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原经济区研究述评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兴增长极,其对我国区域经济版图重构必将起到纲领性指引作用,其发展也将对我国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从空间范围、建设意义、发展定位与建设举措等方面对中原经济区进行研究。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逻辑框架应是“2345”发展框架: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双轮互动,“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为主要内容,为我国整体发展作出五大贡献(经济发展贡献、粮食贡献、交通贡献、能源原材料贡献、生态贡献),逐步实现“一极、一地、一心、四区”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政府与市场互动;“三化”协调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区域贡献
  中图分类号:F061.5;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1)05-0001-07
  
  Review of the Researches o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Discussion on 2345 Development Framework of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XU Guang-yu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conomy and Rural Development,
  School of Economics, Henan University, Henan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omain, plays an principal guiding role in the restructure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omain, as an emerging growth pole, and will have important and active effect on China’s development. Currently, domestic scholars mainly study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in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rang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development position, construction measures and so on. The logic framework of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development should be 2345 development framework and demands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carry out thre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uch as new-style industrialization, new-style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ake transition development, innovation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 as main contents, make five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overall development such as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 grain contribution, transportation contribution, energy and raw material contribution and ecological contribution and gradually realize development objective of one pole, one domain, one center and four regions.
  Key words: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the rise of central region;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thre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ransition development; innovation development; green development; regional contribution
  
  一、引言
  
  从2010年初“中原经济区”概念的发酵到2010年9月专家学者对中原经济区的广泛深入关注,再到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意义、定位和举措等一系列事关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命题得到河南省内外专家学者的深入探讨。
  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来看,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东部沿海经济板块、东北老工业经济板块、西部大开发经济板块以及后来的中部崛起经济板块。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看,东部先发展,西部后起步,后来的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才把中部经济板块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的地位凸现出来。而中部崛起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则依赖于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的力量。从自然地理、人口、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看,以河南省为中心,涵盖鄂北、皖北、苏北、鲁西、冀南、晋南等周边区域的中原经济区内具有同质性,可以构成一个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处于中国经济版图“之中”,是中国东西互动的“中原通道”,也是南北互动的“必由之路”。所以,中原经济区是国家区域经济版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原经济区自身发展看,中原经济区内部具有同质性,而又与外部经济单元的异质性相区别,所以,中原经济区面临着自身发展的诸多相同的问题。因此,构建中原经济区,可以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可以通过实施统一的农业发展政策,促进该区域农业现代化,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可以通过实施统一的产业政策,促进该区域产业发展并大规模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新的制造业中心,形成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接力棒,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可以通过实施统一的城镇化政策,加快该区域城镇化进程,吸纳更多的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居民的素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四是可以通过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扩大内需,为整个经济注入活力,也为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五是可以探索传统农业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以上五个问题的论述参见:定义中原 中原经济区的成立可解决五大问题[EB/OL]. http://news.sina.com.cn/c/2010-09-03/062018060670s.shtml. 。
  中原经济区作为中国的缩影,解决好以上重大课题对中国其他地区,乃至全世界都有重大的标本意义。所以,国内诸多学者们对中原经济区非常看好,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本文试图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理清中原经济区建设在理论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以便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些许线索。
  二、中原经济区空间范围界定
  中原经济区破题之一就是空间范围界定问题。学术界开始提出中原经济区始于20世纪80年代。杨林军等(1985)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概念,他们认为中原经济区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河南、晋南、陕东、鲁西南等地区。张来友(1998)认为中原经济区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焦作、新乡、开封、许昌为副中心,含包括这些中心周围的广大地区。由此可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提出的中原经济区尚未明确所包含的地区,基本上处于一个模糊探究的阶段。
  2010年后,学者们利用有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开始对中原经济区的空间范围进行科学界定。喻新安(2010)认为无论从历史演进角度,还是从现实经济联系的实际,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的中原地区,都是一个山水相连、血缘相亲、文脉相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其空间范围涉及 7 个省,涵盖 29 个地级市:河南省全部,河北省的邯郸,山西省的长治、晋城、运城,江苏省的徐州,山东省的菏泽,湖北省的襄樊,安徽省的淮北、阜阳、宿州、亳州。耿明斋(2010)认为以河南省为中心,涵盖鄂北、皖北、苏北、鲁西南、冀南、晋南等周边区域的中原地区内部各部分之间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区位、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水平等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基本上是同质的,而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外部可比较区域之间又有明显差异;所以,把以河南为中心涵盖周边的这一区域称为中原经济区是站得住的参见耿明斋: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EB/OL].http://gengmz.blog.sohu.com/. 。安春华等(2010)采取断点分析法界定中原经济区范围:首先,从经济综合影响力、产业综合影响力、企业综合影响力、科技综合影响力、基础设施综合影响力、开放综合影响力、人力资源综合影响力等方面选用了31个指标,对城市的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价;其次,选取了与河南接壤省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为对比,得出了多个断裂点,以克服由一个点所产生的界限划分时的随意性;再次,对中心城市——郑州市的影响范围进行计算,再对中原城市群的影响范围进行计算,两者进行互相修正,定量分析的郑州市和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影响范围,即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域,河北省的邯郸,山西省的长治、晋城、运城,山东省的菏泽、聊城,安徽省的淮北、阜阳、宿州、亳州等,总面积为28.65万平方公里。
  从实践看,中原经济区的概念来自于1985年“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协调会”的概念。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协调会是当时的邯郸市市长白录堂和新乡市市长刘仲轩倡议并协同其他地、市同意,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成立的,主要包括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四省接壤区十三个地(县级)市组成,国土总面积97 444平方公里,总人口5 601.6万人,包括119个县(市、区)。
  由上可知,目前中原经济区的范围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主要是因为利用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不同。但是从以上学者的研究结果看,中原经济区所包含的主要地域范围基本上是“以河南省为主体,涵盖周边的区域”,关键点在于周边区的确定问题。鉴于以上的争论,本文认为中原经济区范围的确定需要根据现有研究结论和现实实践情况综合研判。按照区域同质性和异质性的理论,中原经济区具有同质性,有区别于其他经济区的特殊区域,范围应该包括6省29地市,分别是:河南省18地市,山东省的菏泽、聊城,河北省的邯郸,山西省的长治、晋城、运城,安徽省的淮北、阜阳、宿州、亳州等,湖北省的襄阳。因为江苏省的徐州距离南京和上海较近,因此,本文认为徐州不在中原经济区之内。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意义与定位
  1.中原经济区建设意义
  学者们从不同方面积极评价中原经济区建设意义,并且都支持中原经济区应该纳入国家战略层面。概括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区域经济角度论证中原经济区的意义。例如,刘国光(2011)如不作说明,国内著名学者对中原经济区的研究和论述参见娄源功和耿明斋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总览》(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完全赞成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支持中原经济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原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十分重要。中原地处华夏之中,处于国家中心地带,是东西交会、南北贯通的核心地区,战略地位非常突出。另一方面,中原作为内陆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域,区域优势突出,无论是粮食生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还是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条件等,都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厉以宁(2011)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经济联系角度认为建立中原经济区是大智慧、大文章、大手笔。建设中原经济区对全国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条件已经成熟,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唯如此,东西部的中原通道才能真正打通并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加快西部大开发。吴敬琏(2011)认为中原地区作为中部地区最主要的部分,它的发展规划应该放在国家规划的层面来考虑。陈栋生(2011)认为中原经济区这样跨省区的经济区构建,打破了行政区的囿限,从而使得空间布局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对于更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特别是产业合理布局更具积极意义。
  二是从人口角度论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例如,王梦奎(2011)、张维迎(2011)均从人口角度说明了支持中原经济区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原因。
  三是综合论。例如,喻新安(2010)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点意义:对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的特殊意义、对我国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示范意义、对区域合作和强化区域经济功能的典型意义、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对发挥中原“腹地效应”以及完善全国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喻新安(2011)进一步系统论证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提出了五个有利于的意义: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发挥自身优势和明晰发展定位,有利于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之路,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中原经济区定位
  定位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因此学者们更关心中原经济区的定位(见表1)。周叔莲(2011)提出中原经济区定位应该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验区、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李京文(2011)更侧重于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的定位。张军扩(2011)认为中原经济区的定位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极,更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区域;既是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地。魏后凯(2011)把中原经济区的定位概括为“一个基地、三个区”:即全国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全国新型城镇化的试验区、华夏文明传承的核心区。喻新安(2010)认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应该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全国产业转移与集约发展先导区、全国传统文化开发创新试验区等。张占仓(2010)提出的中原经济区定位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实验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
  以上学者根据自己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不同定位,尽管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多重合之处。基于此,本文再结合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现实基础、历史渊源等情况,把中原经济的定位概括为“三个一、四个区”: 全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全国“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
  四、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举措
  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有力的发展措施。概括起来,学者们主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业发展、城市支撑、自主创新、制度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1.政府与市场说
  吴敬琏(2011)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出发,认为中原经济区不是用行政权力捏合起来的,而是由类似的资源禀赋、类似的产业结构、比较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比较紧密的经济联系区域结合而成,因此,中原经济区建设应该注重市场机制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与此相对,陈栋生(2011)认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政府必须做得更多,这是因为在中原经济区的郑州和周边的城市,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等方面比较类似,是同质性的城市群,更像“合唱团”。从这个层面讲,中原经济区是全新的地区战略规划,地方政府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合作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摸索。
  2.产业发展说
  张卓元(2011)认为构建中原经济区必须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并且指出从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还是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都是以牺牲粮食和农业为代价发展起来的。王一鸣(2011)指出中原经济区要加快崛起,最关键的是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思路就是用工业化规模发展农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服务外包,发展高端制造业,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李兴山(2011)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另外发展文化产业也是重要的内容。郑新立(2011)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把中原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定位准确,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吸引外来资金,出台扶持政策。谷建全(2010)指出新型工业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李铜山(2011)和杨承训(2011)则更加注重农业的作用。
  3.城市支撑说
  耿明斋(2010)从要素空间聚集规律出发,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应以中原经济区城市群为重点。第一,做大郑州,打造以郑汴新区为核心,涵盖郑汴两市辖区,人口达千万以上的大郑汴都市区;第二,将中原城市群的范围拓展到全省 18 个省辖市,但应注意梯级发展;第三,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第四,盲目撤村并点与要素聚集趋势背道而驰。王作成(2010)也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无论是增长极还是竞争平台,这一重任无疑都落在龙头城市和城市群上,要加快推进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建设,尤其是要集中力量重点推进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的建设,把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培育成在国内有竞争力的发展平台。王发曾(2010)系统研究了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之路,包括动力机制和推进策略等。周绍朋(2011)和李迅(2011)则重点强调了郑州的龙头带动作用,指出要以龙头郑州带动河南,以河南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王建国(2011)则系统研究中原经济区的城乡支撑体系,认为该体系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为框架,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以县域经济为基础;应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优化中原城市群布局,构建并完善五级城乡体系。
  4.自主创新说
  李京文(2011)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要建设好区域创新网络,使经济区内部形成稳定的体系,实现企业间的协同作用;建设一个产品交换的稳定渠道可以大大提高经济区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要创造条件,尤其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谷建全(2011)系统研究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自主创新体系,认为自主创新体系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自主创新体系既包括创新要素、基础机构、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等内容,也涵盖学术、科研、技术、产业、市场、政策、文化等多个范畴和环节;构建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体系重在加强科研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支撑条件、宏观管理体系和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等。
  5.制度作用说
  杨瑞龙(2011)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中原经济区既然是一个全新规划区域,应该向国家争取一些改革优先权,这样才能“先行先试”,得到发展的红利。
  6.区域经济一体化作用说
  胡鞍钢(2011)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实现几个“一体化”:首先是城乡一体化和河南地区一体化,再就是通过现代立体交通设施和周边地区一体化,进而和全国一体化,甚至形成开放高地,和世界一体化。
  综上所述,学者们围绕着如何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未来的发展也是综合力量作用的结果。从以上学者们不同的结论出发,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处理以下几个重大问题:
  一是政府和市场作用的问题。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问题的争论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明确的问题,同样也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全新的区域经济规划,是政府从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所作出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决定。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区域内及其区域间跨省经济合作的问题、资源环境合作问题,需要在政府的制度框架下,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配置和合作。政府的作用只是搭建平台,制定相应的制度,确保中原经济区顺利建设。
  二是产业和城镇的共同作用。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发展区域,需要产业和城市互融发展。其中,产业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推力,城市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空间基础。通过产业和城镇有效融合的发展方式,对中原经济区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从而起到“强心固边”的作用。
  三是自力更生和对外发展的问题。中原经济区是新型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河南占比很大,所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自力更生与对外发展的问题。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发展首先需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不能闭门造车,要学习借鉴先进的区域经济发展经验,有效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承接产业转移,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内陆地区开放高地,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首先与周边省份实现互赢发展,然后再与世界实现一体化。
  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与弱化的问题。正如厉以宁(2011)和胡鞍钢(2011)共同强调的一样,中原经济区建设还有利于保障黄河中下游和淮河中上游的生态安全,进而在气候变化视阈下为全国做出生态贡献。所以,中原经济区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和弱化问题。如果该问题解决的顺利,则资源环境约束得以弱化,反之,得以强化。所以,中原经济区建设应该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中原经济区的“蛙跳发展”。
  五是制度惯性与制度创新的问题。制度惯性和制度创新是一个问题的正反方面,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的是制度创新,不是制度惯性。中原经济区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认真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而不能沉陷于原来的一些制度。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样中原经济区才能得到发展的“红利”。
  五、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逻辑框架分析
  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区域经济板块的“腹地”,战略地位十分显著,是东西互动的必经之路,也是南北互动的必由之路。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安全事关我国的经济安全,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的战略资源,例如粮食、能源的“后勤保障”,是我国的战略交通物流枢纽,也是我国重要的主体功能区之一。中原经济区是全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基本逻辑框架(见图1),概括起来就是“2345”发展框架。
   “2”是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双轮互动。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都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驱动轮。一方面,需要通过市场力量,积极配置资源,合理引导资源要素流向中原经济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政府力量,为企业、产业、城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3”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路径是“三化”协调发展。通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逐步构建起中原经济区的区域轮廓;通过产业集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土地利用效率,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逐渐使之市民化,从而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化路子奠定基础。
  “4”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理念是以科学发展为灵魂,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为主要内容。中原经济区的转型发展就是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创新发展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条路径,构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协调发展要求中原经济区核心区、辐射区和周边区要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强心固边”的利益共同体;绿色发展要求中原经济区发展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和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实质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弱化,在经济和生态间实现“和谐”的发展。
  “5”是中原经济区发展对全国的五大贡献:一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将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二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确保我国的耕地安全、粮食安全,特别是商品粮安全,对我国做出粮食贡献;三是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可以为我国做出交通贡献;四是中原经济区能源原材料产量较为丰富,可以为我国做出能源原材料贡献;五是中原经济区通过绿色发展,弱化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生态安全,从而为国家做出生态贡献。
  通过以上的“2345”的发展框架,中原经济区可以制定“两步走”的路线图,即“五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第一步,利用五年的时间,逐渐构建起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形成发展特色;第二步,再利用五年的时间,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原经济区在中部地区中奋力崛起,形成全国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六、结语
  “中原兴则中部兴,中部兴则中华兴。”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概念、总体战略概念、载体和平台的概念(卢展工,2011),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首肯。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于国家经济安全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中原经济区事关全国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所以,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也象征着祖国的发展,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河南这块古老的大地,一定能够通过中原经济区的带动焕发青春。”
  中原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板块中的后起之秀,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为指导,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这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标本示范意义。所以,中原经济区要过“2345”的发展框架和“两步走”的路线图,成为中部崛起的脊梁“中原经济区作为中部崛起的脊梁”的观点参见毛汉英的《让中原经济区成为中部崛起的脊梁》(http://www.jinbw.com.cn/jinbw/xwzx/zzsx/20100907771.htm.) ,实现“一极、一地、一心、四区”的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安春华,等.2010.中原经济区范围界定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6):138-144.
  耿明斋.2010.从要素空间聚集规律看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城市群政策选项[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9):4-5.
  谷建全.2011.加快构建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支撑体系[J].中州学刊(2):69-73.
  谷建全. 2010.新型工业化: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9):6-8.
  李铜山.2011.把现代农业特区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核[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3):11-15.
  娄源功,耿明斋.2011.中原经济区建设总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卢展工.2011.积极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J].河南教育(1):1.
  王发曾.2010.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12):1972-1977.
  王建国.2011.建中原经济区统筹协调的城乡支撑体系[J].中州学刊(1):88-95.
  王作成. 2010.集中力量,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和区域竞争平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9):8.
  杨承训.2011.关于中原经济区建立“农(业)谷”的建议[J].创新科技(1):22-23.
  杨林军,巫继学,何大明.1985.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探索[J].中州学刊(5):30-33.
  喻新安.2010.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9):72-79.
  喻新安.2011.略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44-50.
  张来友.1998.中原经济区发展模式和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3):73-77.
  张占仓.2010.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5.
  (编辑:夏 冬;校对:段文娟)
其他文献
摘 要:利用对贵州丹寨县130个村庄的调研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农村户用沼气池利用率偏低,沼气池建设和使用情况不但与村庄和农户的经济状况有关,而且受政策实施情况的影响。总体上,示范村沼气池建设数量多于非示范村,废弃率也低于非示范村;政府统一要求建设的沼气池数量多于个人申请建设的沼气池,但废弃率高于个人申请建设的沼气池;从沼气池建设资金配套来看,贫困村农户获得的政府补贴低于非贫困村,政府统一要求与个人
期刊
摘要:依据1980—2011年中国边境9省区入境旅游客流量和旅游收入数据,分析其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与区域响应,结果表明:中国边境省区入境旅游可分为1980—1991年的缓慢增长期、1992—2003年的快速增长期和2004—2011年的加速增长期3个发展阶段;边境9省区入境旅游的增长变化、波动周期大致相同,但相关系数较低;各边境省区入境旅游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依据基准年数值划分边境各省区
期刊
摘要:采用修正的ICSS算法检测我国沪深股市收益波动的结构突变点,并使用引入虚拟变量和标准差过滤的方法消除结构突变的影响,建立GARCH和FIGARCH模型检验结构突变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沪深股市的收益波动表现出显著的长记忆性,且结构突变将导致对收益波动长记忆性的高估,表明我国股市还未达到弱式有效的水平,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基础上的金融数量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采用
期刊
摘要:通过对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入户调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从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但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正反两个方向的四种动力:城市不仅存在吸引农民入城务工的“拉力”,也存在将外来务工者推回农村的“推力”;而农村不仅存在将剩余劳动力推往城市的“推力”,也存在将外出务工者拽回来的“拉力”。正是在正反“拉力”与“推力”的综合作用下,部分农民选择了“离土不离乡”或“离—返交替
期刊
摘要: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及农村税费改革后,灌区农户集体使用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方式大为减少,相反,农户更多地选择自组织建设小型水利设施的灌溉方式。在“大水利”被“小水利”替代的演变中,有必要研究农户灌溉方式的转变对其时间分配的影响。借鉴加里·贝克尔时间和家庭生产分析框架,根据时间分配理论,利用湖北省600个农户的样本数据,就灌溉方式对农户时间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田水利灌溉
期刊
摘要:重复建设一直是一个困扰我国现实经济活动、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但目前国内政策决策部门和学术界对于重复建设的理解存在诸多误区,对重复建设程度及其合理性的评价缺乏科学的体系,而产能过剩、过度竞争也经常作为重复建设的替代概念而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重复建设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与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是不同的概念;重复建设的本质是行政性的,治理重复建设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和完善市场体制,即通过
期刊
摘要:运用1999—2007年中国160多万家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出口贸易是否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分析表明: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工资差异,出口企业的工资比非出口企业大约高7.1%;出口企业未出口前与其他持续非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别,甚至低于非出口企业。因此,出口贸易的确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  关键词:出口贸易;工资水平;工资溢价;劳动力报酬;企业生产效率;半参
期刊
摘 要:城市创新能力的溢出受地理距离的限制,形成以创新能力强的城市为中心、创新能力弱的城市在边缘的“中心—边缘”空间格局。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江苏省13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空间分布对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城市之间呈现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差异性,并初步形成了创新集群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要实现创新型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摘要:分别选取风电和传统煤电典型项目,使用LCOE方法比较新能源与传统能源项目的长期投资平均成本,结果表明,即使不考虑新能源发电的鼓励性政策补贴和传统能源发电的环境外部性,风电项目仍比火电项目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否定了对新能源成本过高的固有认识。阻碍我国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发展的根本因素不是发电成本,而是来自电网消纳和输送能力的制约,目前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大部分用电负荷较小,大规模风力发电面临当地电
期刊
摘 要:电子消费合同的特殊性决定了直接适用的法原则的大量运用。由于各国关于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存在差异等原因,直接适用的法原则在不同国家电子消费合同领域的应用也各具特色,比如美国侧重于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而欧盟更侧重于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直接适用的法原则在我国电子消费合同领域的应用中,应尽量避免对电子消费合同的不合理限制;在侧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兼顾经营商合法权益的保护,维护和促进电子商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