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教材的亮点
1. 调整编排,更为合理,利于教与学。
以“万以内加减法”为例,新版教材在实验版教材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改进。
这样的编排,循序渐进、逻辑性强,改变以往跳跃性较强的不足,降低难度,减缓了教学的坡度。又如,改变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完某一类型计算后紧接着进行,即分散出现。这样编排,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新学的笔算知识,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先从简单的口算入手,然后笔算,笔算又分不进位、进位和连续进位,还有中间有0的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等,在此基础上再安排解决问题环节,估算也融于其中,整个结构安排合理、严谨、科学。
2. 精心设计习题,注重层次,放眼全局。
习题设计上的改变也是本套教材的一大特色。例如,教学“分数的简单计算”后,教材配套了9道习题(P98~99),第1题和第2题是巩固分数计算的知识。其中第1题还配有图示,帮助学生思考,第2题则是单纯的算式。第3题和第4题是需要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5题是两步计算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第7题从“四能”的角度出发,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第8题和第9题是星号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这样的编排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拓展的空间。
3. 解决问题,培养“四能”。
数学的计算是枯燥的,概念是抽象的,解决问题是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随着“四能”理念的提出,新教材在每个单元均安排“解决问题”的例题,这些例题涉及题材广泛,既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具备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每道例题都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又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让学生更明确如何解决问题,并有意识地去检验解答是否正确,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使用过程中的困惑
1. 例题和练习题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一是部分例题与配套的练习题脱节。教材所列举例题较简单,但配备的相应练习题较难,甚至有些练习题与例题几乎没有关联,很难实现让大部分学生独立解答。例如,教材第86页“做一做”,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甚至不理解题意。保鲜膜是立体图形,此题能否换成拼组平面图形的题型,便于学生理解?教材第104页“数学广角——集合”一课的课后练习偏难,题型多变,大部分学生难以独立解答。
二是部分教材中的知识点较零散,重难点不明显。练习中涉及的新知识点多,却只是点到为止,相应的练习很少,学生知识无法得到有效巩固。教材第100页新增部分——“分数的简单应用”,很容易使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分数初步认识”在认知上产生混乱,需要增加课时,才能讲透知识。能否让例题和练习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些,便于教师把握教学知识的“度”。
2. 教材中思维含量足,要求高,个别题型偏难。例如,教材第33页例9“用列表方式解决问题”,现阶段就比较复杂,思维不够严谨的学生无法把方案全部列举出来。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最基层,根稳塔才坚。教材应考虑普及性,既要照顾精英,更要顾及一般学生,在设置上降低思维难度,少些特殊题目,多些基础题型。
3. 解决问题分散于各章节,信息形式变化多样,有些情境图信息容量大,开放性较大,解决步骤较多。这在为教师提供自主发挥空间的同时,也给把握教材带来了困难和压力。解决问题需要生活化,但不要过分地在教材中刻意生活化。应当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在单一的基础上可再逐渐加强信息量,凸显层次性,便于学生掌握数学中最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
4. 个别内容的编排是否可调整?部分教师认为将“时、分、秒”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并不合理,时间的认识是抽象的,特别是现阶段“求一段经过的时间”的难度还是比较大。对于刚刚从二年级升到三年级的学生,一部分还没接受自己已经是中年级小学生的事实,这段时间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差,还需时间进行调整,将如此抽象的内容安排在第一个教学周并不妥当,是否可以在第一单元安排计算教学,给他们一个缓冲适应的时间。
三、面对困惑,我们的思考
从一线教师反馈的情形看,最大的困惑集中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以及教材配套的练习题。纵观本册教材8个基本教学单元,其中一共安排了11个解决问题的例题。
1. 解决问题教学要有策略。
例如,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时,教师应重视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在“阅读与理解”环节,除了让学生用文字来表达题意,还应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呈现数学信息,借助图形的直观特征充分理解题意。在“分析与解答”环节,教师采用让学生先讨论、交流,再汇报的方式,围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展开分析,主动追问“为什么要先算一个碗多少钱”“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说一说你列的算式每一步表示的分别是什么意思”等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解答问题。“回顾与反思”环节,教师启发学生用逆推的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学生通过用“8个碗48元”这一信息算出“48÷8=6(元)”,再依据一个碗6元,3个碗正好是18元(或者18元可以买3个碗)进行检验,从而说明解题正确。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解决问题思路清晰,对于算式表示的意思说得非常清楚,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解题的意识更明确了。
2. 突破难点需有方法。
从目前收集的资料看,几乎每个备课组都提及教材第86页的“解决问题”例题以及配套的“做一做”,认为这节课不好处理。乐海小学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探讨出一个学生比较能接受的策略。
(1)动手操作,探索规律。教师首先让学生依题意通过拼摆16个正方形,从而发现有三种摆法,再分别求出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周长分别是:①长16,宽1,周长34;②长8,宽2,周长20;③长4,宽4,周长16。然后,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最短”这一规律。
(2)数形结合,化难为易。通过从例题5中得到的“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最短”这个规律,来解决课本第86页的“做一做”和第87页练习十九第4题。选出长和宽最接近的一组,然后画出格子图。最后再将数据标在图上,通过计算,求出周长。(图1)
3. 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例如,第八单元“分数的简单应用”例题1中,将正方形剪成4份,其中的一份怎么用分数表示,学生不好理解。若将上述4份用一个圈圈起来,学生就能理解:“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其中的一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
4. 改进练习,弥补不足。教材第103页第8题“谁吃得多?”即使题目不给“15条”这个条件,学生也能通过两只小猫的对话——“我吃了这盘鱼的”“ 我吃了这盘鱼的”得出结论。如果再多一问“多几条?”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会应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即可以直接通过分数比,也可以通过应用分数的意义计算出每只猫吃鱼的条数再比。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这一意图能更好地体现。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
1. 调整编排,更为合理,利于教与学。
以“万以内加减法”为例,新版教材在实验版教材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改进。
这样的编排,循序渐进、逻辑性强,改变以往跳跃性较强的不足,降低难度,减缓了教学的坡度。又如,改变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完某一类型计算后紧接着进行,即分散出现。这样编排,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新学的笔算知识,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先从简单的口算入手,然后笔算,笔算又分不进位、进位和连续进位,还有中间有0的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等,在此基础上再安排解决问题环节,估算也融于其中,整个结构安排合理、严谨、科学。
2. 精心设计习题,注重层次,放眼全局。
习题设计上的改变也是本套教材的一大特色。例如,教学“分数的简单计算”后,教材配套了9道习题(P98~99),第1题和第2题是巩固分数计算的知识。其中第1题还配有图示,帮助学生思考,第2题则是单纯的算式。第3题和第4题是需要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5题是两步计算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第7题从“四能”的角度出发,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第8题和第9题是星号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这样的编排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拓展的空间。
3. 解决问题,培养“四能”。
数学的计算是枯燥的,概念是抽象的,解决问题是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随着“四能”理念的提出,新教材在每个单元均安排“解决问题”的例题,这些例题涉及题材广泛,既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具备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每道例题都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又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让学生更明确如何解决问题,并有意识地去检验解答是否正确,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使用过程中的困惑
1. 例题和练习题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一是部分例题与配套的练习题脱节。教材所列举例题较简单,但配备的相应练习题较难,甚至有些练习题与例题几乎没有关联,很难实现让大部分学生独立解答。例如,教材第86页“做一做”,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甚至不理解题意。保鲜膜是立体图形,此题能否换成拼组平面图形的题型,便于学生理解?教材第104页“数学广角——集合”一课的课后练习偏难,题型多变,大部分学生难以独立解答。
二是部分教材中的知识点较零散,重难点不明显。练习中涉及的新知识点多,却只是点到为止,相应的练习很少,学生知识无法得到有效巩固。教材第100页新增部分——“分数的简单应用”,很容易使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分数初步认识”在认知上产生混乱,需要增加课时,才能讲透知识。能否让例题和练习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些,便于教师把握教学知识的“度”。
2. 教材中思维含量足,要求高,个别题型偏难。例如,教材第33页例9“用列表方式解决问题”,现阶段就比较复杂,思维不够严谨的学生无法把方案全部列举出来。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最基层,根稳塔才坚。教材应考虑普及性,既要照顾精英,更要顾及一般学生,在设置上降低思维难度,少些特殊题目,多些基础题型。
3. 解决问题分散于各章节,信息形式变化多样,有些情境图信息容量大,开放性较大,解决步骤较多。这在为教师提供自主发挥空间的同时,也给把握教材带来了困难和压力。解决问题需要生活化,但不要过分地在教材中刻意生活化。应当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在单一的基础上可再逐渐加强信息量,凸显层次性,便于学生掌握数学中最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
4. 个别内容的编排是否可调整?部分教师认为将“时、分、秒”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并不合理,时间的认识是抽象的,特别是现阶段“求一段经过的时间”的难度还是比较大。对于刚刚从二年级升到三年级的学生,一部分还没接受自己已经是中年级小学生的事实,这段时间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差,还需时间进行调整,将如此抽象的内容安排在第一个教学周并不妥当,是否可以在第一单元安排计算教学,给他们一个缓冲适应的时间。
三、面对困惑,我们的思考
从一线教师反馈的情形看,最大的困惑集中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以及教材配套的练习题。纵观本册教材8个基本教学单元,其中一共安排了11个解决问题的例题。
1. 解决问题教学要有策略。
例如,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时,教师应重视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在“阅读与理解”环节,除了让学生用文字来表达题意,还应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呈现数学信息,借助图形的直观特征充分理解题意。在“分析与解答”环节,教师采用让学生先讨论、交流,再汇报的方式,围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展开分析,主动追问“为什么要先算一个碗多少钱”“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说一说你列的算式每一步表示的分别是什么意思”等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解答问题。“回顾与反思”环节,教师启发学生用逆推的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学生通过用“8个碗48元”这一信息算出“48÷8=6(元)”,再依据一个碗6元,3个碗正好是18元(或者18元可以买3个碗)进行检验,从而说明解题正确。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解决问题思路清晰,对于算式表示的意思说得非常清楚,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解题的意识更明确了。
2. 突破难点需有方法。
从目前收集的资料看,几乎每个备课组都提及教材第86页的“解决问题”例题以及配套的“做一做”,认为这节课不好处理。乐海小学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探讨出一个学生比较能接受的策略。
(1)动手操作,探索规律。教师首先让学生依题意通过拼摆16个正方形,从而发现有三种摆法,再分别求出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周长分别是:①长16,宽1,周长34;②长8,宽2,周长20;③长4,宽4,周长16。然后,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最短”这一规律。
(2)数形结合,化难为易。通过从例题5中得到的“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最短”这个规律,来解决课本第86页的“做一做”和第87页练习十九第4题。选出长和宽最接近的一组,然后画出格子图。最后再将数据标在图上,通过计算,求出周长。(图1)
3. 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例如,第八单元“分数的简单应用”例题1中,将正方形剪成4份,其中的一份怎么用分数表示,学生不好理解。若将上述4份用一个圈圈起来,学生就能理解:“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其中的一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
4. 改进练习,弥补不足。教材第103页第8题“谁吃得多?”即使题目不给“15条”这个条件,学生也能通过两只小猫的对话——“我吃了这盘鱼的”“ 我吃了这盘鱼的”得出结论。如果再多一问“多几条?”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会应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即可以直接通过分数比,也可以通过应用分数的意义计算出每只猫吃鱼的条数再比。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这一意图能更好地体现。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