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场外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h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空前激烈的奥运新闻大战即将拉开大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中,彼此间“战斗”最为激烈的,除国内外几大通讯社外,就当属国内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了。
  可以说,任何一家媒体,都想在2008年北京奥运新闻盛宴中,在本地区乃至全国分得一杯羹。这一杯却未必容易喝。在笔者看来,地市级报纸遭遇最大的拦路虎,是一证难求带来的一线资源的匮乏。
  有资料显示,上海,《文汇报》《新民晚报》各有3张采访证;成都,《成都商报》1张,《华西都市报》2张;青岛,《半岛都市报》1张,而像大众报业集团也就只有7张采访证……对很多媒体来说,来自一线的新闻报道成了奢侈品。
  为了在奥运新闻报道中增强竞争力,“媒体竞争”变“媒体竞合”成为了主流。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互联网赞助商,搜狐与全国15家媒体结成“全国奥运媒体联盟”;新浪、网易、腾讯三大门户网站组成了奥运报道联盟……但对全国380多家地市级报纸而言,更多的是既无采访证也无盟友,那如何突出重围,在媒体奥运大战中抢滩登陆,为读者四年的等待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笔者认为:赛场外的新闻报道将成为决定地市级报纸能否打好这场硬仗的“短板”。具体来说,要重点经营好以下三个方面。
  
  报道内容:抓大放小 突出重点
  
  “2008年将是数字媒体集中爆发的一年”,现在看来这种判断是正确的。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权,但这个局面已经被打破。据悉,搜狐拥有200张左右的采访证。而与网易、腾讯结成同盟对抗搜狐的新浪也有15张采访证,并已经组建了500余人的报道团队,将在鸟巢附近搭建容纳100人的前方报道中心、后方的中心可容纳300人。此外,新浪在全球聘用了大量撰稿人,用于报道奥运比赛进行期间世界各地的情况。
  信息量上,纸质媒体已经无法追赶网络媒体了,现在独家的采访权优势也没有了。处在内外夹击生存环境下的,又是单兵作战的地市级报纸只能另辟蹊径,实行错位发展。在此形势下,应在报道内容上采取抓大放小、突出重点的战略。
  抓大放小,突出重点的一个方面就是在信息的筛选、整理、加工上下足工夫,用有限的版面资源承载更多精致的内容,做到去粗取精,以少胜多。网络媒体虽然能为受众提供海量的信息,但要从繁芜复杂的信息中找寻自己需要的信息,花费的时间可不少,尽管有搜索引擎的帮助,但仍存在一个有效阅读的问题。海量的信息容易使受众无所适从,信息量大势必影响受众的阅读效率。网络媒体的这种劣势恰恰是纸质媒体的优势。地市级报纸通过抓大放小,去粗取精,留下的将是精华。而如何让媒体眼中的新闻精华变成受众眼中的新闻精华,就需要站在一线的采编队伍以受众为本。
  以少胜多,去粗取精只是一个方面。抓大放小,突出重点还要在新闻事件的追踪、解读、分析上下足工夫,让受众看到隐藏在新闻背后的新闻,做到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于强调“快”,网络媒体往往忽视了新闻报道的“深”,同时为了强调“快”,网络媒体传递的信息有很多是夸大其辞,甚至是子虚乌有。而相比纸质媒体采编队伍的专业性与公信力,网络媒体在这方面还有一定欠缺。像腾讯公司虽然成立于1998年,但真正涉足门户业务的历史只有3年多,在报道的经验和编辑团队上明显不足;网易长期以来核心业务是网络游戏和产品频道,体育和新闻报道上同样处于劣势。网络媒体的这种劣势也就给了地市级报纸做深做透做独家的空当。
  错位发展还可以将报纸的版面重心向赛前报道转移,做一些像赛事预测、赛程信息汇总、项目规则解读的报道。一系列对读者体验奥运有指导性的内容可以使报纸扬长避短,且这些内容多是可以提前准备的。
  
  报道模式:报网联动强调时效
  
  先看几个数字。据AC尼尔森调查报告统计显示:新浪、网易、腾讯三大网站单周用户数已达1.07亿人,网民覆盖率将超过90%,人均每周网络接触时间超过15个小时,花在网络媒体上的时间已经占到整体媒体消费的51%,超过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的总额。
  数字说明了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力,而2008年一场围绕奥运会的“抢班夺权”大战已经开始。除了海量信息外,网络媒体的“快”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快”意味着独家,意味着先抢夺眼球。要不“搜狐比新浪快1秒发布消息”,怎么会让搜狐副总裁兼奥运事业部总经理陈陆明喜出望外呢?
  相比雅典奥运会,“快”字给纸质媒体出了一道新难题,因为利用时间差的优势没有了。雅典与北京有5小时时差,很多赛事举行时正是国内深夜甚至凌晨。因此,国内很多报纸为此延迟体育版截稿时间,保证读者在次日早晨能够看到最新的赛事报道。因此虽然网络媒体快,但时间差很好弥补了纸质媒体的劣势。但这一切在北京奥运会将不复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闻报道,纸质媒体要做好网上是一级传播,纸质媒体是二级传播的准备。
  如何克服这个难题?利用好自有网站。现在国内报社基本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可以利用自有网站弥补时效性上的差距,这同样需要思路的转变。因为相比报纸而言,网站大多处于附属地位,“先上报、后上网”。而网站上的内容大都是本报或者其他媒体内容的复制,缺乏原创性,也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时效性强的优势,更不用说跟门户网站进行抗衡了。
  很显然这种思路已经不适应媒体竞争了,如果自有网站不能发挥其自身时效性的优势,那网站也就成了“花瓶”,摆设而已。因此,对地市级报纸而言,奥运报道一定要做好报网联动。网站上除主报、子报上的内容外,更要注重内容更新,分分、时时、日日地更新。利用报网联动弥补时效性上的不足。
  当然要更好地实施报网联动绝不止于此。报网要融合为一个整体,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报网开设同名栏目,像人民网上的“人民时评”、“人民视点”等栏目,同样也是《人民日报》上的栏目,“强国论坛”上的帖子也不定期地搬到报纸上。这种做法使新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扩展了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还有像报网采用类似的版式设计、报网共同聚焦报道重大事件、用视频新闻拓展报网互动新空间、利用网络进行问题调查,报上公布调查结果、报网联手实施“广告套餐”等。
  2008年,围绕北京奥运会,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将有一个最集中的博弈。本就单兵作战的地市级报纸如果不改变
  经营策略,利用好自有资源,将会导致读者群的流失,尤其是年轻读者。
  
  报道范围:立足本土 放眼全省
  
  与网络媒体或是媒体报道联盟相比,“无依无靠”的地市级报纸就前线报道毫无优势可言。但这并不意味着连一张采访证都没有的地市级报纸就毫无作为。“新闻到处有,就看有没有一双能观察到新闻的眼睛。”前线无作为,后方可是大有作为。
  “后方”即是立足本土,放眼全省。这也是应对媒体竞争进行差异化报道的一种手段。作为地市级报纸,如果要想成为当地的主流媒体,就必须将本土新闻一网打尽。奥运新闻报道同样也应将本土有关奥运的新闻一网打尽,并且要做大做强,做深做透。
  本土新闻有三大优势。一是时效优势,地市报覆盖的是本区域,本土新闻,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与读者亲密接触。二是地缘优势,本土新闻的发生地与读者的空间距离近,很容易唤起读者兴趣。三是人际优势,本土新闻与读者利害相关,易引起其共鸣,而乡土味又可为地市报赢得更多支持,获得更多新闻资源。
  三大优势将为地市级报纸的奥运新闻报道,带来独家优势。网络媒体、媒体报道联盟对于来自前方的奥运新闻报道,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新闻同质化,独家变得异常困难。而对坚守后方阵地的地市级报纸而言,在“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地进行前方报道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后方,将本土的奥运新闻做大做强,无疑会为本土读者创造更多的独家报道。
  而这种“独家”将为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大战再谋新路。以东莞为例,在这块媒体必争之地,聚集着《东莞日报》《东莞时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等,同一块阵地,尤其是面对在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东莞必将成为众媒体逐鹿之地。
  面对省级大报及来自省会城市报纸的冲击,本土媒体只能掷出“本土”这张牌,杀出一条“另类”奥运新闻报道之路。以《东莞日报》为例,其《奥运新闻》版,开辟了“奥运有我”、“奥运家访”、“对话奥运风云人物”等栏目。“奥运有我”主要是挖掘东莞本土的一些迎接或参与奥运的人或事,譬如塘厦音乐人为奥运写歌、信鸽协会为奥运放鸽……“奥运家访”则是针对本土曾经参加和现在正在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而设制的栏目,主要采访其父母、启蒙教练等。当然,不仅仅放眼本土,像“对话奥运风云人物”、“奥运家访”还将把触角伸入到整个广东省甚至全国。如笔者采写的《王军霞:痴迷奔跑的女人》《曾国强:举重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孙雯:享受现在才洒脱》《杨扬:做志愿者的志愿者》《孙淑伟:守望那一池碧水》等文章,均在读者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单位:东莞日报社体育部)
其他文献
“活动立台”是不少电视台的口号和竞争策略,然而,真正出色的活动却是非常难得,它需要出色的创意、良好的执行,还要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以这些标准来衡量,深圳卫视推出的“中国功夫·全球盛典”是一台成功的、高水平的晚会。    一、名至实归的功夫盛典    2007年10月12日,“中国功夫·全球盛典”大型晚会在深圳宝安体育场举行,并由深圳卫视进行现场直播。这台晚会由香港知名导演唐季礼任总导演,晚会主要
期刊
四川汶川“5·12”8.0级特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纷纷捐款捐物、赈灾献爱,帮助灾区人民渡过艰难重建家园。与此同时,对于被称为“救命钱”的赈灾资金、物资的监管也提上公共议程。本文以南方抗冰救灾特别是四川抗震救灾有关报道为例,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舆论监督监管赈灾资金物资。    一、舆论监督对赈灾资金物资监管的重要性    近年来,加强舆论监督,勇于听取批评
期刊
古语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又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生活中越是艰险之时,越是困难之时,越能折射出人性、人情之美。  5月16日读《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一组报道,几乎每篇报道中都有一个故事,而每个故事又都是使人感动、流泪。  比如当日《解放日报》“周末”有题为《拯救,在生死之间》《感怀,在灾难面前》《真情,在危急时刻》《生命和感动,如此相依》四个版,每个版中都书写了抗震中一连串的故
期刊
编者按:  采编、发行和广告是当代媒介经营的“三驾马车”,但发行历来不受重视,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本刊开设的“报刊发行”专栏,将把媒介发行作为一个重点关注的话题,希望能为国内百万发行人搭建一座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一个精神家园。本栏目坚持“写发行人的话,为发行人说话”,致力于提供实用的发行资讯,传播发行前沿理念,推介发行界的经典案例。这里的文章要求贴近发行实际、贴近发行生活、贴近发行人员心理。同时,
期刊
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利用各自优势,打造品牌会展。作为一个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会展经济也为报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一、报业发展需突破广告单一的赢利模式,介入会展业    “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一位世界展览业巨头如此评说会展经  济的重
期刊
近年来,媒介批评理论的研究,日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有关理论专著和学术论文不断问世。新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雷跃捷先生撰写的《媒介批评》一书,就是继刘建明先生的《媒介批评通论》、王君超先生的《媒介批评——起点·标准·方法》等专著之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西方传媒批判理论,探索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的一部富有特色的力作。  大凡一
期刊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始标志的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了整整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3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978年前后,第二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1992年前后,第三次是本世纪初的2004年至2006年。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从争论开始,而每一场争论又都是由一篇或一组新闻作品引发。与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相伴相生的4篇(组)具有标志性和先导性意义
期刊
5月中旬以来,抗震救灾报道一直是媒体关注的主旋律,也是网友讨论的主要话题。在抗震救灾中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其中,既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事件。红十字会善款利用、志愿者参与救灾被殴打事件等等是媒体和网民们议论的焦点。    一、红十字会善款利用事件    ⒈概述  5月中旬,网上传言中国红十字会某官员在接受CCTV-4采访时表示,将送给灾区价值1300万元的1
期刊
约瑟夫·派恩和詹姆士·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认为 “体验”就是企业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顾客为中心,创造出能使消费者全面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⑴。体验是使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情绪、体力、心理、智力、精神等方面的满足,并产生预期或更为美好的感觉。体验营销的核心就是顾客参与,通过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让消费者产生愉悦的体验,让消费者在创造性的消费中体现独特的个性和价
期刊
编辑活动是构建健康向上的社会先进文化的有力保障,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需要当代编辑活动来完成的。编辑工作的成功与否与选题策划有着直接的联系,它往往需要编辑工作者在对社会及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能够取得“双赢”的选题方案。《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选题策划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一、选题策划的社会价值分析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选题策划的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