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的构建及在批量伤员救护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的构建及在批量伤员救护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救治的批量交通事故伤员178例,根据救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83例,根据常规流程进行救护;观察组95例,构建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并在批量伤员救护中应用,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救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批量伤员的救护时间,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救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构建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进行灾害救护技能培训,在伤员救护工作中统一调配、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批量伤员的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批量伤员救护;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disaster relief the construction of nursing human resource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 365 cases with choose batch traffic accident victims,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time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Observation group application disaster rescue nursing human resource, the ambulance rescue effect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 has the remarkable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disaster rescue nursing human resource, can improve the successful rate.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03-02
  批量伤员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基于传统批量伤员救护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借鉴相关资料,构建了符合医院实情的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并将其应用于批量伤员的救护中,取得了理想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医院救治的批量交通事故伤员178例,根据救治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83例,为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伤员,年龄13~72岁,平均年龄(41±6.35)歲;伤员共分9批送来。观察组95例,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伤员,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40±7.23)岁;伤员共分8批送来。两组伤员的损伤部位包括颅脑、胸部、腹部、骨盆、四肢等。两组在性别、年龄、损伤部位等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83例批量伤员采用常规流程展开救护,观察组95例批量伤员应用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进行救护,具体如下:
  ⑴构建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首先,医院通过自愿报名、护理部筛选、科学推荐的方式进行灾难救援护理资源库人才选拔,人才的选择需具备如下几点要求:一,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在85以上,护理三基理论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二,工作2年及以上,工作期间未发生护理差错事故与护患纠纷;三,熟悉并接受护理资源库人员所担负的责任,组织纪律性强。其次,进行护理资源库人员培训,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平台,结合多种训练方法,对护理资源库人才进行每月1次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灾害救援、院前急救、院内抢救等,并通过定期考核评价护理人员的知识与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根据评价结果不断加强。再次,将护理资源库人员进行分组(包括指挥联络组、分检组、抢救组、运输组、手术组、综合组、物资供应组),明确组内成员的工作职责,护理人员能各司其职,在批量伤员救治过程中紧密配合[1-2]。
  ⑵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在批量伤员救治中的应用。①伤情评估。医院护理部在接到批量伤员救治任务后,立即启动护理人力资源库,接收伤员,及时判断伤员的生命意识、受伤部位、受伤严重程度等;②确定救护方案。根据伤员伤情的评估结果,立即制定人员救护及分组方案,由护理部从护理人力资源库抽调相应人员至绿、黄、红、黑救治区域,展开系统、综合的救护工作。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批量伤员的救护所需时间、抢救成功率、病死率以及救护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比较。救护满意度评价应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其中,十分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标准差( ±s)表示,以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救护效果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护效果,观察组接受治疗、特殊检查以及转入手术室用时均少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救护效果比较[例/n(百分率/%)]
  组别 例数(n) 救护时间(h, ±s)
  救治成功 死亡
  接受治疗 特殊检查 转入手术室
  对照组 83 0.8±0.17 1.6±1.33 3.2±1.64 76(91.57) 7(8.43)
  观察组 95 0.6±0.12 1.1±0.95 1.1±1.20 93(97.90) 2(2.10)
  2.2两组救护满意度比较
  比较可见,观察组救护满意度为96.84%,明显高于对照组救护满意度86.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救护满意度比较(例/n)
  组别 例数(n) 十分满意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83 38 38 34 11 86.75
  观察组 95 73 73 19 3 96.84
  注: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组例数×100%
  3.讨论
  大量的临床实践资料发现,医院开展批量伤员救治工作时,容易因伤员的伤势较重、救护不及时、配合不合理等因素作用,降低救治的成功率,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家庭完整与社会和谐。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准确实施救护措施及救护配合,确保救治场面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紧密衔接,以提高批量伤员的抢救效果,也是临床目前所面临的重点问题。而通过本次研究认为,针对批量伤员的人数多、时间紧急、伤势重等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对资源库人员进行灾害救护技能培训,使其能明确各自的职责,在遇到批量伤员救护任务时,及时开启资源库,根据救护需要统一调配,使资源库人员能在紧密配合中缩短伤员的救护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献怀.科学救援提高地震伤员救治水平[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3,28(9):4.
  [2]卓龙彩,董少良,孔悦,黄榕,殷婷婷,夏哲.一体化应急救援模式对批量烧伤伤员的救护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4):13-1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正确认识和探讨螺旋CT在腰椎狭部裂中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对临床怀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97例患者而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 横断面及矢状位显示椎间盘突出清晰、准确,矢状面重建对椎体滑脱、椎体压缩变形及椎体后缘骨赘显示清楚,MPR矢状面对椎弓峡部显示优势明显,并发现41例椎弓峡部裂。结论 对腰椎行螺旋扫描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对椎间盘突出、腰椎退变等病变做出正确
期刊
【摘要】职业心理素质伴随从业个体终身,护生完成全日制职业教育后,其职业心理素质优化的外在动力便由职业教育转至职业管理,职业管理对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更具体、更持久。本文主要从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角度阐述职业管理问题。  【关键词】职业心理素质;管理原则;管理对策  护士的良好职业心理素质,加上科学化职业管理,是促进现代护理学科发展、提高护士人才整体水平的“最佳组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水平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新型AT1受体拮抗剂的降压活性。方法 利用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和降压实验评价化合物对AT1受体亲和力大小以及体内降压活性。结果 与阳性对照氯沙坦相比,1号化合物有更好的AT1受体亲和力。结论 1号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细胞;新型AT1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人群中有相当高的致病率和死亡率。我国当前有1.6亿高血压患者,而且每年还以300万人新发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乳腺癌患者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接受程度。方法 选择PICC组15例,VPA组15例,分别统计患者心理身体接受程度、置管前及带管期日常生活质量。结果 患者对VPA的认可程度是68%,对PICC的认可程度是72%。结论 患者对PICC认可程度更高。  【关键词】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的方法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Hoffa骨折患者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对Hoffa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8.7±21.3)min、平均失血量为(161.7±42.4)ml、平均愈合时间为(16.1±5.4)月;整体治疗优良率为77.27%。结论 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方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脑卒中部位和吞咽困难之间的联系。方法 根据我院251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CT和MRI检查来对脑卒中病灶位置和大小进行确定,根据结果以及吞咽困难程度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 重度吞咽困难的病变部位以脑干(51.6%)、小脑(75%)、小脑+脑干(82.4%)和大脑半球+内囊(70.0%)最好发;中度吞咽困难的病变部位以脑干(42.2%)
期刊
【摘要】目的 医院是防控疾病发生或蔓延的最后一道防线,开展居民就医信息登记工作,建立疾病谱排序和流行病学分析机制,对加强和培养全体医务人员的公共卫生意识,特别是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意识,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数据信息来源于甘肃省民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居民就医信息及疾病谱专报系统 。结果 2012年我县居民就医信息分析情况,门诊病例前三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55728例,占56.88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氟哌啶醇和喹硫平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59例,采用氟哌啶醇和喹硫平的联合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氟哌啶醇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4.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继续医学教育对象2002年至2012年度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所获得的学分进行统计分析,为正确评估工作成绩,调整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思路及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以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情况登记表》、《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技术档案》为基本素材,采用湖北省2007年开始执行的合格标准进行合格判定,对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
【摘要】目的 对胃癌肝转移患者使用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方法 根据我院接收的胃癌肝转移患者40例来进行探讨分析,使用动脉灌注化疗药物以及化疗栓塞来治疗。 结果 本组4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介入治疗效果,CR 2例,PR 20例,有效率64.7%;其中富血供6例,CR 1例,PR 4例,有效率83.3%;少血供34例,CR 1例,PR 16例,有效率50.0%。 结论 胃癌肝转移患者可以通过灌注化疗和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