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游戏作为幼儿的主导活动,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创造力发展的条件,如宽松自由、民主开放、安全平等的环境,拓展幼儿创造力的开放性材料。鉴于此,教师要渗透在自主游戏环境中进行隐性指导,在自主游戏中扮演多重角色,同时转变教师观念及行为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它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可以说,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游戏伴随着幼儿成长。研究证据显示:3-6岁是人一生中最富创造性的时期,尤其4-5岁是创造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这个时期幼儿的创造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此时对幼儿创造力进行干预和培养,这种潜力将会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创造力,而游戏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最好途径。正如蒙台梭利说:“教育以活动为中心,观察孩子天性,激发儿童的天性,发展儿童的天性,才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的确,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然而幼儿从来不缺乏创造力,缺乏的是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游戏中发现幼儿可以探索和研究的经验。因此,教师要向幼儿学习,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要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提升。
二、自主游戏为促进幼儿创造力提升所需的条件
自主游戏是幼儿、环境和材料之间的互动,而幼儿是发展的主体,是自我活动的主体,故幼儿的创造力能否发展取决于创设的环境和提供的材料。
(一)宽松自由、民主开放、安全平等的环境
卡尔·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相反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很难有所创造。是的,幼儿只有感到自己在心理上、精神上是安全的,才能非常愉快地投入到他喜欢的创造游戏中去。因此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开放、安全平等的自主游戏环境。
1.解放空间,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自主游戏环境
打破以往区域明显的分界线,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不受区域的限制,整个空间可以按需要划分或按计划重组,由于幼儿的思维不受到环境的限制,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如大班幼儿的游戏经验丰富多彩,游戏中的情节千变万化,以前幼儿在建构区里受环境限制,总是在“区”里闭门建楼。现在,孩子们就像“设计师”一样,不但可以和同伴一起自由选择构建的场地,遇到其他正在搭建的小伙伴时,还能学会协商物品的使用、场地的分配、协助互动等。这样一来,环境就变得相对宽松和自由了。
2.创设民主开放、安全平等的环境
要营造民主开放的环境,师和幼和幼和幼之间都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另外,多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幼儿感受共同做事获得的成功感,同时也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这样才更有利于幼儿进行探索和发现。
(二)拓展幼儿创造力的开放性材料
在自主性游戏中,光有环境还是不够的,在培养幼儿创造力习惯方面,材料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自主游戏的材料具有多样性,体现开放性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在自主游戏中如果没有丰富的材料作为基础,再聪明的孩子也不可能挖掘出材料潜在的价值而创造出好的作品。故自主游戏的材料数量和种类要多样且丰富,提供的辅助材料应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这样幼儿既有一定的探索空间,又能满足其探索的欲望。
开放性材料是指材料不仅仅只有一种用途,幼儿在使用开放性材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参与的是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对幼儿“玩什么”和“怎么玩”具有不确定性,
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取舍材料,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得到了解放,这样他们有了更大的探索空间,不仅玩得开心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發挥。首先,提供具有自主选择空间的材料,如工具、专用材料等,给幼儿自由选择、创造的空间。其次,提供没有固定玩法的材料,如自然物、废旧物等,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玩法,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地组合,做做拼拼玩玩,在创作中鼓励幼儿一物多用以及对多种材料进行综合运用,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自主游戏中提供适合年龄的材料有助于幼儿创造个性的形成
当自主游戏的材料太简单,或幼儿都已经掌握了材料的用法时,我们想到是“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首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逐层添加所提供的开放性材料,这样幼儿既有新鲜感又能发挥想象,使幼儿的心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让他们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继续游戏,或在玩的过程中发展出其他游戏来。中班的替代材料更多是借物操作。中班与小班相比心理发展相对成熟,幼儿游戏时对现实物品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开放性程度较高的替代材料,进行“拼一拼”“变一变”的借物操作。
(1)因缺乏相应材料而使用外形相似的替代物。如“拯救地球”中,木棒成为他们百玩不厌的道具,被当成会飞的扫帚、当马骑、当剑客、当指挥棒、当斑马线、当枪等等。
(2)使用用途相近的材料进行替换,替代与想象也不可或缺。如毛语涵在“种植角”测量芽菜的高度时发现尺子不够长,怎么办?同组的伙伴马上想办法,刘笑宇找来绳子、陈政豪找来纸条、敖筱昀找来玩具,一一尝试后,把测量高度记录下来。
(3)组合材料的创意百搭。有些材料本身看似没有什么变化的空间,但是在幼儿无限创意中可通过与其它材料的相互组合,变化出多种不同的新材料,将简单的材料创造出无限的变化和可能。 总之,自主游戏中,教师追随幼儿的步伐,不断积累幼儿的知识经验,与幼儿交流,共同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并协同家长资源共同提供多种不同材质的游戏材料,为幼儿创设安全、轻松、自主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发现并大胆进行探索,从而使自身获得充分的进步与发展,尤其创造力上的进步,这就是我们研究自主游戏的意义所在。自由是孩子的天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例如自主游戏流程图被幼儿认同,与创设良好的自主游戏环境、提供多种不同材质的自主游戏材料、给予适时适度的自主游戏指导都同等重要。
三、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创造力提升的策略
(一)教师应渗透在自主游戏环境中进行隐性指导
游戏的学习方式适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天性,在自主游戏中真正体现了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从体现游戏的价值和对儿童游戏权的尊重两方面考虑,促使教师选择更隐蔽、更有策略、更具科学性的指导方式,将教育意图有机地渗透到环境中,这样幼儿更易体验满足感和成功感,也更容易产生有创造性的作品,达到有效指导的目的。
1.解放幼儿的头脑。自主游戏流程图的形成,有两个前提:一幼儿对自主游戏步骤的认同,二是幼儿熟悉游戏各环节的衔接,把自主游戏有机连接起来。
从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自主性萌芽的特点出发,我们根据对幼儿兴趣的调查和以往游戏的观察,运用幼儿看得懂的图片结合简练的词语,由梁主任设计并绘制出自主游戏的流程图(如下图),对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顺利开展自主游戏给予支持。
2.解放时间,自主游戏时间弹性延长。以往个别慢的幼儿总被催着要进入下一环节活动,总感觉时间被切割成一段段,不利于游戏的连贯性和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投入度,我们大胆尝试跳出游戏时间段固定化的思维,弹性地把时间分成两大部分:自主游戏和户外活动。从原来区域游戏时间每天1小时,调整为现在自主游戏时间延长至连续2小时,保证了幼儿每天有充足的连续探究和创造的时间。
3.让教育环境自然地融入幼儿当下的生活中。陈鹤琴先生曾倡导:“不能把幼稚园生活和幼儿实际的生活截然分作两途”。这就告诉我们,幼儿园教育与幼儿的生活不是两回事,要融合在一起。对幼儿来说,吃喝拉撒睡、游戏、交往、在环境中探索等有趣的活动,就是他们每天踏实而快乐的生活。
自主游戏中的分享交流环节不仅为幼儿提供抒发游戏中情绪体验的平台,更帮助了幼儿在交流互动中汲取养料,积累经验,在相互学习中建构新的经验和知识,推动游戏情节不断发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逐步提高分享要求,比如中班重点分享游戏的过程。首先,以小组形式自由表达情感,给每个幼儿更大的交流讨论的空间来展示他们的游戏经验。其次,教师运用相片和幼儿集体讲述重现幼儿游戏情境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经验,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这些可贵的经验,在游戏中有所收获。大班重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分享交流。由于经验的分享是小组集体思路互动碰撞的结果,所以既帮助小组积累游戏经验,又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其次,教师通过相片、视频、录笔音等电子产品的运用来记录游戏过程,幼儿讲述小组游戏情境以及对比绘画计划。由于幼儿在实际游戏中往往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或出现计划外的情况,教师要“抛接”幼儿的话,要对交流内容中有价值的点,进行有效地回应,以引起幼儿的共鸣,拓展更多更丰富的游戏情节,让幼儿体验到自己做游戏主人的乐趣。
(二)教师在自主游戏中应扮演多重角色
《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游戏和各种活动中,幼儿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在自主游戏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能更好地促進幼儿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变化的、多重的,而不是固定的、单一的。首先,当一个“观众”。不受线路的限制对幼儿进行无重点观察,这个方法不一定能观察到全班,但却能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事,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其次,充当“大总管”。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学习的工具。分期分批不断更新材料,不但能增添新鲜感,又能不断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其无限的想象空间。最后,担任游戏“咨询员”。“咨询员”就是幼儿抛球,老师接住并以某种形式挡回幼儿,使游戏继续下去或拓展新游戏,起间接指导的目的。
(三)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及行为方式
自主游戏的开展对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具有十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开展自主游戏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转变观念,做好这种教学方式的准备,并且能结合幼儿不同年龄特点、不同个性、能力差异等方面来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投放不同的开放性游戏材料,适时指导,才能使自主游戏得以顺利进行。第一,教师要重视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第二,为幼儿创设安全、温馨的游戏环境,增强幼儿是游戏“小主人”的心理。第三,游戏材料的合理投放,不仅丰富幼儿自主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引发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还促进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动。第四,教师要把握干预时机、干预方式与方法运用。总之,创造力能使自主游戏顺利开展,成为自主游戏发展的动力,自主游戏又能调动幼儿的创造力,两者相辅相成。
维果斯基所说: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是小步递进地自我发展的。在自主游戏的全过程中,幼儿要用言语进行沟通,商讨各种办法,分享游戏感受等,其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幼儿与人合作时,能进行自我控制,理解他人需要,改变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观念,提高了社会交往技能。在游戏中,幼儿在根据计划,不断地考虑用什么材料,怎样把简陋的开放性材料想象成为符合游戏使用的工具或用具的同时,也提升和发展了其审美能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可见,以游戏作为手段,幼儿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也得到了促进。
参考文献:
[1][8][10]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Z].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赵丽君.幼儿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幼儿教育,2004(5):12-13.
[3]张先敏.幼儿园3-6岁幼儿创造力培养策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4]陈兴强.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5):8-10.
[5]李毅.“以人为本”对教育发展的启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探索浅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94-95,98.
[6]王忠.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创造力理论究[D].东南大学,2004.
[7]赖伟红.浅议幼儿园角色区开放性材料的投放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320.
[9]教育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朱守锂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它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可以说,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游戏伴随着幼儿成长。研究证据显示:3-6岁是人一生中最富创造性的时期,尤其4-5岁是创造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这个时期幼儿的创造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此时对幼儿创造力进行干预和培养,这种潜力将会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创造力,而游戏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最好途径。正如蒙台梭利说:“教育以活动为中心,观察孩子天性,激发儿童的天性,发展儿童的天性,才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的确,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然而幼儿从来不缺乏创造力,缺乏的是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游戏中发现幼儿可以探索和研究的经验。因此,教师要向幼儿学习,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要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提升。
二、自主游戏为促进幼儿创造力提升所需的条件
自主游戏是幼儿、环境和材料之间的互动,而幼儿是发展的主体,是自我活动的主体,故幼儿的创造力能否发展取决于创设的环境和提供的材料。
(一)宽松自由、民主开放、安全平等的环境
卡尔·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相反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很难有所创造。是的,幼儿只有感到自己在心理上、精神上是安全的,才能非常愉快地投入到他喜欢的创造游戏中去。因此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开放、安全平等的自主游戏环境。
1.解放空间,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自主游戏环境
打破以往区域明显的分界线,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不受区域的限制,整个空间可以按需要划分或按计划重组,由于幼儿的思维不受到环境的限制,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如大班幼儿的游戏经验丰富多彩,游戏中的情节千变万化,以前幼儿在建构区里受环境限制,总是在“区”里闭门建楼。现在,孩子们就像“设计师”一样,不但可以和同伴一起自由选择构建的场地,遇到其他正在搭建的小伙伴时,还能学会协商物品的使用、场地的分配、协助互动等。这样一来,环境就变得相对宽松和自由了。
2.创设民主开放、安全平等的环境
要营造民主开放的环境,师和幼和幼和幼之间都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另外,多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幼儿感受共同做事获得的成功感,同时也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这样才更有利于幼儿进行探索和发现。
(二)拓展幼儿创造力的开放性材料
在自主性游戏中,光有环境还是不够的,在培养幼儿创造力习惯方面,材料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自主游戏的材料具有多样性,体现开放性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在自主游戏中如果没有丰富的材料作为基础,再聪明的孩子也不可能挖掘出材料潜在的价值而创造出好的作品。故自主游戏的材料数量和种类要多样且丰富,提供的辅助材料应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这样幼儿既有一定的探索空间,又能满足其探索的欲望。
开放性材料是指材料不仅仅只有一种用途,幼儿在使用开放性材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参与的是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对幼儿“玩什么”和“怎么玩”具有不确定性,
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取舍材料,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得到了解放,这样他们有了更大的探索空间,不仅玩得开心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發挥。首先,提供具有自主选择空间的材料,如工具、专用材料等,给幼儿自由选择、创造的空间。其次,提供没有固定玩法的材料,如自然物、废旧物等,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玩法,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地组合,做做拼拼玩玩,在创作中鼓励幼儿一物多用以及对多种材料进行综合运用,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自主游戏中提供适合年龄的材料有助于幼儿创造个性的形成
当自主游戏的材料太简单,或幼儿都已经掌握了材料的用法时,我们想到是“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首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逐层添加所提供的开放性材料,这样幼儿既有新鲜感又能发挥想象,使幼儿的心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让他们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继续游戏,或在玩的过程中发展出其他游戏来。中班的替代材料更多是借物操作。中班与小班相比心理发展相对成熟,幼儿游戏时对现实物品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开放性程度较高的替代材料,进行“拼一拼”“变一变”的借物操作。
(1)因缺乏相应材料而使用外形相似的替代物。如“拯救地球”中,木棒成为他们百玩不厌的道具,被当成会飞的扫帚、当马骑、当剑客、当指挥棒、当斑马线、当枪等等。
(2)使用用途相近的材料进行替换,替代与想象也不可或缺。如毛语涵在“种植角”测量芽菜的高度时发现尺子不够长,怎么办?同组的伙伴马上想办法,刘笑宇找来绳子、陈政豪找来纸条、敖筱昀找来玩具,一一尝试后,把测量高度记录下来。
(3)组合材料的创意百搭。有些材料本身看似没有什么变化的空间,但是在幼儿无限创意中可通过与其它材料的相互组合,变化出多种不同的新材料,将简单的材料创造出无限的变化和可能。 总之,自主游戏中,教师追随幼儿的步伐,不断积累幼儿的知识经验,与幼儿交流,共同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并协同家长资源共同提供多种不同材质的游戏材料,为幼儿创设安全、轻松、自主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发现并大胆进行探索,从而使自身获得充分的进步与发展,尤其创造力上的进步,这就是我们研究自主游戏的意义所在。自由是孩子的天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例如自主游戏流程图被幼儿认同,与创设良好的自主游戏环境、提供多种不同材质的自主游戏材料、给予适时适度的自主游戏指导都同等重要。
三、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创造力提升的策略
(一)教师应渗透在自主游戏环境中进行隐性指导
游戏的学习方式适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天性,在自主游戏中真正体现了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从体现游戏的价值和对儿童游戏权的尊重两方面考虑,促使教师选择更隐蔽、更有策略、更具科学性的指导方式,将教育意图有机地渗透到环境中,这样幼儿更易体验满足感和成功感,也更容易产生有创造性的作品,达到有效指导的目的。
1.解放幼儿的头脑。自主游戏流程图的形成,有两个前提:一幼儿对自主游戏步骤的认同,二是幼儿熟悉游戏各环节的衔接,把自主游戏有机连接起来。
从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自主性萌芽的特点出发,我们根据对幼儿兴趣的调查和以往游戏的观察,运用幼儿看得懂的图片结合简练的词语,由梁主任设计并绘制出自主游戏的流程图(如下图),对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顺利开展自主游戏给予支持。
2.解放时间,自主游戏时间弹性延长。以往个别慢的幼儿总被催着要进入下一环节活动,总感觉时间被切割成一段段,不利于游戏的连贯性和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投入度,我们大胆尝试跳出游戏时间段固定化的思维,弹性地把时间分成两大部分:自主游戏和户外活动。从原来区域游戏时间每天1小时,调整为现在自主游戏时间延长至连续2小时,保证了幼儿每天有充足的连续探究和创造的时间。
3.让教育环境自然地融入幼儿当下的生活中。陈鹤琴先生曾倡导:“不能把幼稚园生活和幼儿实际的生活截然分作两途”。这就告诉我们,幼儿园教育与幼儿的生活不是两回事,要融合在一起。对幼儿来说,吃喝拉撒睡、游戏、交往、在环境中探索等有趣的活动,就是他们每天踏实而快乐的生活。
自主游戏中的分享交流环节不仅为幼儿提供抒发游戏中情绪体验的平台,更帮助了幼儿在交流互动中汲取养料,积累经验,在相互学习中建构新的经验和知识,推动游戏情节不断发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逐步提高分享要求,比如中班重点分享游戏的过程。首先,以小组形式自由表达情感,给每个幼儿更大的交流讨论的空间来展示他们的游戏经验。其次,教师运用相片和幼儿集体讲述重现幼儿游戏情境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经验,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这些可贵的经验,在游戏中有所收获。大班重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分享交流。由于经验的分享是小组集体思路互动碰撞的结果,所以既帮助小组积累游戏经验,又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其次,教师通过相片、视频、录笔音等电子产品的运用来记录游戏过程,幼儿讲述小组游戏情境以及对比绘画计划。由于幼儿在实际游戏中往往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或出现计划外的情况,教师要“抛接”幼儿的话,要对交流内容中有价值的点,进行有效地回应,以引起幼儿的共鸣,拓展更多更丰富的游戏情节,让幼儿体验到自己做游戏主人的乐趣。
(二)教师在自主游戏中应扮演多重角色
《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游戏和各种活动中,幼儿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在自主游戏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能更好地促進幼儿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变化的、多重的,而不是固定的、单一的。首先,当一个“观众”。不受线路的限制对幼儿进行无重点观察,这个方法不一定能观察到全班,但却能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事,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其次,充当“大总管”。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学习的工具。分期分批不断更新材料,不但能增添新鲜感,又能不断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其无限的想象空间。最后,担任游戏“咨询员”。“咨询员”就是幼儿抛球,老师接住并以某种形式挡回幼儿,使游戏继续下去或拓展新游戏,起间接指导的目的。
(三)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及行为方式
自主游戏的开展对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具有十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开展自主游戏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转变观念,做好这种教学方式的准备,并且能结合幼儿不同年龄特点、不同个性、能力差异等方面来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投放不同的开放性游戏材料,适时指导,才能使自主游戏得以顺利进行。第一,教师要重视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第二,为幼儿创设安全、温馨的游戏环境,增强幼儿是游戏“小主人”的心理。第三,游戏材料的合理投放,不仅丰富幼儿自主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引发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还促进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动。第四,教师要把握干预时机、干预方式与方法运用。总之,创造力能使自主游戏顺利开展,成为自主游戏发展的动力,自主游戏又能调动幼儿的创造力,两者相辅相成。
维果斯基所说: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是小步递进地自我发展的。在自主游戏的全过程中,幼儿要用言语进行沟通,商讨各种办法,分享游戏感受等,其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幼儿与人合作时,能进行自我控制,理解他人需要,改变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观念,提高了社会交往技能。在游戏中,幼儿在根据计划,不断地考虑用什么材料,怎样把简陋的开放性材料想象成为符合游戏使用的工具或用具的同时,也提升和发展了其审美能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可见,以游戏作为手段,幼儿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也得到了促进。
参考文献:
[1][8][10]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Z].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赵丽君.幼儿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幼儿教育,2004(5):12-13.
[3]张先敏.幼儿园3-6岁幼儿创造力培养策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4]陈兴强.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5):8-10.
[5]李毅.“以人为本”对教育发展的启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探索浅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94-95,98.
[6]王忠.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创造力理论究[D].东南大学,2004.
[7]赖伟红.浅议幼儿园角色区开放性材料的投放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320.
[9]教育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