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语文课程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从上个世纪初的“大学国文”到今天的“大学语文”,历经百年沧桑,经历过高潮,也陷入过低谷,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思想的确立,人文学科受到冷遇,在高等学校中,许多人文课程都缩减甚至停止开设,作为其中的基础学科之一的大学语文,也逐渐地陷入边缘化的境地:有的学校砍掉该课程,有的变为部分专业的选修课,有的改为实用写作,总之该课程形同虚设,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逐渐重视文化的发展繁荣,尤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在全球化日趋加强的当今社会,如何保存、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每个国家都面临的困境。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重大转变,传统精神不断丧失,同时作为思想文化载体的语言,也不断受到外语、新兴语言形式的冲击。寻找丢失的精神家园,捍卫汉语的地位,培养公民的母语意识,成为迫切解决的课题。作为培养社会精英的高等院校,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语文课程也迎来了焕发青春的契机。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对于大学语文教育的要求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强调,在新中国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作为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语文教育,必须担负重任,这也指明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2007年伊始,教育部正式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心,这为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同时也提出“在普通高等学校,推进大学语文课建设”的建议。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要求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这份重要文件成为此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提到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改革研讨会纪要》,是指2006年11月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研讨会规格极高,由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中国语言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汇集国内众多语文教育专家、学者,会议强调把强化母语意识作为语文教育的方向,把大学语文教育定位为“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并就具体的课程定位、师资、教材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大学语文教育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至此,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外部条件都已具备,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学府率先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开设,很快全国大部分高校恢复或新设大学语文课程,教师队伍扩大,教材大量涌现,有关学术会议频频召开,一时大学语文成为热门学科。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大语热”似乎只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解决学科的实质问题。
其实早在2003年,全国范围内就开始了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报刊均载有大量文章,从各个角度剖析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并积极探索其发展或改革。然而讨论虽然激烈,但是并没有触及到核心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语文教育规律的现代化认识。而这直接导致了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中“鸡肋”的实际地位。具体而言,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试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争议。
一、课程定位
一门学科的课程定位,应紧紧围绕国家方针政策、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前文已述,大学语文应当以传承中国文化、提升汉语能力为目标,这也是学界的共识,因而课程基本都放在文化素质通识课程体系中。然而在贯彻执行中,却存在两种偏颇,一种是强调其人文性和素质性,即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为目标,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能深入了解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如语文教育专家徐中玉先生认为:“母语教育是贯穿一生的,大学语文是高等层次的母语教育,它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侧重于工具性,而大学语文更强调人文性和审美性。”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提出“大学文学”的概念,强调让大学生“通过文学经典的阅读,接受审美熏陶,与古往今来的优秀心灵对话,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这种观点占据了主流观点,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思想后,大多数高校的语文课均围绕此方针。另一种是强调工具性,即语文课程以训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升汉语综合应用能力,这类课程以财经院校设立居多。
虽然官方、学界也多次提到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但均为模糊表述,因而缺乏具体指导性。如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则说:“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在教学实际中由于受课时所限,很难做到二者兼顾,因此不同的学校根据本学校的专业特点,教学侧重也就不同。有的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实际上为文学欣赏课,有的则为写作课。正因为课程定位的不明晰,导致课程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各自为政。最明显的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编写上。
有的学校为了突出其人文性、素质性,往往以思想内容为线,分成若干主题单元,如“乡土”“立命”“民生”等等,把语文课程作为思想教育的一个平台或是文化概论课,可谓“大学人文”课。有的学校为突出工具性,主要讲授应用写作,把课程内容分为公文、应用文书、经济文书等,把其作为实用写作的训练课,可谓“大学写作”课。早在2003年,就有学者针对于此提出过批评,如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先生就说过:“大学语文不等于一般的素质教育通识课,还是要立足‘语文’,科学地整合语言、文学与文化诸方面的知识。”可惜没有受到关注。
在教材的编选上,也存在此类问题。以文章选编类教材为例,有的按照文学史的顺序,有的按照文体顺序,有的按照思想内容,更像文学史、文类汇编和中学语文课本。这都使该课程严重脱离了语文教育的本质。
笔者认为,文化的传承与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不矛盾,二者可合一为“母语能力的培养”,这也符合语言发展的潮流。二十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发生重大转向,“语言哲学”成为重要的哲学流派。人们认识到,是语言决定了思维,决定了民族文化的 差异,认识、学习一门语言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语言是维系民族精神的唯一纽带。遵循这种理论,我们如果能够选择最能体现汉语之美的文章,就可使学生了解、欣赏、掌握汉语的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认同感,对汉语的语感有切实的认识,进而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认为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完全可以同时实现这两个教学目标。以高教社版《大学语文》(陈洪主编)教材中《别赋》一篇做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骈文的介绍只是单纯地介绍其形式特征、优缺点等,而忽略其现实意义,甚至对骈文大加批判。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领略古代作家如何通过具象描绘抽象感情,一方面重点讲解现代写作中如何吸收骈文的优秀因素。骈文与律诗是最能体现汉语之美的两种文学形式,骈文中对音韵的要求、句式长短错落有致的变化,都可以用到作文中,尤其是演说词类文稿中。再如对古诗的讲解,笔者重点讲授律诗,毕竟律诗是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并且体现了汉语的特点。当然不能成为古代汉语课,一方面让学生领会传统诗歌的意象,理解意象对应的特定文化符号,一方面讲解律诗的规律,并且让学生尝试作诗,从而领略汉语的独特之处。
二、教学内容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已经明确要求“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大学语文课程仍沿袭多年的教学模式,缺乏现代意识,因而一方面使学生学习兴趣丧失,一方面违背现代教育宗旨,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被学生认为“无用之课”。
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有的学校大学语文课更像文学史课,教师按照文学发展的顺序讲授时代背景、作家、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而有的学校文学欣赏课则随意选取文章,以分析课文的形式去讲授,除去字词的认读,更类似中小学的语文教育,被戏称为“高四语文”。对此,教育部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陈洪教授曾提醒过:“大学语文教育要姓‘大’,而且要姓‘语’。”说明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既要区别素质教育课程中的政治课,更要有异于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
出现这种机械式的授课内容,与我们的教育思想落后有关。一方面,教材篇章的选择上,不能与时俱进,政治意识形态占主导思想,不符合现代学生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教学观念比较落伍,缺乏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思想。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师资队伍的问题,大多数院校没有专职的大语教师,绝大多数教师还要承担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而从事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文艺理论、语言学知识等有较好的掌握,可谓“杂家”。同时,大学语文教育又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在目前的高校考核体制下,教师在科研、课时方面劣势明显,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最为省时、省力,例如文学史式的教法,对中文系毕业的教师而言轻车熟路,就无暇顾及开设课程的初衷。
而在教学形式上,在当今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充分利用课件、网络资源等,使大学课堂生动灵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融ppt、音频、视频于一体,丰富了教学形式。但也出现不好的趋向,即本末倒置,教师过分注重形式,甚至成为才艺展示,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而忽略语文教学的文本本位。
因此,陈洪先生提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这就不是停留于补补语文课,而是着重于素质的培育,力求在较高的层次上让学生对语文和中国文化有更系统的了解,而读写能力的提高也就和这种学习了解很自然地结合起来。”由此得知,大学语文绝不能成为“高四语文”,而是紧紧围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对大学生语文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从业者认真思索:到底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
笔者非常认同一种观点,即大学语文是“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即汉语)书面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这个“文本材料”不是任意地选取,而是要立足于充分体现汉语“雅言”的材料,有如语文教育专家何二元先生所言:“大学语文要学习的是母语中‘雅’的部分。”何为“雅”?“雅者,正也。”这就要求我们要选取能够表现汉语特点,并且足以为后世仿效的优秀篇章,与学生一起研析,文章要囊括各种体裁,同时又要兼顾古今,还要有优秀的译文,让学生多角度感悟汉语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还能够熟练、高雅地使用母语。
这一观点的提出,也有着较强的时代针对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网络的普及,短信、网聊、博客等新形态写作方式大量涌现,其中“网络语言”成为新兴的一种表达方式,并大有取代传统表达方式的势头。对于这个现象,我们一方面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也不能听之任之。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大因素就是当下社会人们无暇顾及经典文章,同时近年来也确实缺乏优秀的体现汉语之美的文学作品,使之成为真空地带。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查尔斯·艾略特说过:“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质,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传递这种意识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体味语言之美,并学会使用美的语言。
三、考试制度
作为检测教育方法的重要手段,考试方式的利弊也存在很大争论。语文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标准化考试并不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反而会走入歧途,这已被中学阶段的语文考试所证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类似英语等级考试这样的全国性水平测试,大学语文课程的被边缘化倾向就会存在。目前大多数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教师考前划重点,学生背诵,试卷形式也是标准的选择、填空、简答、论述等等,因此如何能够有效的检测出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但有的学校已经进行了有意义地尝试。如南开大学的大语教学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出“大学语文在线”网站,改变“一卷定成绩”的传统方式,加大平时作业与作文实践的比例。尤其是平时作业一项,网络随机出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题目,学生必须熟读教材所有文章,才能完成测试,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作文实践则规定学生只要完成若干篇文章就可得到相应的分数。再如笔者所在的东北财经大学,则单独划出写作实践部分,规定为2学分,要求学生完成各种文体的写作,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汉语能力。这些都可以看作对未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
由此观之,近些年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创新还一直停留在口号上,如何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让大学语文紧跟时代精神,适应现代社会,完成语文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是每个教育者都应深思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一般都设在第一学年,学生刚刚从题海中奋战出来,如何迅速扭转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形成的机械化思维模式,也是我们应该面对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徐中玉,母语教育贯穿一生,大学语文要更强调人文和审美[N],中国教育报,2007-8-22
[2]“语文”回大学必修课堂,师资教材问题待解决[N]冲国教育报,2009-4-17
[3]温儒敏,“大学语文”教学的困扰和改革的尝试[N],中国读书报,2003-6-18
[4][5]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N]冲国大学教育,2007(3)
[6]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N]冲国高等教育,2008(3)
[7]何二元,大学语文一学习“雅”的母语[N],文汇读书周报,2007-8-31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逐渐重视文化的发展繁荣,尤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在全球化日趋加强的当今社会,如何保存、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每个国家都面临的困境。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重大转变,传统精神不断丧失,同时作为思想文化载体的语言,也不断受到外语、新兴语言形式的冲击。寻找丢失的精神家园,捍卫汉语的地位,培养公民的母语意识,成为迫切解决的课题。作为培养社会精英的高等院校,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语文课程也迎来了焕发青春的契机。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对于大学语文教育的要求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强调,在新中国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作为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语文教育,必须担负重任,这也指明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2007年伊始,教育部正式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心,这为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同时也提出“在普通高等学校,推进大学语文课建设”的建议。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要求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这份重要文件成为此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提到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改革研讨会纪要》,是指2006年11月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研讨会规格极高,由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中国语言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汇集国内众多语文教育专家、学者,会议强调把强化母语意识作为语文教育的方向,把大学语文教育定位为“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并就具体的课程定位、师资、教材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大学语文教育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至此,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外部条件都已具备,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学府率先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开设,很快全国大部分高校恢复或新设大学语文课程,教师队伍扩大,教材大量涌现,有关学术会议频频召开,一时大学语文成为热门学科。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大语热”似乎只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解决学科的实质问题。
其实早在2003年,全国范围内就开始了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报刊均载有大量文章,从各个角度剖析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并积极探索其发展或改革。然而讨论虽然激烈,但是并没有触及到核心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语文教育规律的现代化认识。而这直接导致了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中“鸡肋”的实际地位。具体而言,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试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争议。
一、课程定位
一门学科的课程定位,应紧紧围绕国家方针政策、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前文已述,大学语文应当以传承中国文化、提升汉语能力为目标,这也是学界的共识,因而课程基本都放在文化素质通识课程体系中。然而在贯彻执行中,却存在两种偏颇,一种是强调其人文性和素质性,即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为目标,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能深入了解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如语文教育专家徐中玉先生认为:“母语教育是贯穿一生的,大学语文是高等层次的母语教育,它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侧重于工具性,而大学语文更强调人文性和审美性。”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提出“大学文学”的概念,强调让大学生“通过文学经典的阅读,接受审美熏陶,与古往今来的优秀心灵对话,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这种观点占据了主流观点,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思想后,大多数高校的语文课均围绕此方针。另一种是强调工具性,即语文课程以训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升汉语综合应用能力,这类课程以财经院校设立居多。
虽然官方、学界也多次提到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但均为模糊表述,因而缺乏具体指导性。如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则说:“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在教学实际中由于受课时所限,很难做到二者兼顾,因此不同的学校根据本学校的专业特点,教学侧重也就不同。有的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实际上为文学欣赏课,有的则为写作课。正因为课程定位的不明晰,导致课程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各自为政。最明显的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编写上。
有的学校为了突出其人文性、素质性,往往以思想内容为线,分成若干主题单元,如“乡土”“立命”“民生”等等,把语文课程作为思想教育的一个平台或是文化概论课,可谓“大学人文”课。有的学校为突出工具性,主要讲授应用写作,把课程内容分为公文、应用文书、经济文书等,把其作为实用写作的训练课,可谓“大学写作”课。早在2003年,就有学者针对于此提出过批评,如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先生就说过:“大学语文不等于一般的素质教育通识课,还是要立足‘语文’,科学地整合语言、文学与文化诸方面的知识。”可惜没有受到关注。
在教材的编选上,也存在此类问题。以文章选编类教材为例,有的按照文学史的顺序,有的按照文体顺序,有的按照思想内容,更像文学史、文类汇编和中学语文课本。这都使该课程严重脱离了语文教育的本质。
笔者认为,文化的传承与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不矛盾,二者可合一为“母语能力的培养”,这也符合语言发展的潮流。二十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发生重大转向,“语言哲学”成为重要的哲学流派。人们认识到,是语言决定了思维,决定了民族文化的 差异,认识、学习一门语言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语言是维系民族精神的唯一纽带。遵循这种理论,我们如果能够选择最能体现汉语之美的文章,就可使学生了解、欣赏、掌握汉语的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认同感,对汉语的语感有切实的认识,进而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认为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完全可以同时实现这两个教学目标。以高教社版《大学语文》(陈洪主编)教材中《别赋》一篇做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骈文的介绍只是单纯地介绍其形式特征、优缺点等,而忽略其现实意义,甚至对骈文大加批判。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领略古代作家如何通过具象描绘抽象感情,一方面重点讲解现代写作中如何吸收骈文的优秀因素。骈文与律诗是最能体现汉语之美的两种文学形式,骈文中对音韵的要求、句式长短错落有致的变化,都可以用到作文中,尤其是演说词类文稿中。再如对古诗的讲解,笔者重点讲授律诗,毕竟律诗是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并且体现了汉语的特点。当然不能成为古代汉语课,一方面让学生领会传统诗歌的意象,理解意象对应的特定文化符号,一方面讲解律诗的规律,并且让学生尝试作诗,从而领略汉语的独特之处。
二、教学内容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已经明确要求“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大学语文课程仍沿袭多年的教学模式,缺乏现代意识,因而一方面使学生学习兴趣丧失,一方面违背现代教育宗旨,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被学生认为“无用之课”。
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有的学校大学语文课更像文学史课,教师按照文学发展的顺序讲授时代背景、作家、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而有的学校文学欣赏课则随意选取文章,以分析课文的形式去讲授,除去字词的认读,更类似中小学的语文教育,被戏称为“高四语文”。对此,教育部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陈洪教授曾提醒过:“大学语文教育要姓‘大’,而且要姓‘语’。”说明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既要区别素质教育课程中的政治课,更要有异于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
出现这种机械式的授课内容,与我们的教育思想落后有关。一方面,教材篇章的选择上,不能与时俱进,政治意识形态占主导思想,不符合现代学生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教学观念比较落伍,缺乏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思想。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师资队伍的问题,大多数院校没有专职的大语教师,绝大多数教师还要承担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而从事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文艺理论、语言学知识等有较好的掌握,可谓“杂家”。同时,大学语文教育又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在目前的高校考核体制下,教师在科研、课时方面劣势明显,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最为省时、省力,例如文学史式的教法,对中文系毕业的教师而言轻车熟路,就无暇顾及开设课程的初衷。
而在教学形式上,在当今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充分利用课件、网络资源等,使大学课堂生动灵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融ppt、音频、视频于一体,丰富了教学形式。但也出现不好的趋向,即本末倒置,教师过分注重形式,甚至成为才艺展示,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而忽略语文教学的文本本位。
因此,陈洪先生提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这就不是停留于补补语文课,而是着重于素质的培育,力求在较高的层次上让学生对语文和中国文化有更系统的了解,而读写能力的提高也就和这种学习了解很自然地结合起来。”由此得知,大学语文绝不能成为“高四语文”,而是紧紧围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对大学生语文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从业者认真思索:到底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
笔者非常认同一种观点,即大学语文是“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即汉语)书面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这个“文本材料”不是任意地选取,而是要立足于充分体现汉语“雅言”的材料,有如语文教育专家何二元先生所言:“大学语文要学习的是母语中‘雅’的部分。”何为“雅”?“雅者,正也。”这就要求我们要选取能够表现汉语特点,并且足以为后世仿效的优秀篇章,与学生一起研析,文章要囊括各种体裁,同时又要兼顾古今,还要有优秀的译文,让学生多角度感悟汉语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还能够熟练、高雅地使用母语。
这一观点的提出,也有着较强的时代针对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网络的普及,短信、网聊、博客等新形态写作方式大量涌现,其中“网络语言”成为新兴的一种表达方式,并大有取代传统表达方式的势头。对于这个现象,我们一方面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也不能听之任之。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大因素就是当下社会人们无暇顾及经典文章,同时近年来也确实缺乏优秀的体现汉语之美的文学作品,使之成为真空地带。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查尔斯·艾略特说过:“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质,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传递这种意识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体味语言之美,并学会使用美的语言。
三、考试制度
作为检测教育方法的重要手段,考试方式的利弊也存在很大争论。语文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标准化考试并不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反而会走入歧途,这已被中学阶段的语文考试所证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类似英语等级考试这样的全国性水平测试,大学语文课程的被边缘化倾向就会存在。目前大多数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教师考前划重点,学生背诵,试卷形式也是标准的选择、填空、简答、论述等等,因此如何能够有效的检测出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但有的学校已经进行了有意义地尝试。如南开大学的大语教学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出“大学语文在线”网站,改变“一卷定成绩”的传统方式,加大平时作业与作文实践的比例。尤其是平时作业一项,网络随机出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题目,学生必须熟读教材所有文章,才能完成测试,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作文实践则规定学生只要完成若干篇文章就可得到相应的分数。再如笔者所在的东北财经大学,则单独划出写作实践部分,规定为2学分,要求学生完成各种文体的写作,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汉语能力。这些都可以看作对未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
由此观之,近些年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创新还一直停留在口号上,如何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让大学语文紧跟时代精神,适应现代社会,完成语文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是每个教育者都应深思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一般都设在第一学年,学生刚刚从题海中奋战出来,如何迅速扭转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形成的机械化思维模式,也是我们应该面对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徐中玉,母语教育贯穿一生,大学语文要更强调人文和审美[N],中国教育报,2007-8-22
[2]“语文”回大学必修课堂,师资教材问题待解决[N]冲国教育报,2009-4-17
[3]温儒敏,“大学语文”教学的困扰和改革的尝试[N],中国读书报,2003-6-18
[4][5]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N]冲国大学教育,2007(3)
[6]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N]冲国高等教育,2008(3)
[7]何二元,大学语文一学习“雅”的母语[N],文汇读书周报,2007-8-31