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
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课堂提问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因地制宜。
一、疑难自解,知识自探
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要学会自己解决,对于深邃的知识,学生要主动探索。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庄子的《逍遥游》一文时,可以抛出这样一问:“请你说说《逍遥游》的艺术手法。”初看此问似乎有点大,不好把握,但如果慢慢分解,很容易回答。首先,用寓言说理。司马迁对《庄子》的评价是:“著书十万言,大抵率寓言也。”《逍遥游》全篇,就是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巨鲲变化成的,其身不知几千里,起飞之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何等雄奇壮阔。庄子运用寓言故事,将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盎然多趣,极富文学性。其次,极富想象力。庄子以奇崛瑰丽的想象力,勾画了诗性的空间。鲲,古训中或为刚孵出的小鱼,或为尚未孵化的鱼卵,本为至小之物,庄子却把它想象为身长几千里的巨鱼,“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想象力挣脱了任何空间的束缚,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最后,善于运用比喻。如,通过朝菌、蟪蛄与灵冥、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普通人的比喻,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教师只要层层剥离,把问题具体化,学生自会去探究知识。
二、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
《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说的就是提问设计时,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度大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三、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应该加深拓宽原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象,引导学生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词句,等等,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教学鲁迅的《阿Q正传》一文时,在提高兴趣方面,可设问为:(1)“精神胜利法”大家耳熟能详了,在文学作品中,最先表现在谁的身上?(2)阿Q是个经典人物,似乎有些傻气,他谈过恋爱吗?(3)未庄的女人有一段时间特别怕阿Q,原因何在?(4)阿Q一心想革命,其目的是为了报复、逞能还是为了荣誉、富贵呢?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可以做这样的尝试提问:(1)我或者我的同学身上有阿Q的影子吗?(2)“阿Q式”的恋爱方式为什么必定酿成悲剧?(3)试分析阿Q与中年闰土性格上的异同。要求学生在研读文学作品时,要扣住文学形象、文学语言、艺术技巧等。教师定题不可定得太窄,应让学生有自由选择、发挥个性的余地。如,“用現代视角审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得与失”,“透过《红楼梦》看当今官场中的腐败现象”,“苏东坡被贬与名作《赤壁赋》的内在联系”,等等。从多方面设计提问,学生提出看法后,教师应抓住契机,指导学生进行价值评判,去粗取精。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更好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纵上所述,可以看出: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课堂提问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因地制宜。
一、疑难自解,知识自探
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要学会自己解决,对于深邃的知识,学生要主动探索。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庄子的《逍遥游》一文时,可以抛出这样一问:“请你说说《逍遥游》的艺术手法。”初看此问似乎有点大,不好把握,但如果慢慢分解,很容易回答。首先,用寓言说理。司马迁对《庄子》的评价是:“著书十万言,大抵率寓言也。”《逍遥游》全篇,就是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巨鲲变化成的,其身不知几千里,起飞之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何等雄奇壮阔。庄子运用寓言故事,将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盎然多趣,极富文学性。其次,极富想象力。庄子以奇崛瑰丽的想象力,勾画了诗性的空间。鲲,古训中或为刚孵出的小鱼,或为尚未孵化的鱼卵,本为至小之物,庄子却把它想象为身长几千里的巨鱼,“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想象力挣脱了任何空间的束缚,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最后,善于运用比喻。如,通过朝菌、蟪蛄与灵冥、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普通人的比喻,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教师只要层层剥离,把问题具体化,学生自会去探究知识。
二、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
《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说的就是提问设计时,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度大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三、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应该加深拓宽原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象,引导学生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词句,等等,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教学鲁迅的《阿Q正传》一文时,在提高兴趣方面,可设问为:(1)“精神胜利法”大家耳熟能详了,在文学作品中,最先表现在谁的身上?(2)阿Q是个经典人物,似乎有些傻气,他谈过恋爱吗?(3)未庄的女人有一段时间特别怕阿Q,原因何在?(4)阿Q一心想革命,其目的是为了报复、逞能还是为了荣誉、富贵呢?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可以做这样的尝试提问:(1)我或者我的同学身上有阿Q的影子吗?(2)“阿Q式”的恋爱方式为什么必定酿成悲剧?(3)试分析阿Q与中年闰土性格上的异同。要求学生在研读文学作品时,要扣住文学形象、文学语言、艺术技巧等。教师定题不可定得太窄,应让学生有自由选择、发挥个性的余地。如,“用現代视角审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得与失”,“透过《红楼梦》看当今官场中的腐败现象”,“苏东坡被贬与名作《赤壁赋》的内在联系”,等等。从多方面设计提问,学生提出看法后,教师应抓住契机,指导学生进行价值评判,去粗取精。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更好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纵上所述,可以看出: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