  达标例
  达标率(%)
  实验组
  100
  92
  92
  对照组
  60
  52
  91.7
  第二周末两组空腹血糖达标率比较,P>0.05,无差异。
  表3 餐后2h血糖均值比较
  
  总例数
  达标例
  达标率(%)
  实验组
  100
  86
  86
  对照组
  60
  53
  88.3
  治疗后两组餐后2h血糖均值达标率比较,P>0.05,无差异。
  7.3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3例出现了腹胀、恶心不良反应,未做统计处理。
  8 讨论
  8.1 發病机理。
  IGT的发病因素与2型糖尿病相似,与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包括引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的有关基因的存在,在早期,胰岛β细胞可以增加分泌而代偿,糖代谢尚可不出现异常,如果不采取以上的应对措施,β细胞分泌缺陷,先表现为IGT,进一步发展就成为2型糖尿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它既是一种预防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思路,唐代孙思邈之《千金要方》言:“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养生也。” 孙思邈也非常重视食疗在疾病防治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所以在对于IGT的治疗上我们传承中医传统的理念,通过对IGT的饮食调整及增加适量运动,消除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减少糖元摄入,并降低体重。可以延缓或阻止其向糖尿病的发展。
  8.2 疗效分析。
  本方案依据中医传统治未病及食疗理论,对IGT病人进行了饮食干预,经过缜密地研究试验,得出了经过饮食调整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达标,且无波动性,无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可以完全代替药物疗效。
  8.3 综合评价。
   IGT是近年来很多临床医师所重视的一项指标,因为IGT不但可能衍变成糖尿病,同时可诱发心、脑、肾或其它代谢性疾病而危及生命[5]。目前,半数以上人群对糖尿病一无所知,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仍有50%~80%对糖尿病不甚了解[6]。对IGT患者开展有目的的健康指导,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杜绝或延缓糖耐量进行性降低,使2型糖尿病发病率减少。本研究通过把治疗方案确定为饮食疗法,因为饮食疗法是基础治疗,它可以维持正常体重、避免胰岛细胞负担过重、减少并发症、促进身体健康,葡萄糖耐量异常患者如能很好地控制饮食就能较好地控制血糖升高,进而使血糖恢复正常,达到了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吕卓人.临床医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54-256.
  [2] 尤黎明,孙国珍,马根山,等.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5-406.
  [3]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
  [4] 潘长玉.糖尿病学(1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01一1143.
  [5] 邵红,周贵福,王立君.葡萄糖耐量减低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01,23(4):306.
  [6] 候玉鲁,秦元珠.浅谈糖尿病的社区预防[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5):389.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胸外科疾病的经验。方法:选取2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手术完成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手术并发症。结论:VATS诊治胸部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是非常有价值的手术方式,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胸外科;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132.46 【文献标识码】B 【文
期刊
目前的定量PCR技术,由于采用了荧光技术和闭管检测,克服了常规PCR易污染的缺点,现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我们采用此方法,对200例住院病人进行了HBV的检测,同时对照ELISA分析其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血清标本取自2010年200例住院病人。  1.2仪器: 博日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  1.3HBV ELISA试剂盒:上海科华公司产品按试剂盒说明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硬结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疗妥)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40例使用喜疗妥软膏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应用热敷加喜疗妥,对照组单纯应用热敷,预防与治疗穿刺点硬结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于6个月后对内瘘硬结的情况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喜疗妥软膏的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管软化程度较好,血管局部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血宝对小鼠血清尿素氮、ALT、肌酐及心电图的影响,探讨长期应用血宝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小鼠随机分为血宝大、小剂量组和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于末次药后2h取血,测定并比较血宝大、小剂量组和对照組,血清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肌酐含量。结果: 血宝大、小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心电图及血清肌酐、BUN、AL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入肝素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69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每次充分引流后注射肝素6250U+生理盐水20ml,对照组不注药。两组抗结核方案均为2HREZ/4HR。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4.3%,对照组为8.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为79.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摘要】  目的:探析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证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后妊娠结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经我院治疗的31例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证的妇女采用氯米芬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治疗情况和妊娠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本组31例患者中19例排卵,占61.29%,9例怀孕,占29.03%;所有患者血清雄激素睾酮、空腹胰岛素FINS平均值有明显下降。结论:氯米芬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100例颈椎病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结合X线摄影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对100例颈椎病患者,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实践证明,临床结合X线摄影是诊断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颈椎病;临床诊断;X线诊断  【中圖分类号】R10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08-02      颈椎病又称
期刊
【摘要】  观察大豆异黄酮对更年期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改善作用。方法试验:对象80例随机分为大豆异黄酮组和安慰剂组,试验对象按时按量服用30周并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大豆异黄酮组挠骨和胫骨骨密度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作为雌激素替代物防治更年期围绝经妇女骨质疏松。  【关键词】骨质疏松;更年期  【中图分类号】R30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茶碱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联合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FEV1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0.0%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1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2周、4周和6周后,FEV1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茶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急性尿潴留的原因分析,总结治疗经验,有效降低前列腺电切术后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发生前列腺电切术后急性尿潴留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50例患者发生尿潴留原因各异,均能通过相应治疗恢复排尿。结论: 通过相应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前列腺电切术后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尿潴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