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还应该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时机,见缝插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在讲授某些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况,有必要对写作背景和主要人物作介绍,从中可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学《最后一课》有必要对当时“普法战争”这一背景作介绍,教师再加以引导:课文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法国学生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时候,适当激励,以唤起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二、从关键词句入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牵动全篇的关键词句,这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如,在教学《背影》时,文中有一段话:“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教学时可抓住写动作的词语,用“探”把动作描写得很准确;爬上月台用一个“攀”字,显出月台的高度、攀的吃力;两个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以整个过程的动态,使学生想象出“父亲”爬月台时艰难的样子,深刻体会一个年迈肥胖、行动不便的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三、通过主题思想归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对一篇文章内容的归纳与主题思想的概括,本身就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归纳概括主题思想既要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又要联系实际,画龙点睛,同时做到潜移默化。如,教学《愚公移山》,主题思想概括为:无论面临的困难
  有多大,只要我们有决心、有勇气、有毅力并用行动去面对它,就一定能够胜利。这一概括,使学生明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只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需要这种愚公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进步,社会才会进步。这样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谓一举多得。
  
  四、采用提问启发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比较熟悉的作者,教师可采用提问启发式,让学生共同回忆作者生平中的突出事迹,并从中得到启迪。如,九年级的《藤野先生》一文,作者是大家熟悉的鲁迅,学生在七年级就学过他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于是,上课一开始,教师可以问学生:“鲁迅年轻时本是学医的,可为什么后来要弃医从文,最后成为我国一大文豪的呢?”通过共同回忆,教师补充,学生明白:他弃医从文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国民,拯救祖国。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作为学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也应该像鲁迅那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把为社会进步、国富民强而献身作为自己的理想。
  
  五、采用对比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他们时刻在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思考生活。因此,在课堂上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地进行品德教育非常重要。例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当讲到鲁提辖三拳打死郑屠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如果现在某人做了坏事,有个人见义勇为,拔刀相助,将那人也暴打致死行不行?”通过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现代的法制社会不同于封建时代的人制社会,我们应该运用法律的武器,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正当的权益。
  
  六、用历史和今天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
  
  例如,《中国石拱桥》是桥梁专家茅以升用无比自豪的口吻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文章,而今,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更是令人鼓舞。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当中,看到今天我们在许多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这样才能激发其强烈的现实责任感,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如此,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才能显现出来。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仅仅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因为还未育人。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把德育渗透到每一堂语文课中,让学生在感悟到语文知识海洋的浩瀚的同时,也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责任编辑 韦 雄)
其他文献
福柯认为我们对时间的过度关注掩盖了引发我们时代焦虑的一个根本性因素——空间,时代焦虑与空间的密切关联超过焦虑与时间的关系。空间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人文社会
目前,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中外教育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通过筛选分析,整理出一部分对提高课堂实效性有帮助的教学方法或教学行为,给一线教师参考选用。下面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各环节进行分析。  一、课堂引入  课堂引入方法多种多样,主要目的是:(1)让学生尽快从课间休息的状态回到课堂;(2)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课堂引入得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和高效的。若引入不当,则对新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近几年,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许多英语教师对小组合作进行了很多有效的探讨。但由于升学、考试、学生的追求和家长的期待,最后评价学生和教师的还是一张试卷的成绩,只要学生的考试成绩好,就可以遮百丑。这巨大的压力,无法不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了功利性,考什么,教什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45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多学点,多做一些笔头练习,凡是与考试内容无关的,课堂上或课后一律不会花
一、过敏反应的概念  1.概念。  过敏反应是指免疫过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2.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具有破坏性;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二、过敏原  1.概念。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  2.举例。  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三、过敏反应类型及发生的过程  1.过敏反应类型
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物理教学中,也非常注重“开个好头”,因为“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怎样导入新课,就成为我们搞好物理教学的一个关键所在。  一、以趣味实验导入  通过趣味实验引入新课,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来,把他们迅速带入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引起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的兴趣。而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悖的实验结果能撩起学生探求的强烈欲望。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